柔道 编辑

体育竞技类运动

柔道柔道

柔道,是一种两人徒手较量的竞技运动。是一种能最有效地使用身心力量获得最大效用的日本武道。柔道攻击防守的对练和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技术特点。可使身体的敏捷性、灵活性、力量性和精神品质都得到锻炼与发展。日本明治10年,嘉纳治五郎通过汲取众多柔术流派的长处,始创柔道。1895年,日本成立了“大日本武德会”,制订了柔道比赛的统一规则。1948年,日本成功举办日本柔道锦标赛。1949年成立了全日本柔道联盟。1964年,柔道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柔道的最高组织机构为国际柔道联合会成立,1951年7月成立,总部设在日本。中国的柔道最高组织机构为中国柔道协会,成立于1979年12月27日。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柔道

外文名:じゅうどうJudo

类型:竞技类

最高机构:国际柔道联合会

代表人物:嘉纳治五郎、山下泰裕、庄晓岩

时间:明治15年

发展历史

编辑
柔道的前身是柔术, 柔术脱胎于中国武术,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几乎所有的东西(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 都是借鉴、学习中国的。

明治维新时期,柔术被视为阻碍潮流之古代武术而遭到禁止,柔术因而没落。明治15年(公元1882年),嘉纳治五郎综合了各流术派的精华, 把柔术改良为一种新兴的运动“柔道”。

创始柔道初期,嘉纳治五郎先后创办了《国士》《运动界》《柔道》等刊物,解说柔道的技术,宣传柔道的目标,他对天神真杨流派、起倒流派,以及其它各流派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视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经过整理改革,使柔术技艺理论和技术趋向完善,并制订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训练方法,取消了具有危险性的动作,确立了以投技、固技、当身技三部分为主的新的柔术体系,从而使传统柔术的面貌一新而改革创造成为现代柔道运动。

1883年,嘉纳治五郎在东京的学习院设柔道场,亲自指导。

1887年,在东京帝国大学、海军学校设柔道场。作为奖励与显示修练者进步不同阶段的方法,嘉纳创建了段位制。段位分15个等级,由低到高顺序为:5、4、3、2、1级;初段、2、3-10段。5、4级为白色腰带,3级到1级为褚色,初段以上为黑色。

1930年,腰带的颜色从6段到9段改为红白斑点之带,10段则为红带。

1939年,嘉纳治五郎逝世,讲道馆的后继者主动进行改革,使柔道成为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的运动竞赛项目。如体重分级的采用;判定胜负方式的改革等等。日本国内的柔道比赛,开始是不分体重级别的,但为适应国际比赛,在世锦赛与奥运会的柔道比赛中均采用体重分级。

1949年,欧洲成立了柔道联合会。

1951年7月,由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2个国家发起成立了国际柔道联合会。

1956年,第一届世界柔道锦标赛在日本东京举行。

1964年,男子柔道在东京奥运会上首次被列入正式项目。

1966年,首届亚洲柔道锦标赛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

1968年,奥运会上,柔道项目被取消。

20世纪70年代,女子柔道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

1972年,男子柔道再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978年,国际柔道联合会正式决定举办女子柔道比赛,并对女子比赛级别做了具体规定。这一决定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女子柔道运动的迅猛发展。

1980年11月29日,第一届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在美国纽约举行。

1986年9月在韩国举行的第10届亚运会上,男子柔道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1988年,女子柔道首次被列入奥运会表演项目。

1992年,女子柔道被列入奥运会正式项目。

技术要领

编辑

简介

柔道的攻防技术分为立技(Tachi waza/Standing throw/Standing techniques),寝技(Newaza/Ground works/Mat techniques/Ground techniques),以及防身自卫击打对方的当身技。当代柔道比赛中已不准使用当身技。

投技

投技(Nage waza/Thorwing techniques):

①手技(Te waza/Hand throw/Hand techniques),主要用手臂的技术。

  • 背负投(Seoi-nage)

  • 一本背负投(Ippon-seoi-nage)

  • 背负落(Seoi-otoshi)

  • 体落(Tai-otoshi)

  • 山岚(Yama-arashi)

  • 浮落(Uki-otoshi):用两手把对方拉倒。

  • 隅落(Sumi-otoshi)

  • 内股透(Uchi-mata-sukashi)

  • 小内返(Kouchi-gaeshi)

  • 双手刈(Morote-gari)

  • 掬投(Sukui-nage)

  • 带落(Obi-otoshi)

  • 带取返(Obi-tori-gaeshi)

  • 肩车(Kata-guruma)

  • 朽木倒(Kuchiki-taoshi)

  • 踵返(Kibisu-gaeshi)

    ②腰技(Koshi waza/Hip throw/Hip techniques),主要用腰背把对方摔倒。

  • 浮腰(Uki-goshi)

  • 大腰(O-goshi):抱住对方躯干,把对方背到背上摔下去。

  • 钓腰(Tsuri-goshi)

  • 腰车(Koshi-guruma)

  • 钓入腰/钓込腰(Tsurikomi-goshi)

  • 袖钓入腰/袖钓込腰(Sode-tsurikomi-goshi)

  • 扫腰/払腰(Harai-goshi)

  • 跳腰(Hane-goshi)

  • 移腰(Utsuri-goshi)

  • 后腰(Ushiro-goshi)

    ③足技(Ashi waza/Foot or leg throw/Foot and leg techniques),主要是用腿脚把对方摔倒。

  • 大外刈(O-soto-gari)

  • 大外车(O-soto-guruma)

  • 大外落(O-soto-otoshi)

  • 大外返(O-soto-gaeshi)

  • 大内刈(O-uchi-gari)

  • 小内刈(Ko-uchi-gari)

  • 内股(Uchi-mata):用腿把对方挑起来摔下去。

  • 足车(Ashi-guruma)

  • 大车(O-guruma)

  • 膝车(Hiza-guruma)

  • 支钓入足/支钓込足(Sasae-tsurikomi-ashi)

  • 扫钓入足/払钓込足(Harai-tsurikomi-ashi)

  • 大内返(O-uchi-gaeshi)

  • 小外挂(Ko-soto-gake)

  • 小外刈(Ko-soto-gari)

  • 送足扫/送足払(Okuri-ashi-harai)

  • 出足扫/出足払(De-ashi-harai):用脚把对方踢倒。

  • 燕返(Tsubame-gaeshi)

  • 跳腰返(Hane-goshi-gaeshi)

  • 扫腰返/払腰返(Harai-goshi-gaeshi)

  • 内股返(Uchi-mata-gaeshi)

    ④真舍身技(Ma sutemi waza/sacrifice throw/Supine or rear sacrifice techniques),是施技者主动先倒下,背部着地,然后再制服对方。

  • 巴投(Tomoe-nage):施技者先向后倒,两手拉着对方,用脚蹬对方的腹部,使受技者从施技者身上翻滚过去,倒在垫上。

  • 隅返(Sumi-gaeshi)

  • 引入返/引込返(Hikkomi-gaeshi)

  • 俵返(Tawara-gaeshi)

  • 里投(Ura-nage)

    ⑤横舍身技(Yoko sutemi waza/Side sacrifice throw/Side sacrifice techniques),是施技者身体先侧倒,再把对方摔倒。

  • 横落(Yoko-otoshi)

  • 谷落(Tani-otoshi)

  • 浮技(Uki-waza)

  • 横分(Yoko-wakare)

  • 横挂(Yoko-gake)

  • 横车(Yoko-guruma)

  • 抱分(Daki-wakare)

  • 外卷入/外卷込(Soto-makikomi)

  • 内卷入/内卷込(Uchi-makikomi)

  • 跳卷入/跳卷込(Hane-makikomi)

  • 大外卷入/大外卷込(O-soto-makikomi)

  • 内股卷入/内股卷込(Uchi-mata-makikomi)

  • 扫卷入/払卷込(Harai-makikomi)

  • 小内卷入/小内卷込(Ko-uchi-makikomi)

  • 蟹挟(Kani-basami)*

  • 河津挂(Kawazu-gake)*

    其中真舍身技与横舍身技合称舍身技(Sutemi waza/Sacrifice throw/Sacrifice techniques)。

    固技

    固技(Katame waza/Grappling techniques)分为抑込技、绞技、关节技。

    ①抑込技(Osaekomi waza/Hold down techniques/Pinning techniques),是把对方的背部按压在垫子上,使之不能逃脱,而施技者保有行动自由。如果施技者的腿被对方的腿夹住,则不算使用固技成功。如“横四固”就是施技者跪在仰卧的受技者体侧,抱压住对方。

  • 袈裟固(Kesa-gatame)

  • 崩袈裟固(Kuzure-kesa-gatame)

  • 后袈裟固(Ushiro-kesa-gatame)

  • 里固(Ura-gatame)

  • 横四方固(Yoko-shiho-gatame)

  • 浮固(Uki-gatame/knee on belly)

  • 肩固(Kata-gatame)

  • 纵四方固(Tate-shiho-gatame)

  • 上四方固(Kami-shiho-gatame)

  • 崩上四方固(Kuzure-kami-shiho-gatame)

    ②绞技(Shime waza/Strangling techniques)是两人倒在垫子上,用手臂或柔道衣勒绞对方的颈部使之窒息而认输(以拍击垫子动作示意)。

  • 三角绞(Sankaku-jime)

  • 裸绞(Hadaka-jime)

  • 十字绞——并十字绞(Nami-juji-jime)/逆十字绞(Gyaku-juji-jime)/片十字绞(Kata-juji-jime)

  • 送襟绞(Okuri-eri-jime)

  • 片羽绞(Kataha-jime)

  • 片手绞(Katate-jime)

  • 两手绞(Ryote-jime)

  • 袖车绞(Sode-guruma-jime)

  • 突入绞/突込绞(Tsukkomi-jime)

  • 胴绞(Do-jime)*

    ③关节技(Kansetsu waza/Joint locks/Joint techniques)是倒在垫子上,逼迫对方的肘关节,使之疼痛而认输。关节技只许应用肘关节。

  • 腕挫十字固(Ude-hishigi-juji-gatame)

  • 腕挫腕固(Ude-hishigi-ude-gatame)

  • 腕挫膝固(Ude-hishigi-hiza-gatame)

  • 腕挫腹固(Ude-hishigi-hara-gatame)

  • 腕挫腋固(Ude-hishigi-waki-gatame)

  • 腕挫手固(Ude-hishigi-te-gatame)

  • 腕挫脚固(Ude-hishigi-ashi-gatame)

  • 腕挫三角固(Ude-hishigi-sankaku-gatame)

  • 腕缄(Ude-garami)

  • 足缄(Ashi-garami)*

  • 比赛规则

    编辑

    级别

    柔道比赛按运动员体重分为8个级别。

    男子是60公斤级、65公斤级、71公斤级、78公斤级、86公斤级、95公斤级、95公斤以上级和不分体重的无差别级(从1988年第24届奥运会开始,不设无差别级比赛)。

    女子是48公斤级、52公斤级、56公斤级、61公斤级、66公斤级、72公斤级、78公斤级及以上级和无差别级。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列入的女子柔道项目除无差别级外,其余各级均列入了比赛。

    赛制

    一场比赛的时间:男子为5分钟,女子为4分钟。比赛设3名裁判员,主裁判在场上组织运动员进行比赛,并评定技术,宣布胜负。相对两角各有一名裁判,评定分数和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

    技术判定

    根据运动员使用的技术,按其效果和质量评为2种分数:

  • 1.

    一本。站立时使用的技术有速度、有力量,把对方摔成大部分的肩背着地;把对方的背固定在垫子上达20秒钟;逼迫对方的肘关节或勒绞对方颈部使之拍垫子认输;对方受到取消该场比赛资格的处罚;均得一本。运动员得一本后,该场比赛即结束,算是获得“一本胜利”。

  • 2.

    技有。站立时使用的技术未完全成功,不够判为“一本”,把对方的背固定在垫子上的时间在10秒钟以上,但不到20秒钟;对方运动员受到1次警告;均判得有技。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获得两个有技,比赛即结束,算获得胜利。

    犯规罚则

    运动员有犯规行为或是超出比赛区,根据情节轻重受到“指导”(koka)、“注意”(yoko)、“警告”(半分)、“取消该场比赛资格”(一本犯规)的处罚。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受到两次警告,就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判对方获胜。最为严重的犯规是一本犯规,但在判罚前,裁判需与边裁商定。

    不可击打对方,不可用头、肘、膝顶撞对方,不可抓对方头发及下部。用手、脚、腿或胳膊击打对手的脸部是绝对不允许的。除了肘关节外,不许对其他关节使用反关节的动作。任何可能伤害对方颈椎或脊椎的动作均被禁止。此外,在比赛中防守过度,被对手推挤出比赛区域或故意躲避对手,给对手造成危险都属于犯规。

    超出比赛区域指的是柔道选手身体的任何部分超出了比赛区域。如果参赛一方将另一方摔出,而本身由于失去重心而跌出场外,则按照被摔选手的落地时间来判断其是否犯规:被摔选手若先着地,则不算犯规,反之,算犯规。在比赛中被对手用合乎规则的动作摔出场外则不属犯规。

    柔道比赛柔道比赛柔道比赛柔道比赛

    柔道比赛" alt="柔道比赛柔道比赛柔道比赛柔道比赛

    柔道比赛"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0df3d7ca7bcb0a46f21ffa6a8d2ae1246b600c330104?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柔道比赛柔道比赛柔道比赛柔道比赛

    柔道比赛

  • 硬件要求

    编辑
  • 场地

    场地要求场地要求

    比赛场地面积最小为14*14米,最大为16*16米,场地必须是用塌塌米或类似塌塌米的合适材料铺设。颜色通常为绿色。比赛场地分为两个区域,区域之间应有一个约1米宽,通常为红色的危险。危险区与比赛场地四周平行,并构成整个比赛场地的一部分。危险区以内并包括危险区称为比赛区,其面积最小为9*9米,最大为10*10米。危险区以外称为安全区,其宽度约3米(不能小于2.5米)。在比赛区中央相距4米应分别标出25厘米长、6厘米宽的红色和白色标志,指出比赛者在比赛开始和比赛结束时的位置。红色标志应在主裁判右侧,白色标志应在主裁判左侧。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比赛场地时,允许在两个场地之间共用1个不小于3米的安全区。比赛场地必须设在有弹性的地板或后台上。在比赛场地周围要保留一个不小于50厘米的空间。

  • 服装

    柔道衣柔道衣

    柔道衣为白色长袖上衣和白色长裤。系腰带、赤足。衣袖宽大,袖长略过前臂中部。衣长为系带后能覆盖臀部。裤长略过小腿中部。腰带长度为围腰两圈,束紧打扁结,两端各余20~30厘米。一方系红色带,一方系白色带,以示区别。女子柔道运动员要在柔道衣内穿白色短袖圆领衫。

  • 重要赛事

    编辑
    奥运会柔道比赛

    1964年5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上,男子柔道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68年奥运会柔道项目被取消。到1972年奥运会柔道再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1992年女子柔道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每四年举办一次。

    世界柔道锦标赛

    1956年,在日本京藏前国技馆举行了第1届世界男子柔道锦标赛,有21个国家31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比赛不分体重级别;1980年11月29日,第1届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在美国纽约市举行,有27个国家147名选手参加了比赛。世界柔道锦标赛从属于国际柔道联合会,每逢双年轮流在世界各地举行。

    亚运会柔道比赛

    1986年9月在韩国举行的第10届亚运会上,男子柔道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设8个级别。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女子柔道首次进入亚运会。

    亚洲柔道锦标赛

    亚洲柔道锦标赛属于洲际比赛,在亚洲地区是仅次于“亚运会”的赛事。比赛每两年轮流在亚洲各会员国举行。1966年,首届亚洲柔道锦标赛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

    组织机构

    编辑
    国际柔道联合会:该会是在1951年由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联帮德国、瑞士、奥地利、荷兰、卢森堡、加拿大、古巴、日本十二个国家联合发起组成的。1962 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柔道为永久性项目。国际柔道联合会有会员协会约118个,正式工作语言为法语和英语,总部设在日本东京。国际柔联最高权力机构是代表大会,每两年举行1次。每个会员协会有1票表决权。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国际柔联的领导机构为理事会。理事会经代表大会选出,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司库、运动主任和运动副主任组成,任期4年,连选得连任。

    亚洲柔道联合会:该会1956年5月成立,现有会员协会22个,总部设在日本东京。亚洲柔联最高权力机构是代表大会,每4年举行1次。如主席、副主席认为必要或3个以上会员组织提议,可召开特别代表大会。

    中国柔道协会:该会是由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各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或法律、法规认可的柔道运动组织自愿结成的、专业性组织。该协会是推动本项运动发展,促进柔道运动普及和技术水平提高的全国性、非盈利性社会体育团体,中国柔道协会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中国奥委会承认的、代表中国参加相应的国际柔道组织的唯一的合法组织。

    代表人物

    编辑
    嘉纳治五郎:日本明治到昭和时期的柔道家、教育家,讲道馆柔道的创始人,在日本开始了柔道的运动,是现代柔道的创始人,人称“柔道之父”。

    山下泰裕:前日本柔道运动员,曾在在1977—1985年的9年时间里,连续取得203场比赛的胜利,9次蝉联全国冠军,3次荣获世界冠军,获得日本最高荣誉奖“国民荣誉奖”。

    庄晓岩:中国柔道运动员,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获得柔道女子无差别级冠军,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庄晓岩代表中国队出战72公斤以上级比赛,为中国获得了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枚柔道金牌。

    段位级别

    编辑

    段位段位

    1884年设立柔道段位制。共分为十段五级,以腰带颜色来表示段位。由初段到五段的腰带为黑色,六段到八段为红白相间,九段到十段为红带,五级由低级到高级颜色分别是:咖啡色、蓝色、绿色、橘色、黄色;未进入级数的新手为白带。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到达红带的段位,但是在大型运动会上为了便于分辨,往往规定一方系白色腰带、一方系红色腰带。

    下一篇 让·巴蒂斯特·毕奥

    上一篇 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