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雯·丽 编辑

英国女演员

费雯·丽费雯·丽

费雯·丽(Vivien Leigh,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7日),出生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岭,毕业于皇家戏剧艺术学院,英国舞台剧、电影女演员。1935年,出演个人首部银屏作品《欣欣向荣》。1938年,前往美国好莱坞拍摄电影。1940年,凭借爱情片《乱世佳人》中斯嘉丽一角,斩获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奖,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影后的英籍女演员。同年,主演的爱情片《魂断蓝桥》上映,该片随后入围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黑白片奖。此后,逐渐从影坛隐退,回到英国发展舞台剧。1950年,再次闯荡好莱坞,主演剧情片《欲望号街车》。1951年,凭借《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一角,获得第1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奖、第1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次年,再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并入围第9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奖。1953年,成为第一位荣获英国电影学院奖的英籍女演员。1963年,因主演舞台剧《同志》,被授予美国戏剧托尼奖最佳女主角奖。疾病成为费雯·丽一生的障碍。1967年7月7日,费雯·丽因肺结核在英国伦敦伊顿广场的家中病逝。费雯·丽痴恋戏剧艺术矢志不渝,将一生的心血倾注在舞台上。她不以电影为重,十九部影片的产量令人叹惋。但在这寥若晨星的作品中,费雯·丽的夺目光彩却使她跻身超级巨星之列。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16位。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费雯·丽

外文名:Vivien Leigh Vivian Mary Hartley (本名)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属印度孟加拉邦大吉岭

出生日期:1913年11月5日

逝世日期:1967年7月7日

毕业院校:皇家戏剧艺术学院

星座:天蝎座

血型:O型

身高:161 cm

代表作品:乱世佳人、魂断蓝桥

职业:舞台剧演员、电影演员

主要成就: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第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英国女演员奖第9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提名第1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沃尔皮杯最佳女主角奖展开

主要成就
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第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英国女演员奖第9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提名第1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沃尔皮杯最佳女主角奖第1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奖第5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奖美国电影协会:百年最伟大女明星第16名第17届托尼奖:最佳女主角奖

收起

早年经历

编辑

年少的费雯·丽

费雯·丽(Vivien Leigh),1913年11月5日出生于英属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原名薇薇安·玛丽·哈特利(Vivian Mary Hartley) 。她的父亲哈特莱是大航海时代远赴印度的英国探险者之一,费雯生命的最初七年在印度度过。因为父亲酷爱舞台艺术,费雯在他身边接受了最早的艺术启蒙。在父亲为一战应征服役期间,费雯在父亲的建议下参加了军队的业余演出队;时年三岁的费雯便从容自若地在众人面前载歌载舞、朗诵诗歌。多年之后,费雯头戴花环、身着缀满玫瑰花蕾的连衣裙、手持牧羊棍,用银铃般的童声演唱《小绵羊》的场景,依旧为人津津乐道。在这舞台艺术的起点阶段,稚气未脱的费雯已显露天赋 。

费雯的少女时代在随家人环欧旅行的游学生涯中度过。从法国的浪漫乡间,到德国的青山翠谷,费雯的足迹遍及十多个国家。这段经历极大地开阔了她的视野,赋予她中规中矩的英国少女所欠缺的大气和果敢,而幼年时期对舞台的朦胧向往也已成为明确的追求。在英国古板的教会学校里,十岁的费雯向同学莫琳·奥沙利文谈及自己的理想:“我要做一个演员,一个伟大的演员。”学校组织的戏剧演出《仲夏夜之梦》承载了费雯最早的艺术探索。在音乐之都奥地利游学之后,费雯不顾出身上流社会的母亲的反对,进入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 。

演艺经历

编辑

蓓蕾初绽

费雯从英国皇家戏剧学校毕业后,凭借一则香烟广告引起了电影界朋友的兴趣。1935年,费雯出演个人首部银屏作品《欣欣向荣》;拍摄时,她的敬业态度和艺术天赋引起导演注意,故将她从一名群演提为配角 。同年,出演英国剧情片《抬起头来笑》 、《乡村绅士》 ,并在由乔治·皮尔森执导的电影《君子协定》中首次担任女主角 。

然而,费雯不满足于银幕上的表演,她期盼更有深度的角色 。1935年,费雯因在伦敦大使剧院出演舞台剧《道德的假面》而声名鹊起 ;该剧不仅使费雯以配角的身份成为新闻界争相报道的重点,还促成英国电影制片人亚历山大·柯尔达(Alexandre Korda)与之签约,为她的电影事业拓宽了道路 。

英伦玫瑰

签约柯尔达之后,费雯拥有了更大的舞台 。这一阶段也是费雯与演员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 Olivier)携手共创英国戏剧辉煌之始 。1936年,费雯与奥利弗联袂主演传奇片《英伦战火》,这是二人首度合作 。同年,费雯主演冒险片《黑暗旅程》;该片上映后创造了新的票房纪录,并让制片人和星探对费雯有了深刻印象 。

1937年,费雯出演的唯一一部喜剧片《茶杯风波》上映 。1938年,主演的剧情片《牛津风云》在美国首映,片中的费雯突破以往的清纯形象,饰演了一位满头卷发、浓妆艳抹的轻浮小市民爱丽沙 ;这个厚颜无耻却又天真无邪的角色 ,使费雯引起了好莱坞电影界的注意 。同年,费雯与奥斯卡影帝查尔斯·劳顿(Charles Laughton)合作主演歌舞片《伦敦的人行道》,该片是费雯唯一一部歌舞片,也是她这一时期最成功的作品 。

旷世流芳

《乱世佳人》饰 斯嘉丽

1937年,费雯因对小说《乱世佳人(又名:飘)》手不释卷,故主动设法与影片《乱世佳人》的制片人大卫·O·塞尔兹尼克见面;彼时在美国尚鲜为人知的费雯,很快便从已遴选两年的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饰演女主角斯嘉丽·奥哈拉,成功地塑造了电影史上最成功的女性角色之一,并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的英籍女演员 。同年,费雯与奥利弗二度合作主演剧情片《二十一天》 ,并共赴丹麦出演舞台剧《哈姆雷特》 。

1940年,费雯与罗伯特·泰勒共同主演了悲剧爱情片《魂断蓝桥》,在片中饰演由于战争原因而堕入风尘的芭蕾舞演员玛拉·莱斯特 ;该片随后入围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黑白片奖 。同年,费雯与奥利弗主演的舞台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美国巡演,费雯被誉为“历史上最年轻美丽的朱丽叶” 。年底,费雯响应战火中祖国的召唤返回英国,其最辉煌的好莱坞时期宣告结束 。

1941年,与奥利弗再次合作主演的鼓舞二战士气的战争爱情片《汉密尔顿夫人(又名:忠魂鹃血)》在美国公映,得到评论界和公众的一致好评,连当时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也称该片是他最喜欢的电影 。

英伦雾雨

费雯返回英国后的十年间,投身于舞台剧的发展,期间只拍摄了两部电影 。1945年,费雯与克劳德·雷恩斯合作主演剧情片《凯萨与克丽奥佩拉》,她在片中所饰演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拉,在少女天真浪漫的外表下隐藏着狡讦与狠毒,为其日后野心与权欲的交织埋下伏笔 。同年,费雯与奥利弗在伦敦凤凰剧院主演舞台剧《九死一生》;这部由奥利弗执导的剧,使观众看到了费雯的可塑性、让费雯在英国舞台上树立起威望,它成为费雯的保留剧目 。1948年,费雯与拉尔夫·理查德森联袂主演的剧情片《安娜·卡列尼娜》上映,费雯在片中饰演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经典角色之一安娜·卡列尼娜 。

巅峰华彩

1949年,费雯主演的由奥利弗执导的舞台剧《欲望号街车》在伦敦艾德温剧院上演,该剧的女主角布兰奇遂成为费雯的经典戏剧角色 。1950年,费雯接受华纳公司邀请,二度来到好莱坞,与马龙·白兰度合作拍摄由同名舞台剧改编的剧情片《欲望号街车》;费雯所饰演的女主角布兰奇,曾经拥有过美丽、荣耀、爱情,但面对物是人非的残酷现实,她选择生活在自欺欺人的回忆和幻想之中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电影史上具有分水岭性质的经典之作,标志着好莱坞电影从题材到表演手法都进入了崭新时代 。费雯凭此片不仅夺得第二个奥斯卡影后,还摘得威尼斯影后桂冠,并获得英国学院奖最佳女主角称号 。

1951年的莎士比亚戏剧节上,费雯与奥利弗创造性地将两部关于埃及艳后的经典剧《凯萨与克丽奥佩拉》、《安东尼与克丽奥佩拉》作为上下部搬上舞台,将喜剧和悲剧对比展现,引发轰动;该剧的成功标志着费雯成为戏剧界女王式人物 。

1953年夏天,费雯接到《象宫鸳劫》的片约,虽然对乏善可陈的爱情故事毫无兴趣,但为挽救奥利弗濒临破产的公司,只得远赴锡兰热带丛林拍摄。然而费雯在拍摄时饱受疾病困扰,不得已提前终止拍摄;最终的成片中,只保留了她的远景镜头 。

辉煌谢幕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费雯只拍摄了三部电影 ;但与此同时,她从未停止在舞台剧领域的探索 。1955年,费雯与肯尼斯·摩尔主演的爱情片《蔚蓝深海》在美国上映 。同年,费雯与奥利弗在莎士比亚戏剧节上表演《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费雯所饰演的拉维妮亚是她舞台生涯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1957年,该剧在欧洲巡演并大获好评;费雯因对法英两国文化交流和友谊做出的贡献,被授予光荣骑士十字勋章 。

1961年,费雯在剧情片《罗马之春》中饰演年近半百的百老汇过气女伶史莱夫人;影片中的费雯将一位因年华已逝而倍感孤独的老夫人刻画得真切感人,也让观众感受到美人迟暮的无奈 。同年,费雯随剧团参加澳大利亚、新西兰巡演,并在舞台剧《茶花女》中饰演玛格丽特,在当地反响不俗 。

1963年,费雯在纽约百老汇剧院主演舞台剧《同志》,这是她首次尝试音乐剧题材。该剧被誉为“同期上演的众多音乐剧中之冠,而费雯则是这顶皇冠上的珍宝。”费雯凭借剧中塔蒂安娜一角,赢得美国戏剧界的最高褒奖——第17届托尼奖最佳女主角奖 。

1965年,费雯主演的根据德国名著改编的剧情片《愚人船》首映,她在片中饰演一位失落的贵妇玛丽·楚德薇 。这是费雯的最后一部影视作品,她凭此片获得第12届法国水晶之星奖最佳外国女演员奖 。至此,费雯终于完成了儿时梦想:“我将是伟大的女演员 。”

去世的前一年,费雯仍在开拓自己表演艺术的疆域。1966年,费雯主演的舞台剧《伊万诺夫》在纽黑文舒伯特剧院首演,这是她对俄罗斯戏剧的首次尝试,也是她的舞台剧绝唱;该剧在英美演出时均受到好评 。

<p>《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

《欲望号街车》

《魂断蓝桥》

《魂断蓝桥》

《罗马之春》

《罗马之春》

《愚人船》

《愚人船》

《孽海情潮》

《孽海情潮》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凯萨与克丽奥佩拉》

《凯萨与克丽奥佩拉》

《汉密尔顿夫人》

《汉密尔顿夫人》

《21天》

《21天》

《英伦战火》

《英伦战火》

《伦敦的人行道》

《伦敦的人行道》

《黑暗的旅程》

《黑暗的旅程》

个人生活

编辑

情感生活

第一任丈夫:赫伯特·利·霍尔曼

费雯·丽和女儿苏珊娜

1932年春天,费雯·丽邂逅三十一岁的伦敦律师赫伯特·利·霍尔曼。同年12月20日,二人在圣詹姆斯教堂成婚,而费雯也就此拥有了沿用一生的姓氏:丽。同时,费雯也因此辍学。1933年10月20日,二人的女儿苏珊娜降生 。

但霍尔曼需要的是一个传统英国淑女式的家庭主妇,这与费雯重返戏剧舞台的决心相冲突。尽管二人相敬如宾,但随着费雯的星途坦荡,二人意识到他们已经失去了共同的生活方向。随着劳伦斯·奥利弗的出现,费雯丽的第一段貌合神离的婚姻终于走到尽头。1940年,费雯与霍尔曼离婚 。

永远的爱人:劳伦斯·奥利弗

费雯·丽和劳伦斯·奥利弗

奥利弗声名鹊起时,费雯还名不见经传,但她崇拜这位舞台上的王子。1935年,奥利弗主演《皇家剧场》,而费雯接连观看了这部戏十四遍。时光荏苒,费雯小有成就,于是和奥利弗有了更多的工作接触。二人在影片《二十一天》、《英伦浩劫》中扮演情侣,并共同赴丹麦出演舞台剧《哈姆雷特》。纵然罗敷有夫、使君有妇,却难阻挡爱情的降临 。

1940年2月,费雯和奥利弗分别与各自的伴侣达成离婚协议。8月30日,奥利弗和费雯·丽在圣巴巴拉结婚,只有证婚人凯瑟琳·赫本和加森·卡宁参加了仪式 。在婚后的黄金岁月里,他们共同经营着家居生活,并合作出演了十几出剧目,携手创造着英国戏剧界的辉煌 。

二战期间担惊受怕的艰苦生活、以及高强度的工作,使费雯的精神状态不佳。在拍摄电影《凯萨与克丽奥佩拉》时小产,更是雪上加霜。费雯患上了间歇发作的狂躁症。而作为名人夫妇,费雯与奥利弗合作又竞争的局面也成为婚姻的隐患——直到奥利弗因影片《哈姆雷特》获得奥斯卡的肯定之后,费雯才将自己的奥斯卡小金人摆到桌上。

1960年,费雯接到在外地演出的奥利弗的一封长信。随后,费雯发表声明,同意奥利弗的离婚请求。二十多年的爱情长跑走到尽头,但奥利弗始终是她心中挚爱。直到费雯永远长眠的那个夜晚,她床头摆放的依旧是奥利弗的照片 。

最后的知己:约翰·梅里韦尔

费雯·丽晚年

舞台剧演员约翰·梅里韦尔陪费雯走过最后的岁月。约翰是费雯的崇拜者,比费雯小十几岁,曾与费雯合作出演舞台剧《复仇天使》。他也曾是费雯和奥利弗高朋满座的家庭聚会中的常客。十数年的君子之交,让约翰对费雯的崇拜之情,成长为更深厚的情感。当费雯与奥利弗的婚姻破裂之后,约翰适时地出现在费雯身边,给濒临崩溃的费雯以支撑,从此不离不弃,直至费雯去世 。

去世

1967年5月,当费雯与迈克尔·雷德格雷夫一起排练爱德华·阿尔比创作的舞台剧《微妙的平衡》的时候,困扰她20余年的肺结核复发。在休息数周后,看起来已经康复。1967年7月7日,在外地演出的约翰在电话中感到费雯虚弱无力,连夜赶回;30分钟后(已经是1967年7月8日),佳人香消 。

英国伦敦的所有剧院都熄灭舞台脚灯一分钟,演员和观众一起默哀悼念这位表演艺术家。按她的遗愿,她的角膜捐献(因感染肺结核而未能如愿)、遗体火化、骨灰洒入她生前最爱的小湖;她收藏的德加名画《浴女》赠予奥利弗 。

费雯·丽的骨灰撒在家乡的一个湖中,靠近英格兰东萨塞克斯。一场纪念仪式在西敏市圣马丁教堂举行,约翰·吉尔古德宣读了悼词。在美国的南加州大学也举行了一场悼念活动,乔治·库克等好友宣读悼词 。

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

费雯·丽" alt="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

费雯·丽"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e61190ef76c6a7ef43fc63b6fcfaaf51f2de664c?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1000"/>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风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芳华绝代的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Vivien Leigh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费雯·丽

费雯·丽

主要作品

编辑

参演电影

<p>Time

愚人船%201965-07-29

饰演
Mary%20Treadwell
导演
斯坦利·克雷默
主演
奥斯卡·威内尔、Simone%20Signoret、Lee%20Marvin

罗马之春 1961-12-28

饰演
Karen Stone
导演
José Quintero
主演
沃伦·比蒂、Bessie Love、Jill St. John

蔚蓝深海 1955-10-17

饰演
Hester Collyer
导演
安纳托尔·李维克
主演
肯尼斯·摩尔、沃伦·比蒂

欲望号街车 1951-09-18

饰演
布兰奇
导演
伊利亚·卡赞
主演
马龙·白兰度

安娜·卡列尼娜 1948

饰演
安娜·卡列尼娜
导演
朱利恩·杜维威尔
主演
拉尔夫·理查德森、Kieron Moore

凯萨与克丽奥佩拉 1945

饰演
克丽奥佩拉
导演
Gabriel Pascal
主演
Claude Rains

汉密尔顿夫人 1941-04-03

饰演
爱玛·汉密尔顿
导演
亚历山大·柯达
主演
劳伦斯·奥利弗、Sara Allgood、Heather Angel

魂断蓝桥 1940-05-17

饰演
玛拉
导演
梅尔文·勒罗伊
主演
罗伯特·泰勒、Lucile Watson、Virginia Field

二十一天 1940-01-07

饰演
Wanda
导演
Basil Dean
主演
劳伦斯·奥利弗、Leslie Banks

乱世佳人 1939-12-15

饰演
斯嘉丽·奥哈拉
导演
维克多·弗莱明、乔治·库克、山姆·伍德
主演
克拉克·盖博、奥莉薇·黛·哈佛兰、莱斯利·霍华德

1/2

舞台剧

Time

1939-12-25

封面

1/1

获奖记录

编辑

影视类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1966第12届法国水晶之星奖:最佳外国女演员奖 愚人船获奖
1963第17届托尼奖:最佳女主角奖 同志获奖
1953第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英国女演员奖 欲望号街车获奖
1952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欲望号街车获奖
1952第9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欲望号街车提名
1951第1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沃尔皮杯最佳女主角奖 欲望号街车获奖
1951第1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奖 欲望号街车获奖
1940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乱世佳人获奖
1940第12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表演奖 乱世佳人, 魂断蓝桥获奖
1939第5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奖 乱世佳人获奖
个人荣誉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2018美国《娱乐周刊》:历史最佳奥斯卡女主角 乱世佳人获奖
2006获得饮品公司Bottlegreen举办的“史上最美丽的英国女士”选举第一名 获奖
1999美国电影协会:百年最伟大女明星第16名 获奖
1960好莱坞名人大道6773号纪念星 获奖
1957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获奖

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alt="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9922720e0cf3d7ca3a0cf5e6f31fbe096a63a9ac?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1000"/>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社会活动

编辑
1943年,费雯·丽在北非巡演,为官兵表演直到持续咳嗽和发烧而病倒 。

1948年,费雯与劳伦斯·奥利弗乘船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巡回演出,为老维克剧院筹集资金。在6个月的旅行中,奥利弗表演戏剧《理查德三世》,也与费雯合作演出《丑闻学校》和《九死一生》 。

人物评价

编辑
费雯·丽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 。她是一位技艺绝顶的女演员,但受到了美貌的阻碍 。(奥斯卡评委会、乔治·库克综合评)

《圣马丁小巷》中载歌载舞的轻灵,《乱世佳人》中迎风怒放的铁玫瑰,《魂断蓝桥》中折颈天鹅的绝唱,《忠魂鹃血》中大义凛然的爱情,《欲望号街车》中决绝凄苦的灵魂,《愚人船》中繁华落尽的落寞寂寥……都已经和费雯化身为一,在一帧帧胶片中诉说着不朽的意义 。(新浪娱乐评)

费雯·丽是上帝的艺术品,只能远远地欣赏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评)

费雯·丽那双灰蓝色的眼睛既温情脉脉又流露出猫一样的狡黠,高贵的外表下压抑着的瞬间即可爆发的情感力量。费雯丽没有一丝的怯懦和造作,她的柔媚可人中混杂着惊人的骜不驯,这种非凡的个性可以让一个女人在任何时候都与众不同 。(《乱世佳人》制片人大卫、新浪娱乐综合评)

良好的英国式教养赋予费雯·丽善解人意、殷勤好客的性格,她终其一生都保持着广交朋友、关心他人的生活习惯。无数或熟悉或陌生的人都曾在失落的时候接到过费雯问候的电话、信件或是礼物 。(新浪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