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德莱顿 编辑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1631-1700年),英国诗人、剧作家、文学批评家。一生为贵族写作,为君王和复辟王朝歌功颂德,1668 年被封为“桂冠诗人”。主要作品有《时髦的婚礼》(1673)、《一切为了爱情》(1667)、《阿龙沙与施弗托》(诗作)、《论戏剧诗》、《悲剧批评的基础》等。他被视为主导了复辟时期英格兰的文学生活,以至于这一时期在文学界被称为德莱顿时代。约翰·德莱顿是英国文坛的重要人物,涉猎范围广且十分多产。他也是英国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批评家和戏剧家,他通过戏剧批评和创作实践为英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发生、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玄学诗人一词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在欧洲批评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作为翻译家,他翻译了荷马、卢克莱修、贺拉斯、奥维德、薄伽丘、乔叟等许多名家名作,特别是他翻译的《埃涅阿斯纪》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英文译本。
中文名:约翰·德莱顿
外文名:John Dryden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格兰北安普敦郡
出生日期:1631年8月19日
逝世日期:1700年5月12日
毕业院校:剑桥大学、威斯敏斯特学校
职业:批评家、戏剧家
代表作品:《时髦的婚礼》《一切为了爱情》
主要成就:由于他在文学上的多方面的杰出贡献,文学史家通常把他创作的时代称为“德莱顿的时代”英国首位“桂冠诗人”
生于北安普敦郡一个清教徒的家庭。约在1644年进入威斯敏斯特学校学习,受到良好的古典文学的教育。并于1650年5月11日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德莱顿获得了威斯敏斯特奖学金,他的导师是约翰·坦普勒(John Templer)。德莱顿在剑桥十分自律和勤奋,并于1654年获得文学士学位。同年6月,他的父亲去世,给他留下了微薄的遗产。此后德莱顿继续回到剑桥生活,一直到1657年。他于清教徒摄政整体结束前开始文学创作,曾把第一部长诗《纪念护国英雄奥利弗·克伦威尔》(1659)献给理查·克伦威尔,称颂这位清教徒领袖。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他写了《回来的星辰》一诗歌颂复辟及查理二世复位。
1663年,德莱顿娶了朋友兼诗人罗伯特·霍华德爵士的姐妹。婚姻生活虽然不幸福,但却帮助德莱顿跻身王室和贵族的生活圈子。这一年的早期,德莱顿的第一部剧本《狂热骑士》(The Wild Gallant)上演,不过反响平平。他早期著名的诗歌《奇异的年代》(1667),写1666年伦敦大火、瘟疫以及荷兰战争等重大事件。
1670年,德莱顿受封为桂冠诗人,并在宫廷任职。此后,他写了许多政论诗。如《押沙龙与阿奇托菲尔》(1681),攻击力图确立蒙茅斯公爵为王位继承人的辉格党人,被认为是他的优秀的讽刺诗。《奖章》(1682)一诗也攻击辉格党,嘲笑他们在煽惑人民。同年又写了讽刺诗《马克·傅莱克诺》(1682)。德莱顿原是清教徒。1682年他写的《俗人的宗教》一诗斥责天主教,歌颂英国国教,反对不信国教的人们。1687年詹姆斯二世企图把英国变成一个罗马天主教国家,德莱顿改信天主教,并写了《牡鹿与豹》(1687)一诗赞扬罗马天主教会,把它比作洁净、不朽的牡鹿,辱骂英国国教为肮脏凶残的豹。
光荣革命后,为了谋生,德莱顿再次转向戏剧和其他类型的创作。德莱顿写的颂诗中著名的是他献给音乐女神圣西西莉亚日而写的抒情颂歌:《圣西西莉亚日之歌》(1687)和《亚历山大的宴会,又名音乐的力量》(1697),诗中把音乐颂扬为美妙无比的艺术(后来由亨德尔谱成曲子)。德莱顿的颂诗和讽刺诗标志着英国诗歌中古典主义的确立。《古代和现代寓言集》Fables Ancient and Modern(1700年)以诗歌的形式来讲述奥维德、乔叟和薄伽丘的作品。尽管他在伦敦的文学声望无人能敌,他自己也很努力,但正如他自己说的,他晚年生活在“困窘和疾病”中。德莱顿死后被埋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诗人角”。
德莱顿是作品丰富的剧作家,他写了将近30部喜剧、悲喜剧、悲剧以及歌剧。他主要模仿法国悲剧诗人高乃依,写了许多“英雄剧”。其中较好的剧作有《格拉纳达的征服》(1672)和《奥伦—蔡比》(1676)等。这些英雄悲剧的主题是爱情和荣誉之间的矛盾。德莱顿还把莎士比亚的悲剧《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改写成《一切为了爱情》(1678)。他虽然仍采用无韵诗体,但严格遵守古典主义的三一律规则。
德莱顿是英国文学批评的创始人,他的著名的文学批评著作有《论戏剧诗》(1668)、《寓言集序言》(1700)等。他首先对乔叟、斯宾塞、莎士比亚、琼森、鲍蒙特、弗莱彻作出正确的评价。由于他在文学上的多方面的杰出贡献,文学史家通常把他创作的时代称为“德莱顿的时代” 。
在他的讽刺诗作中,德莱顿通常提出一些宗教或政治观点。《押沙龙与阿齐托菲尔》(Absalom and Achitophel)(1681年)谴责了沙夫茨伯里伯爵(Shaftesbury)企图让蒙茅斯公爵(Monmouth)成为王位继承人的阴谋。《麦克·弗莱克诺》(Mac Flecknoe)(1682年)讽刺的是支持沙夫茨伯里伯爵的诗人托马斯·沙德威尔(Thomas Shadwell)。《牝鹿与豹》(The Hind and the Panther)(1687年)旨在捍卫天主教教会。
德莱顿的诗歌大都采用英雄双韵体(两行一押韵,每行五个音步,每个音步采用抑扬格形式)。他的散文清晰、简洁、有力。他的文学评论展现出良好的判断力。
德莱顿是英雄剧的推广者。英雄剧是悲剧的一种,它气势恢弘,采用英雄双韵体,以爱情和荣誉为主题。在德莱顿创作的英雄剧中,以《格拉纳达的征服》(The Conquest of Granada)(1670年)最受欢迎。《一切为了爱情》(All for Love)(1677年)是根据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改编的,可能是他最优秀的悲剧作品。德莱顿的喜剧粗野下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公共趣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托马斯·格雷
上一篇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