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景迁 编辑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1936年8月11日—2021年12月26日),又名乔纳森·斯宾塞,出生于英国伦敦西南萨里郡,先后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汉学家,以研究明清史见长。史景迁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耶鲁大学教授、历史系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曾任2004一2005年度美国历史学会会长,在西方汉学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2017年8月,获得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18年9月7日,荣获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6日,史景迁辞世,享年85岁。
中文名:史景迁
外文名:Jonathan D. Spence
别名:乔纳森·斯宾塞
国籍:美国
出生地:英国伦敦西南萨里郡
出生日期:1936年8月11日
逝世日期:2021年12月26日
毕业院校:剑桥大学、耶鲁大学
职业:历史学者
代表作品:《曹寅与康熙: 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
1949年,进入英国最古老的公立学校之一温彻斯特学院就读,曾获得历史奖学金。
1956年,进入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专业为英国史。在校期间还担任了文学杂志与剑桥学生报纸的编辑。
1959年,获得麦仑奖学金,得到去耶鲁大学交换深造的机会,1959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进入美国耶鲁大学深造。期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师从芮玛丽教授攻读中国近现代史。
1965年,史景迁获得耶鲁历史学博士学位,其毕业论文《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获得波特论文奖,并破格留校任教。
史景迁著作等身,成为海外汉学界中国近现代史的杰出专家的同时,还是《纽约时报》《纽约书评》《纽约客》等许多西方知名主流媒体的特约撰稿人,媒体在讨论中国问题时他也是最常被邀请置评的学者之一。
2004年,史景迁当选为美国史学界权威组织美国历史协会(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主席。
2010年,史景迁更被美国联邦政府授予美国人文学界最高荣誉“杰斐逊讲席”(Jefferson Lecturer)。有评论者认为史景迁在西方“是我们这个时代拥有最广泛读者群的中国历史学者”,他的大量书籍和文章“提升了西方对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
史景迁
也有一说,史景迁的名字是从《水浒传》人物史进、时迁、段景住的名字各取一字而来,表示“历史前进,景象依旧,时代已变”的意思。
在耶鲁大学,史景迁跟随费正清的学生芮玛丽攻读学位,芮玛丽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文献研究的专家,她的丈夫也是中国文化的研究专家,两人曾在中国访学,并一度被关进日本设在山东的集中营,对中国宗教、政治、历史有很深的认识。史景迁认为是芮玛丽引导自己进入了中国史研究领域,他评价芮玛丽“是一位激励人的导师”、“激励人的批评者” 。为了撰写博士论文,史景迁还接受了房兆楹的指导,他评价房兆楹是“伟大导师的楷模” 。
作为一个在美国研究中国历史的英国人,史景迁本来就处于跨文化的语境中,关注文化交流正是他的着力点之一。他的《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不仅写来华西方人记录的中国经历,也写没来过中国的文人作家如何想象中国。
研究中国历史,语言问题不可回避。史景迁看的材料主要是中文,文言文和白话文他都学过,甚至还曾想学满文。他从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地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包括康熙的朱批奏折原件。“这对我的研究项目简直是天大的恩赐,从这些材料中我可以了解康熙皇帝批阅奏章时的情况。”史景迁说。
史景迁的妻子金安平(Annping Chin),著名史学家金毓黻之孙,1950年生于台湾,12岁随家人移居美国,现为耶鲁大学历史系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史景迁的父母与兄弟姐妹也都受过良好教育。
史景迁
著作名 | 原著名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译者 |
---|---|---|---|---|
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 | Tsʻao Yin and the Kʻang-hsi Emperor; bondservant and master (1966)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年 | 温洽溢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2005年 | 陈引驰 | ||
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 Emperor of China: Self-portrait of K'ang-hsi(1974)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1年 | 温洽溢 |
台北市:时报文化 | 2005年 | |||
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2005年 | 吴根友 | |
太平天国 | God's Chinese son :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of Hong Xiuquan(1994)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1年 | 朱庆葆 |
台北市:时报文化 | 2003年 | |||
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2001年 | ||
胡若望的疑问 | The Question of Hu (1987)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年 | 陈信宏 |
胡若望的困惑之旅:18世纪中国天主教徒法国蒙难记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2006年 | 吕玉新 | |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 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 (1984)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5年 | 章可 |
台北市:麦田 | 2007年 | 陈恒、梅义征 | ||
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2005年 | ||
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 | Chinese Roundabout: Essays on History and Culture (1992)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2019年 | 钟倩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2005年 | 夏俊霞 | ||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 Treason by the book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1年 | 温洽溢、吴家恒 |
台北市:时报文化 | 2005年 | |||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 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1998)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3年 | 阮叔梅 |
台湾商务印书馆 | 2000年 | |||
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 | To Change China: Western Advisers in China, 1620-1960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年 | 温洽溢 |
追寻现代中国:1600-1949 | The Searching For Modern China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9年 | 温洽溢 |
王氏之死 : 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 | The Death of Woman Wang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1年 | 李孝恺 |
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0年 | 温洽溢 | |
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 | (讲演)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7年 | 廖世奇、彭小樵 |
除了研究明清史以外,史景迁学术上的最大贡献是他对西方汉学史的研究。几乎是在他的治学伊始,他就致力于对西方汉学史的搜罗爬疏,挖掘了大量可贵的珍稀资料,几乎复活了这一学科勃兴的时代。难能可贵的是,史景迁不止是挖掘素材,搜集逸闻奇事,而是有机地把这些珍贵的资料放进历史的文化内涵中去审察,探究其文化意蕴,运用比较文化和文化人类学的眼光,高屋建瓴地对其进行剖析,得出自己的学术见解,熔铸进总体文化论断的宏观背景中去;从而巩固和革新自己的历史观,在更高的层次上研究汉学在海外的发展这一文化史现象。
史景迁在中国知识界同样具有相当的影响与关注度。早在1989年,史景迁就曾应乐黛云教授的邀请在北京大学作了题为“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世界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的系列讲座,此后更多次来中国内地进行交流,同时也经常受邀在港台地区举办各类学术演讲。自2001年底,上海远东出版社开始陆续译介史景迁的系列著作,已出版十余种。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重新将史景迁的部分著作陆续重译再版,由此可见史景迁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
史景迁师从于著名的汉学家芮沃寿和芮玛丽夫妇以及《清代名人传》的作者房兆楹,并因其研究成果而得到老一辈学者如费正清等人的高度赞誉,在同辈学者当中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有人将其与哈佛大学的孔飞力、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魏克曼并称为“三杰” 。
史景迁生活照
2017年8月,获得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2018年9月7日,荣获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