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考 编辑
会考,拼音huìkǎo,汉语词汇,意思是综合考核官吏政绩;学生毕业时,除校内毕业考试以外,会同他校毕业生参加教育行政机关所主持的一次考试。
中文名:会考
主体:学生
所属机构:教育部
出卷人:所在地区
拼音:huì kǎo
1.综合考课官吏政绩。
2.学生毕业时,除校内毕业考试以外,会同他校毕业生参加教育行政机关所主持的一次考试,称为会考。
鲁迅《准风月谈·智识过剩》:“要用‘严厉的’会考制度,像铁扫帚似的——刷,刷,刷,把大多数的智识青年刷回‘民间’去。”
邹韬奋《学生救亡运动的缺点》:“会考是沿袭科举的恶习,流弊很多,我们是应该反对的。”如:我校学生在这次会考中成绩优良。
高中会考是以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水平考试,是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它的实施使高考与高中毕业有为明显区分,既确保了高中教学质量,又能确保给高校招生输送合格的新生,在全国各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如果考生转入学校与转出学校属于同一区县,考生只需办理转学手续,仍以原报名号报考即可。
考生转入学校与转出学校如果不属于同一区县,须到转出区县会考办办理转出成绩证明手续后,持转出成绩证明到转入区县会考办办理转入手续,考生报名时仍以原报名号报考。
转到外省市的本市考生,须先到其学校所在区县会考办办理“北京市高中毕业会考成绩转出证明(区县级)”手续,然后持该证明到北京教育考试院会考办办理相关手续。
学生因出国等原因需向公证处开具会考成绩证明时,其手续与转到外省市的相同。
由外省市转入到我市的考生,应持原就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中会考主管部门开具的会考成绩证明到北京教育考试院会考办办理成绩转入手续。高中会考权限下放到地、市级会考办的省份应持省级文件说明及地、市级高中会考部门开具的会考成绩证明。北京教育考试院会考办将其成绩认证后开具“北京市高中毕业会考成绩转入证明”,考生将此证明送交转入区县的会考办。转入学校为考生编排新报名号,考生填涂报名卡并进行摄像、报名、报考。
其次,高中会考的推行从教育宏观管理过程上保证了国家教学计划的执行。由于我国领土面积大,不同地域的文化水平差异大,就是在同一个省份或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地区,也因为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知识水平差异,而出现一些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区别,造成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很难得到统一实施,自然不能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实施会考能够控制和改变这种状况,使一些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得到了加强,实现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从而保证了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为高考改革提供了可靠了知识基础。
第三,高中会考制度的推行从措施上缓解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高考恢复全国统一考试以来,先后经历了“6平均”模式、“3+2”模式和“3+X”模式,每一种高考模式都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带来重大影响,以至于发展到许多学校唯高考“马头”是瞻,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种情况在“3+2”模式中表现最为突出。在这个时候,为了“把所有学校都办好、把全体学生都培养合格”,把高中水平教育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考试区别开来,高中会考应运而生了。实践证明,在推行“3+2”模式时,要达到既想减轻学生负担又要保证全面发展的目标,高中毕业会考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在“3+2”模式中实行了省级会考,才纠正了由于高考指挥棒作用带来的学生偏科现象,使“考什么教什么”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得到缓解,也才有可能促使学校把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落实教学计划真正落到实处,开齐高中会考所要求的各门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引导不同层次和学能的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高中会考制度的推行和完善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高中会考的统一组织,除了促使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外,为了改变学生动手能力弱、高分低能等现象,近年来,高中会考工作不断改革和完善,还增加了高中会考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成功地制定出统一命题、分校实施、群体考核、指导验收的实施方案,促使学校重视实验操作教学,发展学生动手能力。随着会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还会增加语种的会考要求,覆盖必修课、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区别优质高中、特色学校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会考,防止办滥、滥办、乱办的情况发生,推进素质教育。
“近期:语文、数学和外语为单科设置的考试,其中外语语种要依教学状况适时增加;理化生综合,史地政综合或者理化综合、政史综合和生物地理综合,主要是对各种基本知识、能力的检测,但涉及各科难度应低于原来的分科设考,原则上不设置跨学科的综合题,总题量也大幅度减少,与之同时,对艺术特长的高中史地政综合,单独命题,可增减一些内容,如增一些审美内容,减一些地理方面的内容;理化生综合课则降低难度。体育专业见长的学校理化生综合侧重生物、力学等方面,史地政适当降低难度。体育考试要加强,但考试方式要改革,允许考生选择一个项目考试,只要达到一定水平(如三级或接近三级运动水平)即可。球类项目由县(区)会考部门组织或学校实施,逐步规范。考查课程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劳技、信息技术、艺术类任选其中4项,合格即可。社会实践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证,比如做义务工的记录。考试科目为A、B、C、D四个等第。考查科目为合格与不合格。
“远期:增设高中常识考试,涵盖所有必修、选修课程,题量较大、难度较低,减一门综合课(学生任选)。对不同学校不同的考生群体分成若干会考科目组(暂略),同规格不同模式,学生自选。进一步加强体育测试和考查科目的管理,班主任老师对考生的学习习惯、能力结构和潜力要有比较详细的评价。信息技术成为必修课。高中选修课也可开考,学生自愿参加。如人口、环境、法律、生态等选修课的开考。考试评分实行结构分。反馈学生时实行合格制和优秀高中毕业生制。对某一科为全省前列的适当加权,对高中毕业合格产生效用。语文、数学、外语必须在C等以上。选修课考试合格亦可加权。考试总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即为合格,允许有的课程不及格,不及格的分数也可按标准增加权数(从略),学生可不止一次参加考试,以考试的最高成绩计入总成绩。”
由此可见,会考对高中课程的计划的实施之间的相关性了。
现在有不少人怀疑:高中毕业会考到底要不要存在?高中毕业会考权到底要不要下放?我认为,高中毕业会考在高考制度改革进程中已经并且正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高考考试不够完善时期,当然,随着高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会考到底要不要存在,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就目前来讲,毕业会考制度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的高中教学规模还在迅速扩大之中,师资问题、办学水平问题、教学质量问题等都需要有一个规范的东西来引导,来统一,否则,就会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滥竽充数的现象,从而降低办学标准,使高中教育整体水平下降。至于高中毕业会考权在哪一级,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过去和现在在实施高中毕业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许多不恰当或者不完善的方面,比如,在毕业会考中示范或重点高中怎么办,特色学校怎么办,实行高中毕业会考而不去考虑优质高中、特色高中的情况却硬要实行统考,其结果只能是招致不满,甚至出现“把快的闷死,把慢的挣死”的现象。比如宝鸡中学,高考中大专以上达线率在99%以上,有时达到100%;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以上达线率在91%-94%之间,重点院校达线率点全体毕业生人数的80%左右。参加陕西省毕业会考,有的学科优秀率高达97%,合格率就更不用说了。像这样的学校,你硬要让它参加会考,它只能有意见了,当然也就不认真对待了。由此,我建议,高中毕业会考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不断改革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真正起到既能弥补高考选拔考试带来的不足,又能统一教学水平,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一条是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将来要么权力下放到地市,给优质高中以豁免权,给特色高中以针对性会考,让各类学校都得到充分发展,越办越好,要么就干脆取消,把权力交给办学主体——普通高中自己,让它们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统一水准,自强发展。
高中会考经历多年的风雨之后,很多省市逐渐放弃了会考,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类型的学业评价标准。
河北省
从2009年届新生开始实行新课标,结束多年以会考成绩作为发放毕业证的标准,新一届高一学生将面临的是学业水平测试。
浙江省
2012年秋季入学的考生,在次年的6月份将首次自主选择参加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用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代替原来的浙江省普高会考。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会考,考生可以选择参加物理、生物、化学、思想政治4个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第二天可选择参加历史、地理、通用技术3个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第三天选择参加信息技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上机操作考试)。而2012年秋季之前入学的考生,每年1月份高二学生参加物理、化学、英语三门的考试,高三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自选综合的2或3门考试;每年6月份,高一学生参加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三门的考试,高二学生参加生物、思想政治、通用技术的三门考试。
据介绍,学业水平考试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英语听力考试纳入高考技术和英语听力考试,二考合一,考试成绩既用于高校招生录取,又用于评定学业水平。2013年考试时间安排在9月。从2014年起,高考英语听力、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考试时间调整为与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同步。
从2014年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科开考”,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学科,每年寒假、暑假前各开考一次。学生每门学科可选择参加两次考试,按最高成绩计入档案。允许学生再参加一次未及格科目的考试,作为学业水平考试补考。
湖北省
湖北省教育厅日前决定,全省停止实施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湖北省教育厅负责人透露,从2001年高二年级起,不再组织全省统一的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已从高二年级学生中收取的会考费用,由各地会考部门退还,普通高中学生的毕业考试由学生所在学校自行组织。高二年级结业课程的毕业考试与期末考试同时进行,高三年级结业课程的毕业考试放在高三下学期第五周举行。
同时,2001年普通高中学生毕业证发放办法仍按原规定执行,本届学生因会考不合格未取得毕业证书者,由学校组织补考,达到毕业标准者,发给毕业证书。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