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 编辑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Albert Abraham Michelson,1852年12月19日-1931年5月9日),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主要从事光学和光谱学方面的研究,他以毕生精力从事光速的精密测量,在他的有生之年,一直是光速测定的国际中心人物。他发明了一种用以测定微小长度、折射率和光波波长的干涉仪(迈克尔逊干涉仪),在研究光谱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发明精密光学仪器和借助这些仪器在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被授予了19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迈克尔逊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并长期担任物理学教授(1892年-1929年)。1900年,迈克尔逊当选美国物理学会(APS)主席。
中文名: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
外文名:Albert Abraham Michelson
国籍:美国
民族:犹太
出生日期:1852年12月19日(壬子年)
逝世日期:1931年5月9日(辛未年)
毕业院校:海德堡大学、法兰西学院
职业:科学家
主要成就:迈克尔逊干涉仪诺贝尔物理学奖(1907年)
出生地:普鲁士斯特雷诺(现属波兰)
签名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
他创造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对光学和近代物理学是一巨大的贡献。它不但可用来测定微小长度、折射率和光波波长等,也是现代光学仪器如付立叶光谱议等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1926年用多面旋镜法比较精密地测定了光的速度。
由于创制了精密的光学仪器和利用这些仪器所完成的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迈克尔逊于190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869年被选拔到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学习。毕业后曾任该校物理和化学讲师。
1880~1882年被批准到欧洲攻读研究生,先后到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法兰西学院学习。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
1887年,他和爱德华·莫雷共同进行了著名的迈克耳逊-莫雷实验,这个试验排除了以太的存在。后来,他又转向利用天文光学干涉测量法测量恒星的直径和双星分光片的测量。
1889年成为麻省伍斯特的克拉克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在这里着手进行计量学的一项宏伟计划。
1892年改任芝加哥大学物理学教授,后任该校第一任物理系主任,在这里他培养了对天文光谱学的兴趣。
1907年,迈克耳孙因为“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for his optical precision instruments and the spectroscopic and metrological investigations carried out with their aid)而成为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同年,他获得了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
1910~1911年担任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
1923~1927年担任美国科学院院长。
1931年5月9日因脑溢血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逝世,终年79岁。
以太漂移实验
迈克尔孙莫雷实验
1881年他在柏林大学亥姆霍兹实验室工作,为此他发明了高精度的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了著名的以太漂移实验。他认为若地球绕太阳公转相对于以太运动时,其平行于地球运动方向和垂直地球运动方向上,光通过相等距离所需时间不同,因此在仪器转动90°时,前后两次所产生的干涉必有0.04条条纹移动。迈克尔逊用最初建造的干涉仪进行实验,这台仪器的光学部分用蜡封在平台上,调节很不方便,测量一个数据往往要好几小时。实验得出了否定结果。
改进仪器
1884年在访美的瑞利、开尔文等的鼓励下,他和化学家莫雷(Morley,Edward Williams,1838~1923年)合作,提高干涉仪的灵敏度,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否定的。1887年他们继续改进仪器,光路增加到11米,花了整整5天时间,仔细地观察地球沿轨道与静止以太之间的相对运动,结果仍然是否定的。这一实验引起科学家的震惊和关注,与热辐射中的“紫外灾难”并称为“科学史上的两朵乌云”。随后有10多人前后重复这一实验,历时50年之久。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导致了物理学的新发展。迈克尔逊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对光速的测定。早在海军学院工作时,由于航海的实际需要,他对光速的测定开始感兴趣。
测定光速
迈克尔逊干涉仪
测定基准长度
1893年,他用自己设计的干涉仪测定了红镉线的波长,实验说明当温度为15℃气压在760毫米汞柱产生的压强时,红镉线在干燥空气中的波长为6438.4696埃,于是,他提出用此波长为标准长度,来核准基准米尺,用这一方法订出的基准长度经久不变。因此它被世界所公认,一直沿用到1960年。
干涉仪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
阶梯光栅
1898年,他发明了一种阶梯光栅来研究塞曼效应,其分辨本领远远高于普通的衍射光栅。迈克尔逊是一位出色的实验物理学家,他所完成的实验都以设计精巧、精确度高而闻名,爱因斯坦曾赞誉他为“科学中的艺术家”。
光学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