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镅 编辑
镅(Americium),元素符号为Am,是一种人工获得的放射性元素,具强放射性,化学性质活泼,是同位素测厚仪和同位素X荧光仪等的放射源。是第95号元素,也就是第三个超铀元素,原子量243。镅是在1944年底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核物理学、化学家西博格和他的同事们——詹姆斯、摩根和吉奥索等人首先合成的。他们用美洲一词(America)命名这一新元素为Americium。
中文名:镅
外文名:Americium
CAS登录号:7440-35-9
熔点:994°C
沸点:2607°C
密度:11.7 g/cm³
外观:银白色金属
元素符号:Am
比重:11.7
原子序数:95
已发现镅有从质量数237到247的13种同位素。最重要的镅同位素是241Am和243Am,它们都是α放射体,半衰期分别为432.7a和7370a 。
镅是银白色金属,熔点1267K,沸点2880K,密度(273K)为13670kg/m3。镅原子的电子构型为5f77s2。 金属镅易被稀酸溶解。镅在水溶液中以+2~+7六种价态存在,其中以Am3+为最稳定。
镅-241
发现人:西博格(G.T.Seaporg)、詹姆斯(R.A.Jamse)和摩根(L.O.Morgan)
发现年代:1944年
地点: 美国
发现过程:1944年,由美国西博格、詹姆斯和摩根在被一个反应堆辐射过的钚中发现的。
镅
相对原子质量:243.061 常见化合价:+2,+3,+4,+5,+6 电负性:1.3
外围电子排布:5f7 7s2 核外电子排布:2,8,18,32,25,8,2
同位素及放射线:Am-240 Am-241 Am-242 Am-242m Am-243(放 α) Am-244 Am-245 Am-246
电子亲合和能:0KJ·mol-1
第一电离能:578KJ·mol-1 第二电离能: 0KJ·mol-1 第三电离能: 0KJ·mol-1
原子半径: 0埃 离子半径:埃 共价半径:0埃
元素原子量:
元素类型:金属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17.85
元素描述:银白灰色的放射性自然非金属元素。
晶体结构:晶胞为六方晶胞。
晶胞参数:
a = 346.81pm
b = 346.81pm
c = 1124.1pm
α = 90°
β = 90°
γ = 120°
状态:人造放射性金属。
地质数据:
太阳(相对于H=1×1012): 未知 海水中/p.p.m.:零
地壳/p.p.m.: 零 大西洋表面: 太平洋表面:
大气/p.p.m.(体积): 大西洋深: 太平洋深处:
氢氧化镅
主要:Am+3
其他:Am+2, Am+4, Am+5, Am+6
三氟化镅(Americium trifluoride):化学式AmF3,分子量300.12。粉红色粉末,具强α放射性。比重9.53,熔点1393±20℃。和LaF3结构相似。在空气中极稳定。可由氟氧化镅或二氧化镅在600-700℃的氟化氢气流中反应1小时,或将三氯化镅与氟化铵按下式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得。可用于还原制取金属镅。
生物数据:
人体中含量
肝/p.p.m.:
器官中: 零 肌肉/p.p.m.:
血/mg dm-3 : 日摄入量/mg: 零
骨/p.p.m.: 人(70Kg)均体内总量/mg: 零
应用于烟雾探测的镅
用中子轰击钚原子可制得镅。
在1000~1200℃用钡还原三氟化镅而制得。
制取镅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从经过长期存放的高燃耗的(含有大量Pu)中提取;另一种是在核燃料后处理工厂的废液中提取。可采用离子交换色层分离(见稀土元素色层分离),以磷酸三丁酯(TBP)或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为萃取剂的溶剂萃取法进行镅的分离和提纯。
Am是制备锔-242的原料。锔-242用于制作放射性核电池和生产钚-238。用Am制成的低能γ射线源,广泛用于测厚仪、湿度计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用的激发源。Am的α射线源是火灾自动报警器的主要部件,用它可制得性能良好的Am-Be中子源。Am是生产锔和锎-252的原料。全世界镅的存贮量为几十公斤。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