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裂变链式反应 编辑
裂变链式反应指的是以中子为媒介而维持的自持的裂变反应。当一个中子引铀核裂变时,同时放出2个~3个中子,如果这些中子再引起其他铀核裂变,就可使裂变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做链式反应。根据一次反应所直接引起的反应次数平均小于、等于或大于1,链式反应可分为次临界的、临界的或超临界的三种。
中文名:裂变链式反应
外文名:fission chain reaction
媒介:中子
性质:维持的自持的裂变反应
学科:核物理
分类:次临界、临界、超临界反应
裂变链式反应示意图
①在碰撞中失去部分能量,由快中子变成慢中子,再为235U所俘获引起裂变。
②在天然铀中被238U吸收,不再引起裂变。
③逃逸出裂变物质之外而丢失。
其中第②种过程中子被238U吸收后,将发生一系列β衰变,最终成为239Pu。为实现链式反应,就必须减少中子的后两种变化的可能。实验表明:任何能量的中子都可以使235U裂变,热中子可以使其有更大的裂变截面。
只有能量超过1.1兆电子伏的高能中子才能使235U裂变,且裂变截面不大。链式反应中,大部分裂变中子都通过非弹性散射,降低能量,不能引起238U裂变,而被其吸收。由于天然铀中,238U占99.27%,235U占0.71%,因此要使链式反应持续进行,必须采取办法,增加天然铀中U的浓度,使其成为浓缩铀或浓集铀。另外,为避免中子逃出裂变物质,还必须使浓缩铀具有足够大的体积,这个体积称为临界体积。
对于热中子反应堆,引起链式反应的主要是热中子,但裂变释放的中子都是快中子。因此,裂变中子在反应堆内一定要经过中子慢化过程,使原来能量较高的裂变中子经与慢化剂原子核的散射作用,而逐渐慢化到热能(见中子慢化)。即使变成了热中子,但在它被燃料吸收以前,热中子在反应堆内还经历由高密度向低密度的扩散过程(见中子扩散)。
中子在慢化过程与扩散过程中都存在着泄漏损失。由此可见,链式反应是在裂变中子经历一系列过程后得以自持下去的。如果反应堆内单位时间内裂变产生的中子数等于或多于单位时间内裂变吸收(包括裂变和辐射俘获)和泄漏损失的中子数,则反应堆内链式反应才可能自持下去(见反应堆临界)。反应堆是一种可控的自持链式反应装置,而原子弹则是一种不可控的自持链式反应装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