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陶俑 编辑

汉代文物

汉代陶俑汉代陶俑

内容作为与墓葬制度联系紧密的俑像,是汉代雕塑艺术中的重要门类。与秦代兵马俑相比,汉代俑像则主要塑造的是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且形象更生动活泼。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汉代陶俑

所属年代:汉代

出土地点:四川,甘肃,河南,河北等地

种类:陶俑,铜俑,玉俑,石俑,木俑等

文化历史

编辑

汉代陶俑汉代陶俑

西汉早期俑像性质 和秦代兵马俑相似,多是用军阵来送葬的模拟物,但在规格上要比秦俑小得多。沿袭秦的风格,造型比较呆板,主要是用整齐的阵列向人们展示为死者送葬的森严军阵。除此之外也有彩绘女侍俑,模制烧成陶后敷涂色彩,轮廓线条流畅优美。艺术造型超出军阵陶俑,富有生活情趣。渐至东汉,这种侍仆舞乐俑成为主流,兵马俑不再出现。造型对象转为舞女,侍仆,农夫和市井等。造型艺术也由呆板变为生动。

种类

编辑
汉代俑像种类很多,主要以陶俑为主,另有铜俑,玉俑,石俑,木俑等。

石俑四川出土较多。青铜雕塑以主要以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为代表,陶俑则以甘肃,河南,河北的为代表。

其中最受人称赞的是东汉的说唱俑。真实地刻画了说唱者充满感情的神态和手舞足蹈的忘我境界,极富戏剧性的神情,堪称写实主义的杰作。

总之,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的俑像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面貌。朴拙的风格,奔放的气势构成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艺术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下一篇 西半球

上一篇 西方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