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 编辑

山西省晋中市辖县

平遥县平遥县

平遥县,又称平陶县,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西南部,四周与介休市、祁县、吕梁市文水县、汾阳市、长治市沁县等县市接壤,介于东经112°12′—112°31′,北纬37°12′—37°21′之间,南北平均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为1253.53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平遥县下辖3个街道、5个镇、8个乡 。截至2023年末,平遥县常住总人口44.28万人。

平遥县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有300多处古迹。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汇通天下”的日昇昌 票号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的鼻祖”,双林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镇国寺万佛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平遥主要景点还包括平遥县衙、平遥文庙、清虚观、瓮城、城门顶、角楼、点将台等。平遥县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云南丽江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歙县古城并称为中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此外,平遥古城也是由贾樟柯创办的平遥国际电影展的举办地,以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举办地

2022年,平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7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8.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3.4:31.4:55.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平遥县

外文名:Pingyao County

别名:平陶

行政区划代码:140728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山西省晋中市

地理位置: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晋中市西南部

面积:1253.53 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5个镇、8个乡

政府驻地:古陶镇曙光路13号

电话区号:0354

邮政编码:031100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44.28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平遥古城,镇国寺,双林寺

火车站:平遥站、平遥古城站

车牌代码:晋K

地区生产总值:141.7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统一六国后,废封国,实行郡县制,置县平陶,属太原郡。

西汉

置京陵、中都二县,与平陶县并属太原郡。

新莽

京陵改致城。

东汉

复旧。

三国

归魏,并州辖统,属西河郡。

平遥县

西晋

属太原国。

南北朝

北魏始光元年(424年),因避太武帝拓拔焘名讳,改平陶县为平遥县,属太原郡。后移至京陵县境,同时废京陵县入平遥县。

太平真君九年(448年),中都县治迁榆次县境。平遥县后属东魏、北齐、北周控制。

开皇三年(583年),废郡设州,属介州。

开皇十六年(596年),析置清世县。

大业二年(606年)废入平遥县。

大业三年(607年)废州设郡,属西河郡(介州改年)。

义宁元年(617年),于介休设介休郡,平遥县改属介休郡。

武德元年(618年),改介休郡为介州,属介州。

贞观元年(627年),属汾州(介州废年)。

天宝元年(742年),属西河郡(汾州郡改年)。

乾元元年(758年),属汾州(西河郡改年)。

五代十国

唐同光元年(923年)后,为后唐统治。

晋天福元年(936年)后,为后晋管辖。

汉天福十二年(948年)后,属后汉。

周广顺元年(951年)后,为北汉所据。

北宋

初年,仍归北汉。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归北宋,属汾州。

南宋

建炎元年(1127年),金灭北宋后归金统治,仍属汾州。

平遥古城

未变。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汾州升为府,平遥属汾州府,属山西省承宣布政使司,又设冀南道驻此。

顺治三年(1646年),裁冀南道,隶冀宁道,仍属汾州府。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后直属于省。

民国二年(1913年)3月,省县之间设道时属中路道。

民国三年(1914年)6月,属冀宁道(中路道改年)。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山西废除道制后,直辖于省。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13日,日军侵占平遥,县城沦陷。同年4月,在县内彭坡头村建立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山西省第三行政公署领导。后属太岳区一专区管辖。

民国三十年(1941年),适应抗日战争需要,以同蒲铁路为界,实行南北分治,在铁路北境建立平介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同蒲铁路北平遥境及介休、汾阳、孝义三县部分地区年),属太岳专署管辖。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月,划归晋西北行政公署八专区,实际由中共晋西南工委统一领导。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铁路南境的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改为平遥县民主政府,仍属太岳区一专区。平介县属吕梁行署七专区管辖。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13日,平遥解放。同年8月,平遥县属晋中区。同月,平遥县城关区升级为平遥市(县级年),与平遥县同属晋中行政公署第三专区。同年10月,平介县撤销,铁北地区复归平遥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平遥县、平遥市同属太原三专区。同年8月10日,平遥市撤销,恢复平遥县城关区,属榆次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8月,属榆次区专员公署。

1955年2月,属榆次专员公署。

1958年11月,属晋中专员公署。

1968年9月,属晋中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5月,属晋中地区行政公署。

2000年,晋中撤地设市。同年10月,晋中地区行政公署改为晋中市人民政府,平遥县隶属于晋中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97年,平遥县辖5镇19乡,即:城关镇、东泉镇、洪善镇、段村镇、宁固镇、岳壁乡、达蒲乡、南政乡、沿村堡乡、王家庄乡、襄垣乡、千庄乡、朱坑乡、辛村乡、果子沟乡、孟山乡、南依涧乡、卜宜乡、梁坡底乡、普洞乡、杜家庄乡、香乐乡、西王智乡、净化乡,行政村350个(自然村426个)及居民委员会6个(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中城、西关)。

2001年,全县撤并乡镇。城关镇更名为古陶镇,岳壁乡的干坑、十九街、城南堡,达蒲乡的闫壁,南政乡的新南堡、新庄等6个行政村划归古陶镇管辖。达蒲乡更名为中都乡,梁坡底乡并入岳壁乡,王家庄乡并入南政乡,辛村乡和南依涧乡并入朱坑乡,沿村堡乡并入洪善镇,普洞乡并入段村镇,果子沟乡并入卜宜乡,千庄乡并入东泉镇,净化乡并入宁固镇,西王智乡并入香乐乡。撤并后,全县辖5镇9乡,即:古陶镇、岳壁乡、南政乡、中都乡、洪善镇、襄垣乡、朱坑乡、东泉镇、孟山乡、卜宜乡、段村镇、宁固镇、香乐乡、杜家庄乡。

2002年12月,撤并村组,350个行政村(426个自然村)撤并为273个行政村(403个自然村)。

2003年4月,6个居民委员会改为东城、西城、南城、北城4个社区工作站,隶属于古陶镇社区管理委员会。

2005年7月,撤销古陶镇社区管理委员会,4个社区工作站变更为东城、西城、南城、北城4个社区管理委员会。至2005年底,全县辖5个镇、9个乡、273个行政村(403个自然村)及4个社区管理委员会。

2011年9月,4个社区管理委员会撤并为古城、城东、城西3个街道。全县辖5个镇、9个乡、273个行政村(403个自然村)及3个街道、16个社区。

2021年4月,撤销孟山乡,整建制并入东泉镇。以原孟山乡和原东泉镇的行政区域为东泉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东泉村;洪善镇的尹村划归古陶镇管辖。

平遥县地图平遥县地图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平遥县下辖3个街道、5个镇、8个乡 。平遥县人民政府驻古陶镇曙光路13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140728001000

古城街道

140728002000

城东街道

140728003000

城西街道

140728100000

古陶镇

140728101000

段村镇

140728102000

东泉镇

140728103000

洪善镇

140728104000

宁固镇

140728200000

南政乡

140728201000

中都乡

140728202000

岳壁乡

140728203000

卜宜乡

140728205000

朱坑乡

140728206000

襄垣乡

140728207000

杜家庄乡

140728208000

香乐乡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西南部,太原盆地西南,太岳山之北,太行山,吕梁山两襟中央,东接祁县,西邻汾阳市,南靠沁源县,北连文水县,西南与介休市接壤,东南与武乡县、沁县毗邻。介于东经112°12′—112°31′,北纬37°12′—37°21′之间,南北平均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1253.53平方千米。

平遥县境域东起孟山乡孔子峪村东端,西至香乐乡赵坦村西,南起东泉镇南岭底村南端,北至洪善镇东山湖村北。汾河和南同蒲铁路、108国道穿境而过。县城距首都北京616千米,距天津港口758千米,距广州海岸2390千米,距古都西安543千米,距山西省会太原94千米,距晋中市政府驻地榆次区81千米。距太原武宿国际机场90千米。

平遥县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平遥县境东南部群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为广袤的平川。占地比例分别为44.2%、14.4%、41.4%。最高点孟山,海拔1962米;最低处境内汾河下游两岸,海拔735米。

气候特征

平遥县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0.60℃,常年最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24.50℃;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5℃。年平均相对湿度58%,年平均降水量415.90毫米,主要分布在7—9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1785.70毫米。主导风向春秋冬季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10米/秒。

水系水文

汾河

黄河第二大支流,境内第一大河(过境河流)。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雷鸣寺上游之宋家崖,逶迤南流,经古交山峡,出兰村峡口,斜贯太原盆地,从北长寿村入境,向西南穿越洪善、南政、中都、杜家庄、宁固5个乡镇,由营里村出境入介休市境。境内河道总长25千米,河道均宽0.50千米,流域面积为452平方千米,最大泄洪量2000立方米/秒,年平均弃水量3亿立方米。

惠济河

古称婴侯水,又名中都河。上游分东西两源,东源发源于宝塔山与狐爷山之间的东沟、西沟,流经黄仓、源神庙、辛村、喜村至尹回村;西源发源于东泉镇城墙岭,流经东泉、源祠等村至尹回村与东支流汇合,经西郭、南政等24村入汾河。全长45.20千米,宽约5—200米,流域面积294平方千米。一般山丘区砂岩石山区202平方千米,盆地平原区92平方千米。坡降3%—1‰,平均为1/477。海拔高至1800米,低至800米。清水流量为0.09立方米/秒,最大年径流量为3260万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为619万立方米,年均径流量为1210万立方米。最大洪水流量为146立方米/秒,一般为40立方米/秒—50立方米/秒。

柳根河

发源于城南卜宜乡东、西观寺及明子村山顶,流经卜宜、岳壁、古陶、中都等乡镇38个村,由曹村流入汾河,全长36.70千米。流域面积184平方千米,其中一般山丘区115平方千米,盆地平原区69平方千米。河道纵坡11.39‰,坡降6—1.20‰,平均坡降为1500。年平均径流量1202万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2244万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382万立方米。清水流量为0.10立方米/秒。最大洪水量为80立方米/秒。柳根河有两条支流,一是官沟河,发源于段村镇千秋岭,全长17.50千米,流经段村、中都等3个乡镇汇入柳根河。另一条是青沙河,东青沙河发源于红沙涨山,西青沙河发源于上青沙,控制流域面积13.50平方千米,最大洪水量10—20立方米/秒,流经军寨、范村、武村、南王家庄、道虎壁等村汇入柳根河,年平均径流量1271万立方米。

瀴涧河

属汾河水系,发源于麓台山,经苏家庄、新窑、北依涧、长则等村至府底村南、冀郭村北,在新盛村分为两支流。一支流经沿村堡汇入沙河;另一支流经襄垣、郝洞、梁官等村成为无尾河,流经22村。全长31.30千米,宽约40—150米,流域面积181.60平方千米。其中砂岩山区39.60平方千米,砂岩土石山区7.30平方千米,黄土丘陵区47.01平方千米,平川区47.89平方千米。河道纵坡12.30‰。平均年径流量612.60万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191.40万立方米。清水流量0.01立方米/秒,最大洪峰129立方米/秒。支流盘石河,发源于朱坑乡盘石村,经郝温、桑城等村,在兰村南入沙河。流域面积39.80平方千米,其中砂岩石山区1平方千米,砂岩土石山区1.50平方千米,黄土丘陵区13.20平方千米,平川区24.10平方千米。河道纵坡12.40%。为季节性河,只有洪水期有水。

昌源河

为跨县河流,属汾河水系。主河道分东、西两支。东支发源于朱坑乡东西沟,流经阮家庄、张家庄、贾封、康家庄、石宝等村;西支发源于仁义沟西沟庄,流经魏家庄、二郎、下石庵等村,在石门村上游2.50千米处两支汇合后经石门流入祁县。境内全长31.50千米,流域面积184平方千米,位于一般山丘区,其中有101平方千米被森林覆盖。河床平均纵坡6.86‰。年平均径流量2100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平遥县用水总量为10897.20万立方米。根据水资源类型划分:地表水5103万立方米,地下水5794.20万立方米。根据需水用户划分:工业用水730万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8543.60万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320万立方米,农村人畜饮水777.70万立方米,其他用水61.90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2019年,平遥县耕地保有量74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8.12万亩。

矿产资源

平遥县境内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炭、铁矿、铝土矿、石膏矿、石灰岩、耐火粘土、建筑材料等7类,其中煤炭储量比较丰富,煤质优良,大多分布于段村镇、卜宜乡南部山区。居沁水煤田、霍西煤田交错处,地质构造复杂,属于华北上古生界含煤建造组成部分。其他矿体也大多在此区域,赋存不稳定、储量小、品位低,不利于大规模开采。

煤炭

煤炭为县内最主要矿产资源。据1986年7月省216地质队编制的《山西省晋中地区矿产专辑》资料,全县含煤面积1246.9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98.96%,煤炭预测总储量为112.96亿吨,其中埋藏在1000米以内的地质储量预测为14亿吨,面积154.40平方千米。已探明的煤炭资源累计2.33亿吨,主要分布在卜宜乡、段村镇南部一带。至2011年底,已探明的煤炭资源保有量2.01亿吨,年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平遥兴盛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平遥峰岩煤焦集团、汾西瑞泰煤业(集团)公司所属7个煤矿当年实际产能为222万吨。

含煤地层以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为主,在本溪组和下石盒子组只有不稳定的可采煤层,含煤岩系厚约224.31米,含煤14层,煤层总厚约11.39米,含煤系数为5.08%。区域内可采煤层主要有山西组的1号、2号、4号、5号,太原组的7号、9号、11号,煤种类主要有焦煤、贫煤、瘦煤。全县含煤量和赋存特点:可采煤层多,埋藏深,构造简单;可采煤层厚度稳定,煤质较好,可作为炼焦煤及炼焦配煤。

铁矿

平遥古城

境内段村镇储存有山西式铁矿和含锰铁矿,储量13万吨。山西式铁矿埋藏于南部的平道头村一带,位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底部,矿体呈透镜状、鸡窝状,厚度变化不大。据温家沟井田精查钻孔资料,见有两层矿层,下矿层厚0.34米,TFe含量为36.96%,S含量为37.02%,为一级品硫铁矿;上矿层厚0.62米,TFe含量为12.96%,S含量为11.80%,达硫铁矿的边界品位。含锰铁矿分布于段村镇石庵村一带,矿体赋存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上部,矿体呈层状产生,矿层厚约1米左右,矿石经化学分析,TFe为25—27%。1958年,开采水策凹。至2011年,露天铁矿基本开采,还有深层的未开采。

铝土矿

主要分布于段村镇平道头、邢家庄、文祠神村一带,赋存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底部,山西式铁矿层之上。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具有致密状、鲕状结构和块状结构。温家庄井田精查区ZK10钻孔中铝土矿层厚1.34米,矿石化验结果:Al2O3含量63.66%,TiO2为2.53%,Fe2O3含量3.35%,铝/硅比值为4.30,是质量上乘的铝土矿。1958—1997年,开采。2000年,停止开采。

石膏矿

重点分布于段村镇平道头、佛殿沟、普洞村一带,储量1000万吨。石膏矿产于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的中部泥灰岩中,由上而下有两个矿带,下矿带矿层厚16.05米,上矿带矿层厚1.10—4.63米,经钻孔采集样品分析:CaO2为31.21—39.53%,平均37.09%,SO3为37.01—57.27%,平均50.83%。经岩矿鉴定,区内石膏为软质石膏,杂质含量较低。1958年开采,至2011年,少量开采。

石灰岩

出露于段村镇普洞村一带,储量5000万吨。主要赋存于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地层中。石灰岩为深灰色或灰黑色,矿石呈致密、坚硬、性脆、质纯特点,含方解石脉及黄铁矿。矿层厚大于150米,层位稳定且厚度大。钻孔化验结果,石灰岩CaO为53.29%,MgO为2.39%,Fe2O3为1.07%,化验结果表明:区内石灰岩可作为良好的熔剂灰岩以及制作水泥用灰岩碳岩。自古即已开采。至2009年,因环境污染,停止开采。

硫矿

位于段村镇普洞村,储量500万吨,赋存于石灰岩底下。1997年开采。1998年停止开采。

耐火粘土

主要分布于文祠神、神南以西一带,赋存在山西组中部4号煤层的直接顶板或上方不远层位,矿层较稳定,矿石致密质软具滑感,属软质粘土,矿层厚1.20—1.60米,平均为1.42米。化验鉴定结果为1—2级耐火土矿。储量0.25亿吨。耐火粘土为传统开采矿产。2000年底,随着取缔土焦炉,停止开采。

建筑材料矿

在县域南东部山区内三叠系地层中赋存着厚—巨厚层状石英长石砂岩,及普洞一带石炭系太原组中的厚层灰岩,均可作为建筑优质石料使用。境内第四系黄土,分布范围广,矿层厚且质量好,是制作砖瓦的优质原料。

植物资源

平遥县境内植物种类较丰富。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东泉镇中低山区。2003年,调查统计显示:县内有植物94科、230属、400余种。其中30余种仅在个别地段可以见到。160余种为人工栽培。木本植物有160余种,其余为草本及其他种类。

利用价值较大的前10种:菌类植物(8科8属10种),蕨类植物(2科2属2种):卷柏、问荆,祼子植物(3科9属10种),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7科43属57种),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70科170属325种)。

在整个植被系中,种类最多的前十个科依次为:蔷薇科(45种),禾本科(24种),菊科(32种),豆科(31种),杨柳科(24种),百合科(13种),葫芦科(11种),十字花科(9种),毛茛科(8种),唇形科(8种)。

动物资源

平遥县境内分布有陆生脊椎动物209种,其中两栖动物5种,爬行动物14种,兽类32种,鸟类158种。鸟类有留鸟45种,夏候鸟39种,冬候鸟14种,旅鸟60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有金钱豹、黑鹳、金雕、大鸨、水獭、大天鹅、蜂鹰、苍鹭等。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种,有刺猬、小麝鼩、苍鹭、黄脚三趾鹑、四声杜鹃、蓝翡翠、星头啄木鸟、红翅旋壁雀等。

人口

编辑

截至2022年末,平遥县常住总人口44.6731万人。

截至2023年末,平遥县常住总人口44.28万人。

政治

编辑

职务

名单

县委书记

魏江峰

县委副书记、县长

冯玉全

县委副书记

张鑫、孙博

县委常委、副县长

王晓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

马志武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刘向东

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

刘子亮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

程建明

县委常委、统战部长

田志银

县委常委、副县长

杜晓宇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艳

参考资料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平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0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44.5亿元,增长3.2%,其中工业增加值39.5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78.2亿元,增长4.4%。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3.4:31.4:55.2,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可比价贡献率分别是21.0、20.2、58.8,分别拉动GDP增长0.9、0.9、2.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平遥县固定资产投资额58.5亿元,同比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3.9亿元,增长13.4%;第二产业15.3亿元,下降17.9%;第三产业39.4亿元,增长26.0%。

财税收支

2022年,平遥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税收收入4.1亿元,下降16.5%,增值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六大税种共计完成税收3.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4亿元,增长34.9%。

人民生活

2022年,平遥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7911元,同比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82元,增长5.7%。

能源

2022年,平遥县全社会用电总量17.5亿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5亿千瓦小时;第二产业用电10.8亿千瓦小时,二产中工业用电10.4亿千瓦小时;第三产业用电2.8亿千瓦小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4亿千瓦小时。

2022年,平遥县实际用水量8350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5941万立方米;第二产业用水531.7万立方米;生活用水941.0万立方米。

第一产业

农业

2022年,平遥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7万亩,其中,谷物面积52.2万亩,豆类面积1.3万亩,薯类面积1.3万亩。谷物中,玉米面积48.7万亩,小麦面积0.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9.8万吨,其中,谷物产量19.3万吨,豆类产量0.2万吨,薯类产量1.8万吨(未折粮)。

林业

2022年,平遥县营造林合格面积1.6万亩,实有林木面积率19.1%。城市建成区面积19.0平方千米,城区绿化面积628.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2%。

畜牧业

截至2022年末,平遥县生猪存栏9.3万头,牛存栏1.4万头,羊存栏14.5万只,家禽存栏823.5万只;2022年,平遥县猪肉产量9961.5万吨,牛肉产量1437.9吨,羊肉产量1077.8吨,禽肉产量2.1万吨,禽蛋产量2.8万吨,牛奶产量1.4万吨。

生产条件

截至2022年末,平遥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1.2万千瓦特。机械耕地面积3.8万公顷,机械播种面积3.2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2.6万公顷。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平遥县9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0.2亿元,同比增长12.2%,完成工业增加值38.9亿元,增长3.9%,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完成15.7亿元,增长11.4%,制造业完成22.5亿元,增长0.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0.8亿元,下降16.1%。分行业看,在平遥县主导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11.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3.0亿元,下降8.7%;食品制造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23.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4.2亿元,下降4.6%;金属制品业增加值5.4亿元,下降5.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0.6亿元,下降4.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0.8亿元,下降16.1%。分产品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318.9万吨,同比增长35.7%;洗煤产量398.5万吨,下降0.4%;焦炭产量52.5万吨,下降25.5%;火力发电产量14.5亿千瓦时,下降24.0%;铸铁件36.4万吨,下降10.2%;牛肉0.9万吨,增长20.4%;碳素8.7万吨,下降1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3.4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上缴税金6.2亿元,下降10.0%;利润总额负3.3亿元,增长7.5倍。

建筑业

2022年,平遥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3个,有工作量企业32个,实现总产值10.4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0.4亿元。共签订合同额27.3亿元,增长0.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7.6万平方米,下降0.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7万平方米,增长17.5%。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平遥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5亿元,比上年增长9.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6亿元,下降1.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2.0%;金融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6.2%。房地产业增加值12.0亿元,增长1.3%;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2.0%;非营利性服务业20.5亿元,增长7.4%。2022年,平遥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7.3亿元,下降12.0%。

国内贸易

2022年,平遥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8亿元,同比下降4.1%,其中全县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0.0亿元,增长0.3%,网上零售额8451.2万元,增长19.9%。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6亿元,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亿元,下降35.7%。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8.6亿元,下降2.8%;餐饮收入1.4亿元,增长28.5%。

对外经济

2022年,平遥县外贸进出口总额6.9亿元,同比增长51.8%,其中,出口总额5.3亿元,增长52.7%,进口1.6亿元,增长48.9%。

房地产业

2022年,平遥县房地产开发企业23个,房地产开发投资16.9亿元,同比增长18.5%,房屋施工面积177.6万平方米,增长9%,新开工面积38.5万平方米,下降20.6%,商品房销售面积24.6万平方米,增长11.1%。

邮电通信

2022年,平遥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745.6万元,同比增长3.7%。

旅游业

2022年,平遥县共接待游客人数63.1万人次,同比下降13.0%,全县旅游门票收入1505.5万元,同比下降65.6%。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平遥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1.0亿元,较年初增加33.1亿元,同比增长11.5%。各项贷款余额为156.2亿元,较年初增加30.9亿元,同比增长20.5%。

交通运输

编辑

截至2022年末,平遥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488.8千米,同比增长5.4%,公路密度118.8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过境高速公路68.0千米,等级公路1488.8千米,占总里程的100%。县乡村公路达到1316.0千米,占公路总里程的88.4%。全县13个乡镇全部通油路,211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油路),通畅率达到100%;拥有火车站1个,高铁站1个,汽车站1个。

公路

G108国道(京昆线)、G241国道、S222省道(汾屯线)等交汇于此,国家高速G5京昆高速公路、国家高速联络线G2516(东吕高速公路)也在平遥县交汇,是沟通吕梁与晋东南的咽喉之地。

铁路

南同蒲铁路、大西高铁贯穿县中,平遥站在县城西北部,高铁车站平遥古城站位于中都乡侯冀村。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2022年,平遥县专利授权量169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40件,有效实用新型专利145件。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年末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平遥县共有学校116所,在校学生70747人,其中,普通中学30所,在校生30306人;小学84所,在校生33986人。幼儿园数80个,在园幼儿13853人。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0%,小学六年巩固率100%;初中三年保留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3%。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平遥县拥有县级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56.2千册;乡镇文化站16个,农村文化活动室212个,农家书屋211个,农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4个,博物馆6个,文物保护单位143个。举办电视节目145套,开通有线数字电视行政村195个,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0900户,新增用户60户,有线电视入户率76.5%。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平遥县拥有体育场1914个,体育馆1个,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2.9平方米,2022年,成功举办县级体育活动和比赛30次。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平遥县共有卫生机构468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全县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272张。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707人,其中执业医师1046人,执业助理医师367人,护师1431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平遥县新增城镇就业4827人,其中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35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565人。

截至2022年末,平遥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偿人数60.4万人,补偿金额2.8亿元。

截至2022年末,平遥县拥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8个。年末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97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814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952人。

基础建设

截至2022年末,平遥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100%,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7%。

安全生产

2022年,平遥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0起,其中,煤炭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人数0人。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帝尧初封于斯,帝舜曾在此制陶、耕稼。秦始皇命名“平陶”,后为避北魏太武帝名讳更名平遥。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平遥县已发现的地上地下遗址、遗迹、古建筑达300余处。国家、省、县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99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6处,县级90处。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始建于西周、扩建重筑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的平遥古城墙,上筑垛口3000个,敌楼72座,象征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列全国至今保存最完整的4座古城之首,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有重建于北齐年间的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内有各类彩绘泥塑2000余尊,多为明代遗作,大者丈余,小者尺许,形象优美,气韵生动,以其精湛的彩塑艺术享誉“东方彩塑艺术宝库”,被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专家称为“世界珍宝”和“真正的、独一无二的珍宝”。有全国珍贵的北汉建筑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寺内古建筑以万佛殿为奇,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精品之一。殿内彩塑作品,是全国寺观庙堂中至今罕见的五代作品,颇具晚唐风格,至为珍贵,对于研究中国雕塑发展史和唐、宋两代雕塑演进过程,提供了极为可贵的资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全国各地孔庙中唯一的金代建筑文庙大成殿;有重建于金代的冀郭村慈相寺及高耸入云的麓台塔;有重建于元、明时期的道教建筑清虚观,内有“悬梁吊柱”、结构奇特的龙虎殿;有重建于清代、雄踞全城中央的古市楼;有元代始建的金庄文庙,殿内有孔子及其儒家门徒"四配"、"十哲"彩塑珍品;有中国金融史上的“活化石”、全国首创而“汇通天下”的日昇昌票号旧址(今中国票号博物馆)。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诸如北魏时期的千佛崖,东魏、北齐时期的西沟摩崖造像,历代碑刻石雕、楼塔桥堡、寺观庙堂、民居店铺、馆藏文物以及革命庆祝地等遍及城乡,举不胜举。联合国人居中心专家杰伊·穆尔和斯托潘诺夫考察平遥时所说“平遥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人类文明的瑰宝”,“平遥古城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是全人类的财富,应当全面保护。”

平遥古城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山西省平遥县的“平遥纱阁戏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美术项目类别,序号5。

风景名胜

编辑

平遥古城墙平遥古城墙

平遥古城墙

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县级城池之一,至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重筑,并逐步完善成为砖石城墙。以后至清末共进行过26次修缮、补建。现存的平遥城墙,平面略呈方形,周长6.2千米。整座城墙由墙身、马面、挡马墙、垛口、城门以及瓮城构成。墙身高平均为10米,底宽8—12米,顶宽2.5—6米。城门六道,南北各一,东西各二,环城共有72座敌楼,垛口3000个。平遥城墙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在古代军事防御和建筑技术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文组织正式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清虚观清虚观

清虚观

现为平遥博物馆,位于平遥古城东大街。始建于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现存建筑为元明所建,其龙虎殿之悬梁吊栋结构,奇特别致。中轴线上道教遗存,立体地展示中国道教文化;东西厢房展示的文化珍品,异彩纷呈,呈现了平遥从远古洪荒时代开始的悠悠历史、灿烂文明;内藏大量的道教史迹和书法艺术的珍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唐宋铁佛与元代彩塑龙虎二将为国内罕见珍品。是平遥现存最早的道观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城隍庙

城隍庙

位于平遥城隍庙街,初建于北宋年间,后来屡有修葺,是按照“天人合一”的礼制,以城内南大街为轴,同平遥县衙东西相对称,城隍庙居上首,由山门而入,过前院,灶君庙和财神庙分置于东西两侧,左右互通,庙宇相连,组合成“诸神共居一庙,连袂同受香火”的奇特景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满布殿宇屋顶的琉璃艺术以蓝、绿为主,黄色相间组成的青冷色调,渲染了神秘的意境,其仙人走兽、龙吻脊刹,造型精美,色泽如初,是清代琉璃工艺杰出的范例。

平遥惠济桥平遥惠济桥

平遥惠济桥

位于县城下东门外东北300米处,横跨惠济河下游的南北两岸。惠济河,古名中都河,清光绪八年(1882年)《平遥县志》载:“中都河建木桥处属京师孔道,往来云集,向因无桥,利涉艰邓难,邑善信刘泽民等慨然倡首…肇建石桥于康熙十年(1671年)三月”。可见,中都河桥原为木板桥,清康熙十年(1671年)始筑石桥。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历经两任知县主持,将石桥补筑修葺,由原来的五孔接为九孔,始得“九眼桥”之俗称。这座联拱石桥在清康熙、乾隆、同治、光绪年间几经补废起衰,遂成康庄夷路,一向贯通南北。

双林寺双林寺

双林寺

位于平遥县城西南六千米桥头村的北侧,是一座典型的汉化佛教寺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3日与平遥古城、镇国寺一同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表决通过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双林寺以其精湛的彩塑享有“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美誉。双林寺大院、双林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整座庙群建在三米高的土台基上,四周枣树成林,明时于寺庙外围建一匝高大的夯土围墙,外观颇似一座小城堡,甚为壮观;寺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东部为经房。

平遥九龙壁平遥九龙壁

平遥九龙壁

位于平遥古城城隍庙街平遥文庙东侧,建于明朝初期,是原太子寺的照壁。1977年毁于洪水,后修复。平遥九龙壁系明代早期遗物,原为太子寺山门照壁,该寺(已毁)奉祀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任迦毗罗卫国净梵王太子的塑像。壁通高4米,宽约20米,下筑青砖须弥座,顶部灰瓦覆盖,饰五脊六兽。平遥九龙壁的建筑结构,颇具艺术魅力,以泥陶为胎,裹以黄绿蓝紫黑白等多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整个壁身,以青绿色的汹涌波涛、蓝色的云雾、黄色的流云等作衬底。堪称古代壁塑之极品。

日昇昌日昇昌

日昇昌

中国最早的第一家票号,创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左右,原经营颜料,初时利用自家分号帮人兼营汇兑,后发现获利丰厚,遂投入三十万两白银改颜料庄为票号,取名“日昇昌”,即取其“旭日初升,繁荣昌盛”之意。继日昇昌之后,全国前后一共设立了51家票号,山西就有43家,其中平遥22家。日昇昌一院、在院中,办公机构有两间,一间信房,一间账房。存有当年票号的一些帐本和信稿,是在1995年开放这处宅院的时候,从室内顶棚上揭下来,经过清洗整理成册,一共整理出二十本帐本,四十本信稿。

协同庆票号协同庆票号

协同庆票号

是中国钱庄(票号)博物馆,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协同庆票号旧址,该票号创立于咸丰六年(1856年),由小到大,迅速崛起,为票号兴衰之缩影。中国钱庄(票号)博物馆有中国最大的钱币展厅,是研究中国近代金融、货币发展史的重要基地。协同庆钱庄票号由平遥米姓财东和榆次的王姓财东当时投资3.6万两白银创办的,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停业于民国二年(1913年),全长58年,58年共有33家分号,远至日本、俄罗斯都有他的分号,是晋商票号业当中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实力最强大的一家,占地面积2880平方米,分为七个院子,主要是后面有一座特大型的地下金库。

镇国寺镇国寺

镇国寺

原名京城寺,座落于平遥古城东北12千米的郝洞村。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一城两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殿“万佛殿”保存了五代时期的建筑风貌,是全国罕见的五代建筑。五代为时短暂,文物建筑遗存甚少,殿内的五代彩塑尤为奇缺。万佛殿建筑与殿内彩塑为研究中国建筑史和美术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

二郎庙二郎庙

二郎庙

位于平遥古城北大街79号,是中国现存唯一专门供奉二郎神的庙宇,北临北门脚下,南距票号日昇昌200米。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远溯5000多年前的“始祖”黄帝,发端于2500多年前“道祖”老子的《道德经》,平遥古城二郞庙创建于清代,是由3000多平方米、11座建筑群组成的气势弘大、结构严谨的庙宇。整座庙宇坐西朝东,共三进院落,由正殿、玉皇殿、列宿殿、元辰殿、东岳殿等十余座殿堂组成,在我国祠庙建筑中堪称珍品。

白云寺白云寺

白云寺

位于平遥县城南19千米梁家滩村西宝峰山南麓,全称“白云禅院”,曾名“西域寺”。全寺依山势南向构建,层次叠上,别具一格。共计四进,衢道能上下,回廊可周旋。据现存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十一月碑碣推断,白云寺初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时有绅士侯伯威,汾州平遥县南良庄人,在当地口碑颇佳,“头畜旺盛,地产积粟俱有千万”。侯伯威在本庄南西峪有承粮山庄一处,为求神灵庇佑,侯独资在此建一“白云庵”,后又扩建为白云寺,并将该处庄田赠为寺产僧业,以供自养。

清凉寺清凉寺

在平遥县卜宜乡永城村北,因文殊菩萨设道场于清凉宝山(五台山)而得名。据清光绪八年(1882年)《平遥县志》载,清凉寺初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后在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嘉靖十六年(1537年)、隆庆五年(1571年)重修或葺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又重妆佛像。清凉寺山门为砖拱窑洞五间,再往两旁为钟鼓楼残址,山门顶上原有关公阁,“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穿过中殿即达清凉寺正院,正殿称“七佛殿”,东西殿是观音殿和地藏殿,早年供有“十八罗汉朝观音”和“十殿阎王拜地藏”,由此可推知中殿原为“四大天王拜弥勒”,显然是明清代佛教祀奉格局。

慈相寺慈相寺

慈相寺

位于平遥城东8千米的冀郭村,初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圣俱寺”,后因该寺一直由佛教慈恩宗僧人住持,故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朝廷赐额,改名“慈相寺”。慈恩宗是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源于古印度佛教的瑜珈宗,其创始人是唐代高僧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回国后住长安大慈恩寺八年,潜心翻译研究佛经,对佛教哲学和修行观有了新的独到见解,创立佛教宗派,后人以其所居而称为“慈恩宗”。唐高宗永徽四年(653),日本僧人道昭来华,从师玄奘受教,使慈恩宗传入日本。

金庄文庙金庄文庙

金庄文庙

位于平遥县城东十里之金庄村,规模虽小,然规制齐全。始建于元代,只有中轴线建筑,现除棂星门被毁外,大成殿、东西庑、明伦堂、泮池、状元桥等,都基本完好。小小乡村,也自建文庙,历史上在全国也较少见,堪称平遥历史文化的特色之一。

著名人物

编辑
平遥著名人物

廉颇

李予昂

孙楚

张树林

孙绰

张逢文

孙盛

王智兴

郭兴银

刘基(伯温)

郭兰英

雷履泰

阎维文

侯士敏

程玉英

冀运程

李琦

梁学岸

巩志伟

高王氏

安多民

张保日

张昭

张法中

段滋明

张光星

房阑凝

张光寿

刘旺

梁奔前

贺刚

侯外庐

侯精一

王瑶

雷任民

郝德青

李凝

成致平

--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5月18日,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6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交通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平遥县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8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入选“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

2020年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2年3月,入选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2年5月,晋中市平遥县青年志愿者团总支荣获“山西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2022年6月,平遥县拟被认定为2022年山西省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试点市县。

下一篇 黎东方

上一篇 维吾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