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斯·施蒂纳 编辑
麦克斯.施蒂纳(1806.10.25-1856.6.25),德国哲学家。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原名J.C.施米特 Johann Kaspar Schmidt。
中文名:麦克斯.施蒂纳
外文名:Johann Kaspar Schmidt/Max Stirner
别名:约翰.卡斯巴尔.施密特
国籍:德国
出生日期:1806年10月25日
逝世日期:1856年6月25日
毕业院校:柏林大学(曾在埃尔朗根大学学习1年)
主要成就:更广泛意义上终结了德国古典哲学启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突破费尔巴哈哲学的囿限“现代无政府主义的先知”(恩格斯语)
出生地:巴伐利亚的拜洛伊特
代表作品:《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Max Stirner
他1806年10月25日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拜洛伊特。父亲是制作长笛的技师,家中过着比较丰裕的生活。约翰两岁时丧父,其母之后改嫁。他的继父是一个牙科医生,不久,全家就又搬到了西普鲁士。约翰12岁时,回到巴伐利亚并在那里上了中学。
1842年到1844年是约翰(即施蒂纳)从事创作的全盛时期。1842年开始,他与青年黑格尔派有了交往,后来成了柏林“自由人”集团的重要成员。他结交的有鲍威尔兄弟、梅因、科本和恩格斯等人。
马克思是在1841年底离开柏林的,所以施蒂纳与他从未会过面。
1843年,施蒂纳与玛丽.威廉娜.德哈尔特结婚(《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就是呈献给她的)。玛丽很富有,1845年,施蒂纳用她带来的钱买了一座奶酪厂,但经营不善,不到一年便破产了。没多久,他的妻子带着怨恨离开了他。
在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期间,施蒂纳先后为《莱茵报》、《莱比锡总汇报》和《柏林月刊》等刊物撰写过通讯和评论,主要内容是抨击普鲁士当局与教会,反对书报检查制度,这个时期他的文章有:《关于布.鲍威尔的<末日的宣告>》、《柏林教区的一位教友对五十七名柏林神职人员的呼吁书的答辩:基督教的安息日》、《我们教育的不真的原则或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爱的国家的若干暂时的东西》和《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等。
《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1852年,他还出版过一本叫作《反动的历史》的文集。1856年6月25日在贫病中去世。
施蒂纳认为,人都是利己主义者,利己主义是自我意识的本质,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真理。所以“我”(个人)是世界的“唯一者”,是万事万物的核心和主宰,凡是束缚“我”的东西,如国家、上帝、法律、道德、真理等都应抛弃。为了“我”,“我”要把一切都当作自己的所有物。
由此,施蒂纳一方面坚决反对共产主义(但施蒂纳所理解的共产主义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后来所说的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强调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国家、组织和纪律。
另一方面,施蒂纳也并非是所谓的一味最自大的唯我论者,他主张“真正的利己主义者,唯一者们联合起来。“
他虽然认为,“什么对我来说是正当的,那么它就是正当的。”但是,他施蒂纳的“我”不是一般的我,或者说不只是施蒂纳自己这个“我”,这个“我”既非施蒂纳本人所谈到的费希特“自我即一切”中那个“绝对的”自我,也非仅仅作为活着的施蒂纳这一个“我”,他说,“只有处在自身解体之中的我,从未存在的自我——有限的自我才真正是自我。费希特谈到了'绝对‘的自我,而我则只说我自己、消逝的自我。”不过由于关于“我”的哲学本身就不容易表达,所以在改造费希特的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在改造黑格尔的个体性)从而进到“我自己”、我本身之中时,施蒂纳也时而会直接将施蒂纳自己这一个“我”带进去,马克思因而很长时间都把施蒂纳看成是自大狂式的凶恶人物。
不过和他曾有过密切交往的恩格斯在1889年曾回忆道:“我同施蒂纳很熟,我们是好朋友。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远非他在自己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中对自己所描写的那样坏,不过多少带点学究气,这是他在教书的年代里养成的。
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作者名称 施蒂纳
作品时间1997-08-01
《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标题是“人”,施蒂纳说明所有意识、宗教、道德、法律、真理、国家、社会、人民、民族、祖国、人类以至世界本身都是旨在通过各种非个人的普遍的东西来奴役个人,都是“否定你自己”的,由此说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本身都是利己主义的,因而“唯一者”当然也是利己主义的。第...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罗伯特·雷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