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霍华 编辑
迪特里希·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德国人,1906年2月4日—1945年4月9日),德国信义宗牧师,认信教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名神学家。出生在德国布雷斯劳(今波兰弗罗茨瓦夫)。曾经参加在德国反对纳粹主义的抵抗运动,并计划刺杀希特勒。在1943年3月被拘捕,最后在二次大战结束前被绞死,而希特勒于不久后自杀身亡。
中文名:迪特里希·朋霍费尔
外文名:Dietrich Bonhoeffer
国籍:德国
出生日期:1906年2月4日
逝世日期:1945年4月9日
职业:牧师
出生地:布雷斯劳
职称:教授
一九一二年 父亲任职之故举家迁至柏林。
一九一八年 二哥战死沙场,留下圣经由潘霍华收藏终身没有离开。
一九二一年 参加坚信礼课程。
一九二三年~二四年 就读杜宾根大学。
一九二四年~二七年 在柏林大学完成论文《圣徒相通》。
一九二七年~二八年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得与教会服事。
一九二八年~二九年 完成论文《行动与存有》。
一九三十年~三一年 与巴特及普世教会运动建立密切关系。
一九三三年 发表演说(教会与民族世界)与讲义集《基督论》
一九三五年 返回柏林,主理设在芬根瓦得的一个“非法”的传道人训练学院。在当时他也致力于使教会认同此训练学院,并与国家教会切断关系。
一九三六年 在柏林大学发表演说,主题为登山宝训,而后被集结成《追随基督》一书。
一九三八年 最后一次参加普世会议。同年九月,传道人训练学院被迫关闭,发表《团契生活》一书。
一九三九年 因战争一触即发飞往美国获得居留权,后又自觉回到德国。
一九四二年 在瑞典会见英国贝尔主教,并赢得支持,同年发表《伦理学》。
一九四三年 订婚,同年四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完成《反抗与投降》。他在狱中的信札、祷文、诗歌及杂感被集结成《狱中书简》。
一九四五年 四月九日被秘密处以绞刑。
他在《基督论》里的神学中说到:“基督的福音是经由教会这个群体才得以彰显出来,福音先令教会感动,使其可以用信心承认基督,并且相信基督就是真理。”潘霍华分享说了解神学必须合乎圣经并且以圣经作基础。而还有一个观点是大家所熟悉的是在《追随基督》里的重价恩典的比喻,他沈重的说:“廉价的恩典是我们教会的死敌。我们今天正式为重价恩典而战。……重价的恩典是埋藏在地下的宝贝,这样的恩典是贵重的,因为他呼召我们来跟从;它是重价的珍珠,使商人愿意去卖他一切的货物来购买,它是基督执掌王权的统治,使人为了这个缘故,情愿挖出叫他跌倒的眼睛。”
门徒的职分
如果圣经的经文影响朋霍费尔有排行榜的话,那影响朋霍费尔相当深的圣经经文之一登山宝训(路六20~49)一定榜上有名。他甚至在一九三六年于柏林大学发表演说,就是以登山宝训为主题,后来演说内容被集结成《追随基督》一书。此书发展出他对门徒职分的看法,这和他对登山宝训的阐释是结合一致的,朋霍费尔尝试说明耶稣呼召我们成为他的门徒是要我们跟随他的脚踪行。他在《追随基督》有写到“耶稣想要对我们说什么呢?今天他对我们的旨意是什么呢?在现代的社会中,他如何帮助我们作一个好基督徒呢?到了最后的关头,我们所要知道的,不是从这人或那人,这个教会或那个教会所希望我们知道的,乃是耶稣基督自己所要我们知道的 ”。根据朋霍费尔的学生贝特格(Eberhard Bethge)在《朋霍费尔:有异象,有勇气的人》一书中,把朋霍费尔的一生智性成长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成为神学家的阶段、发现神的话的阶段以及反抗希特勒的阶段,然而在他这三个阶段中,贯穿的中心思想就是以基督为中心的思想,他终其一生不断思考的问题就是“基督耶稣是谁”。既然以基督为中心,那我们就是身为耶稣的门徒,我们应当接受这个职分是耶稣基督的呼召及重价的恩典成为的,这也是基督徒身份的起点,并且要立即与完全的顺服,朋霍费尔说“门徒听了宣召之后,就必须与以前的生活一刀两断,耶稣叫人跟从的呼声立刻产生新环境。停留在旧环境中是不可能作门徒的”,没有其他路可以达到作门徒的职分,唯一的路就是服从,作为基督的门徒要背起十字架,要与耶稣一同受苦,朋霍费尔说“只有在这样的人生中,我们才算整个投身于主的怀抱,分担上帝的苦弱,才算与橄榄山的基督一起。这就是信仰,就是悔改,就是做人和作基督徒的意义”。但是这份苦最后得到的是喜乐并得享安息的,耶稣基督不会让我们把没法负担的重担放在我们身上,圣经上说“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十一29-30”,所以朋霍费尔对灵修的看法第一个就是要有门徒的职分。
基督徒的团契
朋霍费尔对于灵修的另一个主题就是基督徒的团契,他对团契的看法主要可从《团契生活》一书中看的相当明白,朋霍费尔在《团契生活》的第一章,即探讨团契的本质,指出团契的建立不是建基于人的理想,不是信徒生活的经验使众人聚在一起,乃是建基于基督:“我们之成为弟兄,具决定性的,乃是由于我们从基督来的。”团契的基础是信仰,是因为我们归信于耶稣基督。于是,当团契把焦点从基督身上转往自我中心,团契相连的基础便被破坏。再者朋霍费尔也强调,基督徒团契是一个恩典,是上帝的恩赐,而不应该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朋霍费尔在《团契生活》说“我们今天仍然得以活在信徒弟兄的团契中实在是恩典,存然的恩典”。团契对朋霍费尔而言就是共同的生活,因为耶稣最关怀的就是“人”,所以要找到基督耶稣,就是要与人共同生活,就是团契,夏忠坚牧师在《团契人生》也说到“团契—是上帝极大的恩典”“上帝创造人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人与他建立团契关系,而且,上帝呼召人要为与上帝团契、与人团契而活”,在谈到团契共同生活的各个具体细节时,朋霍费尔指出团契生活中很重要的就是清晨共同灵修,共同灵修的三个重要元素:(一)圣经的话语:朋霍费尔在此选取了两个向度──藉诗篇祈祷,和参与上帝在地上的神圣历史、(二)教会的诗歌:聚在一起的歌唱是放下自己的时刻,彼此“同时说同样的话,也用同样的话祷告、(三)团契的祷告:祷告,也就是团契中彼此的代祷,是以社群生活为基础的。潘霍华认为团契生活中不但要与人相处,建立社群,也要学习独处与静默。“让不能过独处生活的人,远离团契吧!让不在团契中生活的人,远离独处吧! ”,笔者认为这是朋霍费尔对于基督徒团契生活最好的说明。
.对世界的参与及认同
朋霍费尔的一生中,一直在寻找一个问题的解答,就是在哪里可以找到基督?后来他发现基督徒应当参与在世界的生活中,并且是“圣洁的入世”,在这世界中做好基督徒的角色,认同这世界,要在这世界中活出基督的样式,改变这世界。当他在巴塞罗那牧会时,他的讲道劝勉会众“你如果想要找到神,那么你就要忠于这个世界。他在后期,甚至因深信教会运动不能被纳粹政权所迫害,亲自投身反纳粹的秘密活动中。这对他而言,也是对世界参与的一种表现,他坚持基督徒在世上的角色。但他也知道这世界有很多败坏,邪灵的捆绑,为了保护教会的完整,不被撒但分化我们的信仰,偏离了与基督的合一,所以朋霍费尔也有提出“隐藏的纪律”。隐藏的纪律是指门徒在世上的生活,是以信徒与主的连结做为支柱,以信心仰望神,在人面前避免过于炫耀自己,让神亲自动善工,把那隐藏的真实是透过神而不是透过人显明出来。
团契生活
作者名称 潘霍华
作品时间2011-3-1
《团契生活》是2011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伦理学
作者名称 潘霍华
作品时间2007-4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