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勒海峡大桥 编辑
厄勒海峡大桥(Øresund Bridge)全程跨度16公里,连接丹麦的哥本哈根和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于1995年动工,2000年5月完工,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承重量最大的斜拉索桥。大桥的咨询设计工作由丹麦和瑞典的科威、VBB两家公司共同承担。大桥从马尔默出发,海峡中建造了一座人工岛,靠近哥本哈根的一段是铁路与公路合用的海底隧道,因此大桥由三部分组成,其中8公里桥梁、4公里人工岛上公路、4公里海底隧道。它所连接的丹麦东部地区和瑞典南部地区将成为北欧及波罗的海地区国际性都市群最密集、经济最活跃、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
中文名:厄勒海峡大桥
外文名:Øresund Bridge
跨越:厄勒海峡
设计结构:斜拉桥
最长跨距:490米
总长度:7,845米
启用日期:2000年7月2日
桥下净空:57米
交通流量:13,602
通行费:32欧元
厄勒海峡大桥
经纬度:北纬55度34分31秒,东经12度49分37秒
载有:4条欧洲E20公路的行车线2条瑞典国家铁路/丹麦国家铁路的铁路线
主建筑师:Georg K.S. Rotne
厄勒大桥是一架国际跨海大桥,连接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自治市和瑞典的工业重镇马尔默,是一座由桥梁,人工岛,海底隧道构成的世间罕见的大桥。该大桥于2000年7月1日正式通车,全长16公里,其中西侧海底隧道长4050米,宽38.8米,高8.6米,位于海底10米以下,由5条管道组成,他们分别是两条火车道、两条双车道公路和一条疏散通道,是世界上最宽敞的海底隧道;中间的人工岛长4055米,将两侧工程连在一起;东侧跨海大桥全长7845米,上为4车道高速公路,下为对开火车道,共有51座桥墩,中间是斜拉索桥,跨度490米,高度55米,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承重量最大的斜拉索桥。
厄勒海峡大桥
在瑞典和丹麦,这大桥通常分别称为Öresundsbron和Øresundsbroen,而大桥公司则使用Øresundsbron这个混合了两国语言的名称,用来标志著两国间拥有共同文化。而当大桥启用时,附近的居民都成为厄勒公民(Oresund citizens)。因为此大桥其实是由隧道和大桥组成,在技术上使用厄勒干线(Oresund Link)或厄勒联接路(Oresund Connection,丹麦文:Øresundsforbindelsen,瑞典文:Öresundsförbindelsen)会比较正确。而The Sound Bridge则因为使用了传统英文对海峡的名称而时有所闻。
从马尔默看厄勒大桥
地理问题
大桥卫星图(含注释)
文化与交通问题
大桥的火车道
厄勒海峡大桥
厄勒海峡大桥
西侧的海底隧道长4050米,宽38·8米,高8·6米,位于海底10米以下,由五条管道组成。它们分别是两条火车道、两条双车道公路和一条疏散通道。它是世界上最宽敞的海底隧道。
中间的人工岛长4050米,将两侧工程连在一起。东侧的跨海大桥长7845米,上为4车道高速公路,下为对开火车道,共有51座桥墩,中间是斜拉索桥,跨度490米,高度55米,是世界上承重量最大的斜拉桥。
厄勒海峡大桥
以1990年价格计算,欧尔松大桥建设工程的预算为210亿丹麦克朗。桥梁建成通车后预计日车流量为1万辆,隧道设计能力为日车流量3万辆,经提高通风能力后,可以继续提高车流量50%。
自1886年始,瑞典和丹麦两国专家就提出过建立海峡联接方案,但对建大桥还是建跨海大桥一直研究考证。1991年,瑞典和丹麦正式签订建桥协议。每辆小轿车须付过桥费230丹麦克朗。如过桥者购买月票,则每月需付3400克朗。一些司机认为过桥费太高。还有的司机认为桥上不让超车,影响车速,因此情愿从其他地方乘轮渡过厄勒海峡。
大桥的设计者希望大桥的落成,能同时建立一个称为厄勒区(Oresund region)的地方,由丹麦的哥本哈根人和瑞典的社群合组而成。这个地区位于海峡的东边,所形成的都会区是全北欧最大的都会区。设计者也希望该处能成为一个经济活动的中心。
在经济融合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阻碍就是缺乏一种单一的货币,因为瑞典和丹麦都各自保留自己的货币,分别是瑞典克朗和丹麦克朗。虽然这两种货币在两国之间的一些地方都能相通,兑换率并不吸引。而很多的交易,尤其是不在旅游区的地方,都不接受其他货币。
另外一个阻碍就是缺乏在课税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协调。经常在两地穿梭的人都害怕被双重征税,失去失业人士享有的福利,因为受顾于外地的公司并不会津贴本地政府。同时也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担心他们的小孩不能入读幼稚园。这些种种问题在经过两国的商议后,大多都获得解决。
正式通车前,丹瑞两国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该桥被称为“瑞典通向欧洲的大桥”。大桥的开通,将使北欧地区成为欧洲著名的教育、科研和商业中心之一,有1100万旅客从厄勒海峡经过,1967年时达到2400万人。
由于厄勒海峡大桥的建设,哥本哈根国际机场进行了多项配套工作,如扩建机场、修建连接市中心的公路、铁路,建设新的国际列车站,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哥本哈根国际机场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扩大客货流通量,加强丹瑞两国和它们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厄勒海峡大桥完工后,它所连接的丹麦东部地区和瑞典南部地区将成为北欧及波罗的海地区国际性都市群最密集、经济最活跃、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
厄勒海峡大桥
厄勒海峡大桥西部的起点哥本哈根国际机场早就进入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如扩建机场、修建连接市中心的公路、铁路,建设新的国际列车站。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哥本哈根国际机场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扩大客货流量,进一步加强丹、瑞两国和它们与欧洲大陆的联系。欧尔松大桥完工后。大桥建成后两岸的交流量增加了四倍,而丹麦迁往瑞典的人数也翻了六番。
厄勒海峡大桥的咨询设计工作由丹麦和瑞典的科威、维比比两家公司共同承担。其建造与大贝尔特桥类似,在海峡中建造一座1.3平方公里的人工岛,为避免干扰飞向哥本哈根国际机场的飞机航线和为国际航运留出通行水道,靠近哥本哈根的西端为铁路与公路合用的海底隧道,东端为公路和铁路合用桥。
车种 单程 通勤
电自行车 18欧元 8欧元
私家车 34欧元 18欧元
休旅车 68欧元 36欧元
旅游车 116.8欧元 —
巴士票 70瑞典克郎 1300瑞典克郎/40次来回
铁路票 90瑞典克郎 1660瑞典克郎/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