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航空航天局 编辑
美国航空航天局(英语: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简称NASA /ˈnæsə/),又称美国宇航局、美国太空总署,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行政性科研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太空计划,并开展航空科学暨太空科学的研究。NASA是世界上最权威的航空航天科研机构,与许多国内及国际上的科研机构分享其研究数据。1958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美国公共法案85-568》(即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法案)。1958年10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式成立。2018年4月16日晚发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寻找太阳系外行星,期望发现可能孕育生命的“另一个地球”。2019年10月6日,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专家们与Uber团队展开合作,以此来对未来的空中旅行进行计算机模拟测试。当地时间2020年10月26日中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同温层红外天文观测台“索菲娅”(SOFIA)首次证实:月球的向阳面上存在水。2021年4月29日,美国参议院批准前参议员、宇航员比尔·纳尔逊(Bill Nelson)出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2022年8月,美国宇航局(NASA)资助的研究人员在月球上发现了一个“完美洞穴”。2022年10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土库曼斯坦哈扎尔市附近发生重大甲烷泄漏。2024年1月25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于2025年5月发射“星际测绘和加速探测器”,捕捉从星际空间流入太阳系的尘埃颗粒。
中文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外文名: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
成立时间:1958年10月1日
性质:航空航天科研机构
总部地址:美国华盛顿
现任领导:比尔·纳尔逊(局长)、达娃·纽曼(副局长)
员工人数:18,800
国际合作伙伴:JAXA、ESA等
官网:http://www.nasa.gov/
NASA局徽
1958年10月1日,NASA正式成立,取代其前身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NASA的领导项目包括阿波罗登月计划、“天空实验室(Skylab)空间站,以及后来的航天飞机。
2022年7月15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宣布签署一项协议,整合协调前往国际空间站的飞行,允许俄宇航员乘坐美国制造的航天器,以换取美宇航员能够乘坐俄联盟号飞船。
NASA和欧洲空间局将在2026年向火星发射两台航天器,其中一台将于2028年在火星着陆 。
NASA将于美东时间2022年11月14日凌晨0时7分发射“阿尔忒弥斯1”号,11月4日前将把SLS火箭和“猎户座”飞船转运至肯尼迪航天中心39B发射工位。
2022年10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一组科学家和专家于当地时间10月24日开启对“不明空中现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计划有水星计划、双子星计划、阿波罗计划、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与俄罗斯、加拿大、欧洲、Rosaviakosmos以及日本的宇宙开发局合作)、星座计划和未来载人登陆火星的猎户等。阿波罗计划后来变成了载人登月计划。双子星计划很快变成了为复杂得多了的阿波罗计划提供辅助航天器技术的任务。
NASA赢得了登月竞赛,但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方向,至少失去了国会的拨款和公众的兴趣。作为后续计划,NASA将建立宇宙空间站和火星基地。
太空的士
2014年9月16日,NASA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宣布,波音公司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赢得价值68亿美元的“太空的士”合同,将在未来几年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航天员。此举标志着NASA向着重启载人航天飞行迈进了一大步。
2018年11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宣布计划25年内载人登陆火星。
载人登月项目计划
当地时间2021年11月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比尔·尼尔森表示,该部门的载人登月项目将推迟到2025年以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定下于2024年重返月球的目标,然而该项目已经数次推迟。对此,尼尔森表示,该计划在科学上不具可行性。
2022年3月10日消息,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正在审核一项 2022 财年综合支出提案,该提案将为美国宇航局(NASA)提供略高于 240 亿美元的预算资金。其中,载人月球着陆器和商业空间站等计划都获得了全额资金支持。
2022年3月,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为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向第二家公司开放竞标。
当地时间2022年4月20日,SpaceX 星链网络、亚马逊旗下卫星项目柯伊伯 (Project Kuiper) 以及其他卫星公司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赢得演示太空通信的合同,总额2.785亿美元。
2022年6月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正在组建一个独立团队,启动一项对不明飞行物(UFO)的研究。研究将于2022年秋季开始,预计耗时9个月。
当地时间2024年1月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开简报会表示,将原定于2024年进行的“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飞行任务推迟至2025年9月,将原定于2025年进行的“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计划推迟至2026年9月。“阿耳忒弥斯4号”将仍按计划于2028年9月进行。该任务为第二次载人登月计划,将由四名宇航员进驻“门户”月球轨道空间站,并适时开展月面着陆。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日,波音公司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再次推迟了“星际客机”(Starliner)飞船的首次载人试飞任务,原因是飞船在发射前一刻出现技术故障。
Psyche金属小行星探测任务
2022年10月,在肯定错过 2022 既定发射窗口(10 月 11 日)几个月后,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其已将 Psyche 小行星探索任务重新安排到 2023 年 10 月。
发射登月火箭
2022年11月1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尔忒弥斯1号”登月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一次绕月飞行测试,不载人,为阿尔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阿尔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做准备。NASA计划通过“阿尔忒弥斯”任务将首位女性和首位有色人种送上月球表面,为长期驻留月球、通往火星铺路。 此次任务共发射11个航天器,包含猎户座-CM-002(Orion CM-002)飞船和10颗立方体卫星 。
发射气候观测卫星
当地时间2024年2月8日凌晨1时30分左右,美国航空航天局通过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号发射系统,成功发射了一颗新的气候观测卫星,用于收集有关地球大气和海洋的信息 。
NASA的MMS计划
太阳发生的磁重联事件一般会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有时也被称为“空间中的爆炸”,可对地球高层大气形成干扰,并进一步威胁各种空间活动,因此调查磁重联是非常必要的任务。磁场多尺度任务由4颗小卫星组成,分布在地球周围的轨道上,卫星呈叠罗汉的方法竖立在火箭整流罩内,发射地点位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41发射工位。
发射时间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015年3月13日凌晨2点44分,美国东部时间下午晚上10点44分。磁场多尺度任务耗资大约11亿美元,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负责四颗卫星的制造和测试,此外还有多所机构和高校研发的科学仪器被安装在MMS卫星上。本项任务将使我们进一步认识磁重联现象。
2022年4月22日消息,目前,NASA 正在用私企建造的系统取代现有卫星网络,并希望在太空通信和载人航天等领域引入更多商业活动。
2022年,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美国行星科学家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任务是:在本世纪30年代初发射天王星探测器;在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向土卫二(土星的卫星之一)派遣探测器。
2022年5月4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三波音公司代表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表示,导致波音 CST-100 星际线飞船无人飞行测试中断 8 个月之久的阀门故障已经修复,飞船将于 5 月 19 日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
2022年5月9日消息,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行业迎来快速发展,这也为其他行业带来了大量的机遇。例如最近兴起的“元宇宙”,甚至美国宇航局也承认这种潜力。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NASA 宣布将与 Epic Games 合作,为游戏开发者提供“挑战”。
美东时间2022年6月6日,NASA登月火箭SLS(太空发射系统)和猎户座飞船再次从肯尼迪航天中心火箭装配大楼出发,前往39B发射台测试,全程4英里(约6.4公里),将花费大约8-12个小时。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表示,SLS火箭下一次湿装彩排测试时间最早6月19日。
据《纽约时报》当地时间2022年6月28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当天在新西兰通过火箭实验室的电子火箭向月球发射了一颗“CAPSTONE”卫星。
2022年7月31日消息,NASA阿特米斯一号登月火箭继续进行最后准备工作以便下个月发射。 美国当地时间8月2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推特发布消息称,阿尔忒弥斯’1号发射将不再于今天(美国当地时间8月29日)发射,因为团队正在解决发动机故障问题,美方将继续收集相关数据,随后将发布下一次尝试发射时间。
2022年11月14日,NASA 宣布CAPSTONE 微型探测器的历史性登月之旅已结束。这颗25公斤重的小东西于美国美国东部标准时间周日晚上7:39进入绕月轨道,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到达地球邻居的立方体卫星。
2022年11月21日消息,美国“猎户座”飞船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后,于当地时间11月21日抵达月球,并继续向绕月轨道前行。
任次 | 姓名 | 任期 |
---|---|---|
1 | 基思·格伦南(Keith Glennan) | 1958年8月19日—1961年1月20日 |
代理 | 休·拉蒂默·德赖登(Hugh Latimer Dryden) | 1961年1月21日—1961年2月14日 |
2 | 詹姆斯·韦布(James Webb) | 1961年2月14日—1968年10月7日 |
代理 | 托马斯·佩因(Thomas Paine) | 1968年10月8日—1969年3月21日 |
3 | 托马斯·佩因(Thomas Paine) | 1969年3月21日—1970年9月15日 |
代理 | 乔治·勒夫(George Low) | 1970年9月16日—1971年4月26日 |
4 | 詹姆斯·奇普曼·弗莱彻(James Chipman Fletcher) | 1971年4月27日—1977年5月1日 |
代理 | 艾伦·洛夫莱斯(Alan Lovelace) | 1977年5月2日—1977年6月20日 |
5 | 罗伯特·弗罗施(Robert Frosch) | 1977年6月21日—1981年1月20日 |
代理 | 艾伦·洛夫莱斯(Alan Lovelace) | 1981年1月21日—1981年7月10日 |
6 | 詹姆斯·贝格斯(James Beggs) | 1981年7月10日—1985年12月4日 |
代理 | 威廉·格雷厄姆(William Graham) | 1985年12月4日—1986年5月11日 |
7 | 詹姆斯·奇普曼·弗莱彻(James Chipman Fletcher) | 1986年5月12日—1989月4月8日 |
代理 | 戴尔·迈尔斯(Dale Myers) | 1989年4月8日—1989年5月13日 |
代理 | 理查德·特鲁利(Richard Truly) | 1989年5月14日—1989年6月30日 |
8 | 理查德·特鲁利(Richard Truly) | 1989年7月1日—1992年3月31日 |
9 | 丹尼尔·戈尔丁(Daniel Goldin) | 1992年4月1日—2001年11月17日 |
10 | 肖恩·奥基夫(Sean O'Keefe) | 2001年12月21日—2005年2月11日 |
代理 | 弗雷德里克·德鲁·格雷戈里(Frederick Gregory) | 2005年2月11日—2005年4月14日 |
11 | 迈克尔·格里芬(Michael Griffin) | 2005年4月14日—2009年1月20日 |
代理 | 克里斯托弗·斯科利斯(Christopher Scolese) | 2009年1月21日—2009年7月16日 |
12 | 查尔斯·博尔登(Charles Bolden) | 2009年7月17日—2017年1月19日 |
代理 | 罗伯特·莱特富特(Robert Lightfoot) | 2017年1月20日—2018年4月 |
13 | 吉姆·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 | 2018年4月23日—2021年1月20日 |
代理 | 史蒂夫·尤尔奇克(Steve Jurczyk) | 2021年1月20日—2021年5月3日 |
14 | 比尔·纳尔逊(Bill Nelson) | 2021年5月3日— |
参考资料来源
NASA的国际合作,国际空间站宇航员
2021年4月9日,马克·范德·海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计划停留至少五、六个月;NASA当年9月延长了其任务时间。
根据美国太空网站Space.com的消息,美国东部时间2022年3月15日12时24分,55岁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员马克·范德·海的单次太空飞行时长达到340天8小时42分钟,刷新美国宇航员单次太空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此前的纪录由斯科特·凯利在2013年3月2日创造。
2022年3月30日,他将与两名俄罗斯宇航员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从国际空间站如期返回地球。
发现行星
航天飞机计划
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彻底融合的夜空效果图
而该行星围绕G5恒星旋转,其轨道周期为290天,距离恒星的距离要比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近15%,这也是该行星上气候比较温和的原因。该行星在行星的可居住区域中心进行轨道运动,研究人员认为在这里极有可能会有液体水资源的存在。众所周知,液体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十分重要,因此,综合该行星的情况,它也许不仅是适宜人类居住,很可能上面早已有生命的存在。且该外系可居住行星是迄今为止在任何行星可居住区域中发现的最小半径行星,其半径仅比地球大2.4倍。研究人员已经 将其归类为外系行星“超级地球”等级中了。研究人员表示,该发现足以说明我们人类居住在一个充满了各种生命的大宇宙中,同时,开普勒望远镜也让我们在太阳系中,发现了更多真实的,可居住的类地行星。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行星适居科学的专家吉姆—卡斯汀(Jim Kasting)表示,他希望这次发现的数据能够帮助提高大家建立大型太空望远镜的兴趣,这样就能够直接的观察到更多外系行星,更容易寻找到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国际空间站,美国NASA、欧洲ESA与日本JAXA的模块
美国宇航局(NASA)当地时间2014年2月26日宣布,其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观测取得最新成果,在太阳系外发现了715颗行星。NASA表示,这是单次宣布发现数量最多的一次。
据报道,这些行星的大小大部分都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NASA指出,这项重大发现得益于一项新的识别方法,也就是所谓的“统计技术”。行星科学家里斯奥尔(Jack Lissaueer)及其团队完成了这次壮举。
此次发现将在未来赋予科学家们单独研究行星及其“行星小区”的能力。科学家将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行星形成的具体过程。
开普勒望远镜于2009年3月发射升空。此次NASA公布的观测结果均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2009年至2011年观测到的结果。从开始执行任务开始,已有961个开普勒望远镜观测对象被证实为行星。
着陆火星
“空中吊车”用于投放“好奇号”
该火星车是于2011年11月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的,用于探索火星是否存在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它与2004年登陆火星的“机遇”号和“勇气”号火星车相比,以放射性钚-238为动力的“好奇”号携带的探测设备更多、更先进,在火星表面的连续行驶能力也更强。“好奇”号的项目成本最初预计约为10亿美元,但它最终却花费了高达25亿美元,是迄今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
NASA“好奇号”火星车
NASA,好奇号火星车
“好奇”号是美国第3代火星车,有6个轮子,体积与小汽车相当;质量将近900千克,是第2代火星车“机遇”号和“勇气”号的5倍多;长度是第2代火星车的2倍多;搭载10套科学探测仪器,桅杆上安装高分辨率相机和激光器,能够在最远7米处探测目标物体;使用核能在火星表面漫游和工作;可展开为期一个火星年(约687个地球日)的探测。
采火星石
美国佛罗里达州:1998年10月31日
美国宇航局科学任务理事会副主任约翰·格伦斯菲尔德(John Grunsfeld)认为火星计划规划组可在火星计划被削减后重组机器人探索项目,但需要考虑美国宇航局新的预算限制状况以及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行星科学的十年调查结果,由火星岩石采集返回计划积累的技术将用于2030年代中期把宇航员送往火星。火星计划规划组将集中研究火星返回技术,该计划作为火星探索的一个优先任务展开,采集火星岩石返回也可以促进美国宇航局火星载人探索计划。
有科学家提出在火星岩石采集飞船接近地球时派遣猎户座宇宙飞船搭载宇航员登上携带岩石的火星返回探测器,确保火星岩石处于可靠的环境中,不受到地球微生物的影响,最后安全带回地面。当探测器采集火星岩石样本返回时需要确保这些火星岩石被完全包裹住,不仅需防止由于密封不严实造成地球微生物进入到岩石样本中,也可能是来自火星上的某些物质会污染地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考虑在2018年执行火星样品采集返回任务,但也可能在2020年,其中一个复杂的原因是美国宇航局在2018年这段时期仅有8亿美元用于该计划中。根据火星计划规划组主任奥兰多菲格罗亚(Orlando Figueroa)介绍:“该计划驱使火星计划的科学家们计划首先发射一个火星轨道探测器,或者推迟到2020年时开始一项火星着陆计划。关于火星样品采集计划的报告中还提供了多种收集火星岩石和返回技术的方案。”
NASA的“蠕虫”标志
美国宇航局的机器人火星“漫游者”等探测器都以寻找水为目标,比如机遇号和勇气号火星车,而价值25亿美元的好奇号火星车将在盖尔撞击坑寻找火星远古适合居住的证据。在火星岩石样品采集任务之前,美国宇航局还有两个火星探测计划,一个是“洞察”号探测器和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MAVEN),前者使用了凤凰号探测器的主体技术,于2016年发射升空。
发现火星液态水
火星表面
自2006年以来,美国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多次在火星山丘斜坡上发现手指状阴影条纹。美国航天局将其称为“季节性斜坡纹线”,并认为这种奇特的季节性地貌由咸水流造成,但一直没有找到直接证据。
在新研究中,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卢恩德拉·奥杰哈等人分析了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获取的火星表面4处地点“季节性斜坡纹线”的光谱数据,发现该数据与水流沉淀形成的水合盐矿物的光谱信号一致,而周围地貌却没有盐的光谱信号。
研究人员在发表于英国《自然·地学》杂志的论文中写道:“‘季节性斜坡纹线’是现今火星水活动的结果,我们的发现强有力支持这一假设。”
纳米布沙丘
2016年1月4日,NASA公布火星探测器“好奇号”(Curiosity)传回的360度“纳米布沙丘”(Namib Dune)照。这也是好奇号自2012年8月登陆火星以来,人类首度近距离目睹火星风采。
纳米布沙丘
好奇号距离纳米布沙丘底部大约7米远,以仰角28度拍摄,纳米布沙丘高度约5米,可以清楚看到沙粒从迎风面的顶端滑落后所形成的特殊纹理,也可以看出在火星风和小型山崩的影响下,这些沙丘波纹随着时间发生改变。在地球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背风坡,因此NASA的科学家们判断这些照片应该是位于纳米布沙丘的背风侧。
冰火山
冥王星的两处疑似冰火山
蜿蜒的地貌清晰可见,长150千米,高4千米,如果真的是冰火山,那么它将是外太阳系发现的最大冰火山。
美国宇航局(NASA)此前表示,他们在冥王星发现两处疑似火山地形,认为其喷出了可形成半冷冻状态的水、氮、氨、甲烷等物质,或为“冰火山”。
木卫二生命迹象
木卫二生命迹象
冥王星冰山
冥王星冰山
宇宙雪花群
2019年12月,美国宇航局 (NASA)在太空中发现了由新生恒星组成的宇宙雪花群,它们闪烁着粉红和红色光芒,排列成类雪花的图案,仅有10万年左右历史。此外,NASA还发现了一个跨越500光年的气体和尘埃的巨大集合,它是“英仙座分子云”。
图像
仙后座A
M74星系
火星陨石坑
(NASA)近日公布了火星陨石坑的图片
火星地震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旗下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开始工作以来检测到火星发生的最强震,达到里氏5级。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2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员表示,“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发来的数据显示,火星探测器首次探测到沿火星表面传播的“火星震”震波,而不是更深层的震波。
超级地球
2022年6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其“苔丝”(TESS)任务发现两个可能含有岩石矿物的“新世界”,它们围绕着靠近我们的宇宙邻居恒星——红矮星HD 260655运行,距离地球只有33光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我们的多行星系统之一。
月球洞穴
2022年8月,美国宇航局(NASA)资助的研究人员在月球上发现了一个“完美洞穴”,其内部温度始终为17摄氏度左右,它可能成为未来宇航员建立月球基地的理想地点。
黑洞录音
2022年8月,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了一段音频片段,声音是根据2亿光年外的英仙座黑洞的压力波而合成的。据报道,这段音波来自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撞击小行星
2022年9月13日,美国“太空”网站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即将举行,旨在用一颗小型航天器撞击小行星,测试它对小行星轨迹的实际影响。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6日,执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宇宙飞船以高超音速穿越太阳系,撞击了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以尝试改变其运行轨道。这是人类首次尝试改变小行星或任何天体的运动。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其“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举行新闻发布会。NASA指出,在9月26日的测试中,DART航天器成功碰撞目标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并使其偏离原运行轨道,这也是世界上首次行星防御测试。
2023年8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分析哈勃空间望远镜2022年12月拍摄的太空图像时发现,有37块宽约7米的巨石散落在太空,系2022年NASA“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航天器撞向一颗名为“迪莫弗斯”(Dimorphos)的小行星导致。科学家称,这群巨石正以每小时两万多公里的速度在太空中移动,若撞向地球威力相当于原子弹爆炸。
嫦娥六号着陆点
嫦娥六号着陆点
奥尔德林(阿波罗11号)在月球表面行走
在太空计划之外,美国太空总署还进行长期的民用以及军用航空宇宙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被广泛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太空机构的领头羊。
《技术报告》(TR)、《技术札记》(TN)、《合同户报告》(CR)、《技术备忘录》(TM)、《技术译文》(TT-F)、《特殊出版物》(SR)等。
NASA优异服务奖章(NASA Exceptional Service Medal)仅授予政府雇员。授予积极主动表现忠于职守或者具有创造性的才干并取得工程、航空、空间飞行、管理等方面进步,使NASA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雇员。
NASA公平就业机会奖章(NASA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Medal)授予政府和非政府雇员,奖励取得突出成就和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平就业计划取得实质性贡献的政府、社团和群体成员。
NASA优异管理成就奖章(NASA Exceptional Administrative Achievement Medal),仅授予政府雇员,用于授予联邦政府雇员中取得具有重大意义成就、特殊的成就,主动做出不同寻常的贡献,或者创造性地在管理上使NASA取得实质性进步的人员。
NASA优异成就奖章(NASA Exceptional Achievement Medal)仅授予政府雇员,用于授予具有重大意义,包括特殊成就、程序改进、效率、服务、金融储蓄及技术进步等方面为NASA做出贡献的人员。
NASA特殊勇敢奖章(NASA Exceptional Bravery Medal)授予政府和政府雇员.,用于奖励做出模范性的,不顾个人危险勇敢地处理突发事件避免了生命及政府财产损失的个人。
NASA优异技术成就奖章(NASA Exceptional Technology Achievement Medal)授予政府和非政府雇员。,奖励在NASA计划早期技术发展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贡献、模范性的合作努力、技术上的发展变化、航空航天技术转化商业应用方面作出特殊贡献者。
NASA空间飞行奖章(NASA Space Flight Medal)授予取得重大成就或服务于从事民间或军事太空飞行的人员,包括宇航员、飞行员、任务专家、载荷专家、或者其它参与空间飞行任务的人员。
NASA公共服务奖章(NASA Public Service Medal)授予非政府职员,奖励完成任务的非政府雇员,承认其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做出的特殊贡献。
NASA杰出领导奖章(NASA Outstanding Leadership Medal)仅授予政府职员,奖励取得突出成绩,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技术和行政上有着非凡影响的领导人员。
NASA杰出服务奖章(NASA Distinguished Service Medal)仅授予政府雇员。NASA的最高荣誉称号,授予联邦政府雇员中提供了卓越服务,具有非凡才干或精神,使NASA取得实质性进步其它奖章不足以表明其功绩的人员。
NASA优异工程成就奖章(NASA Exceptional Engineering Achievement Medal)授予在工程方面做出贡献的政府或非政府职员。
NASA优异科学成就奖章(ESAM) (NASA Exceptional Scientific Achievement Medal)授予取得显著重大的包括航空、空间探险等科学方面贡献的人员。
官方预测
版本一: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证实,2012年12月21日下午将会出现“天空变得异常黑暗”的天文现象。从5点左右开始,直至8点左右达到顶峰,之后持续近10小时。期间如果没有人工照明将会很难看清东西。
版本二:美国航天局(NASA)的人太肯定2012年12月21日不是世界末日了,他们甚至比原计划提前十天发布了一部名为《世界为什么没在昨天终结》的影片。天文学家和行星学家逐一列举了围绕玛雅日历终结日期的所谓“预言”,他们驳斥了一切宣称太阳风暴将冲破地球大气层或是一颗流浪行星将撞击地球的说法。不过就算事实证明他们错了,到那天也不会有人幸存下来嘲笑他们。话虽如此,但他们似乎相当自信———昨天就把原定于12月22日发布的影片公开了。
这部提前发布的影片一上来就说:“如果你正在观看这部片子,那就说明了一件事……世界并没有在昨天终结。”末日预言是建立在对古代玛雅日历的一种解读上,这一解读声称世界将在2012年12月21日灭亡。
随着“大限”临近,有关地球会如何迎来末日的各种理论应运而生———NASA的影片驳斥了所有这些理论。一种理论称,由古代的苏美尔人发现的一颗名为“尼比鲁”的流浪行星将在2012年12月21日撞击地球,所有地球人都会死去。但是科学家说,根本就没有这颗行星。
NASA的影片称,所有末日理论都是建立在一个巨大误解的基础上。考古天文学中心主任约翰·卡尔森说,玛雅日历其实根本没有在2012年12月21日完结。从35年前就开始研究2012年预言的他说:“玛雅人从来没有预言过世界末日。”
美国宇航局计划在2020年再次发射一辆全新的火星车,对火星表面进行进一步考察,其目的就是发现火星生命,此前美国宇航局已经确定火星上存在远古的湿润环境,但还没有发现任何生命形式。
2014年9月22日上午,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大气与挥发分演化探测器(MAVEN)于尝试进入火星轨道。 NASA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现场直播。
2014年9月22日上午9时54分许,点火开始。在火星北极上空大约380公里处,MAVEN启动发动机减速,以便被火星引力场捕获。点火将持续约33分钟,几乎消耗飞船上携带燃料的一半。一旦成功被火星引力捕获,飞船将进入一个周期35小时的大轨道,之后将调整进入周期4.5小时的科学任务轨道。
2014年9月22日上午10时25分左右,点火顺利结束,多普勒信号显示MAVEN飞船已经安全进入火星轨道。
漏水事件
2015年2月25日,美国航天员特里·弗茨(TerryVirts)在完成6个多小时的太空行走作业后发现头盔漏水。报道称,该事件引发人们了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服质量的质疑。
全球性洪水
2016年1月1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专家预测称,60年后地球上将发生世界性洪水,伦敦、阿姆斯特丹、东京等城市将被淹没。
2021年11月,美国宇航局计划让一艘以每小时24000公里的速度飞行的宇宙飞船撞上一颗小行星以进行“行星防御”测试。
发射遇挫
2022年2月7日,据路透社洛杉矶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初创企业阿斯特拉空间技术公司周一以最后一秒出现的技术故障为由,取消了原计划的首次运营卫星发射活动。
2022年4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消息称,由于移动发射装置出现燃料泄漏,第三次推迟对最新型“太空发射系统”(SLS)运载火箭的点火测试。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美联社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社交媒体上称:“在为即将执行的‘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预演期间,工程师注意到移动发射装置底部出现泄漏。”该部门官员表示,他们正在评估下一步行动。
2022年6月初,NASA表示,团队在之前的湿装彩排中完成了确定的所有主要计划目标。SLS再次抵达发射台后,工程师将把火箭和飞船与地面系统连接起来并检查,为贮箱测试做准备。
发射被推迟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称,受法属圭亚那库鲁的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场的恶劣天气影响,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发射时间将从12月24日推迟到12月25日。
2022年6月7日电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新闻稿,运送货运飞船“货运龙”(Cargo Dragon)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向国际空间站的发射因发动机故障而无限期推迟。
Capstone失联
当地时间2022年7月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美国Capstone立方体卫星在脱离地球轨道向月球前进的过程中失联。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2日,美国宇航局(NASA)将展示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第一张全彩色照片。
恢复合作
2022年7月15日,NASA周五宣布,它将恢复与俄罗斯一起飞往国际空间站的飞行计划。
发射载人飞船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佛罗里达州向国际空间站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该飞船首次搭载了俄罗斯宇航员。据悉,飞船上共搭载了4位宇航员,包括此次任务的指挥官、首位前往太空的美洲原住民女性尼科尔·曼恩,美国宇航员乔什·卡萨达,日本宇航员若田浩一和俄罗斯宇航员安娜·基吉纳。
2023年7月6日消息,NASA 公布 Crew-7 任务计划,四名宇航员将搭乘 SpaceX “耐力”号载人龙飞船及 Falcon 9 火箭于美东时间8月15日前往国际空间站。
种植蔬菜
2021年4月,美国宇航局(NASA)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ISS)收获一株迷你小白菜,并用酱油进行了简单料理。
太空总署SR-71“黑鸟”超音速高空侦察机
美国佛罗里达州:摄于NASA航天计划(STS-95),NASA的载人航天计划依靠的仍是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担任的任务包括为在建的国际空间站运送主要的建筑构件和材料。在1986年和2003年的两次重大事故中,已有两架航天飞机被毁,导致14位航天员死亡。其中,1986年失事的挑战者号是一架用替换零件拼凑的航天飞机。而2003年的哥伦比亚号则造成美国国内对航天飞机未来的信心大减。NASA不考虑建造新的替补航天飞机,而是转而研发新的奥赖恩计划。
NASA计划出现的问题导致了国际空间站计划的停滞不前。按照原计划,国际空间站在2005年应达到七名宇航员的配置,但却只有最基本的两名,以致很多计划中的研究项目被推迟。其他在国际空间站的项目上投了巨资(比如欧洲航天局)的国家因此担心国际空间站会像太空实验室一样以失败告终。同时,欧洲国家和日本对国际空间站的贡献也已经落后于时间表。
2004年,美国政府提出了代替宇宙飞船的机组探测飞行器计划,以允许航天局再次将宇航员送至月球。此计划后来演变为奥赖恩计划。
2016年1月1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专家预测称,60年后地球上将发生世界性洪水,伦敦、阿姆斯特丹、东京等城市将被淹没。
“想在火星着陆,NASA需要的是全世界最强悍的‘降落伞’”——NASA测试的“火星登陆减速系统”的核心技术部分在于一个名为“低密度超声速减速器”的设备,该设备的外表如同一个“飞碟”,是专门为应对火星大气密度低的特殊环境而设计。NASA方面希望通过该项设备的试验成果为载人飞行器安全、平稳着陆火星表面奠定基础。
2016年12月16日,美国福斯新闻网报道,NASA特地开设一个太空人申请网站,到2017年2月18日以前,凡是合格的美国公民都可以申请,经过甄选后参加NASA为探测火星所举办的太空人训练课程。
2017年3月21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相关法案,授权拨款多达195亿美元(约1342亿元人民币)给NASA,来资助将航天员送上火星的计划。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定于当地时间2018年4月16日晚18时32分(北京时间17日6时32分)发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寻找太阳系外行星,期望发现可能孕育生命的“另一个地球”。这颗卫星名为“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按英文缩写简称“苔丝”(TESS),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号火箭搭载,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苔丝”高1.5米,太阳翼、即太阳能帆板收起时直径大约1.3米,重363千克,比大多数太空探测卫星小巧。按照航空航天局的说法,它的尺寸介于一台冰箱与一台“洗衣烘干一体机”之间。
“苔丝”主要使命是在今后两年内“扫描”超过20万颗太阳系外离地球“最近、最亮”的恒星,确认是否有行星围绕它们公转。航空航天局预计,它会发现2万颗系外行星,其中50颗以上“与地球一般大小”,至多500颗体积“低于地球两倍大小”。
2018年5月8日,美国宇航局(NASA)于宣布,与美国优步公司(Uber Technologies, Inc。)签署合作协议,探索城市空中交通(UAM)的相关概念和技术,从而在人口密集城市形成安全、有效的空中交通系统。
2019年8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调查一项“不寻常”的案件:一名美国宇航员安妮·麦克莱恩(Anne McClain)被控在国际空间站居住期间,侵入其已分居伴侣萨默勒·沃登(Summer Worden)的银行账户。美媒表示,这似乎是首例来自近地轨道的犯罪指控。起诉书指控麦克莱恩盗用他人身份,并非法获取沃登的私人财务记录。麦克莱恩随后承认她在国际空间站工作时访问过该账号,但她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她通过律师表示,这一举动是为管理两人复杂的财务状况。
2019年10月6日,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专家们与Uber团队展开合作,以此来对未来的空中旅行进行计算机模拟测试。
2020年3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暂时关闭两个火箭生产基地,暂停“太空发射系统”(SLS)和“猎户座”飞船硬件(Orion)的生产和测试。此举或将影响NASA的重返月球计划 。
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汀(Jim Bridenstine)在官网声明中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数上升,NASA正在关闭位于新奥尔良市的米丘德装配厂和密西西比州的斯坦尼斯航天中心。布里登斯汀未透露关闭时间可能持续多久 。
2020年6月25日举行的戈尔德施密特大会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太空探测器新一代智能系统的首批成果。它们能从岩石样本中识别出生命地理化学特征,并判断哪些数据值得分析,哪些结果需要反馈给人类。
2020年8月22日,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一颗小行星将于2020年美国大选日的前一天,即2020年11月2日,冲向地球。报道称,小行星冲撞地球的可能性不到1%,且它的体积极小,即使进入地球大气层也会被焚毁,对地球不会造成威胁。
当地时间2020年10月26日中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同温层红外天文观测台“索菲娅”(SOFIA)首次证实:月球的向阳面上存在水。这一发现表明水可能遍布月球表面,而不仅仅是以冰的形式存在于寒冷、阴暗的区域。
观测任务中,索菲娅在月面的“克拉维乌斯环形山”(Clavius Crater)上探测到了水分子(H2O)。克拉维乌斯环形山是月球上最大环形山之一,位于月球南半球,在地球上肉眼即可看到。观测数据显示,该环形山区域有浓度为0.001%~0.004%的水,大致相当于在每立方米的环形山表面土壤中,存有一瓶355毫升的瓶装水。这一研究结果,被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
2021年3月12日,据外媒报道,NASA想要把人类带回月球,目标是在2021年晚些时候进行无人驾驶的Artemis I绕月任务,但它需要先让月球火箭在地球上验证其性能,该机构正在为其太空发射系统(SLS)的第二次关键热火测试做准备 。
当地时间2021年6月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宣布,计划将在2028年至2030年间执行两项探索金星的新任务,以研究金星的大气和地质特征,每项计划将得到约5亿美元的经费。
2021年12月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向公众介绍新选出的10名预备宇航员,自2022年1月开始,将在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开始为期两年的培训,其中的合格者将前往国际空间站或参与登月项目等深空探索项目。这是时隔4年招募的新一批预备宇航员,包括6名男性、4名女性,年龄在32岁至45岁之间;半数是军队飞行员,其他人包括一名医学物理学家、一名钻探专家、一名海上机器人专家、一名从美国航天局转行的航空医生,以及一名曾在一些世界级和国家级自行车比赛中创造佳绩的生物学家。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副局长托马斯·祖布钦在新奥尔良举行的2021年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秋季会议上宣布,在“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三年后,该探测器于2021年4月成功穿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成为首个“接触”太阳的航天器。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称,计划在2030年底让其国际空间站(ISS)退役。
2022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计划在2031年摧毁国际空间站(ISS),残骸将从太空坠入地球上最偏远的地区、南太平洋的一个无人区。
2022年2月,NASA预计国际空间站的服役寿命将在2031年1月结束。但相关工作可能会提前一年或更早时间就开始进行,届时国际空间站的运行轨道会向地球坠落。按照计划,国际空间站最终将坠落到“南太平洋无人区”。
2022年2月,美国宇航局 (NASA) 对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 SpaceX 为星链项目部署约 3 万颗卫星的计划表示担忧,NASA 在给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的信中写道:“NASA 担心 SpaceX 部署卫星引发的关联事件频率可能会大幅增加,并可能对 NASA 执行科学和载人太空任务产生影响。”
据多家美国媒体2022年2月10日报道,美国航天局对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第二代“星链”计划表示担忧。美航天局说,这个在近地轨道额外部署3万颗卫星的计划可能造成轨道“严重拥堵”,增加碰撞风险,影响美航天局的科研及载人航天任务。
2022年2月24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其重返月球计划的首次任务Artemis 1将被推迟到5月份发射 。
2022年3月8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最近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签订一份总额近 35 亿美元的合同,让 SpaceX 公司再提供三次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的载人航天任务。
2022年3月17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下一代登月火箭进行了一次备受期待的“慢动作之旅”:从组装厂前往佛罗里达州的发射台。它将在未来几周进行最后一轮测试,这将决定它能够在多快时间内执行“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
2022年3月21日CNN报道,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称,目前太阳系外已被确认的行星有5000多颗。
当地时间2022年3月28日,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在演讲中表示,NASA计划在2040年送人类上火星并实现火星行走。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举动可能引发外星人攻击”。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22年4月17日报道,NASA正推进一项新计划,尝试向太空发出一系列有关地球的信息。
2022年4月18日,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巨型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在佛罗里达州发射场接受首次测试却失败,将返厂维修。
2022年5月,NASA公布了一段来自2.5亿光年外的英仙座星系团中心黑洞的音频,有网友评论其像“恐怖电影配乐”。
2022年6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公布了为国际空间站和阿尔忒弥斯(Artemis)未来发射任务设计的新一代宇航服。
2022年6月,美国宇航局(NASA)将于6月26日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一个设施发射三枚探空火箭,这是该航天局50多年来首次使用美国以外的商业发射台。
2022年6月13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日,火箭公司 Astra Space 为美国宇航局 (NASA) 发射的气象卫星任务遭遇重大故障,导致后者丢失两颗卫星。
2022年6月26日晚,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澳大利亚内陆地区成功发射火箭,这是NASA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商业发射场发射火箭。
当地时间2022年6月2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新西兰通过火箭实验室的电子火箭向月球发射了一颗“CAPSTONE”卫星。
2022年8月,美国宇航局宣称,太阳风任务和太空望远镜任务将于 2025 年 4 月“拼车”进入轨道。预计此次太空飞行搭载猎鹰 9 号火箭的将有 5 颗卫星,一颗用于天体物理学研究,另外四颗用于太阳科学研究。
当地时间2022年8月1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13个美国下一次载人登月的潜在着陆区域。
当地时间2022年8月29日,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 “太空发射系统” 重型火箭因燃料泄漏推迟发射。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将9月27日定为下次尝试发射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的最早可能的日期。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他们再次检测到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发生液氢泄漏,泄漏与此前影响9月3日发射计划的情况具有“相同特征”。受泄漏影响,NASA一度暂停向火箭加注液氢,进行故障排除。
当地时间9月22日发布消息,全世界首次行星防御试验即将执行。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4日,据cnn消息,因担心热带风暴袭击佛罗里达州,“阿耳忒弥斯1号”登月任务的发射时间再次推迟。
美国东部时间2022年9月26日19点14分,NASA 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 (DART) 任务宇宙飞船成功撞击了一颗小行星“孪小星(Dimorphos )”。
2022年9月,由于飓风“伊恩”逼近,美国太空总署(NASA)连夜将号称“史上最强”的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运回储藏库存放。NASA表示,“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将延期至11月中旬。 10月24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向媒体公开载人探月车原型。 10月,美国两架航天器捕捉到有记录以来火星遭到的最强陨石撞击。这次撞击在火星留下直径近150米的陨石坑,暴露出火星地表以下大块水冰。 11月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登月火箭在因维修和天气导致的三次延期后,终于又回到了发射台上,准备再次进行发射。NASA宣布将于美东时间11月14日凌晨0时7分打开69分钟的发射窗口,若SLS火箭顺利发射,“猎户座”飞船将完成首次绕月飞行。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受热带风暴“妮科尔”影响,原定于11月14日的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发射计划推迟至11月16日,以确保发射的最佳条件。
2022年11月13日消息,本月10日上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一个巨型充气装置送入太空,然后使其从轨道上返回地球,坠落到夏威夷附近的海面上。 11月14日消息,NASA 宣布 CAPSTONE 微型探测器的历史性登月之旅已结束。这颗 25 公斤重的小东西于美国美国东部标准时间周日晚上 7:39 进入绕月轨道,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到达地球邻居的立方体卫星。
2022年11月25日,正在执行 Artemis I 任务的“猎户座”(Orion)航天飞船在围绕着月球进行“遥远的逆行轨道”(distant retrograde orbit)操作时,和美国宇航局任务控制中心的通信中断了 47 分钟。
2023年1月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一颗38岁的退役NASA2450千克重的卫星将于1月8日晚上降落,大约需要17个小时,卫星将在重返大气层时燃烧殆尽,但有些残骸预计会落到地面。航天局认为掉落的碎片造成伤害的几率约为9400分之一,威胁很小。
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1月8日星期日晚上 11:04 ,美国宇航局(NASA)的地球探测卫星(ERBS)在太空运行将近 40 年后,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 NASA 表示,卫星的主体在穿越大气层时会燃烧殆尽,但有些零碎部件会在再入大气层后幸存下来,地球上任何人受到伤害的风险非常低 —— 大约是 9400 分之一。目前还没有收到卫星坠落碎片造成人员受伤或建筑损坏的报告。
2023年1月15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拍摄到了一幅十分罕见的画面 —— 3 亿光年之外的一颗黑洞化身吞星者,将一颗路过的恒星碾碎并把它拉长,最终在宇宙中产生了一个和太阳系一般大小的气体云。
当地时间2023年3月15日,NASA“阿尔特弥斯3号”月球表面任务的专属宇航服原型首次亮相。2025年,当NASA派遣第一批宇航员探索月球南极附近时,月球漫步者将穿着由美国初创商业航天企业公理太空公司(Axiom Space)提供的现代宇航服。
NASA AIM 探测器结束运行
2023年5月3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次围绕不明飞行物(UFO)举行专家组公开会。会议通过NASA网络播客面向公众直播。与会专家认为,高质量数据缺乏等障碍仍在阻挠解开UFO或所谓不明异常现象(UAP)等谜团。
2023年6月,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官网公布:2023 年度世界航天奖团队奖由美国宇航局(NASA),欧空局(ESA),加拿大航天局(CSA)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团队获得。
2023年8月1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负责将国际成员组(其中包括俄罗斯宇航员康斯坦丁·鲍里索夫)送到国际空间站的“载人龙”(Crew Dragon)飞船载人飞行从8月17日推迟到8月21日进行。
2023年8月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批准了新一批载人“龙”飞船机组名单,他们将于2024年初前往国际空间站。
据英国《金融时报》2023年9月14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个独立小组当天公布了针对“不明飞行物”(UFO)目击事件的调查报告。
2023年9月,美国宇航局计划将进入地球轨道的“星舰”改造成为近地轨道空间站,星舰空间站预计在21世纪30年代投入运营。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公布了小行星“贝努”(Bennu)表面样本的照片、视频及初步研究成果。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灵神星”号探测器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启对同名金属小行星的探索之旅。
北京时间2024年3月14日晚上8点,SpaceX计划进行星舰超级火箭的第三次试飞。这次发射将在SpaceX位于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发射场进行。目前NASA向该项目的投资已近40亿美元。
据路透社2024年6月1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波音已宣布推迟“星际客机”飞船及其运载的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的时间,预计飞船最早将在当地时间18日脱离国际空间站。
2024年6月2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波音公司新型载人飞船“星际客机”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的时间推迟到不早于7月2日,较原计划6月26日晚了大约一周,以便留出充足的时间审查氦气泄露和推进器面临的技术问题。
2024年7月9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功完成了首次模拟火星环境的生存实验。在这次超过一年的测试中,4名志愿者在160平方米的全封闭环境中应对未来火星生活可能面对的各种挑战,为人类“移民火星”提供了宝贵经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