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貌图 编辑
地貌图(geomorphic map)是专题性地图,表示各种不同地貌标志的地图。反映各种不同地貌的外部形态特征及成因、年代、发展过程、发育程度以及相互关系。可分为专门地貌图与普通地貌图。
中文名:地貌图
外文名:geomorphological map
出现时间:20世纪初的西方
主要人物:马尔科夫
分类:构造地貌,河流地貌等
相关学科:地理学,地质学
地貌图
近年来,出现以分析性图为基础的成图方向,即将形成地貌特征的各要素分解成许多单要素图。如地貌成因类型图、地面组成物质图、近代地貌作用强度图、各种形态示量图等。继而又用多层平面的相互配合法,选择性地表达地貌综合体中的部分相关要素,编制成分析一组合图型的地貌图。近20多年来,地貌制图发展很快,国际地理学会(IGU)曾建立地貌调查与制图委员会,主要致力于大、中比例尺地貌制图手册和指南的编著及1:250万国际地貌图欧洲部分的编制工作。1980年以来,中国也建立了1:100万地貌图编辑委员会,在这一组织推动下,已出版地貌制图规范及其相应比例尺的典型区地貌图。全国性和区域性地貌制图工作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地貌图
中国地貌制图工作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展的,30多年来紧密地围绕生产或社会需要,编制了大量大中比例尺实用地貌图;结合各种区划和地图集编纂工作,编制了区域性或全国性中小比例尺地貌图。近年来结合全国性规划等任务的需要,开展了国家地貌图的编制工作。中国已在农业生产,水利和道路等工程建设,灾害性地貌现象的防止和预测,地质找矿、找水等实践中广泛地应用地貌图。
地貌图是表现岩石圈与水圈、大气圈之间起伏界面的陆地地貌和海底地貌分布状况及其发生与发展规律的地图。除表现地形形态特征外,还表现地形的成因与时代。苏联地貌学家马尔科夫(K.K.Markov)把地貌图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形态、成因和年代3方面。随后又提出表现地貌综合体的概念。
按比例尺划分有:大比例尺地貌图,一般用于重点工程,应用地貌实测、航空照片及相关资料编制;小比例尺地貌图利用各种相关资料和卫星图像在室内编制;中比例尺地貌图介于前两者之间,重点地区需实地考察。
按区域空间可分为:宇宙空间星貌图、世界(全球)地貌图、洲际地貌图、国家地貌杉、省或区域地貌图等。
按内容和用途主要分为:①普通地貌图,按地表形态、成因和年龄3个基本要素编制的地貌图,为基础性用图,一般都指地貌类型图。②部门地貌图,重点表示特殊地貌类型、类型组合及其特殊性质的地貌图,一般按部门地貌分类,如冰川地貌图、冰缘地貌图、喀斯特地貌图、风沙地貌图、海岸海洋地貌图等。③实用地貌图,指直接为生产实践或工程设施服务,突出某一内容的地貌图,如农业地貌图、工程地貌图、砂矿地貌图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