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普政变 编辑
卡普政变(德语:Kapp-Putsch),又称卡普-吕特维兹政变(德语:Kapp-Lüttwitz-Putsch),是一场企图推翻魏玛共和国的政变,导火线是魏玛政府签署《凡尔赛条约》。该事件被学者英戈·穆勒认为是“魏玛共和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起叛国事件”。
中文名:卡普政变
外文名:Lüttwitz-Kapp-Putsch
发生时间:1920年3月13日
起因:凡尔赛和约
3月13日,吕特维兹任命沃尔夫冈·卡普(Wolfgang Kapp)组织新的“国民政府”,意图取代刚建立的魏玛共和国。 新政府以黑白红三色旗为国旗,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相同,象征对帝制的缅怀。面对此局面,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党主席奥托·威尔斯(Otto Wels)在柏林发起大罢工加以抵制,柏林一时之间巷战、罢工频传,吕特维兹和卡普建立的新政府完全无法运作。仅仅四天,吕特维兹的国民政府在3月17日就在各地军队宣示对共和政府效忠的压力下即宣告解散。
卡普政变进行中,叛乱者以紧急状态为由处死了200人,德国全国一度来到内战的边缘。 虽然政变迅速失败,但也因此使鲍尔内阁解组下台。
此外,德国学者英戈·穆勒还对这一政变结束后的审判与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镇压后的审判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两次审判在量刑轻重、赦免适用、被告人的动机的认定与评价上有着鲜明的差别,反映了一战在促使法院“区分敌我”上的影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