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社会民主党 编辑
德国社会民主党(德文: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写为SPD;简称社民党),德国社民党始建于1863年,是德国现存的最古老政党,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政党之一。在2017年3月19日举行的德国社民党特别代表大会上,全部605名代表一致投票支持马丁·舒尔茨担任该党主席。当地时间2021年9月27日,德国联邦选举计票机构公布联邦议院选举最终结果,社民党以25.7%的得票率赢得新一轮联邦议院选举。当地时间2021年12月8日上午,德国社会民主党(社民党)总理候选人奥拉夫·朔尔茨正式当选德国总理。
中文名:德国社会民主党
外文名:Sozial 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始建于:1863年
简写:SPD
副主席:奥拉夫·朔尔茨
欧洲组织:欧洲社会党
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
总述
反封建君主专制、反纳粹、反共产主义的海报
1878-1890年间遭俾斯麦禁止,一次大战期间则严重分裂。至二战时则转为地下组织。二战后德国西占区与柏林之社会民主党代表于汉诺威召开党代表大会,宣布重建社民党,并沿用1925年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的海德堡纲领。1959年制定哥德斯堡纲领,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改为主张社会市场经济。1966年,社民党与基民盟合组大联合政府。一直到1969年联邦众议院大选才与自由民主党结盟击败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基督教社会联盟(现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 )首度取得执政权,由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出任总理 。
1982年基民联盟再度对社会民主党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提出建设性不信任案,施密特因此下台,基民盟科尔获选为新任联邦总理。1998年社会民主党与绿党结盟,击败了持续执政17年的基民盟,格哈德·施罗德(Gerhard Schroder)出任联邦总理;至2005年社会民主党接连在各邦议会选举失利,施罗德向联邦众议院提出信任案未通过,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重新选举后以些微差距败给基民盟,经协商后与基民/基社盟共组大联合政府。
1869年,奥古斯特·倍倍尔和威廉·李卜克内西(爱森纳赫派)创立德国社会民主工党(SDAP),并在1875年5月两党在马克思的调和下,合并拉萨尔派的全德工人联合会(ADAV),完成整合,成为社民党。因为德国社会民主党赞成革命反对君主立宪制,奥托·冯·俾斯麦宣布该党非法,1892年被恢复合法地位。
合法历程
德国社会民主党总部所在的小镇
1875年5月22日到27日,全德工人协会(ADAV)和社会民主工党(SDAP,Sozialdemokratischen Arbeiterpartei,由奥古斯特·倍倍尔和威廉·李卜克内西于1869年建立于爱森纳赫)合并为德国社会工人党(SAP,Sozialistischen Arbeiterpartei Deutschlands)有时也被认为是德国社会民主党成立的标志。
由于1890年秋天开始实施的反社会主义法,德国社会工人党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社会民主党)。一年后,在艾尔福特通过了艾尔福特宣言(德文:Parteitagin Erfurt)。由卡尔·考茨基(KarlKautsky)和爱德华·伯恩斯坦(EduardBernstein)撰写的党纲拒绝了改革主义,并且向马克思主义倾斜。早期的SPD经常站在工会一边,并且和19世纪欧洲大多数社会主义党派和社会主义民主党派一样,墨守成规的引导着马克思主义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德华·伯恩斯坦发表了他的修正主义理论,以反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占主流的革命理论。他的修正主义理论一直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贯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本质上,他的理论认为:在德国可以通过一次民主的,合法的选举,进行一次政府更替,从而实现德国的社会主义变革。
这个历史性的社会民主主义变革遭到帝国首相俾斯麦(Ottovon Bismarcks)的强烈反对和镇压,《反社会主义法》(德文:《Sozialistengesetze》导致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党派结构的高速发展,并拥有极高的工作效率。在此期间,被认为是国家力量带言人的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Alfred Grafvon Waldersee)多次要求对社会民主人士进行暴力镇压。但是,庞大的工人阶级在最紧要的关头觉醒,并且使德国社会民主党很快成为了德国最大的党派。
虽然在俾斯麦时代德国社会民主党被残酷镇压,由于工会的支持,德国社会民主党总是能够在帝国议会(德文:Reichstag)内外扩大它们在工人中的影响。1890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已经占据了27.2%的席位,1912年,提高到了34.8%。1913年倍倍尔死后,弗里德里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和胡戈·哈泽(HugoHaase)共同领导SPD。
十一月革命
党分裂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社会民主党支持战争公债(德文:Kriegskrediten)的发行。只有卡尔·李卜克内西(Karl Liebknecht,威廉·李卜克内西之子)和奥托·鲁尔(Otto Rühle)两位德国社会民主党议员反对1915年的战争公债。在一次反战游行之后,卡尔·李卜克内西在1916年被捕,并判处监禁。但出于不明原因,他在战争结束前被释放。在战争中,很多议员不赞同德国社会民主党越来越低贱的姿态,他们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之外另外组建了一个和德国社会民主党没有关系的党派德国社会民主党。 1916年卡尔利布克那西特出狱后,他和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一同组织了左派的斯巴达克同盟,他们又称为国际派。由于对战争的不安,他们又停止了对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活动,建立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
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不但有左派的反修正主义者罗莎·卢森堡,还有《新时代》(Die Neue Zeit)的发行人,卡尔·考茨基,以及修正主义之父,理论家爱德华·伯恩斯坦。从1915年起,一个叫Lensch-Cunow-Hnisch-Gruppe的,和德国-俄国政治评论家亚历山大巴伏斯(Alexander Parvus)很亲近的组织,取代卡尔·考茨基和爱德华·伯恩斯坦,开始影响反修正主义联盟。他们期待德国能在一战获胜,能够在欧洲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在沙皇统治下的人民。海恩里希·库诺(Heinrich Cunow,人种学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党校讲师)在1917年取代了卡尔·考茨基,成为《新时代》的发行人,也成为了后来的《Golitzer宣言》和《Heidelberger宣言》的撰写人之一。从1917年开始,当大多社会民主党人开始觉得,战争将以失败告终,该组织的影响力也随之开始衰退。
1918年,战争的失败的结局已经注定,在维尔赫尔姆斯哈芬和基尔的水兵开始起义,也就是历史上的德国革命,又称十一月革命。革命使德国皇帝退位,最后逃到了荷兰。在弗里德里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领导下的M德国社会民主党(Mehrheits sozial 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为政府更替做好了准备,同时马克斯·冯·巴登王子也将政权移交给了社会民主党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斯巴达克联盟和部分U德国社会民主党支持仿照年前在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在德国建立一个苏维埃政权(德语:Republik)。但是革命的士兵和工人并没有过多把俄国的十月革命做为榜样,他们大多都在为结束战争和推翻军政奔走。在此目标下M德国社会民主党和U德国社会民主党再度合并。
这个在艾伯特和哈择领导下的,由M德国社会民主党和U德国社会民主党平等组成的革命政府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政府,它只是作为不久后举行全民大选最终产生国民议会做准备。 在1918年末,多数社会明主党人和少数时候民主党人开始在联合政府中为军事镇压起义的水兵争论不休。M德国社会民主党觉得没有授权的行动是违背工人运动民主原则的,他们尝试建立义务警察系统(德语:Volkswehr)和多数社会民主的自由团体。1919年1月,斯巴达克同盟发动第二股革命浪潮,让它横扫德国。社民党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聘用自由军团镇压起义。
由古斯塔夫·诺斯克(Gustav Noske)征召的右派民族主义自由军团在多数社会民主党的支持下,对斯巴达克同盟起义(德文:Spartakusaufstand)和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德文:Mnchner Rterepublik)进行了血腥的镇压。由此,古斯塔夫·诺斯克也成了魏玛共和的第一任国防部长,同时他也被冠以了“血手“的称号。他应该为众多的,知名的或不知名的,自由军团对革命者的谋杀负责。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在1919年1月15日也未幸免于难。艾伯特和诺斯克在十一月革命,以及对其的镇压中的角色,被当时议会内外的左翼团体和政党指责为“革命的叛徒“。斯巴达克联盟和其他左派革命者联盟在1919年1月1日建立了德国共产党(德语:Kommunis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这也是革命社会民主和改革社会民主分道扬镳的标志。
魏玛共和
考茨基
虽然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纳粹党,NSDAP)开始逐渐崛起,德国社会民主党还是保持了它的选民群体。纳粹党依靠年轻选民甚至非选民赢得了选举,但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并没有太多的反对。由于德国社会民主党结构上的症结,它不愿意和被德国社会民主党称为社会法西斯的德国共产党(KPD)合作,同时其他边缘化的公民党也不是对抗纳粹的好伙伴。
德国社会民主党议会议员采取的妥协政策导致了在布吕宁政府(Regierung Brning1930-1932)中一部分年轻党员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越来越多的责备。1931年一部分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再度组成了SAP(Sozialistische Arbeiterpartei Deutschlands)。在一场被称为普鲁士政变(Preuenschlag)的运动,德国社会民主党最后的堡垒也被攻破。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其他所有党派对授权法投了赞成票的的情况下,毅然投出了反对票,捍卫了它作为一个强调民主的党派的荣誉。
德国社会民主党
在苏军占领区也就是后来的东德,社民党与德国共产党合并成德国统一社会党。1989年东欧巨变以后,东德的社民党重新回到独立政党状态,两德统一后与西德社民党合并。
政治理念
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库特·贝克
至2006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是德国大联合政府(德国社会民主党,CDU,CSU)的一员,三个政党根据联合组阁协议,社民党取得8个内阁席。总理施罗德的办公厅主任弗兰克沃尔特施泰因迈尔出任外交部长,财政部长一职则属于颇受爱戴的前州长皮尔施泰因布吕克。
德国社会民主党把社会正义作为它的一个主要政见。经济应该发展,利益应该公平分配,因此公民才能更好的享受社会福利。同时,德国社会民主党认为一个强大而重视社会福利的国家才能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一个充分满足下一代需要的财政政策也是非常必要。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为了不同的人群能够获利,德国社会民主党提出了新改革议题,如新的富人税政策等。
在社会政治上,德国社会民主党致力于民法,开放式社会和公民参政上,它们是自由,正义和团结的基石。
国际政策上,德国社会民主党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欧洲一体化和对外政策。
来华访问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成员从很多年前就开始减少。1976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拥有一百万成员,到1998年选举胜利只有77万5千,2003年9月降到了66万3千,2005年11月只剩下59万1千人。
德国社会民主党在议会中的席位
2005年,一向有“社民党家乡”之称的北威州举行大选,5月22日公布的第一轮选举结果显示,德国社会民主党落后主要对手CDU/CSU7个百分点,失去了长达39年的执政党地位。从而导致施罗德政府建议2005年秋季提前举行联邦国会大选。
2006年4月10日,社民党主席马蒂亚斯·普拉策克因听力严重下降辞职。五月起由临时党大会选出的前副主席库特贝克继任。
2009年9月27日德国联邦众议院选举,德国社会民主党遭到重大挫折,党主席弗朗茨·明特费林辞职。加布里尔于2009年11月13日当选为该党主席。
2017年3月19日,在德国社民党(SPD)在柏林举行特别代表大会上,全部605名代表都投票支持马丁·舒尔茨(Martin Schulz)出任党主席。在德国战后历史上,这样的得票率在社民党领导人选举中还从未出现过。会议同时正式推举舒尔茨为社民党下届总理候选人,在9月的联邦议院选举中挑战默克尔。
至此,社民党正式完成了从现任主席西格玛尔·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到舒尔茨的权力交接。党代会气氛十分高涨。
2017年德国联邦议会选举,社民党的得票率为20.5%,为68年来最低得票率。但仍居德国第二大政党。
2018年3月,社民党党内投票通过决议,再次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联盟党组成大联合政府。
2019年6月2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安德烈娅·纳勒斯宣布辞去党主席职务。
2021年,德国社会民主党7日签署了联合组阁协议,德国将来的政府将按照该协议运行。
当地时间2023年2月,德国首都柏林进行市议会选举,执政党社民党在2023年的首场州议会选举中,仅获得18.4%的选票。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8日,德国执政联盟之一的社会民主党举行党代会,选举产生党主席。埃斯肯和克林贝尔仍然担任社会民主党主席,将再连任两年,社民党继续维持双主席模式。
代表人物
勃兰特(Willy Brandt)(1913-1992)、施密特(Helmut Schmidt)(1918-)、施罗德(Gerhard Schroder)(1944-)、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1958-)
历史官员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1918
施罗德与胡锦涛会晤
古斯塔夫·鲍尔 1919-1920
赫尔曼·米勒 1928-1930
维利·勃兰特 1969-1974
赫尔穆特·施密特 1974-1982
格哈德·施罗德 1998-2005
奥拉夫·朔尔茨 2021-
组织结构
分为中央、特别行政专区、县、乡镇地方四层级。中央:全国党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监委会、顾问委员会。另有社会主义青年组织;社民党妇女组织;社民党劳工问题组织;社民党中小企业组织;社民党法律学术组织;社民党保健组织;社民党教育组织等。
人事
公职:邦与联邦层级候选人,由执行委员会提名。
党职:党代表:由400个专区组织按党员人数以比例选举产生。主席、副主席由理事会选出。理事会:由主席、副主席、干事长等所组成。监委会:党代表大会选出。顾问委员会:由监委会成员与党代表大会选出。
德国社会民主党拥有556185名党员(2007年2月28日),从而超过CDU和CSU联盟成为德国最大社会党派。凡14岁以上的德国人,在外国长期旅居的德国人,在德国生活的外国人,只要持相同政见,都可以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43%的社民党党员都在60岁以上,8%为35岁以下的青年,三分之二的党员为男性;将近一半的党员是工人或者公司雇员,12%为家庭妇女(或居家男性),11%为公务员。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