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德伯常量 编辑
里德伯常量是原子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常量之一,为一经验常数,一般取R=1.097373157×10^7m-1。里德伯常量起初是在为表示氢原子光谱的里德伯公式中引入的, 1/λ=R。其中的R,即里德伯常量,实验测得的数值为:R=1.0967758×10^7m-1。1913年波尔推导出其理论值,为R=1.09737315689396×10^7 m-1,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后来,波尔引入约化质量,计算出理论值R=10967757.8m-1
中文名:里德伯常量
外文名:Rydberg constant
理论值:R=1.097373157×10^7 m^-1
实验值:R=1.0967758×10^7m^-1
1908年,德国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希·帕邢(Friedrich Paschen)发现了氢原子光谱的帕邢系 。
e是元电荷,h是普朗克常数,ε0为真空介电常数,me为电子质量。
计算后可得:R = 1.097373157×10^7m-1,与实验值误差仅万分之五。
后使用把原子核质量视作无穷大的二体问题非惯性系解法,修正为将me约化质量最终计算出R=10967757.8m-1
玻尔把普朗克常数和里德起来,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子结构模型理论与原子光谱的本质联系为光谱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