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编辑

搜集整理和收藏图书资料的机构

图书馆图书馆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图书馆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换句话说,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图书馆

外文名:Library

最早的图书馆:尼尼微图书馆

著名图书馆:都柏林图书馆

发展历史

编辑

国际

图书馆

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巴比伦的神庙中就收藏有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最早的藏书地点是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公元前4世纪)的藏书之所。

图书馆图书馆

最早的图书馆——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尼尼微图书馆(亚述帝国的国王亚述巴尼拔建立,所以又称亚述巴尼拔图书馆)。这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在时间上要比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古代最大图书馆)早400多年,而且由于泥版图书的特殊性,没有像亚历山大图书馆一样毁于战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

国内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作“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罢了。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唐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七阁等等。

“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 据《在辞典中出现的“图书馆”》说,“图书馆”一词最初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时为1894年。

中国最早的省级图书馆为1904年创办的湖南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

社会影响

编辑
深圳成图书馆“千馆之城”。深圳虚拟读者证以其免押金、免身份证、在线申办的方式,为读者利用公共图书馆提供极大便利。虚拟读者证的全面应用使读者能够畅顺使用图书馆的线上资源,方便地享受线下服务,同时也有力地支撑各馆的服务创新。 深圳图书馆在中国首创的“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已覆盖全市98%的街道,成为深圳“文化+科技”的典范。 2021年,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图书馆建筑面积达到135.5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73.3%;人均公共图书馆藏量0.89册,比2012年增长74.5%。

设施秩序

编辑

图书馆设施

广州图书馆

图书馆源于保存记事的习惯。图书馆是为读者在馆内使用文献而提供的专门场所。图书馆的阅览室一般分为普通阅览室、专门阅览室和参考研究室等类型。

图书馆基本规则

  • 1.

    严禁在图书馆内吸烟。

  • 2.

    保持室内整洁,禁止将食物及饮料带入馆内;请勿随意搬拽阅览桌椅。

  • 3.

    保持室内安静:入馆请将呼机和手机关机或调为静音状态;在馆内请轻声交谈,以免影响他人阅读。

  • 4.

    尊重管理人员,做个文明读者。

  • 5.

    爱护书刊资料及一切公共财物,请勿涂抹、撕毁、私藏书刊 。

  • 业务工作

    编辑
    图书馆的业务工作是由很多相互联系的工作环节组成的。一般包括文献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服务4 个部分。

    文献收集

    文献收集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基础。图书馆员首先要明确本馆的收藏原则、收藏范围、收藏重点和采选标准,了解本馆馆藏情况、文献的种类与复本数、各类藏书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哪些书刊可剔除(见藏书剔除)、哪些书刊要补缺等,此外还需掌握出版发行动态。然后以采购、交换和复制等各种方式补充馆藏。

    文献整理

    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文献整理包括文献的分类、主题标引、著录和目录组织等内容。文献分类不仅为编制分类目录和文献排架提供依据,也便于图书馆统计、新书宣传、参考咨询和文献检索等。文献主题标引是根据文献内容所讨论的主题范围,以主题词来揭示和组织文献的。文献分类和主题标引是揭示文献内容的重要手段,文献著录则是全面地、详尽地揭示文献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的主要手段,它便于读者依据该文献的各种特征确认某种文献,获得所需文献的线索。图书馆员把各种款目有序地组织成图书馆目录(见目录组织法)以揭示图书馆馆藏。图书馆目录是检索文献的工具,也是打开图书馆这个知识宝库的钥匙。

    文献典藏

    文献典藏主要包括书库划分(见馆藏组织)、图书排列(见同类图书排列法)、馆藏清点和文献保护等。其中,文献保护是一项专门技术,包括图书装订、修补、防火、防潮、防光、防霉和防虫以及防止机械性损伤等。

    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服务工作是一项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工作。它包括发展读者(如发放借书证)、读者研究、文献流通和推广服务(包括文献外借、阅览服务、文献复制服务、馆际互借、流动图书馆服务等)、馆藏报道、阅读辅导、参考咨询和文献检索、读者教育等等。

    职能

    编辑

    传承文化遗产

    某图书馆大堂某图书馆大堂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产生了文字,用来记录这些文字的载体——图书也就应运而生。它记载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收集、加工、整理、科学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以便广大的读者借阅使用。图书馆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的,它担负的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任务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它是以文献为物质基础而开展业务活动的。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图书馆不但保存手写和印刷的文献,还保存其他载体形式的资源,而且保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

    开发信息资源

    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积极地开发,广泛地利用这些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它也是图书馆承担各种职能的基础。由于当今社会文献的生产数量大、增长快;社会文献的类型复杂、形式多样;文献的时效性强;文献的传播速度加快;文献的内容交叉重复;文献所用语种在扩大,质量下降等特点,使人们普遍感到利用起来十分不容易。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科学分析综合指引,形成有秩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信息流,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传递,使读者更好地利用它们。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发包括下面几项内容:

    第一,对到馆的文献进行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加工,最后调配到各借阅室,以便科学排架,合理的流通;

    第二,对馆外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搜索、过滤,成为虚拟馆藏,形成更加宽广、快捷的信息通道;

    美国国会图书馆

    对图书馆类型的划分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标准,必须把各种标准结合起来使用,才具有完全的意义。在上述各类型图书馆中,通常认为公共图书馆,科学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是我国整个图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因为这三大系统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较为丰富,技术力量较强,并承担着文献资料中心、服务中心、协调中心和研究中心的重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7个 。

    十大图书馆

    世界十大图书馆

    1.美国国会图书馆——华盛顿

    2.俄罗斯国立图书馆——莫斯科

    3.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

    4.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圣彼得堡

    5.大英图书馆——伦敦

    6.哈佛大学图书馆——马萨诸塞

    7.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

    8.莱比锡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莱比锡

    9.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东京

    10.法兰克福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法兰克福

    中国十大图书馆

    1.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

    2.上海图书馆——上海

    3.南京图书馆——南京

    4.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

    5.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

    6.重庆图书馆——重庆

    7.山东省图书馆——济南

    8.四川省图书馆——成都

    9.天津市人民图书馆——天津

    10.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州

    下一篇 学术图书馆

    上一篇 美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