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伊利埃斯库 编辑
扬·伊利埃斯库(Ion Iliescu;1930年3月3日——),罗马尼亚前总统。出生于铁路工人家庭,曾赴莫斯科动力学院深造。曾担任过工程师,后步入政坛。1990年4月、1992年10月和2000年12月三次当选罗马尼亚总统。
中文名:扬·伊利埃斯库
外文名:Ion Iliescu
国籍:罗马尼亚
民族:罗马尼亚人
出生日期:1930年3月3日
毕业院校:布加勒斯特理工学院、莫斯科动力学院
代表作品:《重燃希望》、《一体化与全球化——罗马尼亚之见》
职业:革命家,政治家,动力工程师
出生地:伊尔福夫县奥尔泰尼察
政党:罗马尼亚共产党
职务:罗马尼亚总统
1942年,伊利埃斯库12岁时因母亲从事地下斗争而被捕,并受到秘密警察的审问。中学毕业后,曾在布加勒斯特理工学院学习,后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深造,在中学和大学里即从事青年活动。
1965年
1949年任劳动青年联盟中央执行局候补委员。
1955年曾任布加勒斯特动力研究设计院工程师。
1955年—1956年到布拉格国际学联书记处工作。
1955年毕业后在布加勒斯特动力研究设计院工作,任设计工程师。
1956年—1959年任罗马尼亚共青团中央书记兼全国学联主席。
1960年任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1965年在罗共九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任党中央宣传部长,同时还兼任大国民议会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席。1968年升为中央委员。
1968年—1971年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兼部长会议青年部长。1969—1971年相继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书记(主管文化宣传工作)。
1971年2月因反对齐奥塞斯库提出的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17条措施”而遭到齐奥塞斯库的公开点名批评,1972年3月被解除中央书记职务,调任蒂米什县党委宣传书记。
签名
1974年罗共十一大时仍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同时兼任国务委员会委员。
1979年罗共十二大时降为中央委员。
1979年8月—1984年3月任全国水利资源委员会主席,因反对齐奥塞斯库修建耗资巨大的多瑙河—布加勒斯特运河工程而被解职。
扬·伊利埃斯库总统
1989年12月22日,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成立并接管政权,扬·伊利埃斯库代表救国阵线委员会宣布救阵纲领,同时任救国阵线委员会委员。
1990年1月1日当选救国阵线委员会执行局主席。
1990年2月13日成立了具有临时议会性质的罗马尼亚全国联盟临时委员会,伊利埃斯库当选为主席。同年4月8日他在救国阵线全国代表会议上当选为主席并被推选为救国阵线总统候选人,5月20日大选中,以85%的得票率当选为罗马尼亚总统。
1992年10月、2000年12月分别再次当选为总统。后去职。
1997年当选社民党主席。
2002年会见布什
扬·伊利埃斯库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塔里娅·哈洛宁
上一篇 若阿金·阿尔贝托·希萨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