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轩尼诗 编辑
约翰·轩尼诗(John LeRoy Hennessy),1952年9月22日出生于纽约亨廷顿,2017年图灵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ACM Fellow,IEEE Fellow,Atheros公司、MIPS公司联合创始人,斯坦福大学第十任校长。约翰·轩尼诗于1973年获得维拉诺瓦大学电气工程学学士学位;1975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77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受聘为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助理教授;1983年晋升为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副教授;1986年受聘为威拉德和伊内兹·克尔·贝尔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199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2年至1998年担任硅图形计算机系统公司首席架构师;1995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6年至1999年担任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1999年至2000年担任斯坦福大学教务长;2000年至2016年担任斯坦福大学校长;200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6年被任命为斯坦福大学奈特-轩尼诗学者项目主任;2017年获得图灵奖。约翰·轩尼诗的工作集中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
中文名:约翰·轩尼诗
外文名:John LeRoy Hennessy
出生日期:1952年9月22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7年获得ACM图灵奖
主要成就:200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纽约亨廷顿
1973年,获得维拉诺瓦大学电气工程学学士学位。
1975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1977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1977年—1983年,担任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助理教授。
1983年—1986年,担任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副教授。
1986年,受聘为威拉德和伊内兹·克尔·贝尔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
199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92年—1998年,担任硅图形计算机系统公司首席架构师。
1995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6年—1999年,担任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
1999年—2000年,担任斯坦福大学教务长。
2000年—2016年,担任斯坦福大学校长。
200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6年,被任命为斯坦福大学奈特-轩尼诗学者项目主任。
2017年,获得图灵奖;同年入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83年,在IBM John Cocke的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基础上,约翰·轩尼诗团队开发了一个名为MIPS(无连锁流水线级的微处理器)的原型芯片,第一款MIPS芯片使用了25000个晶体管,运行速度比伯克利的RISC-2芯片(40760个晶体管)更快,后来MIPS芯片处理器与斯坦福大学詹姆斯·克拉克(James Clark)开发的定制图形相结合,为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好莱坞所依赖的高性能图形工作站提供了动力;针对他们的芯片中的RISC思想与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架构之间的竞争,轩尼诗与合作者为设计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复杂性更低的微处理器创造了系统的定量方法。
学术论文
截止到2023年6月,约翰·轩尼诗已发表论文344篇;引用数:63874,H-index:73。
人才培养
掌校政绩
在约翰·轩尼诗担任校长期间,斯坦福大学筹集了13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包括在从2007年到2011年的五年筹款活动中筹集了62.3亿美元。
在约翰·轩尼诗担任校长的16年里,他重塑了斯坦福大学的建筑、校园、研究概况和财政资源。《斯坦福杂志》(stanford magazine)上的一篇赞赏文章对他任期内的成就进行了分类:“70个建筑项目”,校园文化向“跨学科合作的深刻承诺”的转变,以及对重大衰退挑战的“灵活而果断的处理”。
教育理念
约翰·轩尼诗认为,创业精神是学校根基的一个重要部分。
编著教材
约翰·轩尼诗与大卫·帕特森合著的《计算机体系架构:量化研究方法》一书,已成为各大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专用教材。
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 荣誉表彰 |
---|---|
2017年 | 图灵奖 |
2017年 |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
2012年 | IEEE荣誉勋章 |
2010年 | 全球半导体联盟张忠谋杰出领袖奖 |
2008年 | 美国哲学学会会士 |
2005年 |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创始人奖 |
2004年 | NEC(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与通信奖 |
2002年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2001年 | 西摩·克雷计算机工程奖 |
2001年 | 美国计算机协会和IEEE计算机协会Eckert-Mauchly奖 |
2000年 | IEEE约翰·冯·诺伊曼奖章 |
1997年 | ACM Fellow |
1995年 |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
1994年 | IEEE emanuel R.Piore奖 |
1992年 |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1991年 | IEEE Fellow |
1984年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总统青年研究员奖 |
1983年 | 维拉诺瓦大学约翰·J·加伦纪念奖 |
家世背景
约翰·轩尼诗出生于1952年,在纽约亨廷顿长岛北岸长大。他的母亲是一名教师;他的父亲是一位电气工程师。
家庭成员
约翰·轩尼诗的妻子—安德里亚·伯蒂,是他当初在当地的金·库伦杂货店做货架库存工作时认识的女孩,轩尼诗曾因发明自动井字游戏赢得科学博览会奖,这给参加安德里亚高中毕业舞会的母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4年轩尼诗与安德里亚结婚。
任职时间 | 担任职务 |
2007年 | 美国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
1984年—1992年 | MIPS计算机系统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
/ | 思科系统董事会成员 |
/ | 谷歌董事会成员 |
/ | 美国阿尔法特公司董事长 |
他们(轩尼诗和帕特森)的贡献已被证明是整个行业蓬勃发展的基础(their contributions have proven to be fundamental to the very foundation upon which an entire industry flourished)。(比尔·盖茨评)
作为斯坦福大学的第十任校长,约翰·轩尼诗在21世纪领导了斯坦福大学在多学科研究和教学方面的非凡发展(As Stanford University’s 10th president, John L. Hennessy led the university’s extraordinary growth in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the 21st century)。(斯坦福大学官网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马克·泰西耶·拉维涅
上一篇 唐纳德·肯尼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