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孙 编辑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黄克孙黄克孙

物理学家,翻译家,诗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28年生于广西南宁。1938年抗战时家奔菲律宾。1947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物理,1953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数年后,回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授,1999年退休。著有物理学论文及专著《统计力学》、《量子场论》等多种。人文方面著作有中译《鲁拜集》、英译《易经》及诗集《沧江集》。于2016年9月1日在美国逝世,享年88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黄克孙

外文名:Kerson Huang

国籍:美国

出生地:广西南宁

出生日期:1928年3月15日

逝世日期:2016年9月1日

毕业院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代表作品:《鲁拜集》

任职院校:麻省理工学院

人物介绍

编辑
黄克孙1928年生于广西南宁。小时因为内战,常常在一个地方住不上一年,在广州住了两年,算是最长。黄克孙的父亲原来加入国民党,后来因为“清党”的缘故,逃到菲律宾去了。二战期间,日本人占领菲律宾,把侨领抓起来枪毙。作为侨领的黄父逃到山里,走投无路时在山脚下拿斧头砍自己的头,用血在山壁上写“中国万岁”,然后昏迷过去。后来被土人发现时,假装发疯,被送到疯人院去,就这样躲过了日本人。黄克孙去疯人院看父亲的时候,父亲说:“你看我,浑身刀子,没有一把快的。我的名字是写在水上的。”

黄克孙在小学、中学都没有完整地上学,总共才读了五年。他在家自学,背《唐诗三百首》,看四书五经。他也看一点物理、数学,进了中学以后,对物理很有兴趣:“我发现物理是可以解释整个世界的最有系统最可靠的东西,并且很美!”

1947年,黄克孙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他用三年拿到学士学位,再用三年拿到博士学位。尽管在学校的时间不长,但他说:“我在学校以外,读了很多东西。写诗都是我自己学的。”

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论文是关于核物理的。1953年获得学位后,他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数年后回到麻省理工学院任物理教授,一直 到1999年退休。

出版图书

编辑

统计力学

作者名称 黄克孙

作品时间2019-7

黄克逊先生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Technology)荣誉退休教授。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1928年出生于中国南宁市,在菲律宾马尼拉长大。先后于1950年和195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

下一篇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 开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