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学家 编辑
东方学家指的就是所有研究东方的学者,他们为政府对东政策提供理论指导。他们通过研究东方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信仰、心性、习俗、语言、及其优点和弱点,为其政府以最有效的手段控制和奴役东方提供理论指导。爱德华 W 萨义德在他的《东方学》一书中说:“任何教授东方、书写东方或研究东方的人—不管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还是语言学家,无论面对的是具体的还是一般的问题——都是‘东方学家’,他或她所做的事情就是‘东方学’。”
中文名:东方学家
别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释义:所有研究东方的学者
研究方面:信仰、心性、习俗
东方学家研究的“东方”是广泛的,包括整个东方,专论东方学家与中东,主要是东方学家与伊斯兰之间的关系。这是东方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换句话说东方学家最关注的是伊斯兰。
《东方学》著作
19世纪是东方学的确立时期。在前一阶段东方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东方学研究的众多方面都有突破和发展。系列考古发现和东方古代铭文的解读,是东方学确立的基础之一。格罗特芬德对波斯楔形文字的破译(1802),罗林逊对亚述、巴比伦楔形文字的解读,高波利翁对埃及象形文字的发现(1822)以及多次对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小亚细亚、印度、中国考古都取得成果。东方语言学发展成熟,大型东方语言辞典、自成系统的语法著作陆续出版。如《英华字典》(6卷)、《梵文字典》(7卷)、《阿英词典》(8 卷)、《 中俄大辞典 》、《梵文文法》、《汉文典》等。东方历史研究也是19世纪东方学颇有成就的领域。在搜集东方史料的基础上撰写东方通史著作的学者有罗林逊、敦克尔、勒诺尔曼、马伯乐等。东方学确立的主要标志是各国东方学研究组织的建立和国际东方学会议的召开。巴黎的亚洲学会、伦敦的皇家亚洲学会、美国的东方协会、莱比锡的德意志东方学会等在19世纪初期相继成立。1873年世界东方学家代表齐集巴黎举行第一届国际东方学会议,以后每隔3~4年召开一次。
20 世纪,东方国家的一批学者加入东方学的研究队伍,以不同于西方东方学界的民族视野研究东方学,以其材料充实的研究成果而异军突起。一些研究领域呈现出繁荣局面。如敦煌学研究成为国际性的热门。汉学、中东学、日本学由于 20 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与变化,成为显赫之学。沙畹(1865~1918)的汉学著作、戴密微的敦煌学研究成果、汉密尔顿·吉布的《 阿拉伯文学史 》 、瓦特的《穆罕默德:先知和政治家》、陶德的《拉贾斯坦编年史与文物》、温德尼茨的《印度文学史》、谢尔巴茨基的《印度逻辑》等都是东方学的重要论著。
东方学家的国际性合作研究是 20 世纪东方学的新发展。如《 伊斯兰百科全书 》 就是西方各国伊斯兰-阿拉伯学者通力合作的产物。1942年出版了 4 卷本,然后各自根据已取得的学术成果进行专题研究 , 提供基本书目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编写的 3 卷中大部分词条是专门学者撰写的学术论文 。1954年又在英、法、德学者的主持下修订,自1960年陆续出版各卷,汇集了20世纪世界阿拉伯研究的成果。
1993年在香港举行第34届东方学国际会议。世界各国的东方学家聚会香港,就中国踏进21世纪的门槛、珠江三角洲;潜力与机会、亚洲科技史、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东亚公民社会与停滞不前因素、敦煌研究、丝绸之路研究、佛教与佛学研究等课题展开深入讨论。
东方学家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东方学的研究内容由过去的语言、历史、文化、哲学、宗教发展到当代亚非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全面研究。敦煌学、西藏学的基地在中国,其研究水平处于当代世界的前列。对其他领域的研究,中国的东方学者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以后,国内相继成立了一些专门的东方研究机构。1956年成立的国际关系研究所设西亚、北非组,主要研究当代中东的政治、对外关系、社会状况和经济等问题。1959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筹建亚非研究所。1962年在北京成立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亚非学会。中国亚非学会和亚非研究所合办《亚非译丛》等刊物。1964年北京大学设亚非研究所。80年代以后,有关东方学的各种学会和研究机构纷纷成立。北京大学设有东方文化研究所、伊朗研究中心 、朝鲜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等。有关期刊有《南亚研究》、《东南亚研究》、《阿拉伯世界》、《西亚·北非》、《日本研究》、《东方丛刊》等。
季羡林
毫无疑问,东方学家的研究是主观的,他们研究的目的并非为了探求真理,而是为自己的国家在思想和物质上控制和奴役东方而服务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不择手段。极尽歪曲和误导之能事.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在这方面读者可以参阅爱德华W萨义德所著的《东方学》一书。
“ 作为一种文化工具,东方学中到处充满着强力 活动 评判 真理愿望和知识。东方是为西方而存在的,或至少无以计数的东方学家是这么认为的,这些东方学家对其研究对象的态度要么是家长式的强加于其上,要么是肆无忌惮的凌驾于其上-------当然那些古典的研究者除外”-----------<<东方学>>爱德华 W 萨义德著。 到这里,读者就会理解我在第一段中所说的话的含义了,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东方学家是我们东方人的敌人,他们的目的是让我们远离自己的精神财富,而许多东方人却鹦鹉学舌,盲从他们,把他们当作我们了解和认识伊斯兰的权威,这不能不说是东方人的一个耻辱,尤其是穆斯林的耻辱.
一方面我们要认清东方学家的真面目,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努力克服它。他们的东西并非全部都是错误,有些东西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但我们应该有明辨力,要有高度清醒的头脑,把他们对我们的研究作为对我们的鞭策、提醒和进步的动力,而不是只顾盲目的跟着“权威”的尾巴走,上了当,受了骗还一口一声的权威。
季羡林
这本小册子主要探究东方的历史、范围、动机、目的、手段及东方学家在这一领域的最重要的著作.这是对东方学现象所进行的较早的客观研究(兼顾他们的功劳与过失) 在此书中作者想要传达读者这样一个观念:在评价任何一个人之前,首先应当用雪亮的眼睛和清醒的理智对他进行科学的解读。
作者在此书中列举了许多生动具体的例子说明部分穆斯林知识分子受东方学家的影响之深,同时揭露了东方学家的目的和手段及对伊斯兰的歪曲,在揭露东方学家的丑恶嘴脸的同时,作者也公正的指出东方学家中有一部研究者是为真理而进行研究,但这些人为数极少,因为他们的研究与传统东方学家们-----权威们的不吻合,所以各个领域都不欢迎他们,于是经济上面临困难,举步维艰;他们中也有的人因探求真理排除己见而认识了伊斯兰的真理而信奉伊斯兰的。
2、1823年,伦敦成立了一个协会专门鼓励东方学研究的,英王接邀请被邀请作为该协会的监护人。该协会出版了《亚洲国王协会杂志》。
3、1842年,美国人创办了一个协会,并出版名为《美国东方协会》的杂志。同一年德国的东方学家也出版了他们自己的杂志。奥地利、意大利、俄罗斯的东方学家也纷纷采取行动出版类似的杂志。
4、美国东方学家在这个世纪出版的杂志还有《东方研究协会杂志》,此杂志在俄亥俄洲的冈比尔出版,在伦敦、巴黎和加拿大的多伦多都有它的分支机构。但该杂志是否还出版就不得而知了。虽然该杂志有时也涉及一些宗教问题,特别是在其“书籍”篇中涉及最多,但从总体上来说它是一份政治东方学杂志。
5、美国的东方学家直到现在还出版《中东事务杂志》和《中东杂志》,其总体特征也是政治东方学的特征。当前美国东方学家出版的最危险的杂志是《伊斯兰世界》,此杂志是兹威卖(zweimer)于1911年创办的,2012年在美国的哈尔特福尔德出版,主编是凯尼司克拉吉,该杂志具有具有明显的传教特征。
6、法国的东方学家也办有一份杂志,该杂志的精神和《伊斯兰世界》相似,也具有反对伊斯兰的传教特征,它的名字也叫《伊斯兰世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