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丝正比室 编辑
多丝正比室是指工作在气体特性曲线的正比区,且具有多丝结构的一种新型粒子探测器。多丝正比室由大量平行细丝组成,所有这些细丝都处于两块相距几厘米的阴极平面之间的一个平面内,阳极细线的直径约为十分之一毫米,间距约为一或几毫米。每根丝都会像正比计数管一样地工作,并可使空间精度达到一毫米或更小。每根丝都能承担极高的粒子记录速率,可高达每秒几十万次。同时,这种结构能以模块方式组成所需的各种体积和形状,易于做成大面积探测器,适于进行不同规模和特点的实验。
中文名:多丝正比室
外文名:multiwireproportional chamber
发明者:G.夏帕克
现在的粒子物理实验要求记录粒子径迹能够做到高精度和大面积覆盖,用一层层这样的老式正比计数管复盖大的面积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达到需要的空间精度。突破来自夏帕克发明的多丝正比室。图92-1示意性地表明了多丝正比室的结构原理。这种装置由大量平行细丝组成,所有这些细丝都处于两块相距几厘米的阴极平面之间的一个平面内,阳极细线的直径约为十分之一毫米,间距约为一或几毫米。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类多丝结构会因相互感应等问题而不能正常工作。夏帕克则与人们普遍的想法相反,1968年提出,每根丝都会像正比计数管一样地工作,并可使空间精度达到一毫米或者更小些。每根丝都能承担极高的粒子记录速率,可高达每秒几十万次,在当时这已是异常的高速率了。同时,多丝正比室结构易于做成大面积,并能以模块方式组成所需的各种体积和形状,适于进行不同规模和特点的实验。
多丝正比室的每根丝都单独配备一个放大器。现代电子学正好可以提供能源消耗极小的密集型放大器,这样就使建造数万以致数十万的电子读出系统成为可能。这样的装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能够用计算机记录信号,并处理大量数据。同过去以照相为主的记录带电粒子径迹方法相比,新探测器成千倍地提高了获取实验数据的速度,并能最大程度地选择出实验者所希望研究的事例,高效地分析那些真正揭露物质内部秘密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早在1968年提出多丝正比室的同时,夏帕克就致力于进一步发展多丝正比室。其中一项就是漂移室。漂移室的结构和多丝室基本相同,预先测定电子在气体中漂移速度,通过测量从粒子通过瞬间产生原始电离到电离电子漂移到阳极丝产生电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由此可以确定原始电离距离阳极丝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测量径迹位置的空间分辨率,达到小于0.1mm,同时保持多丝正比室的优点。这一设想由夏帕克和他的合作者以多种形式实现,进一步推动了实验粒子物理学的发展。
夏帕克1968年的发现带动了不同类型丝室的大规模发展。目前,粒子物理学每一项实验都要用到某种类型的径迹探测器,这些探测器都是从夏帕克最初的发明发展而来的。夏帕克本人一直处在这一发展的中心地位,数以千计的科学家,包括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在其它地方工作的科学家,都得益于这一发展。里希特和丁肇中于1974年发现粲夸克,并由此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他们的工作中就使用了几种多丝正比室。1983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中间玻色子,也用到了多丝室。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夏帕克积极地从事把多丝正比室这一系列探测器推广到粒子物理学以外的领域,使高能物理的技术成果直接为人类谋福。在他的指导和参与下,这一技术已经有效地运用到几乎所有成像和精确显微的领域里,特别是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在日内瓦大学医学中心和法国一些医疗中心,上述仪器已成功地应用于X射线和β射线的成像诊断中。由多丝正比室引发的一系列新探测器在实际应用方面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引人注目,这门新技术显示出了广阔的前景。
当带电粒子通过多丝正比室时, 原电离产生的初始电子, 在电场作用下向邻近的阳极丝漂移, 并从电场中获得足够的能量与气体分子碰撞引起离子增殖产生脉冲信号。设阳极丝半径为a, 丝距为s, 阳极丝到阴极的距离为s, 则在a远小于s的条件下, 阳极丝附近的电场的分布可近似地认为按
为求得空间任意点的场,将阳极丝面和阴极视为无穷大,%20于是可简化为平面问题即二维问题。选取上图所示的复平面坐标,%20则在
的条件下, 图中的斜线部分与圆筒型计数管一样。其电场强度和电位表示如下
C为阳极丝单位长度上的电容,其值为
多丝正比室
多丝正比室有方形、长方形、圆筒形等。常见的方形室见结构示意图,小的面积仅几十平方毫米,大的达十几平方米。阳极丝常用20μm、40μm直径的镀金钨丝,阴极丝通常用 100μm左右的铍铜丝、镀金钨丝或不锈钢丝。最常见的室框架为玻璃纤维板,窗为涤纶薄膜。气体常用流通式,最有名的是体积之比为75.0%氩+24.5%异丁烷 +0.5%氟里昂13B1构成的“魔异气体”。各丝均接有放大器,并连接计算机进行精确的定位测量和在线分析。
目前多丝室已广泛应用于粒子物理实验,成为高能物理实验的主要探测器之一,许多实验已达到使用几千甚至几万根阳极丝的规模。此外,它还广泛应用于核物理、天文学及宇宙线物理中,并正在逐步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如X 射线、正电子、质子或中子的照相诊断。
多丝正比室获得广泛应用的原因是:定位精度高(几百微米)、时间分辨好 (约20纳秒)、允许高计数率(每秒丝)、直流高压下自触发工作、连续灵敏、能同时计数和定位、易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能在高磁场中工作、有较好的能量分辨本领,并可从一个室单元中同时读出x、y两维坐标。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