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人教育 编辑
全人教育的说法来自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该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讨论的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指出:全人教育即以促进学生认知素质、情意素质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为教学目标的教育。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中认为: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的独特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即“成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是唯一真正的学习。而这正是全人教育的理念基础。
目录
在罗杰斯的教育理想中,他想培养的是“躯体、心智、情感、心力融为一体”的人,也就是既用情感的方式思考又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完人”或者“功能完善者”。这便是全人教育的主旨 。
该教学观将学生放到教育的中心,更好的给予学生关怀,使其无论是情感或者是意志都得到极大的关注,有利于学生发展,向着“全人”的目标前进。
台湾中原大学多年来一直标举“育自由思考、重责任伦理、秉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就其内涵而言,“全人教育”首先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其次是传授知识的教育;第三就是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全人教育就是培养“全人”或“完人”的教育。就其教育目的而言,“全人教育”把教育目标定位为: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简言之,全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理想的教育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理想的人应是全人,应具备全部人类的文化,即培养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 。
在西方教育学家的观点中,他们将全人教育视为以下几点:
(一)全人教育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
(二)全人教育寻求人类之间的理解与生命的真正意义。
(三)全人教育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全人教育鼓励跨学科的互动与知识的整合。
(五)全人教育主张学生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平衡,注重生命的和谐与愉悦。
(六)全人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整合思维的地球公民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