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 编辑
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Shaw Colle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是香港中文大学第四所成员书院,创立于1986年,创办人为邵逸夫。逸夫书院坐落于中文大学校园西北部,面对吐露港。
中文名: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
外文名:Shaw Colle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创办时间:1986年
现任领导:梁耀坚
校训:修德讲学
地址:沙田区马料水
逸夫台
1986年7月30日,当时的香港立法局正式通过“香港中文大学(宣布成立逸夫书院)条例”,赋予逸夫书院法定地位。
1987年1月12日,逸夫书院在校园建筑工地举行奠基典礼,主礼嘉宾为书院创办人邵逸夫与时任署理港督钟逸杰;后来,书院校董会议决将每年的此日(1月12日)定为院庆日。同年,时任医学院精神科学系讲座教授的陈佳鼐教授获委任为书院首任院长,马临教授则获选为书院校董会主席。
1990年3月3日,书院校园正式落成启用,并由时任港督卫奕信和书院创办人邵逸夫主持书院的开幕典礼。
国楙楼
此外,书院的口号是“臻善存德,居高怀仁”,与院训互相呼应,强调同学在追求卓越之余仍注重操守,居于领导地位仍怀有仁爱之心。
逸夫书院
服务社群
同学努力学习,期望以所学专长,回馈社会,为群体及有需要人士服务。书院除鼓励同学自发参与发展社会服务项目外,由同学主导的社区服务计划和扶轮服务团等活动,院方皆善加辅导及提供资助。今后亦将继续策划组织团队,积极带动和增强同学对社会关怀的意识,并已开办与社会企业、扶贫等创新学科,纳入通识教育课程。
关怀祖国
文澜堂
放眼世界
学生作为世界公民,需要放眼世界。书院设有杰出访问学人计划,邀请海外知名学者来校演讲,同学可从中学习而获益。书院与多所海外友好院校已建立了伙伴关系,目标是促进双方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同时继续发展不同形式的交流和交换计划。
致力环保
最基本的环保要从个人内心出发,主动致力于节约能源,珍惜资源,爱护公物等行动的推广,而书院则会鼓励同学及同仁参与更多的校园环保活动,并将因应需求,举办不同类型活动,提升同仁、同学和校友的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支持环境保护的持续发展。
雅群楼
雅群楼:书院的教职员宿舍名为“雅群楼”,附设有多个访问学人单位,供海外学者访问大学或书院时住宿之用。
国楙楼:国楙楼“国楙楼”原名“第一学生宿舍”,是逸夫书院首座学生宿舍。宿舍于1989年9月正式启用,分高低座,高座楼高十层,低座高三层,合共提供宿位576个,男女生约各占一半。首任宿舍舍监为杨鹤强博士及邓素琴博士。1998年1月,李世纶堂捐赠巨款予逸夫书院,“第一学生宿舍”遂命名为“国楙楼”,以志善举,并藉以表彰该堂故族人李国伟与李楙昆仲对教育事业的热忱。
大讲堂
大讲堂:大讲堂是一座设计新颖的独立的建筑物,内设有一个四百九十五个座位的演讲厅,二楼展览厅名为越乔艺廊。大讲堂除作为大型教学讲堂,亦是举办研讨会及文娱活动的理想场所。
逸夫台:逸夫书院的书院标记位于书院校园入口,所在的平台名为逸夫台。平台高出 路面约两米,由一个半圆形与一个长形组成,面积二百七十多平方米,为同学举办大型户外文娱表演的热门场地 。
校友径:校友径位于室外篮球场旁,竖立刻有历届毕业学生姓名之牌匾。
第二任:杨汝万教授(1994年 - 2004年)
第三任:程伯中教授(2004年 - 2008年)
第四任:沈祖尧教授(2008年 - 2010年)
第五任:陈志辉教授(2010年 - 2020年)
第六任:梁耀坚教授(2020年 - )
吴先莹(新闻及传播):九巴企业传讯主管、前无线电视新闻部记者兼主播。
第二学生宿舍
梁德辉(新闻及传播):香港电台第2台节目主持人。
黄颖嘉(新闻及传播):香港有线电视新闻台主播。
邓小桦(中文):香港本地文学杂志《字花》创办人兼编辑。
黄世泽(政政):香港时事评论员。
陈克勤(政政):立法会议员(新界东)、前行政长官特别助理。
李致和(体育运动科学):香港三项铁人运动员。
许晓晖(工商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副局长。
方志刚(电子计算):“香港地下天文台”创办人。
孙耀威(电算工程):香港歌手、艺人。
张家丰(阿喱)(系统工程):东亚唱片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前香港商业电台节目主持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上一篇 利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