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港澳高校联盟 编辑
粤港澳高校联盟,成立于2016年11月15日,由中山大学率先倡议并与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大学共同发起,已汇聚中华人民共和国粤港澳三地40所高校。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充分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的作用,鼓励三地高校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中文名:粤港澳高校联盟
外文名: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University Alliance
属性:高校联盟
成立时间:2016年11月15日
学校数量:40所
发起单位: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
2020年7月10日,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在2020粤港澳高校联盟在线年会暨校长论坛上宣告成立。智慧校园联盟的成立顺应当前形势所需,将为后疫情时代粤港澳联盟高校的沟通合作带来更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平台,从而促动粤港澳高校联盟的发展,也将引领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合作 。
首批入盟高校(共26所) | 广东高校(10所) |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 |
香港高校(9所) |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岭南大学、 香港大学、 香港都会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教育大学 | |
澳门高校(7所) | 澳门大学、 澳门圣若瑟大学、 澳门旅游大学、 澳门城市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 澳门理工大学、 澳门镜湖护理学院 | |
2017年联盟新增2所广东成员院校 | 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 |
2019年联盟新增9所广东成员院校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北京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五邑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 |
2020年联盟新增3所广东成员院校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
2021年联盟新增1所广东成员院校 | 岭南师范学院 | |
2022年联盟新增1所广东成员院校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 |
2023年联盟新增1所广东成员院校 | 广东药科大学 | |
参考资料来源: |
联盟首届理事会理事长罗俊表示,粤港澳高校应“强强联合”,共同面对世界话语体系下的一流大学竞争。他亦倡议指,三地高校应寻找好科研合作的突破口,开展更多的项目合作。罗俊说,26所高校之间有着深厚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基础乃至共识,建议联盟内高校重大创新平台的开放共享。
联盟首届理事会理事长罗俊代表中山大学表态,中山大学的广州超算中心、天河二号超级电脑可提供联盟内高校进行计算科学研究,正在建设海洋科学中心、精准医学中心等大平台,也欢迎联盟内高校学者参与。
联盟首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沈祖尧表示,香港中文大学一直与广东部分高校在生物医学、海洋研究上有项目合作。如今联盟成立,学校可在物流、机器人、环境保护等更多领域开展合作。
交流互访
联盟首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沈祖尧表示,除了一些大型设施、昂贵的仪器设备可以共享外,联盟另一大意义在于得到教育部、地方政府支持,可以召集更多学校进行资源共享,深化学校间的合作程度。与以往粤港澳高校之间的双边合作相比,高校联盟为三地合作发展带来更大的平台,学生交流的领域和范围也更广。未来考虑通过学生互访、共同合作项目或设立创新训练营等形式进行交流,增进三地师生情谊。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主任苏朝晖称,粤港澳在教育上沟通往来已经很密切,相信未来三地师生间会有更多交流合作。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局长吴克俭表示,为成立高校联盟,三地已经筹备了一年时间。建立人才高地,不能单靠一个地区和一所学校,需要多地多校共同努力,优势互补,粤港澳高校联盟成立是三地教育合作发展的里程碑。
广东省副省长蓝佛安认为,联盟致力于深化三地学生交流和科研合作、协同创新,携手打造“粤港澳一小时学术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