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梓勋 编辑
香港恒生管理学院常务副校长
方梓勋,著名翻译家,现任香港恒生管理学院常务副校长、翻译学院院长及教授、山东大学外语学院荣誉奖座教授、《香港戏剧学刊》等学术期刊的编辑。方教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后赴加拿大深造,分别于约克大学及多伦多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教多伦多大学及约克大学,并为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系主任及教授。
中文名:方梓勋
毕业院校:香港中文大学、约克大学、多伦多大学
职业:翻译家
主要成就:香港恒生管理学院常务副校长
方梓勋曾发表有关翻译、文学和戏剧论文逾一百篇。
编著作品有《香港话剧论文集》、《香港话剧选》、《香港话剧访谈录》、《廿一世纪的华文戏剧》、《香港话剧史稿》、《另一种声音:香港国际诗歌之夜》、《论戏剧》(与高行健合著)、Dubbing and Subtitling in a World Context等。英译作品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的The Other Shore(《彼岸》)、Snow in August(《八月雪》)、Cold Literature(《冷的文学》)、Escape and The Man Who Questions Death(《逃亡》与《叩问死亡》),以及Of Mountains and Seas(《山海经传》)等。中译作品有《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死亡实验室》(Haute Surveillance)、《拉硬柴的梦游骑士》(Man of La Mancha)、《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Burning Patience)、《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等。方教授热心公职,为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戏剧小组成员、香港话剧团理事、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顾问等 。
香港话剧史稿
作者名称 方梓勋
本书阐述了香港话剧的萌芽发生(1911~1936),内地话剧的强大影响(1937~1945),香港业余话剧的发展(1946~1965),香港话剧的年轻力量的成长(1966~1976),香港话剧逐渐走向繁荣、走向成熟(1977~现在)五个阶段的发展历史。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