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炭 编辑
黑炭,俗称软炭,又称土窑炭,简称BC。表面纯黑或带有可被吹落的白色粉末的木灰。炭化终了时使火炽的木炭在窑内断绝空气消火而成。硬度小,敲击发瘖哑音,质地松软。容易着火,但灰化很快,不能耐久,火力也弱。中国华北地区的大范围雾霾,主要污染物就包括煤燃烧之后的残骸——黑炭粒子。
中文名:黑炭
外文名:black wood charcoal
简称:BC
俗称:软炭
学科:农业科学
黑炭
黑炭(Black Carbon,简称BC)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一类高度芳香化物质。
特点:优点易点燃;缺点易发爆、不耐烧、燃烧时有烟等。
黑炭的元素组成主要包括碳、氢、氧、钾、钙、钠、镁等,元素最终组成由炭化温度决定;另外,黑炭的组分还受其来源(前身生物质)原料粗细程度、升温速率、灼烧温度等的影响。
黑碳表面具有不均匀性,大部分碳原子所形成的石墨状微晶是无规则排列,为典型的非石墨化碳结构。研究表明BC具有多孔性和高比表面积以及丰富的的表面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有较高的亲和力从而对农药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同时BC对生物利用和自然系统中污染物的迁移有着重要的影响。
黑炭的物理、化学特征与制备温度和时间有密切联系。随温度升高、时间增加,黑炭的产率、挥发性物质含量降低,但C、P、K含量增加;黑炭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黑炭的微结构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黑炭的破裂程度加剧,且其疏松多孔结构会遭到破坏,但表面积增大。
有研究发现黑炭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扮演重要角色,可增强土壤对磺胺甲嘧啶的吸附能力,且黑炭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亲和力,在土壤中对磺胺甲恶唑,五氯苯酚等都有很好的吸附能力;此外发现黑炭吸附四环素主要通过离子交换,表面络合及π-π键实现的。与此同时环境中存在大量的腐殖酸,进入到土壤中的黑炭会与腐殖酸发生一定的界面作用,从而形成黑炭腐殖酸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对抗生素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明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