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艺术大学 编辑
台湾艺术大学(英文: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NTUA),简称台艺大,成立于1955年10月31日,位于台湾省新北市板桥区浮洲地区,前身为艺术学校及后来的台湾艺术专科学校(简称艺专)。台湾艺术大学是台湾地区历史最悠久、学科结构最均衡的艺术高等学府,也是近代台湾艺术教育的重镇。其中李安、侯孝贤、王童、朱宗庆、简文彬、陈澄雄、蔡尔平、郭承丰、黄光男等众多校友,更在其艺术专业领域上大放异彩。该校约有学生5,000余人,专任教师180余位,兼任教师700余位。现有美术、设计、传播、表演艺术、人文五大学院,共计14个系所、3个独立研究所,3个教学中心等单位,架构出14系、21硕士班、6博士班的教学系统。
中文名:台湾艺术大学
外文名: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NTUA)
简称:台艺大
创办时间:1955年10月31日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艺术类
主管部门:台当局“教育部”
现任领导:陈志诚(校长)
硕士点:21
博士点:6
院系设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传播学院,表演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校训:真善美
地址:台湾新北市板桥区大观路一段59号
属性:国际知名艺术学府
面积:9.71 公顷
1955年台湾艺术大学前身艺术学校成立,初设影剧、国剧、美术印刷三科。次年增办三年制影剧编导专修科,1957年增设五年制音乐与美术工艺科,同时影剧、国剧、美术印刷三科亦改为五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1958年台湾中华教育制片厂并归该校。48年因实行精简,原设之国剧、影剧编导、美术印刷、美术工艺四科暂停招生。1960年秋台当局“教育部”核准该校改制为“台湾艺术专科学校”。50年秋美工科恢复招生。51年秋增设美术科,美印科亦恢复招生。1963年办理推广教育,增设三年制夜间部,分四年授课,并新设广播电视科。53年夜间部增办美术、美印两科。改制后,日、夜间部各科除日间部音乐科仍为五年制外,其余各科均为三年制(招收高中毕业生)。1967年秋美术科雕塑组改为雕塑科。1968年秋日间部增设广播电视科,同年,夜间部美术印刷科及音乐科暂停招生。1971年增设五年制日间部国乐科。同年,增设夜间部三年制国乐科。1973年设三年制夜间部舞蹈科。1977年增设五年制日间部舞蹈科。1981年秋影剧科分设为戏剧科及电影科。71年秋戏剧科增设夜间部国剧组。1985年美工科分设工艺、设计两组。1987年秋美工科再增设陶瓷组,音乐科增设一班。
配合台湾当局废除三专学制政策,1994年8月改制升格为“台湾艺术学院”,招收四年制学院生,计设戏剧、印刷艺术、工艺、美术、雕塑、广播电视、电影等七学系。并代管专科部之音乐、国乐、舞蹈三科。1997学年度起增设教育学程,1997年8月增设中国音乐学系、舞蹈学系。1998年8月再增设音乐学系,同年五专停止招生。2000年8月增设传统工艺学系,原工艺学系分为工艺设计学系及学系。至此学院日间部计有:戏剧、印刷艺术、美术、雕塑、广播电视、电影、中国音乐、舞蹈、音乐、传统工艺、工艺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十二学系。同年并成立研究所,计有造形艺术、应用媒体艺术及多媒体动画艺术三研究所。
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
由于系所与空间之发展及其它客观条件已具,该校正式向教育部提出申请改名艺术大学案,终获教育部及行政院审核通过,并于2001年8月1日起正式改名为“台湾艺术大学”。
另自2002学年度起,奉教育部核准将再增设表演艺术研究所及书画艺术系,自92学年度开始,新增多媒体动画艺术学系,故该校日间部已拥有十四学系、四研究所。而为配合学校未来发展,积极寻觅之苗栗后龙第二校区,也已获地方政府同意无偿拨用,并获台当局“教育部”及“行政院”核准,已展开规划建设中。
创校之始,时任“教育部长”的张其昀先生曾于学校成立典礼上以“中国文艺复兴的ㄧ块沃土”深相期勉;多年来,学校始终肩挑着承先启后的历史任务,坚持“积极创新、追求卓越”,站在一波波迎风拔高的时代浪头上播种与耕耘。仰望其高度,在96学年度奉核定完成全校的系所合一后,实可谓已成长为一所“完全艺术大学”。
改制后该校计设置美术(美术学系、雕塑学系、古迹艺术修护学系、书画艺术学系、造形艺术研究所)、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学系、工艺设计学系、多媒体动画艺术学系及创意产业研究所)、传播(电影学系、广播电视学系、图文传播艺术学系、影音创作与数位媒体产业研究所)、表演(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学系、舞蹈学系、戏剧学系、表演艺术研究所)等四个学院以及共同教育委员会(教育学程中心、通识教育中心、体育教学中心)。改名大学之后,全校师生充满信心,共同为提升学术风气与教学质量而努力,期望从传统出发,迈向国际化的艺术大学。
大事记
1955年 成立艺术学校,为该校的前身。设立影剧、国剧、美术印刷三科。
1957年 设音乐科。
1960年 改制为台湾艺术专科学校。
1963年 新办理推广教育,增设三年制专科(授课四年)美术、美术印刷科。
1967年 美术科雕塑组改雕塑科。
1968年 设广播电视科。
1971年 增设五年制国乐科及夜间部三年制国乐科。
1973年 夜间部设三年制舞蹈科。
1977年 设五年制舞蹈科。
1981年 影剧科分为戏剧、电影二科。
1982年 戏剧科增设夜间部国剧组。
1985年 美工科分设工艺、设计两组。
1987年 美工科增设陶瓷组,音乐科增设一班。
1994年 升格台湾艺术学院,除原戏剧、印刷艺术、工艺、美术、雕塑、广播电视、电影等七系外,并代管专科部之音乐、国乐、舞蹈三科。夜间部与学校同步改制,分设戏剧、工艺、美术、广播电视、中国音乐及舞蹈学系。
1996年 设“三专毕业生在职进修学士班”,计有戏剧、工艺、美术、广电、音乐、舞蹈五学系。
1997年 起设教育学程及中国音乐学系、舞蹈学系。中国音乐学系及舞蹈学系转型为日间部正规学制,其他各系则续作推广教育。
1998年 设音乐系,同年五专停止招生。夜间部更名进修推广部,增设推广企画组。
2000年 增设传统工艺学系,工艺学系分为工艺设计学系及视觉传达设计学系;并成立造形艺术、应用媒体艺术及多媒体动画艺术三研究所。进修推广部增设印刷艺术学系及电影学系,工艺系分为工艺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二系;原三专毕业生在职进修学士班也更名为“二年制在职进修专班”。
2001年8月1日 更名台湾艺术大学。进修推广部恢复设立中国音乐系、舞蹈学系。
2002年 继续增设表演艺术研究所,原美术学系国画组改为书画艺术学系。
2003年 增设多媒体动画艺术学系(首先系所合一)。
2005年 视觉传达设计、工艺设计及图文传播艺术三学系完成系所合一。
2006年 荣获教育部核准设立艺术与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博、硕士班、版画艺术研究所硕士班外,再通过七个系所合一,包含美术、书画艺术、电影、音乐、中国音乐、舞蹈与戏剧等学系。
2007年 雕塑学系增设硕士班,广播电视学系硕士班成立,传播学院三系所皆正式完成系所合一的目标。
2009年 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正式并入广电系,以加深大学部与研究所之间影视创作的交流。
2009年 美术学系增设高中小学美术教学硕士在职专班,书画艺术学系增设博士班。
2009年 设计学院增设创意产业设计研究所博士班。
2010年 台湾导演李安(校友)获母校颁发名誉博士学位,成为创校以来首次颁发名誉博士学位。
2011年 艺术与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改名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研究所。“教育推广中心”于8月1日起更名为“推广教育中心2012年 台湾艺术大学篮球队荣获100学年度大专院校篮球甲级联赛男子组冠军。
2013年 增设东方艺术全英语硕士学位学程。
2015年 东方艺术全英语硕士学位学程改名中华艺术全英语硕士学位学程。
2017年 停招中华艺术全英语硕士学位学程。增设传播学院影音创作与数位媒体产业博士班、美术学系当代视觉文化博士班。
2019年 停招书画艺术学系造型艺术硕士班、书画艺术学系造型艺术硕士在职专班、戏剧学系表演艺术硕士班、戏剧学系表演艺术硕士在职专班、美术学系版画艺术硕士班、广播电视学系硕士班应用媒体艺术组(原应媒硕士班创作组)。增设美术学院造形艺术硕士班、美术学院造形艺术硕士在职专班、表演艺术学院表演艺术跨领域硕士班、表演艺术学院表演艺术跨领域硕士在职专班、美术学系当代视觉文化与实践硕士班、传播学院影音创作与数位媒体产业硕士班。应媒所转型更名为广播电视学系硕士在职专班,分为广播电视组(MA) 及影音艺术创作组(MFA)。
2020年 广播电视学系硕士班取消应用媒体艺术组、广播电视组之分组。裁撤中华艺术全英语硕士学位学程。
美术学院 | 美术学系暨硕士班 | 造形艺术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 |
古迹艺术修护学系暨硕士班 | 书画艺术学系暨硕士班、博士班 | 雕塑学系暨硕士班 |
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学系暨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 | 工艺设计学系暨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 |
多媒体动画艺术学系 | 创意产业设计研究所(博士班) |
传播学院 | 传播学院影音创作与数位媒体产业硕士班 | 传播学院影音创作与数位媒体产业博士班 |
图文传播艺术学系暨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 | 广播电视学系暨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广播电视组、影音艺术创作组) | 电影学系暨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 |
表演艺术学院 | 表演艺术学院表演艺术跨领域硕士班 | 表演艺术学院表演艺术跨领域硕士在职专班 |
表演艺术学院表演艺术博士班 | 戏剧学系暨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 | 舞蹈学系暨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 |
中国音乐学系暨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 | 音乐学系暨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 |
人文学院 | 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研究所(含硕士班、博士班) | 艺术与人文教学研究所(硕士班) |
通识教育中心 | 师资培育中心小学学程 | 师资培育中心中学学程 |
校歌
大汉溪水浮州情,观音山岭板桥城;
艺术大学殿堂里,道德仁义岁月增;
是真、是善、是美、是长春;
如山阜之高,如日月之恒,
奋励在创意,艺术在心灵,
追求卓越永昌明。
艺文活动
大观国际表演艺术节
艺美奖
大台北艺术节
当代艺术双年展
学生社团
本校现有学生社团32个(含学生自治会),以下为学生社团一览表:
●自治性 (以提供全校学生综合性服务为目的)
学生会
●服务性(以推展社会服务为目的)
慈青社 爱邻社 崇德志工社 国际红豆社 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社
●康乐性(以提倡正当休闲、康乐活动为目的)
热舞社 肚皮舞社 宝豆吉他社 摇滚乐府社 台艺魔术社
●学艺性(以学术、技艺、研究为宗旨)
卡札摄影社 玻璃工艺社 桌上游戏社 陶瓷工艺研究社 极风漫画研究社
圣经真理研究社 欢仔园刊物社
酷点子社 艺文产业创新研究社 艺术治疗社 综合知识经济研究社 性平社
●体能性(以推展健身、强化体能活动为目的)
排球社 网球社 篮球社 跑酷社 武风国术社 内家武学社 足球社
●联谊类社团(以关怀、互助为宗旨)
兰友会
电影界
李安:国际知名导演,影剧科毕业,以电影《断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奥斯卡多项大奖包括最佳导演奖;其余电影作品有《色戒》、《囍宴》、《卧虎藏龙》等。
侯孝贤:国际知名导演,获多项岛内外影展大奖肯定其艺术成就;影剧科毕业。2010年获颁荣誉博士学位。
徐仁峰:台湾知名音乐录像带导演,作品有张惠妹、周杰伦、蔡依林等五十余人之MTV,于89、93年入围金曲奖、90年获MTV台最佳音乐录像带奖;电影系毕业。
王童:本名王中平,台湾知名电影导演,执导电影达10余部,曾经获得国家文艺奖,著名电影作品有、《策马入林》、《看海的日子》、《无言的山丘》、《稻草人》;美术科毕业。
金鳌勋:知名导演,1987年拍摄《报告班长》系列电影,开启台湾拍摄军教片的热潮;影剧科毕业。
丁善玺:台湾六十年代知名导演,他所执导侠义动作片《落鹰峡》在1971年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并于1974年推出抗日战争片《英烈千秋》造成了热烈的轰动,也因此开启了台湾影坛战争大片的风潮;编导科毕业。2009年11月22日病逝于台北荣总。
蔡国荣:任台湾《中国时报》副总编辑兼影视新闻中心主任。著有“六十年代名导名作选”、“中国近代文艺电影研究”、“梦远星稀:中国明星影史”等书。剧本著作有“卧虎藏龙”(曾入围第73届美国奥斯卡、第37届金马奖、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2000年英国影艺学院最佳改编剧本)、“遗作遗恨”、“红粉兵团”、“浪子快刀”等;影剧科毕业。
陈博文:台湾专业电影剪辑师;广电科毕业。
曹源峰:台湾电影录音混音师,现任中影公司电影技术中心录音混音师,主要作品有《恶女列传》、《风中的小米田》等电影,参与作品如《无言的山丘》等多部电影,曾荣获金钟奖与金马奖最佳音效奖;电影科毕业。
沈可尚:台湾知名摄影师,纪录片导演;电影系毕业。
柯孟融:台湾新锐导演,入围并获得岛内外各大影展荣耀,代表作为绝命派对;电影所就学中。
张亨如:台湾新锐导演,代表作斑马线上的男人,公共电视长片出走的好理由,电影系与电影所毕业。
程伟豪:台湾新锐导演,第八届南方影展最佳新导演,代表作狙击手参与金马影展;电影所毕业。
北村丰晴:台湾新锐导演;电影系毕业,代表作品植剧场系列《恋爱沙尘暴》。
陈奕仁:知名音乐录影带导演,仙草影像工作室负责人,制作包括蔡依林、萧亚轩、罗志祥、张惠妹、杨丞琳、苏打绿、五月天等艺人的音乐录影带。
牟敦芾:港台知名导演
桂治洪:港台知名导演
李宜珊:金马奖最佳短片《亮亮与喷子》导演、金钟奖最佳剪辑得主、广播电视学系应媒所毕业
江金霖:《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执行导演、《等一个人咖啡》导演,电影所毕业
张荣吉:电影《逆光飞翔》、《下半场》导演,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毕业
陈克勤:知名电影摄影师,第56届金马奖最佳摄影奖得主,广播电视学系毕业
高鸣晟:知名剪辑师,多次入围金马奖,作品《神算》获得金钟奖最佳剪辑奖,广播电视学系毕业
赖秀雄:知名剪辑师,凭《阳光普照》获得金马奖最佳剪辑奖
林孝谦:《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导演,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毕业
广电界
白诗礼:台湾电视史上首位体育主播与台视首位男性气象主播,现任华视总经理特助;广电系、应媒所毕业毕业。
薛圣棻:台湾知名电视节目制作人,友松传播老板,制作节目包括《超级偶像》、《麻辣天后宫》、《沈春华Life Show》等节目;广电科毕业。
谢章富:台湾电视金钟奖常任评审,台湾传播学者,台艺大传播学院前院长;广电科毕业。
俞凯尔:台湾知名电视节目制作人;广电科毕业。
李御荣:任台湾年代新闻台午间新闻主播,TVBS-N、中天新闻台前主播;广电系毕业。
胡睿涵:任台湾非凡新闻台副理,晚间当家主播,广电系、应媒所毕业。
邱碧治:1971~1994年间担任台湾长寿节目《五灯奖》主持人;广电科毕业。
廖伟凡:《台湾五灯奖》主持人,广播主持人;广电科毕业。
杨玉欣:现任台湾人间卫视新闻主播、弱势病患权益促进会秘书长兼代言人、台湾生命教育学会代言人,国乐科管乐组毕业。
田文仲:台湾知性节目《我爱红娘》主持人,曾多次获台湾金钟奖;影剧科演导组毕业。
李振稼:曾任台湾中视新闻部导播,参与《夺标》、《飞上彩虹》、《黄金拍档》、《大开眼界》、《飞扬的音符》等节目导播工作,其中《飞扬的音符》曾获金钟奖;影剧科毕业。
李大华:两岸三地知名主播、主持人,曾任台湾东森电视台专任主播、制作人、主持人;广电系毕业。
曹世杰:台湾年代新闻台晚间新闻主播;广电系毕业。
温濡菁:台湾八大电视主播、记者;广电系毕业。
拉娃谷幸:台湾东森电视台前记者,原住民族电视台前主播,现任TVBS假日新闻主播,广电系毕业。
庄雨洁:现任台湾《华视晚间新闻》气象主播、《新每日一字》、《莒光园地》主持人,曾拍过多部电视广告;广电系毕业。
廖庆学:第44届金钟奖最佳综合节目主持人得主,资深电视制作人;广电系毕业。
庞 铫:本名庞瑶,画家、金工艺术家、该校讲师,台湾旅游节目《庞铫敲敲门》主持人;美术科毕业。第45届金钟奖最佳综合节目主持人,知名画家庞均之女。
秦梦众:知名广播主持人,应媒所毕业。
丁梦龙:民视戏剧制作人,广播电视学系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毕业
演艺界
吴 桓:电影及电视演员、编剧、导演、制作人、主持人;影剧科第一届毕业。
万重山:本名孙效文,艺专第三期毕业。
巴 戈: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演员;美工科毕业。
归亚蕾:实力派演员,曾获金马奖、金钟奖、亚太影展等最佳女主角、女配角;影剧科毕业。
马之秦 :曾获金钟奖女演员奖
朱陆豪:原名朱家福,台湾京剧、歌仔戏、影视演员,歌仔戏导演;戏剧科毕业。
梁舒涵:戏剧系毕业,曾获金钟奖最佳新人奖
魏海敏:原名魏敏,台湾京剧演员,曾任台湾国光剧团一等演员。美国纽约得到亚洲杰出艺人金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第11届国家文艺奖,以《芳华现》专辑里的演唱得到第19届金曲奖。戏剧科国剧组毕业。
陶大伟: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美术科肄业。儿子为知名男歌手陶喆。2012年9月12日因肺癌引发多重器官衰竭辞世。
邹兆龙:于18岁时得到洪金宝的赏识,成为他的徒弟。跟袁和平、元奎和徐克等著名导演合作拍摄了30多部电影。最有名的作品是在《骇客任务》电影系列当中饰演赛洛芙的角色,以及周星驰九品芝麻官里的‘常威’一角。
黄英雄:曾参与电视剧《包青天》与《刘伯温传奇》的编剧,且为《台北物语》的导演;戏剧科毕业。
谈学斌:知名本土剧演员;影剧科毕业。
应晓薇:本名应牧廷,资深演员,现任台北市议员;舞蹈科肄业。
吴宗宪:两岸三地综艺天王,多次入围金钟奖,并曾获金钟奖最佳主持人;影剧科肄业。
曹启泰:主持人、艺人,影剧科毕业。
陈光陆:曾为台视《大学城》民歌手,现任Y17台北市青少年育乐中心执行长;广电科/系、应媒所毕业。
徐乐眉:资深艺人、作家;戏剧科/系毕业。
何笃霖:歌手、节目主持人、作家;舞蹈科毕业。
何依霈:本名罗玉伦,电视剧演员,戏剧系毕业。
翁家明:资深电视剧演员,演出两岸三地电视剧五十余部;广电科毕业。
邰智源:资深模仿艺人、演员,为《全民大闷锅》、《全民最大党》固定班底;戏剧科/系毕业。
莫 凡:资深歌手、唱片制作人;戏剧科毕业。
杜 雯:1988年佳乐中国小姐第六名、中华民国第二届梅花小姐,曾任华视“金曲龙虎榜”、“周六报喜”主持人,演出大观剧团“空笼故事”,演出中视“拥抱梦幻”、中视“玫瑰芳心”、华视“爱”等剧;戏剧科毕业。
涂佩岑:资深歌手、音乐创作人、主持人,曾是歌唱团体“音乐磁场”的一员;广电科毕业。
赵 婷:主持人、作家 配音员
柯叔元:知名电视剧演员、舞台剧演员、电视主持人,代表作为《台湾霹雳火》、《台湾龙卷风》;戏剧系毕业。
曾馨莹:舞者、舞蹈教师,企业家郭台铭之妻;舞蹈科毕业。
狄志杰:本名伊适杰,电视通告艺人、演员、舞台剧演员;戏剧系毕业。
吴中天:知名演员;戏剧系、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毕业。
张穆庭:华人文学歌手;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毕业。
侯怡君:演员、主持人;舞蹈科毕业。第45届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
吴申梅:歌手、偶像剧演员;中国音乐学系毕业。
吴克群:两岸三地知名歌手;戏剧系毕业。
夏振皓:知名童星,艺名“皓皓”;戏剧系毕业。
姚采颖:现为伊林模特儿;戏剧系毕业
徐小可:台湾女艺人。
林可唯:广告明星,偶像剧演员。
帏 帏:本名罗淑帏,歌手、演员,YUMMY团员之一,演出作品有2009年国片《星月无尽》等;戏剧系毕业。
刘容嘉:知名艺人、主持人,Channel V音乐台主持人;广电系毕业。
林采缇:知名艺人、主持人,曾扮演海贼王蛇姬;戏剧系在学中。
玺 恩:本名陈玺恩,歌手,以《Sien玺恩。喜出望外》专辑出道;音乐科声乐组毕业。
吉娃斯·杜岚:本名吴亦帆,歌手,原住民团体“北原山猫”中的杜岚·瓦旦(吴廷宏)之女;音乐科声乐组毕业。
张心妍:在电影《海角七号》中饰演柜台妹──美玲;戏剧系毕业。
林 涵:新生代女演员,代表作《双瞳》、《夏天的尾巴》;戏剧系毕业、戏剧系研究所就学中。
曾之乔:艺人团体Sweety成员;进修部戏剧系在学中。
陈至恺:本名陈育祥,偶像剧、广告演员,著名作品《转角*遇到爱》;美术系西画组毕业。
凌葳威:本名谢伊琪,电视剧演员,1995年环球中国小姐选美第六名;广播电视学系在职专班毕业、美术系研究所在职专班就学中。
杨佩绮:凯渥经纪公司秀导;舞蹈科毕业。
林晓珮:凯渥经纪公司名模;舞蹈科毕业。
黄景俐:凯渥经纪公司名模;戏剧系毕业。
艾怡良:2010年参加第五届《超级偶像》获得总冠军,2017年以说《说 艾怡良》专辑荣获最佳国语女歌手奖。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
舒米恩·鲁碧:本名姜圣民,原住民歌手,图腾乐团主唱,勇夺第45届金马奖最佳新人奖,图文系毕业。
邵大伦:知名歌手,第24、25届金曲奖最佳台语男歌手奖入围,戏剧系毕业。
詹宇豪:南拳妈妈前任团员。演出过《不能说的秘密》、《熊猫人》等作品。音乐系毕业。
黄 河:演员,以《危险心灵》获得2007年第42届金钟奖电视连续剧最佳男主角。视觉传达系。
杨子仪:电视剧演员,参与《雨后骄阳》、《春梅》等电视剧;戏剧学系毕业。
阿 竿:本名杨承翰,戏剧、广告演员,在《新兵日记》、《新兵日记之特战英雄》中饰演陈添彬,戏剧系毕业。
吴婉君:电视剧演员、配音员,戏剧系毕业。
黄 瑄:电视剧演员,戏剧系毕业。
黄裕翔:视障钢琴家,音乐系毕业。电影《逆光飞翔》男主角。
张景岚:昵称小岚,保力达“寻找冰火心女孩”美少女选拔比赛苍雪系冠军,伊林模特儿;工艺系毕业。
江俊翰:昵称俊翰哥,电视剧演员,在《风水世家》中饰演林明德,戏剧系毕业。
李亮瑾:昵称亮亮,知名电视剧演员,参与《牵手》、《天下女人心》等电视剧,在《世间情》中饰演方思瑶;戏剧系毕业。
吴思贤:艺名小乐,是台湾Channel V节目《模范棒棒堂》第七代成员,于2014年成为歌手,2016年9月凭借料理高校生入围第51届金钟奖入围戏剧节目新进演员奖项;戏剧学系毕业。
林珈安:旧艺名莱拉,湾前女子团体ROOMIE成员,现为演员,参与《就是要你爱上我》、《军官·情人》等电视剧,戏剧系毕业。
陈梦晨:歌手、演员。
黄路梓茵:艺名Lulu,台湾新生代电视节目女主持人、作家、演员、歌手。2011年时模仿陶晶莹而出名,以独特的效果和不做作的演出风格,被综艺天王吴宗宪喻为“台湾新生代最具潜力的女主持人”。广电系毕业。和白痴公主是同班同学。
白痴公主:影音制作人 / YouTuber;广电系毕业。和Lulu是同班同学。
百 白:本名白静宜,TVBS搞笑新女团白文鸟成员,与大文郭文颐是搭档,戏剧系毕业。
又 仁:本名涂又仁,新生代主持人、演员,剧场演员出身;模仿国师唐绮阳短片传神爆红受瞩目后,开始跨足影视圈。戏剧系毕业。
孙可芳:昵称小豆,台湾新生代女演员,戏剧系毕业。
徐钧浩:台湾新生代男演员,代表作《HIStory3-圈套》、《种菜女神》,戏剧系毕业。
黄隽智:台湾新生代男演员,代表作《HIStory3-那一天》,工艺系在读。
宋纬恩:台湾新生代男演员,代表作《HIStory-那一天》、《俗女养成记》,戏剧系毕业。
邱蔓绫:艺名安乔,《国光帮帮忙》的国光女神;电影系毕业。
许盈暄:元尚娱乐练习生;戏剧系在学中。
马俊麟:美术系毕业
刘冠廷:戏剧系毕业,凭藉电影《阳光普照》获得第56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孙鹏:戏剧系学分班、广播电视学系进修学士班毕业,知名艺人
赵永馨:演员,电影研究所在学
陈凯伦:艺人,广播电视学系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在学
庹宗华:演员,广播电视学系毕业
王思懿:台湾女演员、模特,舞蹈科毕业
艺文与设计界
李泰祥:台湾资深音乐人;音乐科毕业。
赖英里:台湾著名长笛演奏家,前音乐厅交响乐团长笛首席,现任喜来登饭店艺术总监;音乐科毕业。其夫为喜来登饭店董事长蔡辰洋。
孙超:台湾著名陶艺家;美术科毕业。
李丌:笔名“爱亚”,台湾资深作家、播音员,其自传著作曾被翻拍为电视剧(公视《曾经》)。
夏宇:本名黄庆绮,台湾现代诗人;影剧科毕业。
徐誉诚:台湾知名作家,作品曾获联合文学小新人奖、宝岛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推荐发表等,近期作品为《紫花》;电影系毕业。
黄光男:台湾水墨画家,前任台北市立美术馆、历史博物馆馆长、台湾艺术大学校长;美术科毕业。
何国文:台湾油画家;美工科毕业。
朱宗庆:朱宗庆打击乐团创办人,现任台北艺术大学校长;音乐科毕业。
马水龙:台湾第一位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以整场发表个人作品的作曲家;音乐科毕业。
简文彬:台湾指挥家,前台湾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音乐科毕业。
陈澄雄:台湾指挥家,前台北市立国乐团、台湾交响乐团团长兼指挥;音乐科毕业。
郭哲诚:高雄市国乐团指挥;国乐科管乐组毕业。
周以谦:台湾戏曲乐师;国乐科擦弦组毕业。
陈孟亮:台湾戏曲乐师,明华园戏剧团音乐设计;国乐科擦弦组毕业。
陈建诚:台湾戏曲乐师,前明华园戏剧团乐队指挥;国乐科管乐组毕业。
陈汉玲:台湾漫画家,梦梦少女漫画月刊连载中
庄家煜:台湾戏曲乐师;国乐科毕业。
戴晨志:前台湾华视新闻记者,励志书作家;广电科毕业。
吴进生:《动脑杂志》发行人;美工科毕业。
李子恒:台湾资深音乐创作人,擅长填词与谱曲,其脍炙人口的作品《秋蝉》曾荣获金鼎奖;美工科毕业。
聂永真:台湾知名唱片封面设计师;应媒所肄业。
王秀杞:台湾知名雕塑家;雕塑科毕业。
杨奉琛:台湾知名雕塑家;雕塑科毕业。杨英风长子。
王行恭:台湾知名设计师,曾获得岛内外设计大奖,现任台科大工商设计系专案副教授级专家;美工科毕业。
柯鸿图:台湾知名设计师,曾获得岛内外设计大奖,现任台湾铭传大学商设系副教授;美术科毕业。
陈俊良:台湾知名设计师,曾获得法国国际海报沙龙展沙维纳奖、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波兰华沙VIDICAL银奖、特别奖、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现任自由落体设计公司总经理;美印科毕业。
温金龙:国际知名二胡大师,自1989年出版“快乐胡琴”,已推出23张个人演奏专辑;国乐科擦弦组毕业。
张中立:第一位于台湾音乐厅演出排笛之演奏家,有“排笛王子”美誉之称,1988年获选成为台湾音乐厅国乐团(今之实验国乐团)笛子首席,曾多次入围金曲奖,现致力于排笛音乐的推展;国乐科管乐组毕业。
叶惠美:流行歌手周杰伦的母亲,中学美术老师退休;美术科西画组毕业。
萧文平:有台湾企业识别设计教父之称,元平设计创意总监,著名CIS作品有中国信托、台北智能卡、信义房屋、HOLA...,美术科毕业。
李昀陵:台湾音乐制作人,与歌手黄韵玲为同学。
顾世勇:台湾知名艺术家,曾任台南艺术大学造形所所长,现为专任教授;美术科西画组毕业。
刘信义:台湾艺术家,跨两岸当代艺术社团漂移社成员,书画艺术系毕业。
张益升:台湾艺术家,跨两岸当代艺术社团漂移社成员,书画艺术系毕业。
陶纲:台湾艺术家,跨两岸当代艺术社团漂移社成员,书画艺术系毕业。
体育界
欧阳进恒:台湾大球员;广电系毕业。
张伯维:台湾大球员;广电系就学中。
哈孝远:台啤球员;广电系毕业。
王信凯:台啤球员;广电系毕业。
左从凯:璞园球员;广电系毕业。
张博胜:台银球员;广电系毕业。
庄晓文:台银球员;图文系毕业。
吴睿晋:原名吴洋辉,裕隆球员;广电系毕业。
张益文:裕隆球员;图文系毕业。
黄巨导:金酒球员;图文系毕业。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