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 编辑

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

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简称“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语:الجزائر‎ al-Jazāʼir,法语:Algérie),是非洲北部马格里布的一个国家。北部濒临地中海,东邻利比亚、突尼斯, 东南和南部分别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部和摩洛哥相连,阿尔及利亚的国土面积居非洲各国、地中海各国和阿拉伯国家之冠,排全球第10位,人口4560万(2023年),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尔人(约占总人口20%),国土面积238万平方公里,首都阿尔及尔,全国共分为58个省。

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名来自城市名、首都阿尔及尔,阿拉伯语含义是“群岛”,指的是以前该市海湾处的四个岛屿,1525年之后这四个岛逐渐和大陆连成一体了。 公元前3世纪建立柏柏尔王国。公元前146年成为古罗马的行省。702年被阿拉伯人征服。16世纪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 不久,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国势力先后入侵,1830年法国侵占阿尔及尔,1905年占领全境。1958年9月19日,共和国临时政府宣布成立。1962年7月3日宣告独立。

阿尔及利亚经济规模在非洲居第四位,仅次于南非、尼日利亚和埃及。石油与天然气是阿国民经济的支柱。阿尔及利亚天然气储量为全世界第五,是全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石油储量居世界第15位,2022年阿尔及利亚国内生产总值233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187美元,经济增长率3.8%。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阿尔及利亚

外文名: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Algeria

简称:阿尔及利亚

所属洲:非洲

首都:阿尔及尔

主要城市:奥兰,君士坦丁,安纳巴等

国庆日:11月1日

国歌:《誓言》(《Kassaman》)

国家代码:DZA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

货币:阿尔及利亚第纳尔

时区:UTC+1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阿卜杜勒-马吉德·特本(总统)、穆罕默德·纳齐尔·阿尔巴维(总理)

人口数量:4560 万(2023年)

人口密度:18.4 人/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柏柏尔人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逊尼派)

国土面积:2380000 km²

GDP总计:2330 亿美元(2022年)

人均GDP:5187 美元(2022年)

国际电话区号:213

国际域名缩写:DZ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学府:阿尔及尔大学、君士坦丁大学等

历史沿革

编辑

古代史

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风光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风光

最晚从公元前一万年起,柏柏人便居住在阿尔及利亚一带。

公元前1000年后,迦太基人开始在海岸建立殖民地。柏柏人借着布匿战争,占领迦太基,柏柏王国并逐渐有了眉目,其中努米底亚以出产精锐骑兵最为著名。

公元前200年,柏柏人遭古罗马统治。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柏柏人又于许多地区独立,同时汪达尔掌管了其他地区,一直到被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驱逐为止。拜占庭帝国维持着对国土西部的统治,一直到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公元前12世纪腓尼基人到达沿海一带。

公元前9世纪起受迦太基控制。

公元前3世纪,在阿北部建立过两个柏柏尔王国。后罗马、拜占庭、阿拉伯人、西班牙、土耳其入侵。

中世纪至独立

8世纪起阿拉伯人入侵,本地开始伊斯兰化。在此过程中柏柏尔人也曾建立过自己的王朝,伊斯兰教的传入和阿拉伯人的深刻影响始于公元7世纪。新的信仰和新的语言使得社会和经济关系发生了变化,建立了同丰富文化的联系,引入了有力的政治表述和政治组织。后来,阿尔及利亚以及周围地区统称为柏柏尔诸国(Barbary States)。

17世纪起海岸部分曾是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伊斯兰国家——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8世纪,因海盗行径和奴役基督徒,美国与其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巴巴里战争。1830年起法国以一个外交事件为战争理由,占领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但是实际独立的阿尔及利亚海岸地区,阿尔及利亚总督侯赛因(Hussein)被流放,法国殖民地自此逐渐向南渗透,直至对此地区和居民产生深刻的影响开始入侵,但由于遭到当地居民的顽强而有力地抵抗,法国直到1905年才基本完成对整个阿尔及利亚的占领。

二战期间,在阿尔及利亚空降战之后,阿尔及利亚支持同盟国,支援自由法国武装战斗。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政府开始镇压阿尔及利亚反叛运动。

1954年,民族解放阵线发起了争取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游击战争,经过近十年的斗争,阿尔及利亚于1962年独立。

近现代

1958年9月19日,阿临时政府成立。

1962年7月3日,正式宣布独立,7月5日定为独立日。

1963年9月,本·贝拉当选首任总统。

1965年6月,第一任总统艾哈迈德·本·贝拉(Ahmed Ben Bella)被国防部长胡瓦里·布迈丁(Houari Boumedienne)发动的政变推翻,胡阿里·布迈丁发动政变上台,成立革命委员会,自任主席兼总理,此后25年阿政局基本平稳。

1976年12月,布当选为总统。

1979年2月,沙德利·本·杰迪德上校当选为总统。

1991年12月,“伊斯兰救世阵线”在第一轮投票中获胜,但是遭到了军方干涉,并且延期第二轮选举,以防止出现一个由极端主义者领导的强权政府。阿尔及利亚内战随之爆发,导致大约十万人丧生,直至2002年结束。

1992年1月,沙德利总统辞职,阿成立以穆罕默德·布迪亚夫为首的五人最高国务委员会行使总统职权。7月,卡菲继任最高国务委员会主席。

1994年1月,最高国务委员会卸任,同时任命拉明·泽鲁阿勒为总统。

1995年11月,泽鲁阿勒当选为总统。

1995年至1997年间,阿完成了修宪公投,通过了政党法并先后举行了总统、立法、地方及民族院(参议院)的选举,各级政权建设基本完成。

1998年9月11日,泽鲁阿勒总统宣布提前卸任。

1999年4月15日,阿举行总统选举,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当选为总统。

2004年4月8日,布在总统大选中以84.99%的得票率蝉联。布特弗利卡任总统后,采取多种措施恢复国内和平与安定。一方面继续清剿、打击恐怖团伙,一方面推动全国和解,通过《全民和解法》与《和平与全国和解宪章》,分化、感召恐怖残余势力。当前,虽然针对当地民众和外国侨民的恐怖袭击仍有发生,但阿社会治安状况已大有改善,生产生活基本能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布特弗利卡总统稳步推行政治、经济的有序改革,以期建立民主、法制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019年4月2日,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正式宣布辞职。

2006年5月,布改组政府,任命阿议会第一大党民族解放阵线总书记贝勒卡迪姆为总理。

2018年12月1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宣布其理事会已批准新一批6个意向成员加入,其中包括阿尔及利亚。

2019年12月19日,阿尔及利亚当选总统阿卜杜勒-马吉德·特本19日在首都阿尔及尔万国宫会议中心宣誓就职。 2021年6月30日,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任命前财政部长阿卜杜拉赫曼为总理,负责组建新一届政府 。

2022年10月11日,当选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新成员,将于2023年1月1日就任。

2022年11月,据塔斯社援引阿尔及利亚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月7日,阿尔及利亚外交部负责重大国际伙伴关系的特使莱拉·泽鲁吉宣布,阿尔及利亚已经正式提交加入金砖国家的申请。

当地时间2023年6月6日,联合国大会各成员国在联合国纽约总部进行投票,选举出2024至2025年度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阿尔及利亚等四国成为新安理会成员国,从2024年1月1日起接替现有的阿尔巴尼亚、巴西、加蓬、加纳和阿联酋。

地理环境

编辑

区域位置

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东临突尼斯、利比亚,南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与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南北线长约2000千米,东西最宽约1800千米,海岸线长约1200公里。国土面积238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阿尔及利亚地形分为地中海沿岸的滨海平原与丘陵、中部高原和南部撒哈拉沙漠三部分。沙漠面积逾20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85%。

气候特征

阿尔及利亚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式气候,年平均温度约为17℃,1月最低温度约5℃,8月最高温度约38℃;阿尔及利亚高原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冬冷夏热,1月最低温度在0℃以下,山区降雪;撒哈拉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5-9月最高温度可达55℃,昼夜温差大;沙漠绿洲、高原和沙漠中的盐湖地带自成小气候。每年11月-次年3月为雨季,6-9月为旱季。沿海地区年降雨量为400至1000毫米。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

阿尔及利亚国土辽阔,但大部分地区被沙漠、森林和细茎针茅植被覆盖,耕地面积约800万公顷,淡水资源紧缺。渔业资源较丰富,可供捕鱼的海洋面积约9.5万平方公里,鱼类储量达50万吨。石油、天然气和页岩气储量丰富,石油探明储量约13.4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居世界第15位、非洲第3位,属撒哈拉轻质油,油质较高。此外,阿尔及利亚三分之二的地域都没有充分勘探或未勘探;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2.3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2.37%,居世界第10位;可采收页岩气资源预计达20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矿产资源品类逾30种,已探明的主要有铁矿40亿吨、铅锌矿储量估计为1.5亿吨、铀矿5万吨、黄金173.6吨、磷酸盐20亿吨。

水能资源

阿水利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资源约172亿立方米,水坝64座,蓄水能力710亿立方米。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详情

阿尔及利亚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省(wilaya)和市镇(commune)两级,全国共58个省(2019年11月,部长理事会决定在南部增设10省,将总数由48省提升至58省)、1541个市镇。各省省长由内政部提名,总统任命,省里设有省议会;市镇由市议会管理,市长由市议会选举产生。另外,省与市镇中间设有区(daïra),但仅为省的派遣机构,不是一级行政单位,全国共设548个区,区长由总统任命。

包括阿尔及尔、阿德拉尔、谢里夫、拉格瓦特、乌姆布阿基、巴特纳、贝贾亚、比斯卡拉、贝沙尔、布利达、布依拉、塔曼拉塞特、特贝萨、特雷姆森、提亚雷特、蒂齐乌祖、杰勒法、吉杰尔、塞蒂夫、赛伊达、斯基克达、西迪·贝勒·阿贝斯、安纳巴、盖尔马、君士坦丁、梅德阿、莫斯塔加纳姆、姆西拉、马斯卡拉、乌尔格拉、奥兰、贝伊德、伊利齐、布尔吉·布阿雷里吉、布迈德斯、塔里夫、廷杜夫、蒂斯姆西勒特、瓦德、罕西拉、苏克·阿赫拉斯、蒂巴扎、密拉、艾因·德夫拉、纳阿马、艾因·蒂姆沈特、格尔达亚、赫利赞、布尔吉·巴吉·穆赫塔尔、提米蒙、奥拉德·杰拉勒、贝尼·阿巴斯、因萨利赫、因盖扎姆、图古尔特、贾奈特、穆加伊尔、迈尼阿。

阿尔及利亚行政区划阿尔及利亚行政区划

宪法规定划为省和市镇两级。省与市镇中间设有县(DAIRA),但仅为省的派遣机构,不是一级行政单位。

阿德拉尔省

谢里夫省

瓦尔格拉省

乌姆布瓦吉省

巴特纳省

贝贾亚省

比斯克拉省

贝沙尔省

卜利达省

布维拉省

塔曼拉塞特省

泰贝萨省

特莱姆森省

提亚雷特省

提济乌祖省

阿尔及尔省

杰勒法省

吉杰尔省

塞提夫省

赛伊达省

斯基克达省

西迪贝勒阿巴斯省

安纳巴省

盖勒马省

君士坦丁省

麦迪亚省

穆斯塔加奈姆省

姆西拉省

穆阿斯凯尔省

拉格瓦特省

奥兰省

巴亚兹省

伊利济省

布阿拉里季堡省

布米尔达斯省

塔里夫省

廷杜夫省

提塞姆西勒特省

瓦迪省

汉舍莱省

苏格艾赫拉斯省

提帕萨省

米拉省

艾因迪夫拉省

纳马省

艾因泰穆尚特省

盖尔达耶省

埃利赞省

-

-

主要城市

阿尔及尔(Alger)是阿尔及利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阿尔及尔是坐落于地中海沿岸的山城,阿尔及尔省面积共809平方公里,人口376万,有高速公路通往东西部大城市。阿尔及利亚所有大公司总部几乎均设于此。胡阿里·布迈丁机场是阿尔及利亚最大的国际机场,阿尔及尔港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年吞吐量约140万标准箱。老城卡斯巴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奥兰(Oran)是阿尔及利亚第二大城市,位于阿尔及利亚西北部,濒临地中海,面积约64平方公里,人口约160万。作为阿尔及利亚西部最大的城市和工业、商业中心,奥兰被誉为阿尔及利亚“西部首都”。位于城南的艾赛尼亚机场为国际空港,年运送旅客能力300万人次。奥兰港为阿第二大港,港宽水深,年货物吞吐量280万吨。

阿尔及利亚其他主要经济城市还有君士坦丁、安纳巴、特雷姆森等。

国家象征

编辑

国名

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Algeria)。

国旗

阿尔及利亚国旗阿尔及利亚国旗

阿尔及利亚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左绿右白两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中央为一弯红色新月和一颗稍微倾斜的红色五角星。绿色象征未来的希望,白色代表纯洁与和平,红色象征革命和为理想而奋斗的献身精神。阿尔及利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新月和五角星是这个穆斯林国家的象征。

国徽

阿尔及利亚国徽阿尔及利亚国徽

阿尔及利亚国徽启用于1976年。是以一只伸展的手掌为中心图案,两只鸽子站在拇指与小指上,衔来和平的橄榄枝,另外三只手指直插云霄,象征国家的三大革命:工业、土地和文化革命。一轮旭日从手中冉冉升起,照耀着美丽富饶的绿色大地,昭示着国家的独立,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手掌左侧立着厂房、井架和密林,分别代表工矿、石油和林业;右侧绘有象征农业生产的麦穗与绿色橄榄枝。国徽下端的红色新月与五角星将阿尔及利亚与伊斯兰教及阿拉伯世界维系在一起。

国石

珊瑚石珊瑚石

珊瑚石

国歌

《誓言》(《Kassaman》)

凭着纯洁无垢的血渠,

凭着震撼大地的雷霆,

凭着迎风招展的旗帜,

它自由飞舞,满怀豪情,

我们发誓起义,不惜流血牺牲,

为了保全阿尔及利亚的生命。

天作证,天作证,天作证

人口民族

编辑

4560万(2023年)。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尔人(约占总人口20%)。少数民族有姆扎布族和图阿雷格族。

政治体制

编辑

政体

阿尔及利亚为统一的民主人民共和国。总统每届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总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主导地位。国家高级法院拥有审判总统、总理背叛行为或渎职罪的权利。

政局

2019年,阿局势发生重大变化。2月以来,阿爆发多轮大规模民众示威游行,抗议布特弗利卡总统谋求第5任期。4月2日,布宣布辞职。9日,阿议会两院全会投票确认总统职位空缺,由民族院(上院)议长本萨拉赫任临时总统。6月2日,阿宪法委员会宣布推迟原定于7月4日举行的大选。12月12日,阿举行大选,前总理阿卜杜勒马吉德·特本首轮胜出,当选总统。现政府于2023年11月成立。

宪法

阿独立以来共颁布三部宪法。现行宪法于1989年2月颁布,于1996年11月经全民公投修订。修订后的宪法主要内容是:确定阿的伊斯兰、阿拉伯、柏柏尔属性;禁止在宗教、语言、种族、性别、社团主义和地方主义的基础上成立政党;议会由国民议会和民族院组成;总统在议会产生前及其休会期间可以法令形式颁布法律;如政府施政纲领两次被国民议会否决,则解散国民议会,重新选举等。2008年11月,阿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对总统连任次数的限制。2016年2月,阿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只能连任一次。2020年11月通过修宪公投,规定任何人无论是否连任最多只能任两届总统,增强总理职权,允许总统经议会授权后向海外派兵。

议会

由国民议会(众议院)与民族院(参议院)组成,两院共同行使立法权。国民议会通过的法案须经民族院四分之三多数通过后方能生效。根据2020年10月通过的修宪公投,2021年6月选举产生新一届国民议会,总共407名议员,其中:民族解放阵线98席,争取和平运动65席,民族民主联盟58席,未来阵线48席,建设运动党39席,独立人士赢取84席,其他席位由部分小党获得。7月,易卜拉欣·布加利(Ibrahim Boughali)当选国民议会议长,任期至2026年。民族院议员中,三分之二通过间接、无记名投票选出,另三分之一由总统任命。议员任期6年,每3年改选其中一半。本届民族院共有174名议员,2022年2月部分改选,民族解放阵线获54席,民族民主联盟获22席。现任议长为萨拉赫·古吉勒(Salah Goudjil),2021年1月当选,在2022年2月的选举中连任,任期至2024年。

司法

设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分别由总统和司法部长担任。法院分三级:最高法院、省级法院和市镇法庭。不设检察院,在最高法院和省级法院设检察长,均受司法部领导。2021年9月,塔赫·马姆尼(Taher Mamouni),被任命为最高法院院长。

政党

根据1996年11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和1997年2月通过的《政党法》,阿原有30多个合法政党。2012年1月通过新的《政党法》,阿内政部据此批准了30多个新政党。主要党派有:

阿尔及利亚主要政党

政党名称

政党信息

民族解放阵线(Front de Libération Nationale)

简称“民阵”。前身为“团结与行动委员会”,成立于1954年8月,同年11月1日发动抗法武装起义,改名为“民族解放阵线”,1977年10月又易名为“民族解放阵线党”,1988年11月恢复“民族解放阵线”的名称。民阵积极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主张恢复阿的国际地位。阿独立后,民阵长期执政。1992年后成为在野党。1997年6月在首届立法选举时成为议会三大执政党之一。2002年在阿第2届立法选举中重新成为阿第一大党,并在2007年、2012年的立法选举中继续保持第一大党地位。2005年2月,布特弗利卡总统被推举为名誉主席。2013年8月起,萨伊达尼(Amar Saidani)担任该党总书记,2016年10月,萨辞去该党总书记职务,阿贝斯接任。2018年11月,阿贝斯辞去总书记职务,新任国民议会议长布沙莱卜暂任代理总书记。2019年7月,穆罕默德·杰麦里当选为总书记。9月,阿里·萨迪基(Ali Seddiki)担任代理总书记。2020年5月,巴阿吉(Abou El Fadl Baadji)当选总书记。2023年11月,民阵举行第11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阿卜杜勒克里姆·本穆巴拉克(Abdelkrim Benmbarek)为新任总书记。

民族民主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 Démocratique)

简称“民盟”。成立于1997年2月,由老战士组织、老战士子女组织、烈士子女组织、退役军官协会、工会、农会、全国妇女联盟七个有影响的全国性团体组成。1997年6月,在首届立法选举中获40%的议席,一度成为阿第一大政党。在2002年、2007年、2012年的立法选举中均居议会第二大党。民盟主张“多样性、轮流执政”的原则,要求深化经济结构改革,推进私有化进程。2016年5月,乌叶海亚出任总书记。2019年7月,因乌叶海亚被羁押,民盟选举塔兹卡亚·阿兹丁·米胡比为代理总书记,并代表民盟参加了2019年12月总统选举。败北后,米胡比辞去民盟总书记职务。2020年5月,齐图尼(Tayeb Zitouni)当选总书记。2023年10月,民盟全国理事会批准齐图尼辞职,同时任命亚希(Mustapha Yahi)担任总书记。

争取和平社会运动(Mouvement de la Société pour la Paix)

简称“和运”。原名哈马斯,成立于1990年,1997年4月改为现名,系温和伊斯兰主义政党。既倡导伊斯兰化,也主张民主和轮流执政,鼓励推进私有化,努力解决失业和住房等问题。2004年,该党与民阵、民盟组成“总统联盟”,支持布特弗利卡总统连任。2012年因与另外两党政治分歧宣布退盟,并与民族改革运动、复兴运动两个伊斯兰政党组成“绿色阿尔及利亚联盟”参加国民议会和地方选举,但表现不佳。现任党主席阿卜杜拉扎克·马克里(Abderrazak Makri)。

阿尔及利亚人民运动(Mouvement Populaire Algérien)

简称“阿人运”。2012年3月获批成立。主张振兴经济、解放妇女、改善民生,改善地区和国际关系,反对伊斯兰主义,反对外国势力干涉阿内政。总书记阿马拉·本尤奈斯(Amara Benyounes),2019年5月因涉嫌腐败被逮捕,后被判处1年徒刑,于2020年11月出狱。

希望联盟(Rassemblement de l’espoir pour l’Algérie)

2012年由阿马尔·古勒(Amar Ghoul)创立,党章定性为阿民主主义大党,希望团结阿民族主义、伊斯兰主义、自由主义等各大政治流派,口号为“忠诚、希望、建设”。现任主席泽鲁阿蒂(Fatma Zohra Zerouati,女)。

劳工党(Parti des Travailleurs)

1990年3月29日成立,前身是社会主义工人组织。属极端民主派政党,主张一切权力归工人阶级,反对经济私有化,但不反对外国资本进入阿国有经济以外的其他领域。现任总书记露伊莎·哈努娜(Louisa Haroune,女)。

社会主义力量阵线(Front des Forces Socialistes)

1963年成立。主张根据人民的需要和意愿发展国家,尊重言论自由,反对个人专制,建设一个自由、进步、团结的社会。2020年7月16日,阿乌希什(Youcef Aouchiche)当选党的全国第一书记。

文化与民主联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Culture et la Démocratie)

1989年2月11日成立,由柏柏尔人组成。主张党政教分离;建立国家与私人相互补充的市场经济;全面改革教育制度。党主席阿特曼·马祖兹(Atmane Mazouz)。

建设运动党(Mouvement El-Bina)

2013年由本格里纳(Abdelkader Bengrina)创立,2014年被政府批准,属于温和伊斯兰政党。党主席本格里纳曾参加2019年12月举行的总统选举,获得17.4%的选票,仅次于特本。

未来阵线(Front El Moustakbal)

2012年2月由贝拉伊德(Abdelaziz Belaïd)创建,自我定位为民族主义政党,口号为“对话、稳定、发展”。贝是民阵原党员,曾参加2019年12月的总统选举,获得6.67%的选票。2024年1月,未来阵线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法提赫·布特贝克(Fateh Boutbig)为新任主席。

新生代党(Jil Jadid)

2012年由吉拉里(Soufiane Djilali)创立,坚持“公正、责任、创新、民主”价值观,在2016年前属于争取自由和民主过渡全国协调机构

阿尔及利亚现有农村人口1300万。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主要农产品有粮食(小麦、大麦、燕麦和豆类)、蔬菜、葡萄、柑桔和椰枣等。耕地面积约8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其中粮田306万公顷,果林57.7万公顷,葡萄8.2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6万公顷。阿农业靠天吃饭,产量起伏较大。阿是世界粮食、奶、油、糖十大进口国之一,每年进口粮食约500万吨。

森林覆盖率11%,总面积367万公顷,其中软木林46万公顷,年产木材20万立方米。阿森林总局数据显示,自2000年推出国家绿化计划至今,阿已植树造林超过50万公顷。

工业

工业以油气产业为主,钢铁、冶金、机械、电力等其他工业部门不发达。油气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45.1%,制造业仅占5.2%。阿工业系统共有员工约43万人,其中国营工业企业职工33万人,私营企业员工约10万人。

碳氢化合物工业是阿尔及利亚的支柱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税收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出口占国家出口总额的90%以上。2020年阿尔及利亚能源出口215.41亿美元,相较2019年的332.43亿美元下降了35.2%。阿尔及利亚拥有5个炼油厂、4个液化天然气厂、2个液化石油气分离厂、2个烯醇石化厂,总炼化能力合计约为每年2200万吨。阿尔及利亚国内能源消费占其能源总产量的30%,其余70%全部用于出口。其中天然气出口量位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原油出口量位居世界第12位。此外,阿尔及利亚年出口液化天然气约2000万吨,是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仅次于印尼、马来西亚和卡塔尔,主要出口西欧,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欧洲30%的能源来自阿尔及利亚,2015-2017年欧洲对阿尔及利亚的能源依存度达到60%。

阿尔及利亚页岩气储量20万亿立方米,排名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阿根廷。页岩气主要分布在Mouydir、Ahnet、 Berkine-Ghadames、Timimoun、Reggane、Tindouf盆地。

旅游业

阿旅游资源丰富,全境有7处自然、文化景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阿全国有旅游开发区174个,酒店1136家,床位约10万张。

财政金融

当地货币为阿尔及利亚第纳尔(Dinar),阿尔及利亚的中央银行为阿尔及利亚银行(Banqued’Algérie),负责制定国家货币政策、发行货币、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等。阿尔及利亚有20家授权商业银行,1428个银行网点遍布全国。93%的银行贷款由国有银行发放。国有银行国际市场化程度较低,不按商业银行模式运作。阿尔及利亚共有24家保险公司,提供约100种保险产品。

阿尔及利亚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较为滞后。1993年,阿尔及利亚颁布法令建立有价证券市场,2003年2月补充颁布了关于有价证券交易所的法律。阿尔及尔证券交易所由有价证券管理公司(SGBV)全权经营,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调节部门为交易所运行监管和组织委员会(COSOB),该委员会自1996年起运行,并制定了管理证券市场的实质性规范。为鼓励企业参与证券市场,2002年建立了Algérie Clearing公司,作为企业参与证券市场的中央受托人,该公司主要股东为银行。共有6家企业在阿尔及尔证券交易所上市。

对外贸易

原由国家控制,国营公司垄断经营。1991年3月宣布放开对外贸易。主要出口产品为石油和天然气,主要进口产品为工农业设备、食品、生产原料、非食品消费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西方工业国。政府鼓励非碳化氢产品出口,主张贸易多元化。

阿尔及利亚有进口领域商家2.19万家,出口领域商家1478家。阿尔及利亚海关全国统计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阿尔及利亚出口额237.97亿美元,同比下降33.57%;进口额343.91亿美元,同比下降33.56%,贸易逆差106亿美元。

阿尔及利亚产业结构单一。2020年,主要出口产品为石油、天然气及石油制品,出口额约215.4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0.52%,同比减少14.48%;非油气产品出口额22.55亿美元,同比下降12.59%。进口产品中,机械设备进口额为91.58亿美元,加工半成品为79.68亿美元食品为80.95亿美元,其他非食品消费品为57.51亿美元。

阿尔及利亚前5大出口目的国分别为:意大利、法国、土耳其、西班牙、中国。最大进口来源国为中国,第2至第6位分别为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土耳其。

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进口额

485

462

316

273

392

391

出口额

344

412

438

298

378

644

顺差

-141

-50

122

25

-14

253

参考资料:

外国投资

外国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基础设施和消费品生产等领域。主要投资国家是:法国、西班牙、美国、科威特等。阿尔及利亚对外国投资限制条件较多,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阿营商环境在19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157位。2022年8月,阿通过新的投资法,鼓励外国企业赴阿投资。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21年世界投资报告》,2020年,阿尔及利亚吸收外资流量为11.25亿美元;截至2020年底,阿尔及利亚吸收外资存量为330.86亿美元。

阿尔及利亚主要外资来源国/地区为欧洲地区和阿拉伯国家,包括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埃及、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此外还有美国等国家。阿尔及利亚国家工商注册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在外国公司中,法国企业有2142家,数量排名第一,叙利亚2114家、突尼斯1609家、土耳其1381家、中国1197家。

文化

编辑

语言

阿尔及利亚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塔马兹特语(柏柏尔人方言)从2002年起定为国语,法语是通用语言。

宗教

伊斯兰教是阿尔及利亚的国教。居民中穆斯林约占99%,属逊尼派。全国有清真寺1.4万个。此外还有少量天主教徒。

民间舞蹈

阿尔及利亚的舞蹈基本是按地区划分的,每个地区都有一种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阿尔及尔地区流行最广泛的舞蹈是婚礼舞。舞蹈表现了该地区的婚礼习俗,是婚礼仪式中的集体舞蹈。该舞只有一个基本的步法,但队形复杂多变,加上人们不断发出“哟……”的喊叫声,气氛热烈并具有特殊的情调。阿尔及尔地区的舞蹈,一般都具有温柔含蓄、节奏舒缓、动作简单、队形多变的特点。

撒哈拉地区的舞蹈以撒哈拉骑士舞和马舞为代表。舞蹈表现了骑士驯马的情景。舞蹈时男子手握火枪,马则由女子代表,以男女对排的集体舞为主,中间插有单个“驯马”的双人舞,并展示每个女子胯部和脚下的不同技巧。这一地区的舞蹈脚下的动作较多,以脚步的停顿和行进来带动胯的动作,不同的节奏有不同的舞步,但上肢的动作较少。由于这里是牧区,所以表现骑士和马的舞蹈最多。

卡别里地区的舞蹈形式特别丰富,舞蹈语汇较多。以胯部的动作为主,动作较激烈、活跃。鸽子舞是该地区最常见的节目之一,这是一种游戏舞蹈,表现鸽子、猫头鹰和看守人相斗的情节。舞蹈中常有一只“鸽子”的单独表演,以抖胯、旁抖胯、快抖胯、圆抖胯等不同的技巧表现鸽子的不同神态。

阿尔及利亚的舞蹈,一般多带戏剧情节,但也有纯情绪的舞蹈,君士坦丁地区的让达利舞就是该地区的一种群众性情绪舞,表演时男女分别围成两个圆圈,随着音乐节拍来回错动。让达利舞有时也有独舞,多为女性。

边歌边舞是阿尔及利亚舞蹈的主要特点,伴奏以阿拉伯盆鼓和安达卢西亚音乐为主,歌词表达舞蹈的内容。舞蹈服装带有浓厚的阿拉伯色彩,和生活服装基本相似,只是更加华丽鲜。

习俗

见面礼。初次见面通常行握手礼,同性好友之间见面时多行贴面礼,男性一般不主动与妇女握手。

着装。伊斯兰传统男性一般穿长裤和长袖衬衫。在商务活动时穿西装、打领带。女性着装朴素,忌暴露。裙子须过膝盖,衬衫袖子须过肘。

祷告。穆斯林每天做5次祷告。到了祷告时间,虔诚的穆斯林会放下手中所有工作,前往附近的清真寺或就地做礼拜。此时,客人不可打扰或表示出不耐烦,要耐心等待以表现对伊斯兰教的尊重。星期五是集体礼拜日。

斋月。穆斯林每年伊斯兰教历的9月要过传统的祭礼月“斋月”,期间不宜在穆斯林面前饮食、抽烟、饮水等。

做客。到主人家做客,进门前应把鞋脱在门外。如果屋中有多个客人,应首先与年长者握手,按照逆时针顺序再与屋中的客人一一握手,方可入座交谈。不要询问阿尔及利亚人妻子的情况,也不要与女主人握手。

就餐。阿尔及利亚人多以面包和大饼为主食,喜欢吃牛、羊、鸡、鱼肉和鸡蛋,喜欢咖啡和茶。猪、死物、动物的血与内脏为禁忌食物;马、骡、驴、狗等动物的肉,有蹼的禽类或无磷的鱼类如甲鱼、螃蟹等亦为禁忌食物。伊斯兰教禁止饮酒,但阿尔及利亚一些星级宾馆或酒吧也会提供酒精饮料。

送礼。阿尔及利亚人非常愿意接受手工艺术品、鲜花、书、唱片和音乐磁带等蕴含文化气息的礼品,对办公用品如笔架、刻字的金笔及电子产品也比较喜欢。礼品上避免带有动物形象,不要送酒或酒类产品。同时,不宜给阿拉伯人的妻子送礼品。

饮食

阿尔及利亚人在社交场合用餐是比较讲究的。喜欢餐桌陈设华丽和装饰美观。尤以对于现代服务中摆设餐巾和递送香巾等服务项目是比较欣赏的。他们对新鲜蔬菜很感兴趣。特别喜欢用咖喱作调料来制作菜肴。

阿尔及利亚杜勒格人是很少食肉的民族。他们主要的食品是骆驼奶和一些淀粉制品等。吃饭也不象其他穆斯林国家的人那样用手抓饭,而是使用汤匙做餐具。他们饮茶时,习惯放二三片新鲜薄荷叶在绿茶汤里,并加入些冰糖。这样喝起来,他们感觉既解渴又解暑,味道甜美。他们习惯吃西餐,对中餐也很乐于品尝。

注重:讲究餐台设计,注重菜肴的色香味。

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酸、辣味。

主食:以米饭为主,也喜欢吃烧麦、锅烙、蒸饺等食品。

副食:爱吃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及蛋品等;蔬菜爱吃西红柿、黄瓜、洋葱、茄子等;调料喜用橄榄油、辣椒、盐、葱等。

制法:对煎、炸、烤、炒、扒、熘、烩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中餐:喜爱中国的清真菜和川菜。

菜谱:很欣赏拌素菜、焖鸭、烤羊肉、香酥鸡、葱炒鸡片、炸茄盒、烹羊肉条、咖喱牛肉、烤羊肉串、扒牛肉、煎鸡蛋、干炒牛肉丝等风味菜肴。

水酒:喜欢喝矿泉水、绿茶以及咖啡等饮料,有个别人来中国也喝啤酒。

果品:喜欢吃香蕉、枇杷、荔枝、西瓜、苹果等水果,干果爱吃腰果等。

阿尔及利亚当地传统菜(柏柏尔人饮食)比较典型的有couscous,包括烤兔子、马肉、chacchouca等。烧烤也是主要饮食之一,包括牛羊肉串、鸡胸肉串、火鸡肉串和烤鸡。街边随处可见的快餐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chawarma、tacos、sandwich、panini、halashi、炸薯条等。

忌讳

阿尔及利亚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故伊斯兰教也为国教。仅有1%的人信奉基督教和犹太教。伊斯兰教“斋月”在阿尔及利亚人眼里是十分重要的。按教规规定从日出至日落的整整一天时间里,水米是不能沾的。

阿尔及利亚虽是葡萄酒主要生产国之一,产品也畅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是,他们自己国家的商店里却不卖酒,家庭不饮酒,就连酿酒工人也没尝过酒的滋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是伊斯兰国家,教规严禁教民饮酒。他们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认为左手下贱、肮脏,所以,使用左手是极不礼貌的。他们不喜欢谈论政治和工业带来的问题。

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忌讳使用猪制品。自死动物肉、血液、海参、蟹等也禁食;还不吃姜和带腥味的食品。

节日

法定节日共有5个,即元旦(1月1日)、劳动节(5月1日)、革命振兴日(6月19日)、独立日(7月5日)、国庆日(11月1日),各放假1天。宗教性节日也有5个,分别为:开斋节、宰牲节、伊斯兰新年、阿舒拉节和牟鲁德节。具体日期根据伊斯兰历确定,放假1-2天。开斋节和宰牲节是阿国最重要的节日。

当地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自20世纪70年代起,阿尔及利亚政府周末休息日一直为周四和周五,为了与国际接轨,特别是为了与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工作时间一致,阿尔及利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议变更政府周末休息时间。

2009年7月21日,阿尔及利亚部长会议通过一项决议,从当年8月14日起,阿尔及利亚政府周末休息日变更为周五、周六,企业根据政府休息时间由工会确定相应周末休息日。

军事

编辑

国防

阿武装力量前身为民族解放军,独立后改称阿尔及利亚国家人民军。实行义务兵役制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役制规定,男性公民服役期为18个月。国防部是军队最高领导机构。总统任国防部长和三军统帅。最高安全委员会负责就国家安全问题向总统提出建议。人民军总参谋长为赛义德·谢赫里亚(Said Chanegriha)上将。全国划分为6个军区,下设若干军分区。阿军费开支在非洲排名第二,仅次于埃及,军事装备主要来自俄罗斯、中国、德国等。

军力

人民军正规部队20.45万人。其中陆军12.7万人,海军1万人,空军1.4万人。准军事武装(包括宪兵、国家安全部队、共和国卫队、乡镇卫队及合法防卫组织)37.65万人。

交通

编辑

阿陆地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运载量占83%,铁路占17%。

公路

阿尔及利亚公路总长约10.7万公里,是非洲密度最大的公路网。其中高速公路1566公里,国家级公路2.9万公里,省级公路2.4万公里,村镇级公路5.4万公里。

铁路

集中在北部地区,总长4773公里,其中标准轨3683公里,复线345公里,电气化铁路386公里,窄轨1089公里。铁路全线有200余座车站,日客运能力约3.2万人次。阿尔及利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铁路工业,铁路设施陈旧、运输能力有限、服务质量低下、车站数量较少,且多年来线路遭受严重的恐怖活动破坏。铁路研究机构和建设企业亦远远不能满足阿铁路领域发展规划的需要。有6000公里正在建设,交通部门的目标是中期实现铁路线达12500公里。

据阿尔及利亚国家铁路投资设计实施局(ANESRIF)消息,北部沿海地区东西高速铁路的初步设计工作已于2014年9月完成。有510公里时速为220公里的高速铁路在建。

空运

全国有53个机场,其中29个投入商业运行,包括阿尔及尔、奥兰、安纳巴、君士坦丁等13个国际机场,每年起降飞机10万架次。现有2家国营航空公司和6家私营航空公司,共有飞机60余架,其中大、中型飞机30余架。已开通20个国家的50多条国际航线。阿尔及尔胡阿里• 布迈丁机场是该国最大的国际机场,设计客流量600万人次/年,是连接阿尔及利亚与欧洲和非洲的重要交通枢纽。

水运

共有45个港口,其中渔港31座,多功能港11座,休闲港1座,水利设施专用港2座。最大的港口是阿尔及尔港,有大小泊位37个。阿30%的货物,70%的集装箱通过阿尔及尔港装载。

其他

阿尔及利亚国内有9条输气管道,总长4699公里,年输送能力820亿立方米;8条输油管道,总长3604公里,年输送能力6390万吨;3条凝析油管道,总长1330公里,年输送能力2100万吨;2条液化石油气管道,总长1331公里,年输送能力986万吨。另有3条通往欧洲的输气管。其中两条名为“穿越地中海输气管”的管线经突尼斯穿越地中海向意大利送气,1983年投入运营,全长2485公里(在阿境内550公里),总输气能力为335亿立方米/年。另一条名为“马格里布-欧洲输气管”的管线,经摩洛哥穿越地中海通往西班牙和葡萄牙,1996年投入运营,全长1620公里(在阿境内515公里),输气能力为115亿立方米/年,2021年10月因阿尔及利亚同摩洛哥断交暂停使用。第三条输气管道“medgaz”经地中海连接西班牙,2011年正式投入运营,全长757公里,年输气量80亿立方米。

社会

编辑

科技

国家最高科技委员会是政府直接领导的全国科技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科研机构分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附属科研机构两大类。

教育

阿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97%,中学入学率66%。中、小学生教育免费,大学生享受助学金和伙食补贴。2009年,阿中、小学数量增至24795所,全国共有教师近37万人。各类高等教育机构近百所,2023-2024学年在校大学生约170万人。主要大学有:阿尔及尔大学、胡阿里·布迈丁科技大学、君士坦丁大学等。历年教育经费开支占行政预算的25-30%。教育开发费在经济开发投资中占15%左右。

2019-2020学年,阿中、小学数量增至27355所,在校中、小学生数量达911万人,全国共有教师近47.9万人。各类高等教育机构近百所,2019-2020学年在校大学生约180万人,全国共有大学教师近5.5万人。主要大学有:阿尔及尔大学、胡阿里·布迈丁科技大学、君士坦丁大学等。

根据阿国家成人教育及扫盲局2016年9月报告,阿自2007年开始实行国家扫盲计划,2018年阿尔及利亚文盲率下降至9.44%。自2007年以来共计消除文盲407.2万人。2017-2018学年,扫盲学校登记学员43.2万人,其中大部分为女性。

媒体

阿尔及利亚的媒体传播在非洲地区属发达行列,有本国租用的通讯卫星。国家在新闻出版方面占据主要地位。有记者协会和编辑协会两个媒体协会。

报刊1990年前阿新闻出版由国家垄断,1990年颁布新的新闻法,实行有条件的新闻自由,一些政党创立了党报,也出现了一些独立地方报刊。阿有300余种全国性报刊,其中日报65种,32种阿文报刊,33种法文报刊,平均日发行量243万份。主要有《圣战者报》《人民报》《地平线报》《晚报》《祖国报》和《自由之声报》等;主要刊物有《阿尔及利亚时事周刊》和《非洲革命》等。

官方通讯社为“阿尔及利亚通讯社”(简称“阿通社”),是全国最大的通讯社,创建于1961年,在国内48个省设有分社,在国外设有15个分社,用阿、法、英三种文字发稿,每年发稿20万条。1988年12月与中国新华社开通电传互换新闻系统。另有一家私营通讯社“阿尔及利亚新闻社”(简称“阿新社”)和一家图片新闻社“New Press Algerie”。

主要传媒机构是阿尔及利亚广播电视局。“阿尔及利亚广播电台”为国家电台,下设3个全国性专题电台、120个地方电台和1个网上电台。主要电视台为阿尔及利亚国家电视台、各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阿尔及利亚3台。国内唯一负责电视播放的机构是阿尔及利亚电视播放公司。

网络媒体主要有:TSA、algeriesite.com、algeriemedias.com、algeria-wacth.org等。

医疗

阿尔及利亚自1962年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以来,已建有13家大型医疗中心和31家专科医院。2007-2013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12人、护理和助产人员20名、牙医3名、药师2名。阿尔及利亚公立医院的各检查项目象征性收取少量费用,病人看病需交纳挂号费,并自行凭药方到药房买药。治感冒、止泻、消炎等非处方药可在当地药店购买,价格合理。阿私立诊所收费较之公立医院高,技术和条件较好。

自1984年起阿实行医疗保险制度,设有疾病和生育保险。雇主必须为雇员购买医疗保险,保险返赔率最高可达80%。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阿尔及利亚全国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7.1%,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1031.2美元;2019年,阿尔及利亚人均预期寿命为76.88岁。 2019年,阿尔及利亚获得世卫组织无疟疾认证。

电信

阿尔及利亚政府于2001年进行电信领域私有化改革,制定行业法规,设立通信管理委员会、阿尔及利亚邮政公司与阿尔及利亚电信公司。

前阿尔及利亚有近1万个网吧,光纤铺设里程约25万公里。阿尔及利亚电信产业已成为继碳氢化合物产业之后的第二大营利性产业,主要电信运营商有阿尔及利亚电信公司(AT)、埃及奥拉斯电信公司(ORASCOM)和科威特瓦塔尼亚公司(WATANIA)3家。

阿尔及利亚邮政发展较为缓慢,由阿尔及利亚邮政公司总管,该公司有分支机构3160个,年均增加50个。到2020年,阿尔及利亚将新建1500所邮电局,使总数达到5000所,以缓解全国邮电服务短缺的状况。

电力

2017年,阿尔及利亚电力生产装机容量19586兆瓦,电网覆盖率达99%,输电线路29600公里,配电线路33万公里。阿尔及利亚电力市场年需求约为32.6万亿瓦时,用电需求年增长5.8%。阿尔及利亚电力市场供大于求,但由于电力输送线路老化、偷漏电现象严重,部分地区用电紧张现象时有发生。阿尔及利亚政府计划铺设6000公里的高压线路和2.95万公里的中低压电缆。

外交

编辑

外交政策

阿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使用武力,相互尊重、互利和对话基础上寻求广泛合作,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特本总统执政后强调采取更加平衡、务实的外交政策。反对大国强权政治和借口人权干涉别国内政,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恐怖主义;致力于马格里布联盟建设和地区和平,积极参与阿拉伯事务;促进非洲团结与和平;支持欧盟—地中海合作,平衡发展同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国的合作关系,重视加强同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关系。截至2012年,共与17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60多个国家设立大使馆,外国常驻阿使馆80个。阿是非盟安理会改革十国元首委员会(C10)成员、2023-2025年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2024-2025年度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

对外关系

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

关于国际形势:国际关系正处在变化和重组之中,世界和平与安全以及各国的发展仍是当前紧迫的课题。世界形势趋向缓和,全球性冲突虽已避免,但地区冲突依然存在。主张多极化,反对单边主义,主张以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基础,建立民主、公正、平等的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

关于乌克兰危机:是阿盟乌兰克危机联络小组成员,主张通过对话、谈判政治解决危机。在联合国大会有关“要求俄罗斯停止对乌克兰使用武力”决议中投弃权票,就联大暂停俄罗斯人权理事会成员资格决议投反对票。关注危机在能源和粮食安全领域造成的影响。

关于联合国及安理会改革:联合国的改革应以增加其活力和信誉为宗旨,遵循“民主化、合理化和效率化”三原则,正确反映国际关系变化,充分考虑各地区平衡和绝大多数成员国的利益,强调国际社会须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坚决主张使所有国家参与联合国所有机构的管理。认为必须改变非洲在联合国安理会代表性不足问题,坚决支持非盟关于联合国改革的共同立场,即非洲应获得两个拥有否决权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安理会扩大仅是联合国改革的一部分,联合国改革应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在内的其他方面的改革。

关于气候变化: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气候变化谈判的唯一基础和原则,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呼吁各方严格遵循《巴厘岛路线图》确定的目标和期限,主张发达国家应率先承担相关责任,切实履行减排承诺,并通过技术转让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关于反恐:阿深受恐怖动乱之害,对恐怖主义有切肤之痛。认为应从全球角度分析恐怖主义,将其与争取解放和民族自决的合法斗争区分开来,避免将其与特定地区、文化和文明相挂钩。支持国际反恐合作,呼吁联合国主持召开国际反恐会议,签署国际反恐公约,统一界定恐怖主义,呼吁切断恐怖活动资金来源,将支付赎金行为定罪。

关于伊朗核问题:阿承认并支持包括伊朗在内的所有核不扩散条约签约国拥有和平利用核能技术的权利。反对在核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认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达成有利于核裁军、防止核扩散、巩固各国和平利用核能权利,将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

关于巴以问题:阿强调只有根据国际法和“阿拉伯和平倡议”,建立一个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才能实现中东地区全面、公正、持久和平。阿曾积极推动巴内部和解。2023年10月巴以爆发新一轮冲突后,阿重申支持巴勒斯坦民族解放正义事业,强烈谴责以色列违反国际法和国际人道法的政策和做法,呼吁阿拉伯国家统一立场,敦促国际社会保护巴民众。

关于叙利亚问题:阿尊重叙人民选择,希望冲突各派保持克制,停止暴力活动,尽快开启全国对话,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解决危机。阿反对任何外来武力干涉,坚持在阿盟框架内解决叙问题,支持叙重返阿盟。

关于马里问题:积极参与斡旋马里问题,在阿尔及尔举行马里各方和谈,受到国际社会肯定。主张坚决执行安理会有关马里问题的决议,区分恐怖势力和一般叛军,通过全面、综合方式解决马政治、人道和安全危机,尊重马里对解决危机的领导地位。主张在尊重马里主权和领土完整前提下,由马里冲突各方通过对话实现政治解决。

关于马格里布联盟建设:阿认为马盟建设符合地区根本利益,有利于马格里布地区各国反恐合作及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马格里布地区实现政治、经济、社会一体化是该地区年轻一代的希望,任何人无权草率行事,也不能置之不理或设置障碍。

同中国关系

中阿传统友谊深厚。1958年9月阿临时政府成立后,中国即予以承认,是第一个承认阿的非阿拉伯国家。同年12月20日两国建交后,双方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2004年2月,胡锦涛主席访阿期间,两国发表《新闻公报》,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06年11月,布特弗利卡总统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访华,两国元首签署了《中阿关于发展两国战略合作关系的声明》。2014年2月,两国发表《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5月,习近平主席和布特弗利卡总统共同签署《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2006年11月,布特弗利卡总统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访华。期间,胡锦涛主席与布共同签署了《中阿关于发展两国战略合作关系的声明》,双方有关部门签署了有关司法、经济、税务、航空、质量检验、油气等方面合作的9个协议文本。

2011年6月30日,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经表决,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

2014年2月,两国发表《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5月,习近平主席和布特弗利卡总统共同签署《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2006年11月,阿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2023年,双边贸易额103.1亿美元,同比增长40.3%。其中中国出口额为94.6亿美元,同比增长52.4%;进口额为8.5亿美元,同比下降25.6%。阿是中国在海外最大的承包工程市场之一。

新冠疫情发生后,阿方积极支持中国抗疫。中国政府向阿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协助阿方抗击疫情。中阿两国卫生专家多次举行视频会议,分享抗疫经验。中国政府、企业、地方省市和社会机构等积极向阿方捐赠抗疫物资。阿方积极同中方开展新冠疫苗合作,自科兴公司采购多批新冠疫苗。中方并于2021年2月向阿方援助一批新冠疫苗。9月,科兴公司在阿疫苗灌装生产合作项目正式投产。

2023年7月16日消息,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阿尔及利亚总统阿卜杜勒马吉德·特本将于7月17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同法国关系

阿法有传统关系,法是阿最大债权国和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阿是法在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和商品出口目的地。阿在法侨民200余万人。2007年7月,法总统萨科齐访阿,着重探讨两国能源合作和“地中海联盟”计划,双方签署互免外交人员短期签证和在阿共建大学两项协议。2008年,法总理、内政和外交部长等相继访阿。2009年5月,阿国民议会议长齐阿里访法。2010年,法司法部长玛丽访阿。2011年5月,阿工业、中小企业和促进投资部部长迈哈迪与法前总理拉法兰共同主持第一届阿—法经济伙伴关系论坛开幕式。6月,法外长朱佩访阿。2012年7月,法总统非洲事务顾问依莲、外长法比尤斯访阿。9月,法外交部负责法国侨民和法语国家事务的部长级代表本吉吉、外贸部长布里克访阿。10月,法内政部长瓦尔斯访阿,阿外交部部长级代表梅萨赫勒访法。11月,法生产振兴部长蒙特布赫、前总理、参议院副议长拉法兰访阿。12月,法总统奥朗德访阿。2013年3月,法国民议会议长巴尔托洛内访阿。12月,阿总理萨拉勒访法,法总理埃罗访阿,与萨拉勒共同主持阿法第一届政府间高级别委员会会议。2014年6月,法外长法比尤斯访阿。7月,阿能源部长尤素菲作为政府代表出席法举行的纪念一战百年阅兵仪式。12月,阿总理萨拉勒访法。2015年1月,阿外长拉马拉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反恐大游行。4月,拉马拉外长访法。5月,法外长法比尤斯访阿。6月,法总统奥朗德访阿。7月,阿外长拉马拉与法外长尤比斯会谈。8月,法参议院院长拉尔歇、外交部特别代表比安科分别访阿。10月,法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部长塞戈莱纳·罗亚尔、法国民教育、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长瓦洛贝尔卡西姆分别访阿。2016年4月,法总理瓦尔斯访阿。2017年12月,法总统马克龙访阿,阿总理乌叶海亚访法。2018年4月,阿外长梅萨赫勒访法。9月,阿总统布特弗利卡同法总统马克龙通电话。11月,阿总理乌叶海亚赴法出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百年纪念活动。2020年1月、10月,2021年12月,2022年4月,法外长勒德里昂多次访阿。2022年8月,法总统马克龙访阿。10月,法总理博内尔访阿。2022年10月、12月,2023年1月、3月、4月,阿总统特本同法总统马克龙多次通电话。2023年1月,阿军总参谋长谢赫里亚访法。4月,阿外长阿塔夫同法外长科隆纳通话。阿外交部秘书长贝拉尼同法外交部秘书长德科特举行会谈。11月,法内政部长达尔马宁访阿,会见阿总统特本,并转达法总统马克龙口信。12月,阿总统特本同法总统马克龙通话。2024年3月,阿总统特本同法总统马克龙通话。 当地时间7月30日,在法国表示支持摩洛哥有关西撒哈拉自治计划后,阿尔及利亚宣布“立即召回”驻法国大使。

同美国关系

1962年9月阿美建交,1967年中东“六·五”战争爆发后宣布同美断交,1974年11月两国复交。阿总统布特弗利卡执政后,美明确支持布的“全国和解”政策和经济改革政策,多次表示愿在反恐、情报交换、人员培训等方面与阿加强合作。2004年,美宣布给予阿普通最惠国待遇。2007年6月,阿美签署民用核能合作协议。近年来阿美高层互访不断。2010年4月,阿外长梅德西代表布特弗利卡总统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并会见了美国务卿克林顿。2011年,美多位助理国务卿访阿,阿外长梅德西访美。2012年1月,阿外长梅德西赴美出席77国集团主席国交接仪式。2月,美国务卿克林顿访阿。4月、9月,美军非洲司令部总司令卡特两度访阿。10月,首轮阿美战略对话在华盛顿举行,美国务卿克林顿年内再度访阿。2013年6月,美政治事务助理国务卿希尔曼访阿。2014年4月,美国务卿克里访阿,并将阿美战略对话上升为部长级。8月,阿总理萨拉勒赴美出席美非峰会。2015年3月,阿外长拉马拉访美,与美国务卿克里主持第3轮战略对话。10月,财长本赫尔法与美驻阿代表签署互换税务信息协定。2018年7月,阿外长梅萨赫勒赴美出席首届宗教自由部长会。2020年10月,美国防部长埃斯珀访阿。2020年11月,美总统特朗普签署声明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地区拥有主权,阿方则宣称有关声明是非法、无效的。2021年1月,美空军部长巴雷特访阿。7月,美国务院近东事务代理助卿胡德访阿。8月,阿外长拉马拉同美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9月,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汤森访阿。2022年3月,美国务卿布林肯访阿。12月,阿总理阿卜杜拉赫曼赴美出席第2届美非领导人峰会。2023年1月、7月,美负责国际组织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西森访阿。2月,阿外长拉马拉同美常务副国务卿舍曼通电话。6月,阿外长阿塔夫同美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舍曼通话。8月,阿外长阿塔夫访美。9月,阿军总参谋长谢赫里亚同美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通话。10月,阿外交部秘书长马格拉曼同美国负责近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利夫在华盛顿共同主持第6轮阿美战略对话。12月,美负责北非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哈里斯访阿,会见阿外长阿塔夫,双方就西撒哈拉等问题进行磋商。2024年1月,美将阿列入2023年度国际宗教自由特别观察名单,阿方对此表示遗憾。2月以来,阿外长阿塔夫多次同美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

同俄罗斯关系

1962年7月阿独立后与前苏联建交,双边关系十分密切。阿大部分武器装备来自前苏联,但两国贸易处于较低水平。1991年12月,阿承认俄罗斯联邦和独联体。2001年阿总统布特弗利卡访俄,两国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定并发表联合声明。2005年10月,两国首届经贸混委会在俄召开。2006年3月,俄总统普京访阿,免除阿47亿美元债务,双方签署35亿美元军购合同。2008年2月,阿总统布特弗利卡访俄,双方签署航空合作协议及俄公司承建阿铁路合同。2010年10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访阿。2011年3月,俄外长拉夫罗夫访阿。2012年3月,俄总统特使、外交部负责中东事务的副部长米哈伊尔访阿。11月,阿外交部部长级代表梅萨赫勒访俄。2013年2月,俄外长拉夫罗夫访阿并进行两国定期政治对话。4月,俄能源部长诺瓦克访阿。6月,阿外长梅德西访俄。2014年5月,俄联邦议会议长马特维延科访阿。2015年7月,阿俄第7届政府间经贸、科技合作混委会在莫斯科召开。 2017年10月,俄总理梅德韦杰夫访阿。2018年1月,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访阿。2019年4月,阿拉伯国家—俄罗斯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莫斯科举行,阿外长布卡杜姆出席会议。10月,阿临时总统本萨拉赫赴俄出席首届俄非峰会。2020年7月,阿外长布卡杜姆访俄。2021年6月,阿军总参谋长谢赫里亚访俄。2022年4月,阿外长拉马拉作为阿盟乌克兰危机联络小组代表团成员访俄。5月,俄外长拉夫罗夫、俄联邦委员会国防和安全委员会主席邦达列夫分别访阿。2023年1月,俄总统普京同阿总统特本通电话。2月,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访阿。3月,俄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访阿。6月,阿总统特本访俄。7月,阿总理阿卜杜拉赫曼赴俄出席第2届俄非峰会。8月,阿军总参谋长谢赫里亚访俄。10月,阿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长汉尼访俄,并同俄农业部长帕特鲁舍夫共同主持两国大混委会第11次会议。11月,俄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舒加耶夫来阿参加阿俄政府间军事和技术合作委员会第21次会议,并会见阿军总参谋长谢赫里亚。2024年4月,俄总统中东和非洲国家事务特别代表、外交部副部长博格丹诺夫访阿,并同阿外交部秘书长主持两国外交部第二届政治磋商。

同摩洛哥关系

1963年阿摩曾因边界争端发生武装冲突。1976年阿承认“西撒国”后,摩宣布与阿断交。1988年两国复交。布特弗利卡当选总统后,摩国王哈桑二世致电祝贺。哈病逝后,布赴摩参加葬礼,并与新任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建立联系。此后双方电函不断。2003年,两国元首在联大期间举行单独会谈。2004年7月,摩宣布免除阿公民赴摩签证。2005年3月,摩国王赴阿出席阿盟首脑会议并与阿总统布特弗利卡举行会晤;同月,阿宣布免除摩公民赴阿签证。2007年3月,阿总统布特弗利卡致电摩国王祝贺国王女儿诞生。11月,摩国王致信布,对阿首都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表示慰问。2011年3月,阿水资源部长萨拉勒访摩,摩能源、环境与水利大臣本·哈德拉访阿。2012年1月,摩新任外交与合作大臣欧斯曼尼访阿,成为自2004年以来首位访阿的摩外交大臣。3月,摩政府发言人、新闻大臣卡勒菲访阿。4月,阿高教科研部长哈拉乌比亚访摩,摩国民教育大臣乌阿法访阿。2013年10月,摩方为抗议阿在西撒问题上的相关表态,一度召回摩驻阿大使,两国关系有所紧张。目前两国边境仍处于关闭状态。2020年11月,阿方谴责摩对西撒哈拉盖尔盖拉特缓冲区发动军事行动。2021年7月,阿方强烈谴责摩官方在联合国散布文件支持阿卡比利地区独立和摩方利用间谍软件在阿实施窃密,并召回阿驻摩大使。8月,阿宣布同摩断交。9月,阿宣布对摩关闭领空。10月,阿宣布暂停使用经摩洛哥穿越地中海的输气管线。11月,阿3名公民在西撒哈拉地区遇袭身亡,阿方强烈谴责摩方袭击行动。2022年7月,摩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在其登基23周年纪念日的讲话中表示,摩希望同阿恢复外交关系。11月,摩外交大臣布里达出席在阿举行的第31届阿盟峰会。2023年12月,阿方未出席在摩洛哥举办的第六届俄罗斯—阿拉伯合作论坛。

同利比亚关系

利比亚是阿尔及利亚的重要邻国。阿利关系曾因利与摩洛哥结盟而一度冷淡。2011年2月,利局势陷入动荡,阿撤回了在利侨民,但以“人道理由”接受利前领导人卡扎菲的妻子、女儿和两个儿子入境。阿外长梅德西多次会见利“国家过渡委员会”执行局前主席吉卜里勒,并与利“过渡委”正式建立关系。2012年3月,阿外长梅德西访利,利内政部长阿卜杜阿里访阿。4月,利“国家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访阿。12月,利临时政府总理扎伊丹访阿。2013年1月,阿总理萨拉勒赴利出席阿、利、突三国边境安全会议。4月和8月,利临时政府总理扎伊丹两度访阿。12月,阿总理萨拉勒访利。2014年利内部武装冲突升级以来,阿主张利各派通过谈判实现停火,恢复和平,支持成立利民族团结政府,是斡旋解决利问题的重要一方。2015年3月、4月、5月,阿分别召开三轮利内部对话会。5月,利临时政府总理萨尼访阿。2018年11月,乌叶海亚总理赴意大利出席利问题国际会议。2020年1月,利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萨拉吉访阿。阿总统特本出席利问题柏林峰会。6月,利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萨拉吉再度访阿。2020年1月,利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萨拉吉访阿。阿总统特本出席利问题柏林峰会。6月,利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萨拉吉再度访阿。2021年2月,联合国主导利各界代表选举产生新的临时最高权利机构领导人并于3月成立新的民族统一政府,阿方对此表示欢迎。5月,利过渡政府总理德拜巴访阿。7月,利总统委员会主席曼菲访阿。2022年4月,利民族统一政府总理德拜巴、外长曼古什分别访阿。10月,利总统委员会主席曼菲访阿。2023年9月,阿外长同利总统委员会主席曼菲通话,就利飓风灾害表示慰问。2024年2月,阿外长阿塔夫访利。3月,阿、利和突尼斯三国外长在阿举行马格里布三方会议,并建立季度会议机制。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3日,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宣布,该国将于2024年开始与利比亚等5个邻国共同建立自由贸易区。

同突尼斯关系

阿与突尼斯于1983年3月签署“友好和睦条约”。两国关系友好,经济合作发展较快。2011年,突局势剧变后,阿表示尊重突人民的选择,3月突民族团结政府埃塞卜西访阿,阿向突提供1亿美元的财政援助,2012年1月,阿总统布特弗利卡赴突出席纪念活动,对突革命成果予以肯定。2月,突总统马尔祖基访阿。12月,突总理贾巴利访阿。2013年1月,阿民族院议长本·萨拉赫代表布特弗利卡总统赴突出席纪念活动。4月,突总理拉哈耶德访阿。5月,突制宪议会议长加法尔访阿。8月,突外长贾兰迪访阿。9月,突复兴运动主席格努希和突前总理埃塞卜西先后访阿,布特弗利卡总统予以会见。2014年2月,突总理朱玛访阿,阿总理萨拉勒代表布特弗利卡总统出席突新宪法庆典。2015年2月,突新任总统埃塞卜西访阿。3月,突外长巴库什访阿。5月,突总理绥德访阿。11月,阿总理萨拉勒赴突出席“经济支持与投资国际会议”。12月,突总统埃塞卜西访阿。2017年3月,突外长朱海纳维外长访阿,阿总理萨拉勒访问突尼斯。2018年2月,阿总理乌叶海亚访突。2020年2月,突总统赛义德访阿。2021年4月,阿外长布卡杜姆访突。7月,阿外长拉马拉一周内两度访突。2021年12月,阿总统特本、总理阿卜杜拉赫曼分别访突。2022年11月,阿外长拉马拉访突,突总理娜杰拉访阿。2023年2月,阿总统特本同突总统赛义德通电话。10月,突总理哈沙尼访阿,并同阿总理阿卜杜拉赫曼共同出席第22届阿突合作混委会会议和阿突经济论坛。12月,突武装部队陆军参谋长埃尔古勒访阿,会见阿军总参谋长谢赫里亚,双方共同举办两国军事联合委员会第17届会议。2024年1月,突内政部长法基访阿,并同阿内政部长梅拉德共同主持两国边境地区促进和发展委员会首届会议。2月,阿外长阿塔夫访突。3月,阿、突和利比亚三国外长在阿举行马格里布三方会议,并建立季度会议机制。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3日,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宣布,该国将于2024年开始与突尼斯等5个邻国共同建立自由贸易区。

2024年6月7日,据突尼斯官方通讯社报道,突尼斯与阿尔及利亚决定恢复两国间铁路客运服务。

同毛里塔尼亚关系

两国致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签有渔业合作协议。2009年8月,阿民族院议长本·萨拉赫赴毛出席当选总统阿齐兹就职典礼。2011年,毛总统阿齐兹、外交与合作部长哈马迪相继访阿。2012年7月,毛外长哈马迪访阿。10月,阿外交部部长级代表梅萨赫勒访毛。2013年3月,阿总理萨拉勒访毛。10月,阿外长拉马拉访毛。2014年5月,拉马拉再次访毛。2016年12月,毛总理哈达明访阿。2018年10月,毛塔外长艾哈迈德访阿。2019年8月,贝都依总理代表临时总统本萨拉赫赴毛塔出席毛塔新总统就职典礼。2020年3月,阿外长布卡杜姆访毛。2021年9月,阿外长拉马拉访毛。12月,毛总统加兹瓦尼访阿。2022年9月,阿总理阿卜杜拉赫曼访毛。2023年5月,阿外长阿塔夫访毛。2024年1月,毛外长马尔祖克访阿。2月,毛总统加兹瓦尼访阿,阿外长阿塔夫访毛。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3日,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宣布,该国将于2024年开始与毛里塔尼亚等5个邻国共同建立自由贸易区。

同马里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3日,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宣布,该国将于2024年开始与马里等5个邻国共同建立自由贸易区。

同尼日尔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3日,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宣布,该国将于2024年开始与尼日尔等5个邻国共同建立自由贸易区。

同欧盟关系

欧盟是阿最大贸易伙伴。阿是欧盟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占据欧盟天然气市场的1/4。2005年,阿与欧盟联系国协议正式实施。双方还签署了涵盖贸易交流、财经合作及阿在欧劳工享受便利等多项合作协议,但在应对非法移民、反恐等问题上存在分歧。2012年8月,阿与欧盟达成一致,决定将联系国协定关于取消关税的时间表由2017年推迟至2020年。2013年7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访阿。2014年5月、2015年6月,阿外长拉马拉赴欧举行阿欧联合委员会第8、第9次会议。9月,欧盟委员会政治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访阿。2018年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阿。11月,意大利总理孔特访阿。11月,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访阿。2022年4月、7月,意大利总理德拉吉访阿。5月,阿总统特本访意。10月,阿总统特本同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通电话。2023年1月,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访阿。3月,阿总统特本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通电话,阿外长阿塔夫同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通电话,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访阿。4月,阿总统特本访问葡萄牙。5月,阿总统特本访问意大利。6月,阿外长阿塔夫访问意大利、德国。7月,阿总统特本分别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葡萄牙总统德索萨通话。10月,阿总统特本分别同德国总理朔尔茨,意大利总理马塔雷拉、总理梅洛尼通话。2024年1月,阿总统特本同意大利总理梅洛尼通话,阿外长阿塔夫赴罗马出席意大利—非洲首脑峰会。2月,德国副总理兼经济与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访阿。

同古巴关系

2022年11月,古巴国家主席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贝穆德斯访问阿尔及利亚,特本与到访的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举行会谈。特本表示,阿尔及利亚始终支持古巴人民寻求解除该国遭受的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的努力。双方在会谈中确认了在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一致立场。双方同意加强两国在医药卫生、高等教育、贸易等领域合作。   

旅游

编辑

阿旅游资源丰富,全境有7处自然、文化景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首都市内有著名的非洲圣母院、319座清真寺和众多博物馆,北部有气候宜人的地中海金色沙滩,南部有浩瀚的撒哈拉沙漠,还有高原雪山和众多古罗马遗址。2018年阿全国有旅游开发区174个,酒店1136家,床位约10万张。2004年阿接待境外游客160万人次,2005年旅游收入为1.74亿美元。

世界遗产

编辑

至2008年止,阿尔及利亚共有7处世界遗产,如下:

序号

名称

类型

所在地

1

提帕萨考古遗址

文化遗产

艾因迪夫拉省

2

阿尔及尔堡

文化遗产

阿尔及尔

3

贾米拉古罗马遗址

文化遗产

贝贾亚省

4

贝尼哈迈德城堡

文化遗产

姆西拉省

5

蒂姆加德古罗马遗址

文化遗产

巴特纳省

6

姆扎卜山谷

文化遗产

盖尔达耶省

7

阿杰尔高原国家公园

自然遗产

伊利奇省

下一篇 赞比亚

上一篇 马尔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