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编辑

中国设立的为中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籍学者、专家获得的学术称号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或在促进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国际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国籍专家、学者获得的学术称号。1996年,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首批外籍院士;外籍院士增选每两年(奇数年)进行一次,提名、评审和选举工作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同期进行,每次增选名额由主席团研究决定。截止2023年11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有110人,已故外籍院士20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创办时间:1996年

创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评选周期:增选外籍院士每两年(奇数年)进行一次

参选条件

编辑
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或在促进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国际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国籍专家、学者,可被提名为外籍院士候选人,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参选流程

编辑
1、外籍院士增选每两年(奇数年)进行一次,提名、评审和选举工作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同期进行,每次增选名额由主席团研究决定。

2、外籍院士候选人由本院院士提名。每次增选每位院士至多可提名2位候选人,获得不少于5位院士提名的候选人,为有效候选人。提名外籍院士候选人,应征得候选人本人同意,注意候选人专业、国别和年龄等分布情况,并需提交候选人《提名书》和《简表》。

3、第一轮评审会议期间,将全部外籍院士候选人的《提名书》和《简表》印发全体院士审阅,并征求意见。院士除对本学部领域的候选人提出意见外,还应根据自己了解和审阅材料的情况,对其他学部领域的候选人发表意见。

4、第一轮评审会议后,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在汇总院士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各学部领域进入主席团评审的候选人名额分配方案,报主席团审定。

5、外籍院士候选人如受到投诉,由相关学部组织核实并提出意见,报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审议。

6、第二轮评审会议期间,各学部根据进入主席团评审的名额数,按照以下程序对本学部领域的外籍院士候选人进行评审。

①、审阅材料:外籍院士候选人《提名书》《简表》是评审的基本依据。院士应认真审阅全部候选人的材料。

②、介绍和讨论:主要围绕外籍院士候选人是否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国际声誉,是否在所在国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原则上为所在国院士),是否对中国工程科技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或在促进中国工程科技界国际交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等。

③、投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进入主席团评审的候选人名单。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不少于本学部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投票有效;获得赞同票数不少于投票院士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根据得票多少依次选取不超过本学部名额数的候选人提交主席团评审。

7、主席团在听取各学部外籍院士评审情况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提交全体院士选举的正式候选人名单。

8、参加投票的主席团成员超过二分之一,投票有效。获得赞同票数超过投票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按照外籍院士增选名额,根据得票多少列入正式候选人名单。

9、外籍院士正式候选人名单和《简表》提交全院有投票权院士进行等额选举,参加选举的院士超过全院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选举有效;获得赞同票数超过投票院士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当选。

10、外籍院士选举结果经主席团会议审定后向全体院士公布。当选外籍院士名单通过中国工程院网站向社会公布,并以中国工程院院长名义向当选的外籍院士寄发当选通知。

院士名单

编辑
  • 全体院士

    截止2023年11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有110人。

    姓名

    国籍

    当选年

    专业

    比·蒂奥莱

    法国

    1998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乙型肝炎

    萨马桑达兰

    美国

    矿物加工、胶体与界面

    弗·尼·巴丘卡耶夫

    俄罗斯

    航天动力学

    伯纳德·罗依兹曼

    美国

    2000

    分子生物学与肿瘤学

    邓文中

    土木工程

    威廉·杰兰特·普赖斯

    英国

    船舶工程、船舶力学

    何毓琦

    美国

    自动控制理论与工程

    雅克·刚

    法国

    2001

    医学(血液学)

    弗斯贝格

    瑞典

    矿物加工

    藤岛昭

    日本

    2003

    光电化学

    何大一

    美国

    临床病毒学

    亚历克·布鲁斯

    英国

    2005

    电子学

    刘锦川

    美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大村智

    日本

    药学

    威廉·沃尔夫

    美国

    计算机

    尤里·古里亚耶夫

    俄罗斯

    信息与电子

    黄锷

    美国

    2007

    数据分析,物理海洋学

    奥德马格努斯·福尔廷森

    挪威

    船舶与海洋工程

    郭位

    美国

    工业工程(系统可靠性)

    科林·布莱克默

    英国

    2009

    神经科学

    杨祖佑

    美国

    航空航天

    范良士

    化学工程

    罗杰·瑞迪

    计算机科学

    夏苏鲁

    土木工程、材料科学、结构工程

    巴里·J·马歇尔

    澳大利亚

    2011

    临床微生物学

    爱德华·F·克劳利

    美国

    航空航天

    弗雷德·塞泊

    美国、德国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霍宁博

    美国

    公共卫生政策学

    小泉英明

    日本

    工程、物理、神经科学

    杰夫里·华兹华斯

    美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

    汪正平

    2013

    电子封装材料

    王存玉

    口腔医学、分子信号和转化医学

    李泽元

    电气工程

    约翰·查尔斯·科瑞谭登

    环境工程

    培莱彬·特恩卓普·彼德森

    丹麦

    机械与运载

    罗宾·巴特哈姆

    澳大利亚

    化学工程

    埃罗斯瓦米·波尔拉

    美国

    2015

    无线通信电子工程

    牟德

    机械工程

    加图·洛朗森

    化学及材料工程、骨科

    裴正康

    生命科学儿童癌症

    赫伯特·芒

    奥地利

    结构工程与计算力学

    伊恩·大卫·克拉吉

    英国

    土木工程

    杨祖保

    美国

    环境工程

    李文沅

    加拿大

    电气工程

    哈桑·卡雷姆

    美国

    2017

    土木工程

    余艾冰

    澳大利亚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

    比尔·盖茨

    美国

    信息与能工程管理

    安道琳

    英国

    机械/航空工程

    唐纳德·格里尔逊

    生物学

    李凯

    美国

    计算机科学

    雷欧·拉斐尔·莱夫

    电气工程(半导体领域 )

    梅纳赫姆·埃利梅莱赫

    环境工程

    迈克尔·霍夫曼

    环境科学与工程

    顾敏

    澳大利亚

    光学工程

    尼古拉斯·佩帕斯

    美国

    生物材料、化学工程

    尼古拉斯·罗伯特·莱蒙

    英国

    医学

    胡仕新

    美国

    机械与运载工程

    松采夫·康斯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

    俄罗斯

    化学和无机材料科学

    史提芬·博伊德

    美国

    计算机科学

    田村幸雄

    日本

    土木工程

    韦伯斯特·卡维尼

    美国

    肿瘤学

    米耀荣

    澳大利亚

    工程力学

    安詹·博斯

    美国

    2019

    电力系统

    布伦特·尤安·克洛西尔

    新西兰

    2019

    农业水土工程

    布鲁斯·欧内斯特·罗根

    美国

    环境工程

    高缇耶·丹尼尔·勒内

    法国

    肠胃病学

    大卫·阿兰·韦茨

    加拿大

    材料制备工程

    恩里克·何塞·拉瓦涅

    美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

    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

    南非

    农业化学与植物共生

    格伦·托马斯·戴格尔

    美国

    水处理技术与工程

    孔翰宁

    德国

    工业4.0与智能工程管理

    天野浩

    日本

    工程/半导体工程

    延斯·尼尔森

    丹麦

    生物化工、代谢工程、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丛京生

    美国

    计算机科学

    约翰·劳赫德

    英国

    能源系统、热力工程

    吉恩·雷迪

    美国

    工程力学

    雷夫·安德森

    瑞典

    畜牧学

    马克·梵·洛斯德莱特

    荷兰

    环境工程

    迈克尔·胡德

    澳大利亚

    采矿工程及机械工程

    彼得·格雷鲍奇卡

    俄罗斯

    泌尿外科

    菲利普·威瑟斯

    英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

    毕思敏·弗拉基米尔

    乌克兰

    航空发动机

    罗杰·亚历山大·福尔克纳

    英国

    水环境与防洪

    塞巴斯蒂安·坎德尔

    法国

    航空科学、能源

    托盖尔·蒙恩

    挪威

    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

    杨威

    美国

    航空航天工程

    曹文凯

    心血管和遗传学

    沈学民

    加拿大

    无线通信工程

    叶海亚·拉赫玛特·萨米

    美国

    电子工程

    曹义

    瑞典

    医学,肿瘤学,血管新生,肥胖糖尿病

    安东尼奥·米克斯

    美国

    2021

    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

    苏磐石

    土木工程

    陈掌

    -

    朴哲范

    加拿大

    -

    贝斯科斯

    希腊

    -

    法蒂·比罗尔

    土耳其

    -

    吉多·科罗默

    奥地利,西班牙

    -

    赵华

    英国

    -

    拉贾

    美国

    -

    奥泰因·赫尔佐格

    德国

    -

    佩德罗·约瑟·阿尔瓦雷斯

    美国

    -

    罗伯特·萨缪尔·兰格

    -

    钱煦

    -

    孙学良

    加拿大

    -

    罗智

    -

    安东尼·比斯利

    荷兰

    -

    张亚勤

    美国

    -

    孙钰

    加拿大

    -

    崔占峰

    英国

    -

    徐政

    加拿大

    -

    参考资料:

    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名单

    (共16人,按学部排序)

    序号

    姓名

    国籍

    研究方向

    1

    张建伟

    德国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

    2

    常瑞华

    美国

    信息光电子

    3

    KiNam Kim

    (金奇南)

    韩国

    电子工程

    4

    王江舟

    英国

    信息与通信工程

    5

    S. Ravi Pradip Silva

    (拉维·席尔瓦)

    英国

    材料科学

    6

    Sang Yup Lee

    (李相燁)

    韩国

    合成生物学

    7

    张久俊

    加拿大

    电化学能源

    8

    Abbas Firoozabadi

    (阿巴斯·费若扎巴迪)

    美国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9

    Derek Elsworth

    (德里克·埃尔斯沃斯)

    美国

    非常规岩石力学

    10

    Ranjith Pathegama Gamage

    (兰吉特·帕伽玛·加米奇)

    澳大利亚

    矿业工程

    11

    王仰华

    英国

    应用地球物理

    12

    郝洪

    澳大利亚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13

    康健

    英国

    建筑声学

    14

    Seeram Ramakrishna

    (拉马克瑞斯纳·西拉姆)

    新加坡

    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

    15

    Eric Daniel Jacques Gilson

    (埃里克·丹尼尔·雅克·吉尔森)

    法国

    分子生物学、老年医学与衰老科学

    16

    Norbert Claude Gorin

    (高汉)

    法国

    血液学

  • 已故院士

    截止2023年11月,已故外籍院士20人。

    姓名

    生卒年月

    国籍

    当选年

    专业

    李天和

    1923-05-11-2002-02-03

    美国

    2000

    电机工程与系统工程

    田长霖

    1935-07-24-2002-10-29

    传热学(机械)

    哈尔布特

    1911-06-06-2004-11-06

    1996

    石油地质

    梁基谢夫

    1929-09-00-2006-11-18

    俄罗斯

    2003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1928-08-14-2008-02-10

    美国

    200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贝尔

    1941-05-31-2008-04-17

    英国

    机械工程

    盖尔

    1943-08-25-2009-07-00

    1998

    植物基因组及分子生物学

    劳格

    1914-03-24-2009-09-12

    美国

    1996

    遗传育种

    乌克布拉托维奇

    1931-12-26-2012-03-11

    塞尔维亚

    2003

    自动化

    厉鼎毅

    1931-00-00-2012-12-27

    美国

    1996

    光纤通信

    比施根斯

    1916-09-00-2013-07-31

    俄罗斯

    飞行器空气动力学和飞机力学

    施普尔

    1928-10-28-2013-11-01

    德国

    2001

    机械制造

    不破祐

    1915-08-02-2013-11-23

    日本

    1996

    冶金工程

    查理斯·维斯特

    1941-09-09-2013-12-12

    美国

    2009

    应用光学、信息

    罗曼

    1926-02-04-2013-12-16

    德国

    2001

    应用光学

    克劳夫

    1922-00-00-2016-10-08

    美国

    1996

    结构工程、地震工程

    霍信斯基

    1931-11-14-2018-04-23

    波兰

    2005

    机械工程

    贝聿铭

    1917-04-26-2019-05-16

    美国

    1996

    建筑设计、城市设计

    黄煦涛

    1936-06-26-2020-04-25

    2001

    计算机(图象处理)

    施敏

    1936-03-21-2023-11-06

    1998

    微电子、半导体器件物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