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姆斯·皮布尔斯 编辑
詹姆斯·皮布尔斯(P. James Peebles),诺贝尔物理学奖、克拉福德奖、邵逸夫天文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现代理论宇宙学创始人之一,普林斯顿大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科学荣誉教授和物理学荣誉教授。詹姆斯·皮布尔斯于1958年在马尼托巴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65年被普林斯顿大学聘为物理学助理教授;1968年晋升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副教授;1972年晋升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正教授;197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0年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退休,转为荣誉教授;2004年获得邵逸夫天文学奖;2005年获得克拉福德奖;201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詹姆斯·皮布尔斯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宇宙学。
中文名:詹姆斯·皮布尔斯
外文名:P. James Peebles
国籍:加拿大
出生地:加拿大马尼托巴省温尼伯附近的圣博尼法斯
出生日期:1935年4月25日
毕业院校:普林斯顿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7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得邵逸夫天文学奖2005年获得克拉福德奖201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1958年,在马尼托巴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6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师从罗伯特·亨利·迪克。
1965年,被普林斯顿大学聘为物理学助理教授。
1968年,晋升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副教授。
1972年,晋升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正教授。
197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0年,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退休,转为荣誉教授。
詹姆斯·皮布尔斯" alt="
詹姆斯·皮布尔斯"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9381f30e924b899a901a11c785e0a950a7b020858c4?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詹姆斯·皮布尔斯
2004年,获得邵逸夫天文学奖。
2005年,获得克拉福德奖。
201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詹姆斯·皮布尔斯1970年计算了微波背景辐射的角功率谱
詹姆斯·皮布尔斯
詹姆斯·皮布尔斯对电子和核子在宇宙历史上的第一次结合(再复合)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这一过程结束之后残留的电离度,他考虑了不同的宇宙学模型,引入了对“再复合”起重要作用的物理过程,比如氢的复合过程产生莱曼-阿尔法发射线,由于是共振线,会很快被另一基态氢原子吸收,影响再复合的进程,他指出宇宙膨胀导致的红移还有双光子发射是解决之道,他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考虑的物理过程依然是现代对相关问题进行精确计算的基础,他在发表的论文中还探讨了“再复合”过程对背景辐射黑体谱产生的微小扭曲,后来成为规划微波背景辐射谱观测项目的一个重要动机。詹姆斯·皮布尔斯
如果宇宙早期辐射和物质有一点点不均匀性,在“再复合”(同前文)之前,这个不均匀性(扰动)在光子和重子物质等离子体这一整体的“气体”(光子通过电子和重子物质紧密耦合在一起)中会产生声波振动,“再复合”之后,光子和重子物质的耦合消失,不同波长的扰动因为振动频率不同会冻结在不同振动相位,从而表现为不同的扰动强度。20世纪70年代,詹姆斯·皮布尔斯和学生对扰动的时间演化以及再复合之后在背景辐射温度起伏以及物质功率谱上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和计算,他们首次得到了物质功率谱随波长(波数)的变化,呈现出多个峰的结构,这是不同波长的扰动冻结在不同振动相位的自然结果,后来被称为“重子声波振荡”(已经成为星系巡天的主要探测目标,被用做标准尺对宇宙学进行限制),他们也指出这个振荡在微波背景辐射上的效应,在不同方向上会有温度起伏,他们计算得到的幅度比后来的测量结果高五倍,这是因为当时对宇宙学参数的限制非常有限,宇宙学还没有引入暗物质,扰动从何而来也无从知晓(暴胀理论尚未出现,他们采用了白噪声的原初扰动谱,和后来的限制非常接近),这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工作。背景辐射
詹姆斯·皮布尔斯
詹姆斯·皮布尔斯
学术著作
詹姆斯·皮布尔斯出版了几本关于宇宙学的书籍,被认为是该领域的经典著作,《Physical Cosmology(物理宇宙学)》是他的第一本著作,于1971年出版,第二本书《The Large-Scal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于1980年出版,《Cosmology's Century, An Inside History of Our Modern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宇宙学的世纪,我们现代对宇宙理解的历史)》《Principles of Physical Cosmology(物理宇宙学原理)》分别于2020年6月和9月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学术论文
据2023年12月AMiner平台数据,詹姆斯·皮布尔斯在《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天体物理学杂志)》《Physical Review D(物理评论D)》《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太平洋天文学会出版物)》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被引6200余次,H-Index:22。
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截止到1987年12月,詹姆斯·皮布尔斯在普林斯顿大学培养毕业学生10位 ;他的学生克里斯托弗·艾斯格鲁伯是普林斯顿大学第20校长,于1983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加入普林斯顿大学,自2013年7月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他的第一个研究生杰里·余(Jerry Tsang Yu,来自中国香港)和他一起对扰动的时间演化以及再复合之后在背景辐射温度起伏以及物质功率谱上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和计算,杰里·余毕业后去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后来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首席信息官。
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77年 |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
1981年 | 爱丁顿奖章 |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 |
1982年 | 丹尼·海涅曼天体物理学奖 | 美国物理学会和美国天文学会 |
1995年 | 布鲁斯奖章 | 太平洋天文学会 |
1998年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美国国家科学院 |
1998年 | 爱丁顿金牌奖章 |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 |
2000年 | 宇宙学奖 | 彼得·格鲁伯基金会 |
2004年 | 邵逸夫天文学奖 | 邵逸夫基金会 |
2005年 | 克拉福德奖 | 瑞典皇家科学院 |
2019年 | 诺贝尔物理学奖 | 诺贝尔基金会 |
参考资料: |
任职时间 | 任职单位 | 担任职务 |
---|---|---|
1977年9月—1978年6月 |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自然科学学院 | 成员 |
1990年11月—1991年2月、1998年11月—1999年2月 |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自然科学学院 | 访问学者 |
—— | 美国物理学会 | 成员 |
—— | 美国天文学会 | 成员 |
—— |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 | 成员 |
参考资料: |
家庭背景
詹姆斯·皮布尔斯的父亲曾在加拿大温尼伯从事谷物生意。
没有人比他(詹姆斯·皮布尔斯)更能推进我们对宇宙的基本理解。最重要的是,他非常体贴、亲切、善良(No one else has advanced our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more.On top of it, he is uncommonly thoughtful, gracious and kind)。(普林斯顿大学时任詹姆斯·麦克唐纳杰出物理学教授莱曼·佩奇评)
詹姆斯·皮布尔斯对帮助人类理解在宇宙中的位置所做的贡献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他对学生和同事都很慷慨,我怀疑还有谁比他更善良(It is difficult to overstate Jim's contributions to humanity's understanding of our place in the universe.Generous to his students and colleagues, I doubt a kinder soul has ever been so recognized)。(普林斯顿大学时任物理学副教授比尔·琼斯评)
作为半个世纪以来宇宙学研究领域的卓越代表,詹姆斯·皮布尔斯是现代物理宇宙学大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詹姆斯·皮布尔斯在宇宙学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他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是领军人物之一,功不可没。他的贡献是如此的重大、影响是如此的持久,以至于有人认为,“现代宇宙学之父”、“现代宇宙学的奠基人”、“现代宇宙学的巨人”都不足以形容他的贡献——他不仅是现代宇宙学的奠基人,也是现代宇宙学的建设者,“现代物理宇宙学的发明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