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理浩 编辑
麦理浩,伯克的麦理浩男爵,KT,GBE,KCMG,KCVO,DL(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Baron MacLehose of Beoch,1917年10月16日—2000年5月27日),英国资深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员,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总督,他的任期前后长达10年半,先后获四度续任,是香港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港督。外交官出身的麦理浩虽然缺少殖民地的行政管理经验,但没有殖民地包袱的他,反而被普遍认为是历史上最杰出和最受市民爱戴的港督之一,舆论更以“麦理浩时代”(MacLehose Years)形容他在任港督的日子。麦理浩任内推动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香港的社会面貌出现了深刻的改变。他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洁、教育、医疗、福利、基础建设、交通、经济和社会各个范畴,十年建屋计划、开发新市镇、创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费教育、兴建地下铁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设,纷纷在他任内推出。这些政策不单直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还进一步为殖民地政府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正面形象,同时也增强了香港人对香港的归属感。
中文名:麦理浩
外文名: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别名:麦理灏
性别:男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917年10月16日
逝世日期:2000年5月27日
不过,外界也有意见批评麦理浩始终未能完全解决房屋不足、大学学位不足、教育质素参差、贫富不均和交通挤塞等核心问题,不少舆论也认为他未能快速应对任内接二连三的社会运动;至于在处理中国大陆非法入境者和越南难民来港的问题上,也引起不少争论。
在中国内地与香港关系方面,麦理浩改善了双方自六七暴动以来的关系,他在1979年应邀访问北京等地,成为战后首位官式访问中国大陆的港督。访华期间,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的接见,席间得悉邓小平坚决要在1997年或之前收回香港,结果这次会面为后来的香港前途谈判揭开序幕。麦理浩返港后担心引起恐慌,只字不提邓小平坚持收回香港的言论,只引述邓小平“叫香港投资者放心”,但为免触动中方神经,他放弃原拟推动民主政制改革的计划。
麦理浩未及香港前途谈判召开,便先行卸任港督,但他卸任返英后,继续通过上议院议员的身份参与香港事务。他在晚年有份制定“居英权计划”,又多番批评末任港督彭定康为立法局引入的民主改革。在1997年,年近80岁的麦理浩特意返回香港,在6月30日晚出席香港主权交接仪式;纵使英政府杯葛在7月1日举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但他仍坚持出席。
无论如何,麦理浩对香港的贡献深获各方肯定,他除了多番获英廷授勋外,更在1982年获封为终身贵族,香港的麦理浩径和麦理浩夫人度假村,也是为了纪念他的贡献而以他命名。
麦理浩
他刚上任时,香港贪污风气严重,公仆向市民收取小费的事时有发生。1973年,警司葛柏涉嫌受贿,麦理浩在翌年2月成立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负责处理反贪污工作。
麦理浩爵士
1979年年初,他到访北京与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商讨香港在1997年,即新界租借条约期限届满后的前途问题。他是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位到访的港督。
由于麦理浩热爱远足,香港一条从西贡北潭涌经九龙群山连接屯门的行山径命名为麦理浩径,以纪念他为香港作出的贡献。西贡亦有以他妻子命名的麦理浩夫人度假村。
1983年麦理浩返回英国后,获英国女王封为终身贵族,并晋身英国上议院,是为麦理浩勋爵。
2000年在英国苏格兰病逝,享年83岁。
麦理浩
1973年10月17日,麦里浩又在立法局会议上提请立法局同意建立一个专责独立的肃贪机构。1974年2月15日,香港廉政公署宣告成立,经费由贪污问题咨询委员会及布政司(既政务司)审核。廉政专员由总督委派,直属于香港总督,并且对总督负责,其他任何机构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廉政专员的工作。这一点决定了香港廉政公署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除了香港总督一人之外,任何人都在其调查的范围,且不会受到干预。廉政公署建立后,有关葛柏的档案,迅速从警务处反贪室转至了廉政公署,这也是廉政公署的第一案。而葛柏的最终落网,也为廉政公署树立了声誉。
麦理浩
当时国防部一名官员因把文件放在一个没有上锁的抽屉中,而要受军事法庭的审判,所以当时英国有人要求严惩麦理浩。不过布朗极力维护麦理浩,布朗对首相威尔逊说麦理浩是个好人,他因工作太长,休息不够才会犯错。最终英国当局对麦理浩网开一面,这样他才能先后担任驻越南和丹麦大使,更在4年后成为香港总督。
麦理浩在大学期间培养成扬帆出海的兴趣,他在1938年曾参与美国长岛的贝壳岛游艇杯赛(Seawanhaka cup)。麦理浩也热爱体育运动和郊游远足,在中学时曾任壁手球队队长,在任港督期间也爱游遍香港的郊野,闲时会泛舟海上,香港的麦理浩径更是因为麦氏喜爱远足而以他命名;他的其他兴趣还包括钓鱼、旅游、听音乐和观看二战前的电影。麦理浩晚年退居于苏格兰家乡梅博尔(Maybole)的伯克府(Beoch House),务农和阅读成为了他的主要兴趣,此外,他生前是伦敦绅士会所艺文会(Athenaeum Club)的会员。
殊勋
M.B.E. (1946年,军事)
C.M.G. (1964年元旦授勋名单)
K.C.M.G. (1971年英女王寿辰授勋名单)
K.C.V.O. (1975年6月19日)
G.B.E. (1976年英女王寿辰授勋名单)
终身男爵 (1982年元旦授勋名单公布,1982年5月21日正式晋爵)
D.L. (1983年1月5日,艾尔及阿伦地区)
K.T. (1983年11月30日)
头衔
麦理浩 (Murray MacLehose,1917年10月-1946年)
麦理浩,MBE (Murray MacLehose, MBE,1946年-1964年1月)
麦理浩,CMG,MBE (Murray MacLehose, CMG, MBE,1964年1月-1971年6月)
麦理浩爵士,KCMG,MBE (Sir Murray MacLehose, KCMG, MBE,1971年6月-1972年2月)
麦理浩爵士,KCMG,KStJ,MBE (Sir Murray MacLehose, KCMG, KStJ, MBE,1972年2月-1975年6月)
麦理浩爵士,KCMG,KCVO,KStJ,MBE (Sir Murray MacLehose, KCMG, KCVO, KStJ, MBE,1975年6月-1976年6月)
麦理浩爵士,GBE,KCMG,KCVO,KStJ (Sir Murray MacLehose, GBE, KCMG, KCVO, KStJ,1976年6月-1982年5月)
麦理浩勋爵阁下,GBE,KCMG,KCVO,KStJ(The Rt. Hon. The Lord MacLehose, GBE, KCMG, KCVO, KStJ,1982年5月-1983年1月)
麦理浩勋爵阁下,GBE,KCMG,KCVO,KStJ,DL (The Rt. Hon. The Lord MacLehose, GBE, KCMG, KCVO, KStJ, DL,1983年1月-1983年11月)
麦理浩勋爵阁下,KT,GBE,KCMG,KCVO,KStJ,DL(The Rt. Hon. The Lord MacLehose, KT, GBE, KCMG, KCVO, KStJ, DL,1983年11月-2000年5月)
荣誉学位
荣誉法学博士 约克大学 (1983年) 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 (1984年) 香港大学 (1992年)
荣誉院士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1983年)
命名事物
香港圣公会麦理浩夫人中心(HKSKH Lady MacLehose Centre):位于新界葵涌和宜合道的一所社区中心,于1973年启用。
麦理浩牙科中心(MacLehose Dental Centre):1977年启用,位于香港岛湾仔皇后大道东,由卫生署营运。
麦理浩径(MacLehose Trail):1979年启用,是一条全长100公里,横跨香港新界东西的远足径。
香港伤健会麦理浩夫人中心:位于香港岛薄扶林水塘道75号,于1979年启用。
麦理浩夫人度假村(Lady MacLehose Holiday Village):1981年启用,位于新界的北潭涌西贡郊野公园。
麦理浩爵士信托基金(Sir Murray MacLehose Trust Fund):由港府透过制定《麦理浩爵士信托基金条例》于1982年设立,基金接受各界申请,用作促进香港居民福利的用途。
麦理浩复康院(MacLehose Medical Rehabilitation Centre):位于香港岛薄扶林沙湾径,于1984年启用,是一所由医院管理局管理的专科复康院。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