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熙 编辑
戴熙(1801年-1860年),字醇士,号榆庵,一号鹿床、莼溪、松屏,又号井东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中国清代画家。戴熙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举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成进士,入翰林散馆,授编修、擢詹事府赞善。道光十六年(1836年),服除擢中允。道光十八年(1838年),入值南书房,旋命视广东学政,历升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后复命督学广东,在任擢光禄寺卿,历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还朝转兵部右侍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乞假归田。咸丰三年(1853年),奉诏与周澍、俞焜等会大府督办江浙团练捐输事宜。咸丰五年(1855年),协办杭城协防局事,练兵治器,抵御太平军。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杭州,投水而死。戴熙工诗文书画,与汤贻汾并称“汤戴”。曾与张之万讨论画学,相互投合,时称“南戴北张”。擅长山水、花木。山水师法王翚,承续四王一脉,名重一时,属虞山派,又受奚冈影响,故画风又近娄东派。所作山水多擦笔,山石以干墨作皴,再以湿墨渲染。传世设色山水作品,丘壑变化,品格高逸,于秀丽中见工稳。亦擅写竹石小品、花卉、人物等,风格典雅别致。亦精篆刻,颇得古趣。传世代表作品有《忆松图》《仿王蒙秋山晴爽图》《重峦密树图》《东郭联吟图》等。其著有《习苦斋集》《习苦斋画絮》《题画偶录》等。
字:醇士
号:鹿床,榆庵,松屏,莼溪,井东居士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浙江钱塘(今杭州)
出生日期:1801年
逝世日期:1860年
主要成就:《习苦斋集》、《题画偶录》
主要作品:《云岚烟翠图》、《忆松图》、《满门风华》
本名:戴熙
戴熙《溪山流涓》团扇镜框
戴熙画作
工诗书,善绘事。四王以后的山水画大家,被誉为“四王后劲”,与清代画家汤贻汾齐名。山水早年师法王翚,进而摹拟宋元诸大家,对于王蒙、吴镇两家笔意更有所得。晚年观摩巨然真迹,在用墨方面有深切的领会。道光时宫廷书画多出于其手。又能画花鸟、人物,以及梅竹石,笔墨皆隽妙。秦祖永的评论是:“临古之作形神兼备,微嫌落墨稍板,无灵警浑脱之致,盖限于资也。所写竹石小品停匀妥帖,尚为蹊径所缚,未能另立门庭也。”戴熙另著有《习苦斋画絮》,于画理多有论述。题画偶录行世。云岚烟翠图
云岚烟翠图
忆松图
忆松图
戴熙画作
咸丰初,诏举人才,尚书孙瑞珍以熙荐,召来京候简用,因病未至。粤匪踞江宁,浙江戒严。熙偕官绅劝谕捐输,举行团练。八年,粤匪由江西扰浙东,熙助巡抚晏端书筹调兵食,乞援邻境。援师至,贼未得逞,渐退。以治团练劳,加二品顶戴。杭州初有民兵八百人,又选锋数百,事缓,以资绌,减少半。十年,粤匪由安徽广德入浙,连陷数县,犯湖州、武康。熙以所部练勇付按察使段光清,会旗兵防独松、千秋等关。贼至,敛兵入城守。熙谓用兵无独守孤城之理,宜分营城外相犄角,又议乘贼初至迎击,皆未行。熙与弟焘助守西北隅,炮毙黄衣贼一人,贼遽退匿山后。众谓贼且遁,熙料其诈,侦之,果转赴西南。昼夜环攻,久雨,兵疲。贼于宋镇湖门故址穴地轰城,遂陷,熙赴水死之。弟煦、媳金、及甥王朝荣,同殉。事闻,赠尚书衔,建专祠,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文节。弟煦,精算学,自有传。
熙雅尚绝俗,尤善画。当视学广东,陛辞,宣宗谕曰:“古人之作画,须行万里路。此行遍历山川,画当益进。”其见重如此。后以直言黜。及殉节,遂益为世重。同时汤贻汾画负盛名,与熙相匹。亦殉江宁之难,同以忠义显,世称戴、汤云。
EOTSOH*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