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湖县 编辑
太湖县,安徽省安庆市辖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南麓,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总面积204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10月,太湖县辖10个镇、5个乡,截至2023年末,太湖县户籍人口569443人。
太湖县于南朝宋武帝时(420年)建县,“太”在古汉语中有时与“泰”、“大”通用,“太湖”即“大湖”之意,因此,太湖县是以湖为名。据《南畿志》记载因其地有大湖,故名。太湖县山川秀美、景色怡人,有“龙山夜雨、马路西风、法华方竹、玄妙古松”四大景致。花亭湖,千重山色,万顷波光,享有“大别山中第一湖”的美誉;五千年文博园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民间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誉为朝圣中华文化的艺术殿堂。 2021年7月,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3年,太湖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
中文名:太湖县
外文名:Taihu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340825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安徽省安庆市
地理位置:安庆市西南部
面积:2040 km²
下辖地区:10个镇、5个乡
政府驻地:晋熙镇普贤路1号
电话区号:0556
邮政编码:246400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69443 人(2023年)
著名景点:花亭湖、赵河汤湾温泉、五千年文博园、西风禅寺、狮子山等
火车站:太湖站、太湖南站
车牌代码:皖H
地区生产总值:217.78 亿元(2023年)
五千年文博园
太湖县境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
商、周,已有部落和村庄。春秋战国,为楚国属地。
西汉,为皖国与湖陵邑地。后汉,省湖陵入皖县。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太湖左县,后省,泰始二年(466年)复置。南齐建元二年(480年)析置东陈县。南陈太建五年(575年),废东陈,独存太湖左县。
隋开皇初,置晋熙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太湖县。
唐武德四年,析县地置青城、荆阳二县。七年,省青城,入荆阳。八年,省荆阳,入太湖。
民国元年(1912)废府道,太湖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六月,属安庆道。民国十七年(1928)八月,再度废道,县直属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安徽省划十个行政督察区,安庆道为第一行政督察区,区治设太湖县(1940年4月迁桐城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第一行政督察区改名为安庆专区,太湖县属安庆专区。
1949年3月,太湖县城解放。当晚,中共太湖县委、县政府和安庆专员公署迁进太湖县城。太湖县属皖北行政公署安庆专区。
1952年8月,太湖县属安徽省安庆专区。
1988年,太湖县属安庆市。
1936年,太湖所辖的杨胜、银河、深村、古坊、冶溪保划归岳西县。
1949年,虎丘区长坪乡的司空、虞阳、联庆、白沙保划归岳西县。
太湖县行政区划图
位置境域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区南缘,介于北纬30°09'~30°46'、东经115°45'~116°30'之间。东邻潜山、怀宁,南连望江,西南接宿松,西界湖北蕲春、英山,北毗岳西。东西相距64千米,南北相距23千米,总面积2040平方千米。
太湖县
地形地貌
太湖风景
气候
太湖县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受西北内陆气流控制,气温较低;夏季受东南海洋气流影响,炎热潮湿。年平均气温16.4℃。1月份平均气温3.7℃,7月份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40℃(1967年8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12.7℃(1969年2月6日)。年平均日照1937.7小时,无霜期249天,年平均降雨量1368.4毫米。
植物资源
太湖县
动物资源
太湖县动物方面除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之外,还有野猪、野兔、狐、狼、水獭、野山羊、野鸡、野鸭等野生动物。太湖是全国商品牛和瘦肉型猪的生产基地之一。
水资源
太湖县山区山高岭峻,涧深溪多,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108条,2012年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2.8万千瓦,小水电可开发量5.6万千瓦。
矿产资源
太湖县内的矿产资源有:石英石、瓷土、高岭土、紫砂页岩、石灰石、大理石、蛭石、铜、铁、煤等,其中以石英石、高岭土、紫砂页岩储量最大。截止到2012年,石英石储量2000万吨,含硅量达99.98%,储量和品位均居全省首位;高岭土、紫砂页岩储量为3000万吨。
截至2023年末,太湖县总户数171587户,户籍总人口569443人,其中女性270779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6.6‰,死亡率为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
综述
2023年,太湖县生产总值(GDP)217.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6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76.77亿元,增长6.8%,其中工业增加值56.7亿元,增长10.6%,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的26%,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8.35亿元,增长4.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3: 35.6: 48.1调整为15.0: 35.3: 49.8。
人民生活
2023年,太湖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25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93元,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36元,增长7.9%。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太湖县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房地产开发)比上年增长1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2.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3%。工业投资增长14.2%,其中技改投资增长83.6%,制造业投资增长9.1%,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20.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8.8%。民间投资下降13.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02亿元,比上年下降37.0%,商品房销售面积12.10万平方米,下降50.6%;商品房销售额8.18亿元,下降31.3%。
财政
2023年,太湖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4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6.13亿元,增长10.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68亿元,下降7.8%。重点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9.3%,教育支出增长7.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95.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下降2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6.8%,卫生健康支出下降6.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28.2%,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0.2%,交通运输支出下降64%。
第一产业
2023年,太湖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9471公顷,比上年减少64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6520公顷,减少109公顷;小麦种植面积6662公顷,增加13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1.89万吨,比上年增加0.24万吨,增产1.1%。其中,夏粮5.84万吨,增产1.7%。油料产量2.25万吨,增长7.9%;棉花产量0.15万吨,下降10.4%。
2023年,太湖县猪牛羊禽肉产量9.15万吨,比上年增长5.2%。其中,猪肉产量4.04万吨,增长10.7%。禽蛋产量1.31万吨,增长6.5%。年末生猪存栏34.18万头,比上年末增长21.8%;全年生猪出栏45.96万头,比上年增长8.3%。水产品产量3.58万吨,增长3.9%。
截至2023年末,太湖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4.5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农用拖拉机10748台,增长0.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4.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4173.62吨,比上年减少1.5%;农药使用量623.49吨,减少2.9%。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8万亩。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太湖县全县13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8%。分行业看,2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3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2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9.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8.8%,食品制造业增长54.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0.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0%,利润总额增长27.5%。全年工业用电量3.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0%。
建筑业
2023年,太湖县建筑业增加值20.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3.0%。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0家,比上年末增加11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9.71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9.4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达68.03万平方米,增加3.43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商贸
太湖县
旅游
2023年,太湖县全年旅游总收入303874万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3万美元,增长221.9%;国内旅游收入303800万元,增长23.6%。接待海外游客275人次,增长243.8%;接待国内游客705.13万人次,增长55.4%。
邮电
2023年,太湖县实现邮电业务总量24644万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997万元,增长6.7%;电信业务总量12647万元,增长8.8%。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7101户,下降5.6%;移动电话用户443369户,增长1.9%;互联网宽带用户204499户,增长7.6%。
金融
截至2023年末,太湖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口径,下同)343.52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1.32亿元,增长17.0%。各项贷款余额270.08亿元,增长17.9%。贷款占存款比重为78.6%。
太湖县合九铁路、沪渝高速、105国道横贯东西,沪渝高速临境而过,附近有天柱山机场和天柱山站及安庆站。
2022年,太湖县公路旅客周转量20459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0%;公路货物周转量163431万吨公里,增长2.0%。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109898辆,其中民用汽车拥有量59826辆,增长6.9%。
职务 | 姓名 | 备注 |
---|---|---|
县委书记 | 朱小兵 |
|
县长 | 吴海宏 |
|
副县长 | 卓帅 |
|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太湖县有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数7775人,比上年增加1834人,其中女生3587人,增加441人,专任教师275人,增加25人。全县普通中学30所,在校学生数22865人,增加333人,其中,高中6所,在校学生8219人,减少6人,女生占3772人,减少78人;初中24所,在校学生14646人,增加339人,女生占6734人,增加252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971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666人,减少12人;初中专任教师1305人,减少39人。全县小学87所,在校学生数30465人,增加814人,其中女生14386人,增加475人,专任教师1956人,减少42人。全县幼儿园97所,在园幼儿数12140人,减少1900人,其中女孩5709人,减少1064人,专任教师581人,减少17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科学技术
2023年,太湖县全年专利授权量326件,其中发明专利29件,实用新型专利266件,外观设计专利31件。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太湖县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50个,其中医院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4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15个,村卫生室17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70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75人,注册护士107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885张,其中医院1323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62张。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太湖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1758人,比上年增加5745人。其中,参保职工39018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1274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2833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6204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5642人,比上年增加1198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47322人,比上年减少15455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2283人,比上年增加237人。年末全县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931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17455人。
截至2022年末,太湖县全县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24个,拥有床位数3000张。其中,养老服务机构22个,拥有床位数2980张。
地名由来
太湖县于南朝宋武帝时(420年)建县,“太”在古汉语中有时与“泰”、“大”通用,“太湖”即“大湖”之意,因此,太湖县是以湖为名。据《南畿志》记载因其地有大湖,故名。
文保单位
乐城堡
原名上格城,位于太湖县城东20千米的小池镇白沙河东岸。三国时期魏将曹仁筑,唐代青城县县城。明将史可法为抵抗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重修,并更名为乐城堡。城依山傍水,城墙内外壁为青砖砌筑,内用山土夯实。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东西两门,南北两碉。现城已毁,仅有高2米、宽4米的城墙残体和清乾隆时期碑刻“祠塾碑记”一方。碑记高2米,宽1.2米,碑文736字,柳体楷书,记载了乐城堡重修和更名情况。城内现为民舍和田园。1982年11月,县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该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风禅寺及摩岩石刻
位于晋熙镇花凉亭村,境是中国花亭湖风景名胜区门户和窗口。西风禅寺,原名狮子庵,因其左侧有一天然古洞,洞口朝西,洞纳西风,又名西风洞。据《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四十九记载,唐代禅宗五祖弘忍来舒州太湖西风洞坐禅弘法,故西风洞又称五祖洞。唐代大历年间,高僧法智禅师来太湖四面山创建四面寺,建道场于西风洞,自此,灯传不绝。洞外盖石上有座小石塔—寂觉塔,建于唐代,相传塔下藏有古代高僧舍利。禅寺坐东朝西,原有三幢,青砖小瓦结构,依山势而筑,颇具气势。清咸丰六年(1856)上殿毁于战乱,民国八年(1919),由寺僧惺悟募捐重修。八十年代初,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该寺题写扁额“西风禅寺”。
佛图寺及摩岩石刻
位于太湖县城西北20千米寺前镇佛图村佛图组村境内大尖山上。316年晋代天竺高僧佛图澄云游到此并建佛图寺而得名佛图山。佛图寺摩崖石刻分布在寺四周的石壁上。佛图山,山高险峻,摩崖石刻众多,部分石刻因年久风化,不可尽辨。其中,以明代石刻尤为引人注目,最为突出的要首推明代哲学家罗汝芳和太湖知县李盛英、清代太湖县知县王大谟、清初诗人马人龙等。清乾隆县志载,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曾到佛图山游览,并留有诗赋石刻,惜年久现难以寻觅踪迹。
太湖县有花亭湖风景区、五千年文博园等国家4A级景区,以及刘邓大军高干会议旧址、赵朴初文化公园、狮子山二祖禅堂、佛图寺、海会寺、西风禅寺等景点。
五千年文博园
五千年文博园
五千年文博园,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境内,处于沪渝高速太湖收费站西侧。项目总投资18亿元,规划占地1200亩。
五千年文博园由中华百工坊、五千年文化走廊、四大艺术馆、千人表演艺术馆、天人合一景区、天上人间景区、摩崖石刻景区、文化安庆景区、皖江文化景区以及皖江第一街——皖街等十大景区组成。
五千年文化走廊是文博园的核心组成部份,以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历史、名人为表现内容,以汉白玉浮雕墙、青石雕塑、艺术造景、情景再现等多种艺术形式。
花亭湖
花亭湖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禅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的人文古迹折射出太湖的古老沧桑、荣辱兴衰和历史积淀。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鼻祖慧可在此开设道场,创造了华夏的佛教禅宗文化,花亭湖也因此而享有”中国禅宗发祥地”之美誉。
安徽太湖九井溪森林公园
2016年8月8日,太湖九井溪省级森林公园获批设立。至此,太湖县第一个森林公园正式设立。
太湖九井溪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城西乡境内,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城西乡地处太湖县、宿松县两县交界,紧邻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湿地公园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花亭湖风景区。太湖九井溪省级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2929.6公顷,涉及大龙、方洲、凉亭三个村51个村民小组。景区内山川秀丽,有九井溪的连瀑,有龙潭谷的石滩,有响水崖的石刻,有郁郁葱葱的竹海、森林,是状元故里,禅宗圣地。
赵朴初
赵朴初,(1907.11.5—2000.5.21)安徽太湖县人。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1928年后,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上海佛教协会秘书,”佛教净业社”社长,四明银行行长。1953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中缅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名誉副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1980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顾问,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曾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赵文楷
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县景宁乡(今望天乡)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举人,嘉庆元年(179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实录馆纂修、文渊阁校理、教习庶吉士、嘉庆三年顺天乡试和四年会试两任同考官。嘉庆五年出使琉球,回来后出任山西雁平兵备道,著有《石柏山房诗存》八卷,诗525首,县内民间藏有铅印本。
刘铉
刘铉,太湖县人,生卒年月不详;邑廪生,清代天文学家,好学深思,博通经吏,著有《天文明解》、《诗易会参》、《四书会参》等书。
赵挺
赵挺,(1919.4—1995.1),原名赵国廷,生于县晋熙镇河口街(今西正街)。 民国13年(1924),赵挺发蒙读私塾,整整读了10年。民国24年,插入县立晋熙小学读书。民国26年在该校高小毕业后,考入省立安庆初级中学。民国27年转入安庆六邑联中,民国32年在该校高中毕业。毕业那年,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包括高三学生)论文竞赛。1983年,被调到河南省财经学院创办《河南财经学院学报》,任编委、副编审,一直到离休。
太湖县先后被授予全国创业之星县、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全国劳动力资源开发先进县和安徽省首届文明县城、安徽省首届平安县、安徽省文化工作先进县、安徽省双拥模范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地区等荣誉称号。
2016年12月,被评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8年,太湖县荣获安徽首个“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的称号。
2019年,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4月14日,太湖县入选2020-2021年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
2020年6月,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21年5月25日,被公示为安徽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