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金泉 编辑
李金泉(1920年—2012年),工老旦。原名李景泉,北京人。13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从文亮臣、徐寿祺等学老旦。1940年毕业,1942年拜李多奎为师深造,并搭杨宝森、奚啸伯、马连良、梅兰芳、金少山、荀慧生、张君秋、李少春、李盛藻等班社演出。1951年参加中国京剧院。李金泉嗓音宽厚高亢,演唱技巧全面,善于创编新腔,用唱腔传情和刻画人物。他基本功扎实,学艺勤奋,戏路宽广,能唱善做,常演剧目有《岳母刺字》《罢宴》《李逵探母》《宋景诗》之宋母、《穆桂英挂帅》之佘太君、《六月雪》之蔡婆、《响马传》之秦母等。
别名:李景泉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0年
逝世日期:2012年
主要成就:北京市优秀唱腔设计奖
主要作品:钓金龟、太君辞朝、三关宴
本名:李金泉
国籍:中国
职业:演员
单位:中国京剧院
李金泉
1940毕业后搭班与李少春、袁世海、叶盛章、金少山、奚啸伯、荀慧生、张君秋等合作演出,1942年拜李多奎为师。他以爱徒兼义子的双重身份,得到李多奎的真传。李金泉还曾与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周信芳、谭富英、李万春、杨宝森、袁世海、李少春、李盛藻等人配合演出。
1951年参加中国京剧院。
2012年1月21日6时48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老旦新李派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金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92岁。
李金泉重视以情带唱、以唱抒情的老旦舞台艺术,从剧情的需要出发,注重对角色情感的挖掘。他的唱腔声情并茂。他在吐字、发音、归音、气息等技巧的运用上精到讲究,即便扮演次要角色,如《穆桂英挂帅》的佘太君、《六月雪》的蔡婆婆、《响马传》的秦母、《王佐断臂》的乳娘、《宋景诗》的宋母以及现代戏《白毛女》的大春娘,他都能以一两个唱段再加上念白和情感交融的表演动作,达到绝妙的烘托作用,使全剧达到良好的舞台效果。
80年代后,致力于戏曲教育,李金泉先生为发展、振兴京剧老旦艺术,不仅教学,还亲自为学生排演新的老旦剧目。他参加了中国京剧团《火醒神州》《北国红姑娘》,北京京剧院《三关宴》《八珍汤》《金龟记》,战友京剧团《一饭千金》《清风亭》《火焚绵山》剧目的整理、改编或唱腔设计及艺术指导。
李金泉
在不断地演出实践及新剧目的创排中,他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创造出了高亮清洌、圆润甜脆的发声方法。由于他从小就重视音韵钻研,又向昆曲名家曹心泉学过昆曲,为此他行腔韵味醇厚,并且善于自己设计新腔。
他嗓音宽厚脆亮,唱腔高亢苍劲,基本功扎实,演唱技巧全面,戏路宽,善于塑造人物,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因戏创腔、以腔唱情,为老旦行当开创新时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