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编辑
电影,也被称为运动画面或动态画面,即“映画”,是作品视觉艺术形式,通过使用移动图像来表达沟通思想,故事,认知,情感,价值观,或各类大气模拟体验。这些图像通常伴随着声音,很少有其他感官刺激。 “电影”一词是电影摄影的缩写,通常用于指代电影制作和电影业,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形式。膜的运动图像被用创建拍摄具有实际场景运动画面相机,通过拍摄使用传统的图纸或微缩模型动画技术,借助于CGI和计算机动画,或通过一些或所有这些技术的组合,和其他视觉效果。传统上,电影通过光化学过程记录在赛璐珞胶片上,然后通过电影放映机放映到大屏幕上。当代电影在制作、发行和展览的整个过程中通常是完全数字化的,而以光化学形式录制的电影传统上包括类似的光学配乐(口语、音乐和其他声音的图形记录,这些声音伴随图像运行沿着电影的一部分专门为它保留,而不是投影)。电影是文物的具体创建文化。它们反映了这些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了它们。电影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大众娱乐的来源,也是教育——或灌输——公民的有力媒介。电影的视觉基础赋予了它一种普遍的交流能力。有些电影已经成为通过采用风靡全球的景点配音或字幕来翻译对话成其他语言。
中文名:电影
外文名:Movie(美式)或 Film(英式)
别名:影像、影视、影片
类型:现代科技与艺术
艺术别称:第七艺术
发源地:法国、美国
分类:艺术形式
原理:视觉暂留
工具: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
诞生时间:1888年
表现形式:真人电影、动画电影
学科代码: 76035
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用电的方式将活动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技术。
早期电影
电影是一种综合的现代艺术,亦正如艺术本身,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电影有很多类型,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电影从有声电影开始发展,到21世纪已经到了电影的特技时代了。运用大量的电脑特技制作出来的电影,受广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欢迎。
国外电影广告在美国和英国的电影广告中,有这样八种标记:
(1)美国X——禁止未成年者观看的影片,G——所有观众可看片,R——十七岁以下禁止观看,PG——一般观众可看。
(2)英国U——内容正派片,A——一般观众可看片,X——18岁以下青少年禁看片,AA——少年儿童禁看的凶杀片。
电影其实就是为艺术而迂回戏话的一幕联想而已。
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发表了一篇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论著,他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从此,“第七艺术”就成为了电影艺术的同义词。
现如今有3D电影,是视觉的“长宽高”;美国拍摄电影有5D拍摄技术。
电影领域的最高奖项为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美国奥斯卡金像奖。
前体
电影艺术借鉴了口头叙事、文学、戏剧和视觉艺术等领域的一些早期传统。已经以移动和/或投影图像为特色的艺术和娱乐形式包括:
阴影术,可能在史前时代就开始使用
暗箱,一种自史前时代起就可能被用作艺术辅助工具的自然现象
皮影戏,可能起源于公元前 200 年左右的中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或中国
1650年代开发的魔灯。多媒体幻象显示,从 1790 年开始,在整个 19 世纪上半叶使用魔法灯笼很流行,可以具有机械幻灯片、背投、移动投影仪、叠加、溶解视图、现场演员、烟雾(有时用于投影图像) 、气味、声音甚至电击。
赛璐珞前
该频闪动画原理是在1833推出了具有phénakisticope并且在同样适用西洋镜自1866年以来,在翻转书自1868年以来,和praxinoscope自1877年,才变成基本原则摄影奖。
至少早在 1843年,就对早期基于 phenakisticope 的动画投影仪进行了实验。Jules Duboscq 于 1853 年至 1890 年代在法国销售了 phénakisticope 投影系统。
摄影术于 1839 年问世,但起初感光乳剂需要如此长的曝光时间,以至于拍摄移动的物体似乎是不可能的。至少早在 1844 年,就已经创建了一系列以不同姿势摆姿势的拍摄对象,以暗示运动序列或记录一系列不同的视角。立体摄影的出现,伴随着 1840 年代的早期实验和 1850 年代初期以来的商业成功,引起了人们对通过增加捕捉色彩和运动的手段来完善摄影媒介的兴趣。1849 年,约瑟夫·普拉托
1888年,法国人埃米尔·雷诺发明了“光学影戏机”,人们开始可以在幕布上看到几分钟的活动影戏,比如《可怜的比埃》。活动摄影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向大众展现《火车进站》的画面时,观众被几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吓得惊惶四散。从此,由他们所启动的活动摄影(cinematogrphy)不只在人类纪实工具的发展史上展现了划时代的意义,火车进站的镜头也象征了电影技术发展的源起。
超大银幕
采用70毫米的电影放映技术,因其银幕巨大而称超大。其银幕高度为21米,宽度为30米,相当于七层楼的高度。银幕之大而成为世界之罕见。它具有画面稳定、清晰、色彩还原正常等特点,银幕上景物真实而恢宏的场面,给人以美的欣赏与动的感受,随着远近镜头的推拉,将把观众带入富异国情调的美丽的大自然之中。
动感球幕
影厅采用70毫米放映设备,半球形银幕直径达18米,观众观看电影时,整个画面布满球体,而不是银幕边缘,透射型的金属银幕,六声道的立体声效果,使观众享受变化万千,栩栩如生的万千气象。影厅内的动感平台,是集液压、电器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动画为一体的高科技系统工程,当观众坐在平台载体上,整个载体能上下升降,左右倾斜,前后俯仰,既可模拟航天器去遨游太空,也可模拟潜水器,饱览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象,随着逼真的画面和平台载体的活动,让人不由自主的进入角色,造成十分真实和惊险刺激的特殊感觉,球幕动感电影填补了国内空白。
水幕
水幕电影
与一常规电影完全不同。它是利用高压水泵通过特制的喷头,将水自下而上喷出,使水雾化并形成扇面形银幕。此银幕与自然界的夜空连成一片,人物出入画面,忽而腾起飞向天空,忽而又从天而降,产生一种虚幻缥缈的感觉,似海市蜃楼。水幕电影在我国还很少见。环幕
环幕电影:环幕电影也称360度圆周电影,厅内呈圆形周边是由九块银幕组成一个环形银幕,由九台放映机同时放映,观众观摩时,站在圆周中心位置,前瞻后瞩,左顾右盼,目不暇接,画面景象壮观,气势磅礴,加上多声道立体声效果,一种身临其境的强烈感觉,会呈现于观众的面前。
3D
3D电影是利用光学原理与人眼的视差相配合产生的一种奇特的空间影像和立体效果,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就会感到银幕上的一切景物和大自然一样,存在着远近前后不同距离,有的景物近在眼前,似乎垂手可得,当某一物体朝观众快速推进,观众可感到物体猛地向头部袭来,使其大吃一惊。
P2P
3D电影
角色电影
如今还未能推出,但是随着其发展,将很快进入我们生活。其实,角色电影就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拍出来的电影,我们所玩的游戏就可以算作角色电影。
定格
电影镜头运用的技巧手法之一。其表现为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骤然停止而成为静止画面(呆照)。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具体制作方法是,选取所摄镜头中的某一格画面,通过印片机重复印片,使这一停止画面延伸到所需长度。根据镜头剪辑的需要,定格处理可由动(活动画面)到静(定格画面),也可由静(定格画面)到动(活动画面);也有的在影片结尾时,用定格表明故事结束,或借此点题,以便给观众留有回味。定格是指将上一段的结尾画面动作作静帧处理,使人产生瞬间的视觉停顿,接着出现下一段的第一个画面。
4D
4D电影是将震动、吹风、喷水、烟雾、气泡、气味、布景,人物表演等特技效果引入3D(即立体电影)影片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这是当今流行的4D电影。
4D电影
欧洲是国际电影节的发源地,现有24个国家,先后举办144个电影节。其中意大利27个,法国26个,西班牙23个,三个国家共76个,占欧洲总数的一半左右。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亦称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是国际A类电影节中最权威、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三个电影节,分别为: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美国奥斯卡金像奖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被誉为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四大电影殿堂。
注: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本土的电影奖,而非电影节。为了增加国际性,奥斯卡金像奖从1948年起增设“最佳外语片奖”。从20世纪70年代起,每年颁奖仪式都由通讯卫星向全世界作实况转播,因此奥斯卡金像奖就更具全球性的影响了。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其他国际A类电影节
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
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圣乔治奖)
波兰华沙国际电影节(华沙大奖)
爱沙尼亚塔林黑夜国际电影节(金狼奖)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美洲大奖)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金树商陆奖)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印度国际电影节(金孔雀奖)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金字塔奖)
其他电影节
一、美洲
美国圣丹斯电影节
美国拉丁电影节
美国芝加哥国际电影节
美国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
美国芝加哥亚裔电影节
美国纽约独立电影节
美国纽约地下电影节
美国纽约国际电影节
美国旧金山电影节
美国旧金山国际亚裔电影节
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
美国维多利亚独立电影节
美国西雅图国际电影节
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美国好莱坞国际电影节
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加拿大多伦多亚洲国际电影节
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哥伦比亚波哥大国际电影节
二、欧洲
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
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
英国伦敦短片电影节
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
德国国际妇女电影节
德国汉堡国际电影节
德国慕尼黑华语电影节
意大利远东电影节
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
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瑞士卢卡诺电影节
瑞士佛瑞堡电影节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
瑞典哥德堡国际电影节
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奇幻电影节
奥地利维也纳国际电影节
葡萄牙奇幻电影节
西班牙锡切斯电影节
巴塞罗那国际电影节
挪威特罗姆瑟国际电影节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萨拉热窝电影节
三、亚洲
亚太影展
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日本福冈国际电影节
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
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
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泰国曼谷国际电影节
阿联酋迪拜国际电影节
四、大洋洲
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电影节
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电影节
五、非洲
突尼斯迦太基国际电影节
国际电影节之最
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
国际电影节之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最权威的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
东西方电影对话的桥梁——柏林国际电影节
电影节中的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
象征和平与友谊的电影节——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北美洲的电影节——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
中国影片获奖最多的电影节——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中国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
北京国际电影节
金鸡百花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平遥国际电影展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广州大学生电影节
FIRST青年电影展
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
台北电影节
香港国际电影节
澳门国际电影节
澳门国际影展
欧洲
英国
英国电影学院奖
德国
欧洲电影奖
德国电影劳拉奖
法国
法国电影凯撒奖
意大利
意大利电影大卫奖
西班牙
西班牙电影戈雅奖
北美洲
美国
美国奥斯卡金像奖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
美国洛杉矶金酸莓奖
美国独立精神奖
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美国青少年选择奖
亚洲
中国
中国电影金鸡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
台湾电影金马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奖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
电影频道传媒大奖
电影频道电视电影百合奖
上海影评人协会奖
香港电影导演会奖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
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华鼎奖
日本
日本电影学院奖
日本电影旬报奖
韩国
韩国电影大钟奖
韩国电影青龙奖
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戏曲片京剧,长约半小时的无声片,包括《请缨》《舞刀》等片段,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伊留继昂电影院,1905年由俄籍建筑设计师、犹太人潘·瓦·科勃采夫开设的哈尔滨第一家电影院,原址在道里区西十二道街和中央大街交口处。
中国第一个电影摄制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1909年美籍俄裔商人本杰明·布拉斯基(Benjamin Brasky)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1913年在上海拍摄的无声片,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联合导演。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可放映电影——《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1922年由张石川导演。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摄制,采用蜡盘配音技术。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20世纪30年代由蔡楚生导演,厉麟似等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
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1941年制作完成,公映后受到好评。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由华艺影片公司出品,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著名摄影师黄绍芬为摄影指导,李生伟任摄影师。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故事片——《桥》,编剧于敏,导演王滨,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摄制。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译制片——《团的儿子》(原译名《小英雄》),杨范、陈涓翻译,周彦译制导演,上海电影制片厂1950年译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编剧徐进、桑弧,导演桑弧、黄沙,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鲁迅原著,夏衍改编,桑弧导演,北京电影制片厂1956年摄制。
中国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美术片——《神笔》,1956年的木偶片,获第8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8至12岁的儿童文娱片一等奖。
中国与外国合拍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风筝》,1958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朗斯公司合摄,导演王家乙、罗歇·比果。
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1958年由万古蟾导演,为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老兵新传》,编剧李准,导演沈浮,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银幕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编剧王炼、陈恭敏、桑弧,导演桑弧,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2年摄制。
中国第一部遮幅式宽银幕故事片——《青春》,1977年由李云官、王炼编剧,谢晋导演。
中国第一部现代音乐故事片——《震撼》,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北京法宣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制作,1980年上映。
中国第一部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红高粱》,1987年由张艺谋执导。
中国第一部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电影——《悲情城市》,1989年由侯孝贤执导。
中国第一部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电影——《霸王别姬》,1993年由陈凯歌执导。
中国海外预售最高动画片——《龙之谷·破晓奇兵》,2014年上映。
中国国产电影票房第一名——《长津湖》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