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编辑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真实、新鲜、及时、重要、趣味可读,时效性极强。一般读新闻报道的习惯是:通篇浏览标题,优中选优,不留死角,仔细阅读。1、自主性:新闻界自主选择报道或者揭露目标,自主进行调查活动。不是依赖当局发表的材料写报道,而是记者亲自进行调查,逼近真相。也不是像独家新闻那样只依靠单个的材料,而是通过彻底的调查采访,揭示事件的整体的情况。2、新闻性:目标的选择是当前读者最关心的问题。3、科学性:它的威力与魅力建立在扎扎实实、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上。4、是费时、费力、篇幅长、分量重的深度报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中文名:新闻报道
特点:用事实说话,尽量真实的提供信息,有一定的准确性、真实性等
释义: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基本方法:概括事实、再现场景、精选事例
要素:具体实在、简明精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阅读习惯:通篇浏览标题,优中选优,不留死角,仔细阅读
新闻报道
新闻的本源是讲究用事实说话,新闻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对事实具有真实传达。但是,客观事实本身不是新闻,被报道出来的新闻是在报道者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反映之后形成的观念性的信息,是记者把自己对客观事实的主观传达出来而产生的信息。
2.按照新闻发生的时间性来分,有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3.按新闻与读者的关系分,可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4.按照新闻的性质来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和会议新闻等。
5.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6.按照新闻的题材来分,有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
7.按照新闻传播的手段来分,有口头新闻、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1.新闻五要素必须明确无误。即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和事情发生的原因必须具体、确凿、不能含糊不清。
2.新闻事实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包括心里活动和思想活动)都不能进行“合理想象”式的报道,更不能搞“创作”式的报道。
3.新闻中引用的数字、引语、用典,以及其他背景材料都必须有根有据。
4.新闻中对事实的解释和说明,必须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夸大,扭曲或变形。
时间性
新闻报道的时间性指的及时性、时效性、时宜性。
1.新闻报道必须迅速及时。
2.报道新闻要在真实、确凿和不泄密的基础上求快。
3.要注意掌握新闻报道的时宜性。
特点及体现
1.我国新闻报道中要体现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一点体现在记者对待新闻事实的报道立场、分析方法与所持观点方面。
2.我国新闻报道要密切结合当前形势、任务,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报道的主题方面。
3.我国新闻报道要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内容方面。
任何新闻报道都离不开对客观事实的概括,这不仅因为要用语言传达客观事件的总体情况和来龙去脉,还因为新闻一般要求精炼、简明。对新闻事实的概括要立足全局,抓住特征,正确反映整体。
精选事例
在报道中,结合对事实的概括报道,选择一定的具体事例,既能提示新闻报道的主体,又能使报道生动感人,这些事例不应随便选,而应具有典型性、具有鲜明个性、能够说明问题、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再现场景
再现场景就是将新闻事实的现场情况逼真地描写出来,产生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从而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比衬托
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对比性材料能够更明确地表达记者要说的话,比如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突出新闻事实的变动程序等。
要素有四项:具体实在、简明精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少用概念化语言和模糊性词语,尽量使用意义鲜明的动词、含义确切的名词和数词。写作手法讲究平实、结构简单明了、用词通俗和口语化。
新闻报道与文学作品、评论文章、理论文章不同,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事实的报道,记者的观点、感情也要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来体现。但是,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有时在报道事实的同时加上一两句精辟的议论,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事实;真诚而自然的一两句抒情,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
失实原因
1.初次接触,不明要求
2.作风浮夸,粗枝大叶
3.知识不足,真假难辨
4.道听途说,不经核实
5.追求生动,合理想象
6.急功好利,夸大事实
7.移花接木,牵强附会
8.沽名钓誉,胡编乱造
书写方式
1、精选事实
2、多细节,少议论
3、多解释,少晦涩
4、插叙场景、背景和人物形象
5、尽量用第三人称说话
6、要注意报道的平衡性
通报还指出,各新闻媒体要把好报道审核关,禁止记者站和新闻记者私自设立网站、网站地方频道、专版专刊、内参等刊发批评报道;把好经营活动关,禁止记者站和采编人员开办广告、发行、公关等各类公司,禁止记者站和记者从事广告、发行、赞助等经营活动,禁止向记者站和采编人员下达广告及发行等经营任务。
自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九部门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各部门协调配合,查办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得到有效遏制。1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社会通报了8起典型案件。
这8起案件分别是《河南青年报》违法违规案、《西南商报》记者张豪违法违规案、《南方日报》记者胡亚柱违法违规案、《茂名晚报》记者周翔违法违规案、《山西市场导报》记者于健康违法违规案、《忻州日报》记者郭利军违法违规案、《健康导报》记者杨林生违法违规案、《河南工人日报》记者魏豪违法违规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