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鬃烈马 编辑
《红鬃烈马》又名《全本王宝》《薛平贵与王宝钏》,京剧传统剧目。全剧包括《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闹窑降马》《投军别窑》《探寒窑》《误卯三打》《鸿雁传书》《赶三关》《武家坡》《算粮》《银空山》《大登殿》等13折。自《彩楼配》到《大登殿》连演时,名《红鬃烈马》。该剧目取材于鼓词《龙凤金钗传》。存有清末刻印或手抄的部分折子。《清碑类钞》记载为秦腔演出剧目。有《京戏考》《戏典》等刊本。除京剧外,汉剧、川剧、湘剧、晋剧、豫剧、徽剧、滇剧、祁剧、粤剧、秦腔、扬剧、河北梆子、同州梆子等剧种均有该剧目。该剧目讲述了原为唐代长安乞丐的薛平贵与丞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结为夫妻。婚后薛平贵从军征战西凉,被俘后娶代战公主,成为西凉国皇帝,十八年后薛平贵归来与王宝钏相会。时值皇帝晏驾,薛平贵擒获阴谋篡位的王允,并自立为王。*概述图为程砚秋饰王宝钏(左),俞振飞饰薛平贵。
中文名:红鬃烈马
别名:全本王宝、薛平贵与王宝钏
类型:京剧传统剧目
取材:鼓词《龙凤金钗传》
主要角色:薛平贵、王宝钏、代战公主、王允
迟小秋饰王宝钏(左),朱强饰薛平贵
剧中人:王宝钏 |
---|
【西皮慢板】老爹爹请息怒容儿细讲,儿命苦怎配得状元才郎。父休笑薛平贵是范郎,贫穷人得了志比父还强。 【原板】昔日里有个孟姜女,她与这万郎送寒衣,哭倒了长城有万里,至今留名在万古题。 |
1929年大中华唱片,程砚秋饰王宝钏 |
剧中人:王宝钏、薛平贵 | |
---|---|
王宝钏:【西皮慢板】王宝钏送夫郎心酸难忍。 薛平贵:叫人难舍又难分。 王宝钏:但愿得此一去旗开得胜, 薛平贵:自有那报马儿来报捷音。 王宝钏:一路上须保重身体要紧, 薛平贵:你在那寒窑内且莫要挂心。 王宝钏:送夫君送至在三岔路口,夫啊! 薛平贵:【快板】怎不叫人泪双淋! 王宝钏:从空降下无情剑, 薛平贵:斩断夫妻两离分。 王宝钏:王宝钏舍不得薛平贵, | 薛平贵:薛平贵难舍夫妻情。 王宝钏:流泪眼观流泪眼, 薛平贵:【摇板】断肠人送断肠人。 王宝钏:夫妻们只哭得肝肠【哭头】痛断,我的夫啊! 薛平贵:(白)啊?(接唱)【散板】又听大炮响三声,不辞三姐跨能行。 王宝钏:薛郎啊!(接唱)手拉儿夫不放开,你要走来将我带。 薛平贵:你苦苦的拉我就为何来呀? 王宝钏:此去未知三五载,你把为妻怎安排? 薛平贵:于柴十担米八斗,你在寒窑度春秋。不辞三姐跨走兽—— 王宝钏:【哭头】啊——我的夫啊!【散板】见我夫跨雕鞍魂飞魄散,但不知我薛郎何日回还? |
剧中人:王夫人 |
---|
【西皮导板】 见宝钏不由娘珠泪滚滚,【叫头】三姐,宝钏,儿啊! 【流水】手拉着娇儿细说分明。儿在相府多侥幸,描龙画凤甚是聪明。自从娇儿把寒窑进,面黄肌瘦少精神。 娇生惯养身如笋,教娘我心疼不心疼!背地里只把相爷恨,三个女儿两看承。 回头再对宝钏论,为娘言来听分明:今日母女重相会,好似枯木又逢春。 【散板】画阁雕梁儿不住,破瓦寒窑怎把身存?美酒佳肴儿不用,粗茶淡饭怎把饥充? 儿在相府何等光景,叫娘心疼不心疼! |
1928年胜利唱片,爱新觉罗·毓铭饰王夫人 |
剧中人:薛平贵 |
---|
(白):弹弓伺候!(接唱):【西皮散板】自从盘古立天地,哪有宾鸿吐人言!内侍看过弓和弹,对准宾鸿撒了弦。 【叫头】三姐,宝钏!唉,妻呀!【导板】见血书不由人泪流满面。【叫头】三姐,宝钏!唉,妻呀!(接唱) 【原板】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前。内侍臣与孤把朝散,撩龙袍端玉带忙下银安。 |
1929年开明唱片,谭小培饰薛平贵 |
剧中人:薛平贵 |
---|
【西皮导板】一马离了西凉界,【原板】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 青的山绿是水花花世界,薛平贵好一似孤雁归来。那王允在朝中官居太宰,他把我贫穷人哪放心怀! 恨魏虎是内亲将我谋害,苦害我薛平贵所为何来?柳林下拴战马武家坡外,【摇板】见了那众大嫂细问开怀。 |
1946年上海中国大戏院演出录音,谭富英饰薛平贵 |
剧中人:王宝钏 |
---|
【西皮导板】邻居大嫂对我言,【慢板】武家坡又来了王氏宝钏。站立在坡前用目观看,那一旁站定了一军官。 我只得在此间把菜来剜,他那里问一声我好回答一言。 |
1946年上海中国大戏院演出录音,程砚秋饰王宝钏 |
剧中人:薛平贵 |
---|
【西皮导板】提起当年泪不干,【原板】夫妻们在寒窑受尽了熬煎。自从降了红鬃战,唐主爷驾前去讨官。 官封我后军都督府,你的父上殿把本参。自从盘古【流水】立地天,哪有岳父把婿参! 西凉国造了反,薛平贵倒做了先行官。阵前遇着女代战,她将我擒过了马雕鞍。多蒙老王不肯斩,反将公主配良缘。 那一日驾坐银安殿,宾鸿大雁口吐人言。手执金弓和弹打,打下了半幅血罗衫。 打开血衫从头看,才知道寒窑受苦的王宝钏。不分昼夜往回赶,为的是回家夫妻团圆。三姐不信掐指算,连去带来十八年。 |
1946年上海中国大戏院演出录音,谭富英饰薛平贵 |
剧中人:代战公主、王宝钏、薛平贵 |
---|
代战公主(唱):【西皮二六】来在他国用目看,他国我国不一般。大摇大摆上金殿,【流水】上面坐定女天仙。马达、江海一声唤,她是何人就对咱言。【摇板】走向前来我把礼见——(接唱):【流水】他国我国不一般。二次重把礼见,【摇板】娘娘千岁,(白):嘿!你们瞧着点! 马达、江海(白):瞧着呐! 代战公主(接唱):【流水】你的驾可安? 王宝钏(唱):王宝钏低头用目看,代战女打扮似天仙。怪不得儿夫他不回转,就被他缠住了一十八年。宝钏若是男儿汉,我也在她国住几年。我本当不把礼来见,她道我王氏宝钏礼不端。走向前来用手搀,(白):贤妹! 代战公主(白):姐姐! 王宝钏(接唱):尊一声贤妹听我言:儿夫在西凉你照看,多谢你照看他一十八年。 代战公主(白):姐姐!(接唱):【摇板】说什么照看不照看,可怜你在寒窑受尽煎熬! 王宝钏(唱):姐妹双双把君见, 代战公主(唱):参王驾来问王安。 薛平贵(唱):宝训封在昭阳院,代战西宫掌兵权。赐你二人龙凤剑,三人共掌锦江山。 王宝钏(唱):叩头忙谢龙恩典, 代战公主(唱):你为正来咱为偏。 王宝钏(白):贤妹!(接唱):【流水】讲什么正来论什么偏,为姐结发在你先。三人同坐昭阳院, 王宝钏、代战公主(齐唱):学一对凤凰女伴君前。 |
剧中人 | 扮演者 | 角色行当 |
---|---|---|
薛平贵 | 小生或武生、老生 | |
王宝钏 | 青衣 | |
代战公主 | 旗装旦 |
剧中人 | 行当 | 角色介绍 | 备注 |
---|---|---|---|
薛平贵 | 生行 | 原为唐代长安乞丐,后与丞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结为夫妻。婚后从军征战西凉,被俘后娶代战公主,成为西凉国皇帝,十八年后归来与王宝钏相会。时值皇帝晏驾,薛平贵擒获阴谋篡位的王允,并自立为王。 | 在《花园赠金》《彩楼配》《平贵别窑》《误卯三打》等剧中由小生或武生应工;在《赶三关》《武家坡》《大登殿》等剧中由老生应工 。 |
王宝钏 | 旦行 | 唐代宰相王允之女,欲与乞薛平贵结为夫妻,父不允,遂与之断绝往来。薛平贵从军后,王宝钏苦守寒窑,靠挖野菜度日。十八年后,薛平贵归来,擒获阴谋篡位的王允,并自立为王,王宝钏被封为昭阳正宫。 | 属旦行,由青衣应工 。 |
代战公主 | 旦行 | 西凉王之女,协助丈夫薛平贵擒获阴谋篡位的王允,被封为西宫并执掌兵权。 | 属旦行,在《大登殿》中由旗装旦应工 。 |
全本剧目
《红鬃烈马》共包括13场折子戏,分别为《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闹窑降马》、《投军别窑》(又名《平贵别窑》《别窑》)、《探寒窑》(又名《母女会》)、《误卯三打》、《鸿雁传书》(又名《鸿雁捎书》《鸿雁修书》)、《赶三关》、《武家坡》、《算粮》(又名《算军粮》)、《银空山》、《大登殿》。1928年1月13日在第一舞台由四大名旦、老生三杰等合演全本《红鬃烈马》作为大轴 。2022年11月,在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上,北京京剧院由杜镇杰、张慧芳带领多位演员,在吉祥大戏院连续两天演出全本十三折戏 。
其中由王瑶卿的弟子王玉蓉首演的以王宝钏为主线的《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投军别窑》《探寒窑》《武家坡》《算粮》《大登殿》,又称“王八出” ;以薛平贵的故事为主线的八出戏少了王宝钏父女诀别的《三击掌》、王夫人探望王宝钏的《探寒窑》,加上了薛平贵连赶三关欲探王宝钏的《赶三关》、代战公主打败追赶薛平贵追兵的《银空山》;一般《误卯三打》接演《赶三关》,因为这两出戏很短,所以连演 。
人物扮相
| 王宝钏在《彩楼配》中梳大头,戴线尾子、水钻头面,内衬素褶子,外穿淡青色或粉红色女花帔,下穿白绣花裙、彩裤,足穿白袜子、彩鞋,在“彩楼”一场中改戴凤冠、流苏,穿宫装;在《三击掌》中戴线尾子、凤冠、流苏,穿宫装,下穿白绣花裙,足穿白袜子、彩鞋,后改戴发绺、银锭头面,换素青褶子,下换蓝边白裙;在《投军别窑》中戴线尾子、银锭头面,系淡青色绸子打头,穿素青褶子,系白腰巾,下穿素边白裙、彩裤,足穿白袜子、彩鞋;在《探寒窑》中戴线尾子、发绺、银锭头面、茨菰叶,穿素青褶子,系白腰巾,下穿素边白裙、彩裤,足穿白袜子、彩鞋 ;在《武家坡》中梳大头。戴银泡头面,为铜制镀银,呈半圆形球状体饰物。穿素青褶子,蓝边白裙,系白腰巾 ;在《大登殿》中戴线尾子、水钻头面、凤冠、流苏,穿红蟒,搭云肩,围玉带,下穿白绣花裙,足穿白袜子、彩鞋 。 |
| 薛平贵在《花园赠金》中反戴软罗帽,穿富贵衣,系白色短腰包,下穿黑彩裤,足穿白袜子、草鞋;在《投军降马》中戴桥头巾,穿富贵衣,下穿青彩裤,足穿厚底靴,后改戴大板巾或将巾,穿白素箭衣,搭三肩,系大带;在《投军别窑》中戴白绣花扎巾、加小额子,或戴夫子盔,穿侉衣,扎白硬靠,搭三肩,系红靠绸、靠腿,下穿白绣花彩裤,足穿厚底靴;在《误卯三打》中戴扎巾盔,穿箭衣,扎白硬靠,搭三肩,系红靠绸、靠腿,下穿红彩裤,足穿厚底靴,后改戴甩发、面牌,穿白素箭衣;在《赶三关》中戴黑三、王帽,穿红蟒,围玉带,下穿青彩裤,足穿厚底靴,在“赶关”一场中改戴双龙鞑帽,穿红色团龙箭衣、黑团龙马褂搭三肩 ;在《武家坡》中戴黄鞑帽,挂黑三髯。穿红龙箭衣、黑绣龙马褂,领上围三尖,系大带,下穿红彩裤,足蹬青厚底。手持宝剑、马鞭 ;在《算军粮》中戴二龙戏珠鞑帽,穿宝蓝褶子,下穿红彩裤,足穿厚底靴;在《大登殿》中戴王帽,内衬红素褶子,外穿红团龙蟒,围玉带下穿红彩裤,足穿厚底靴 。 |
| 代战公主在《误卯三打》中梳大头,戴线尾子、七星额子、水钻头面狐尾,插翎子,扎改良靠或穿玻璃肚子,搭云肩,下穿绣花彩裤,足穿白袜子、彩薄底靴;在《赶三关》中扎改良靠或穿玻璃肚子,披绣花斗篷,搭云肩,下穿绣花彩裤,足穿彩薄底靴,或扎红硬靠,斜披红蟒,围玉带;在《银空山》中扎红硬靠,斜披红蟒,搭云肩,系淡青色靠绸彩球,围玉带,下穿绣花彩裤,足穿彩薄底靴;在《大登殿》中梳旗装头,戴水钻头面,穿红绣龙旗袍,戴佛珠,下穿彩裤,足穿白袜子、旗鞋,拿手帕 。 |
图片参考资料 |
唱
《红鬃烈马》是各行当荟萃的群戏,从艺术上说,《投军别窑》重做工,《武家坡》重唱和表演,《大登殿》重唱工,而且全剧均以西皮为其演唱声腔 。
以《武家坡》一折为例,头几句【西皮慢板】一般是平平稳稳,但在平稳中需有刚劲,且还要表现出人物心态中见得陌生人的不安。在被调戏时候,王宝钏恼羞成怒时,要提高一个调门将念白声色俱厉地“嚷”起来。这一段【西皮二六】是剧情的转折点,表演需跟着剧情冲突“以放为主”;“那苏龙魏虎为媒证”一段是激烈的角色对抗戏码,演唱时候应声音铿锵高亢、抑扬顿挫 。
做
以《投军别窑》一折为例,在1983年,李万春和毕谷云根据剧情对人物扮相、唱念做打都做了一些调整。在做工方面,将大将临阵前整顿装束的“起霸”,改为幕内唱【导板】,然后佩剑、持鞭上场,并且将原本慢腾腾的唱【原板】,改为唱【流水】。但是这里的“起霸”,是这出戏里的一处动人的表演,观众爱看。为了照顾观众的习惯,李万春把这个“起霸”,变换着用在“马趟子”里,给它定名为“马上霸”。“马上霸”是借鉴了《千金记》里楚霸王项羽的“起霸”,动作由《骐麟阁》里秦琼《状元印》里常遇春的“边挂子”动作而来的。“马上霸”与一般“起霸”的区别是:不起“云手”,不走退步,但是也做整顿盔、铠的动作、借以说明薛平贵尽管心情急切地回寒窑辞行,可是及至要见新婚妻子的时候,也会想到把衣装理得整齐一些。临出发前来不及,这些动作就在骑马行路当中做了 。
传统演法中只要在场上表现窑门,就都使一把椅子,背朝观众,拿这个做象征。但《投军别窑》没有必要拿椅子代替窑门,因为演员在密门那儿没什么特殊动作。于是李万春和毕谷云将椅子撤去,以方便表现王宝钏出窑的蹲身、抖袖,薛平贵进窑、可以使靠旗贴着台毯的大踏腰 。
但就艺术水平来说,《红鬃烈马》还是堪称上乘的。全剧人物众多,生、旦、净、丑、末行当俱全。集中了成套的生、旦的优美的唱腔,值得其它剧目借鉴。《武家坡》一场,充分发挥了京剧虚拟动作的特点。虽然是在富丽堂皇的舞台上,但通过演员的唱作却使观众感受了荒凉草坡、破瓦寒窑的凄凉景象。一把椅子成了寒窑低矮的窑门,一个蹲身,形象地表现了人物进出窑门的动作。生、旦两人的表演,使得满台生辉,既形象生动,又真实可信 。(《文艺赏析辞典》唐达成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