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 编辑
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是中国戏曲学院(原中国戏曲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学校成立于1950年1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国家级培养戏曲艺术人才的专业学校。1978年,为适应国家教育事业和戏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同时作为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基石的中等教育继续保留,经文化部批准,1985年设立附属中等戏曲学校,简称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路39号,是一所为全国和首都各艺术院团、院校培养后备人才的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是中国戏曲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任党委书记陈娟。作为自成体系的独立的教学实体,附中现设有京剧表演、京剧器乐伴奏、戏曲作曲基础理论、舞台美术、民族器乐演奏、舞蹈表演、影视表演等多项专业。
中文名: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
外文名:The 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别名:中国戏曲学院附中
所在地点: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路39号
性质:中国戏曲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立时间:1950年1月28日
党委书记:陈娟
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
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每年都向全国各高等艺术院校输送大量合格毕业生,如中国戏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
在近六十年的戏曲中专教育中,学校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成为当今戏曲事业的中流砥柱。刘秀荣、张春孝、杨秋玲、王晶华、刘长瑜、叶少兰、钱浩梁、李维康、于魁智、王蓉蓉、孟广禄、刁丽、杜镇杰、李军、郑子茹、侯丹梅、耿巧云、陈淑芳、宋小川等近万名各类人才都在这一方沃土中先后孕育而生,他们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频频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国家级大奖。此外还有活跃在歌坛、演艺界的屠洪刚、袁泉、赵毅、安雯、马雅舒、曾黎、连亦明、谢孟伟等人,他们的成功均受益于戏曲的坚实功底和文化底蕴。
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校园风貌
音乐科
舞美科
民乐科
附中民乐专业设置于2004年,2008年成立民乐科。设有中国民族乐器演奏、音乐理论基础(作曲、音乐理论)和键盘乐器演奏(钢琴)专业。
舞蹈科
舞蹈科建科于1996年。以培养“具有综合性舞蹈技术,一专多能复合型的中等舞蹈艺术人才”为目标。设置有芭蕾基训、古典基训、民族民间舞、中国舞身韵、技巧课、武功课、音乐课等专业课程。
共同课
科室承担着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本部18个教学班,南二区民乐6个教学班和舞美 7个教学班,共计31个教学班的文化教学工作。课室下设初中教研组、高中教研组。
行政教辅
党委副书记:韩俞
常务副校长:衣麟
副校长:李冬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