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连仲 编辑
孙连仲(1893年2月2日—1990年8月14日),字仿鲁,汉族,直隶雄县(今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90年8月14日在台北病逝。
中文名:孙连仲
别名:孙仿鲁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直隶雄县(今河北省保定市雄县)
出生日期:1893年2月2日
逝世日期:1990年8月14日
主要成就:坚守台儿庄
孙连仲早年入保定府中学堂就读,毕业后投入冯玉祥部,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曾入北洋政府陆军检阅使署高级军官教育团深造。毕业后任冯玉祥部国民军旅长、师长。
1926年任国民联军东路军第二军司令官,9月率部参加冯玉祥五原誓师,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东征作战。
1927年任国民联军第十四路军总司令。
孙连仲
1929年担任甘肃省政府代理主席,主持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军务。后投靠蒋介石集团。
1930年冬任由西北军余部改编的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
1931年兼江西省“清乡”督办,率部参加对红一方面军的第二、第三次“围剿”。7月担任右翼集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兼第二十五师师长。同年12月中旬,所部赵博生、董振堂等率领第二十六路军在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他被改任为国民党第九路军司令官。
1933年任重建的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
1935年兼第一绥靖区司令官,并被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率部参加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和追击长征中的红军。
1937年任庐山军官训练团副团长及总队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团军团长。10月任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曾指挥娘子关战役。
1938年3月任第五战区鲁南兵团司令兼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指挥十个军兵力,参加徐州会战,率所部扼守台儿庄正面阵地,粉碎日军进攻,给予日军第十师团以歼灭性打击。
1939年1月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同年11月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均兼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1944年担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1945年6月改任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抗日战争胜利后,负责主持平津地区日军投降事宜。
1945年10月底率部进攻解放区,在邯郸战役中受到沉重打击。
1947年7月任保定绥靖公署主任,旋又改任南京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兼总统府参军长。积极追随蒋介石集团参加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1949年逃至台湾。先后任台湾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
1990年8月14日在台北病逝。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