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编辑
195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的支持下,人大筹建了一所寄宿制职工子弟小学,定名为“中国人民大学职工子弟小学”。在“全面发展,办有特色”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以教学生学会做人为重点,开展德育工作。在文化课的学习上,着力于“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和知识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文体工作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寓教于乐。
2020年5月,入选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中文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外文名:Affiliated Primary School to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The Elementary School Affiliated to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简称:人大附小
创办时间:1954年
办学性质:公立小学
学校特色:北京市首批重点小学
主管部门:中国人民大学
校训:成人才 至大道 得富学 重小事
校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新校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路18号(100089)
主要奖项:全国校园文化建设百佳示范学校学校全国科学实验基地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主要奖项:北京市民满意度最高的学校
知名校友:曾子墨,郝建秀,高宝玉、王自健、王晓龙、巴文红、温铁军
类型:全日制小学
所属地区:北京市海淀区
现任校长:郑瑞芳
学校人数:5000左右
教职工人数:326左右
教学班数量:123左右
主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路18号
银燕校区:北京市海淀区厢红旗48号
亮甲东校区: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街道亮甲店1号
亮甲西校区: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37号
京西校区:北京市门头沟区石园中路与紫金路交叉口
雄安校区:中国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建利道与板正北大街交叉口东北150米
成立初期,共有24名学生。1958年历经先后两次迁址,最后坐落在西郊人民大学院内。 首任校长由吕晶同志担任。附小迁至西郊后,人民大学党委为加强小学的领导力量,派1937年参加革命、熟悉小学教育的党委委员申玲同志为校长。在申玲校长的带领下,形成了领导、教师团结一致,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光荣传统,奠定了以后人大附小的办学基调。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附小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从此附小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在人民大学和各级党委的关怀下,重新组建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人大附小开始了教育改革新的征程。
附小
三个校区
标志性建筑
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践行教育公平,创立七彩教育同盟、暑期义务支教,承办海淀区银燕小学、开办门头沟京西校区,自2003年来以来,校长先后22次在全国、市、区大会上做典型发言,接待长期或短期国内外教育同行来校参观、学习、交流、培训等近万名,使人大附小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辐射,起到积极的引领及示范作用,为基础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可爱的、了不起的、有特质的附小师生,在宽松和谐的的七彩校园中健康快乐、自信幸福的成长。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校园文化
2020年5月,入选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文明社会活动
中国梦·少年梦——六一儿童节师生作品展
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中国梦·少年梦——纪念‘六一’国际儿童节暨师生美术作品展” 于2014年5月2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习总书记曾提出“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圆梦、勤于追梦”。 2014 年人大附小迎来 60周年华诞。作为教育工作者,更是有责任让伟大的“中国梦”根植于孩子心中,因此,校方特别选择了习总书记畅想中国梦的地方——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这也是国家博物馆首次为小学生举办的美术展览。
多年来,人大附小始终以“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为办学思想,走出了一条成就师生多样化成长的七彩教育之路。全校5000余师生历时三年创作了近6000件作品,此次展览精选出3160件作品,以梦之源、梦之心、梦之远、梦之魂四个版块,描绘了我们当下美好的生活,抒发了师生们对幸福梦想的追求。
第一部分439件作品,通过儿童画、黑白线描画、版画、水彩画、丙烯画、剪纸、泥塑等艺术形式,展现了多彩、独特的校园生活。
第二部分209件作品,全部由废旧材料创造而成,构思独特。这些引人深思的作品,不仅凸显了人大附小生态文明、低碳环保与艺术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且也是师生践行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理念的体现,凝聚了师生们对国家、社会以及地球和人类的大爱与责任。其中,还有回迁农民子女、外来务工子女、自闭症、感统失调的随班就读孩子的作品。俄罗斯大使参赞孔诺夫先生曾赞叹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并邀请孩子们于2014年暑期到俄罗斯举办展览。
第三部分由60米画卷构成,是孩子们在七彩校园里“敢于有梦、勇于圆梦、勤于追梦”的志向和愿景。
第四部分书法和国画作品457件,是师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作者中不仅有在校师生,还有退休教师及教师家属,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74岁。其中《论语》系列作品选自《论语》中的八则,作品高3米、宽6米,由206位同学用大篆书写而成。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展览新闻发布会由学生自主主持举办,开幕式上600位学生代表同时现场书法,作为附小书法教育特色与成果的汇报。之后,部分师生代表于2014年8月14日—18日暑期应邀赴俄罗斯及美国进行书法、绘画艺术巡展及现场书法展示,同时进行学生作品拍卖活动,全部所得将按学生意愿回报捐赠给社会。相信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更加深入、有效地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用中国梦的远大理想激发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尽的力量。
“筑梦有我,为美丽北京加油”
在建校六十周年的开学典礼上,由北京卫视和华夏银行等部门共同发起的“筑梦有我—为美丽北京加油”大型公益新闻行动之“环保艺起来”活动的启动仪式,于2014年9月1日在人大附小举行。
由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和我校共同策划实施的“环保艺起来”公益活动旨在倡导将环保与艺术、环保与时尚相结合,以现代艺术作品的形式将这一环保理念展现出来。力图改善人们印象中传统的环保方式,提高人们关注环保的热情,吸引更多人身体力行参与环保活动。
活动现场,主持人春妮介绍了此次“环保艺起来”活动的公益任务,将由文艺频道主持人和人大附小师生共同创作一幅巨型现代艺术作品,此作品将在活动的收官仪式中赠送给活动主办方,作永久收藏。除此之外,活动现场人大附小师生讲述了国博及赴俄罗斯展览中创作的环保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附小师生废旧材料创作的艺术作品让俄罗斯人震撼!展览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把学校的办学理念,把孩子们心中的生态梦想,把我们对地球的责任,传递给国人以及世界,这也正是人大附小师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艺频道主持人曹涤非、陈竞、顾阳、龚宁、向真、陈晨、邓旭、谢蕴青、应嘉瑞还走上舞台,参与了环保材料有奖竞猜的游戏环节,与学生互动,现场氛围既欢快又热烈。
在活动的最后,主办方领导和我校郑校长共同为此次活动揭幕并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此次活动向全社会宣传环保意识,“环保艺起来”公益新闻行动除了地面活动外,还将拍摄制作环保艺术作品创作的全过程,以微纪录片的形式在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宣传时段滚动播出。
感谢北京卫视给了附小学生这么有意义的开学典礼。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名单。
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路18号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上一篇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