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 编辑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Beijing Sub-Center Railway Station )是京唐城际铁路和京滨城际铁路(京唐共线段)的设计起点,同时也是怀兴城际铁路上的一座铁路车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交通枢纽。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通运街道杨坨村域内,现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建成投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采用站城一体化开发格局,一体化实施范围约61公顷,地下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地上规划建筑规模约139万平方米。集成2条城际铁路(京唐城际铁路、怀兴城际铁路)、4条城市轨道交通(北京地铁6号线、北京地铁平谷线、北京地铁M101线、北京地铁M104线)、1条骨干铁路(京哈铁路)、1条市郊铁路(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 ,成为城市副中心活力中心 。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国铁层规模为8台14线,通过两条城际铁路及其联络线,可与全国高铁网联通,构建北京东部新的铁路客运枢纽。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为京唐城际铁路上报国家发改委的环评报告书中所标注的暂定名称。
中文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
外文名:Beijing Sub-Center Railway Station
投用日期:2024年12月(预计)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市通州区
主要线路: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
区域管理: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61 公顷
站台规模:8台14线
车站地址:中国北京市通州区通运街道
2019年5月,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项目预计年内开工建设,已全面启动产业规划。11月3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开工建设。11月,中国铁路消息,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地面施工全面开启。
2022年11月,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02标段站房核心区B3层10万平方米基础底板砼浇筑全部完工。 截至12月16日,近2900名参建人员奋战在施工一线,近200台大型设备开足马力加紧施工建设;项目年度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34.93亿元,占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99.8%。
封底现场
2024年6月26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建设进展顺利,主体工程结构完成至90%,装修完成至15%。最具标志性的“京帆”屋盖已完成四片钢结构安装。 12月底,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将完成结构施工。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枢纽西起北运河东岸,东至东六环外路县故城遗址区,北起京哈铁路南侧路,南至杨坨中路、杨坨一街,地下建筑面积达128万平方米,由站房核心区、接驳区和咽喉区3部分构成。
该交通枢纽整体为地下三层结构,站房核心区面积约37.9万平方米,站台规模为8台14线,汇集了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机场联络线以及3条地铁线。
副中心站枢纽采用“站城融合”的设计理念,既设置了11条进出站匝道和2条公交车行道,又设计了很多通往周边道路或直接连接周边地面建筑的出入口。枢纽将设置160多个出入口,包括下沉广场、安全出口、人防出入口、电扶梯、车库进出口、自行车进出口六大类。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枢纽效果图
出入口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后地上将建设“城市新地标”“京帆”屋盖。
“京帆”屋盖融入城市花园设计理念,形成独特景观,未来将打造出“檐下绿色城市会客厅”,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
“京帆”屋盖效果图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位于京唐城际铁路DK24+560处,下行方向通过北刘各庄线路所与燕郊站相邻,站间距为 11.27km。国铁层位于地下三层,从西北向东南依次布置京哈场(预留)2台6线、京唐城际场4台7线、怀兴城际场4台7线,共计10台20线。京唐城际、怀兴城际场正线临靠站台,有效长度满足 650m。
经过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的国铁线路有京哈铁路(预留)、京唐城际铁路、怀兴城际铁路(北京城际铁路联络线) 。
地铁线路
北京地铁6号线(使用既有北运河东站)
北京地铁22号线(平谷线)【在建】
北京地铁M101线
北京地铁M104线
市郊铁路
北京市郊铁路S6线
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预留)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建成后,可实现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
待规划中的轨道交通线路全部建成后,可实现15分钟到首都机场,35分钟到大兴机场和河北唐山,一个小时到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