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 编辑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玉带河西街南侧,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现为不同学校建筑。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包括潞河中学、富育女校、北京护士学校3校的近代建筑。潞河中学包括卫氏楼、谢氏楼、文氏楼、潞友楼、教士楼、饭厅、博学厅等;富育女校包括映竹楼、翠柏楼、图书馆和百友楼;北京护士学校现存4座洋楼。2013年3月5日,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
地理位置: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南路135号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内(潞河中学)北京市通州区玉带河西街28号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内(富育女校)北京市通州区玉带河西街24号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第二院区内(北京护士学校)
所处时代:清至民国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1611-5-004
清同治六年(1867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潞河男塾。
清光绪四年(1878年),校址迁至新城南门外晒米厂东南,局面渐次扩大,更名为潞河学校 。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潞河学校、安士学道院被焚毁 。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美国基督教公理会重建潞河学校。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潞河学校建成,设大学、中学二部,改称协和书院 。同年,安士学道院重建。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安士学道院更名为富育女子学校 。
民国元年(1912年),协和书院更名为华北协和大学。
民国六年(1917年),华北协和大学大学部迁出并入北京汇文大学,中学部更名为私立潞河中学 。
民国十年(1921年),遵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富育女子学校更名为富育女子中学 。
民国十八年(1929年),富育女子中学百友楼始建 。
民国三十年(1941年)12月,日伪政权强行接管富育女子中学,并更名为河北省立通县女子初级中学。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河北省立通县女子初级中学并入河北省立通县女子师范学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河北省立通县女子师范学校恢复为富育女子中学。
1951年7月,河北省文教厅接管富育女子中学,复名为河北省立通县女子初级中学 。同年10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接管私立潞河中学,更名为河北省通县中学。
1955年,河北省通县中学更名为河北省通州一中 。
1956年,河北省立通县女子初级中学更名为河北省通州女子初级中学。
1958年,河北省通州女子初级中学更名为北京市通州区女子中学 。同年4月,河北省通州一中更名为北京市通州一中 。
1959年起,北京市通州区女子中学招收男生 。
1960年,北京市通州一中更名为北京市通县一中 。同年2月,北京市通州区女子中学更名为北京市通县第二中学 。
1987年,北京市通县一中更名为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 。
1997年,北京市通县第二中学更名为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 。
2012年3月,北京护士学校同北京卫生学校、北京市中医学校合并组建为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并划为第二院区 。
潞河中学
潞河中学卫氏楼 | 卫氏楼 卫氏楼位于校园中央北部,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落成。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平面呈“┌┐”形,地上两层,正中前后设门,为楼梯所在。建筑两端凸起平面呈多角形,东西相应。原为红色铁板瓦坡顶屋面,施“人”字梁,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改为圈梁楼板。楼顶采用西式城堡造型结构,并与中国传统古城墙模式相结合。屋顶上设女儿墙垛口,楼角处设西方城堡式瞭望塔,塔下部采用砖砌倒悬圆锥装饰,檐下密砌联拱小券装饰。建筑一层前设砖券走廊,二层设拱券及砖砌护栏。南门立面突出,二层设拱券及护栏,门头嵌长方形匾额,书“卫氏楼” 。 |
潞河中学谢氏楼 | 谢氏楼 谢氏楼位于卫氏楼正前方,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建造,平面呈“十”字形,红瓦四坡顶,南端突兀高起,顶层悬挂西式铜钟一口,作用类似于中国钟鼓报时,四壁设窄长券式立窗。建筑下层中间辟拱券门作为南北通道,拱券之上嵌方形匾额,书“谢氏楼”,楼内做东西向楼道。建筑屋顶装饰及窗式样均与人民楼类似。现存为1987年按原样复建 。 |
| 文氏楼 文氏楼位于谢氏楼东,民国十二年(1923年)建造,与潞友楼东西对称,平面均呈长方形。形制与卫氏楼基本相同,但无廊,有地下室 。 |
潞友楼 | 潞友楼 潞友楼位于谢氏楼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毕业生孔祥熙捐资修建。与文氏楼东西对称,平面均呈长方形。檐部仍遗洋风形式,门上第二层和第三层间额处嵌汉白玉一块,上横刻楷书“潞友楼”,东北角檐下嵌白石一块,横刻“1935”字样,有地下室 。 |
| 饭厅 饭厅位于卫氏楼东侧,是一座平房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西洋风格,设东南二门,其中南门突出。屋顶式样、装饰及窗式样均与卫氏楼相同 。 |
富育女校
富育女校百友楼 | 百友楼 百友楼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是在校学生捐建的一所教学楼,与教士楼相对,是一座仿中式建筑,东向两层楼,面阔九间,进深三间。硬山筒瓦、调大脊;鸱吻成龙首形象,嵌砌正脊两端;四条垂脊中间,各砌置一双角龙头饰件,性好望;垂脊脊端依次砌饰5只走兽,均为龙子,统称嘲风;排山滴水勾头等瓦件纹饰皆为花卉。通天柱、双步梁、飞檐、木制楼板楼梯、玻璃门窗、苏式彩画。台基表石下砖,山墙汉白玉压线石浮雕二龙戏珠,南山前檐台基石横刻楷书“民国十八年”。明间前出抱厦一间;另一层门额嵌砌汉白玉匾一方,宽219厘米,高58.5厘米,内横刻阴文楷书“富育女学校”五字。台基下设地下室。内设四教室,每室三间,分在两端;次间为教师办公室 。 |
北京护士学校
1889年由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建立。在北平和平解放前,这所学校是美国在华人员的子弟学校。
地理位置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玉带河西街南侧。
潞河中学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南路135号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内。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
富育女校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玉带河西街28号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内。
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
北京护士学校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玉带河西街24号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第二院区内。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第二院区(玉带河西街)
交通路线
公交
北京市内乘坐317、809、T102、T22、T43路公交车,在后南仓站下车前往。
驾车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距离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约8.4千米,驾车约19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潞河中学
上一篇 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