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庆班 编辑

中国清朝中后期活跃于北京的徽班之一

三庆班,是中国清朝中后期活跃于北京的徽班之一,与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并称为“四大徽班”。

三庆班原成立于扬州,由江春、夏文洀、余老四等撮合,前身为三个安庆戏班组成,乾隆55年(1790年),在闽浙总督伍拉纳推荐下入京为乾隆帝庆祝80大寿。由于其以二黄为主的唱腔广受欢迎,遂留京演出。在其之后,各大徽班方才逐渐入京。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三庆班

实质:徽班

活跃于:北京

成立于:扬州

发展历史

编辑

19世纪中期,在程长庚的领导下,三庆班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四大徽班领袖。其“小荣椿科班”是京剧历史上最早的科班,培养出了包括陈德霖、钱金福、张淇林、卢胜奎等名伶,为徽班向京剧的转变出力良多。特别是卢胜奎(卢台子),最知名的特长是编戏。三庆班的连台戏《三国志》就出自他的手笔,此剧共36本。他还编有描写薛仁贵征东的24本《龙门阵》和其它一些剧目,其中不少流传至今,成为京剧保留剧目。

杨月楼谭鑫培汪桂芬等清末著名演员也均是三庆出身。

程长庚于1880年去世后,三庆班逐渐衰落,1887年后几无活动,1890年杨月楼去世后正式解散。

历任班主

编辑

余老四(?—1803年)

高朗亭(1774年—?)

陈金彩(1834年—?)

程长庚(1811—1880年)

杨月楼(1844—1889年)

下一篇 春台班

上一篇 捏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