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海建 编辑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原特聘教授

茅海建茅海建

茅海建,男,上海人,生于1954年。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师从陈旭麓教授。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澳门大学特聘教授。曾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中央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政治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韩国首尔大学等学术机构,担任访问研究员、访问教授和客座教授。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茅海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4年

主要成就:著有《天朝的崩溃》

主要成就:曾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次)和二等奖(2次)、思勉原创奖等

籍贯:上海

职称:教授、研究员

人物经历

编辑

1、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学学士。

2、1980年2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1982年10月获得历史学硕士。

3、1982年11月-1989年10月,军事科学院百科全书编审室助理研究员

4、1989年11月-1999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5、1999年4月至2008年3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6、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7、任澳门大学特聘教授。

学术简介

编辑

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外交

专著

1、《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戊戌变法的另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2、《依然如旧的月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3、《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4、《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5、《戊戌变法史事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2012年第二版更名为《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

6、《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增订版。

7、《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2005年第二版,2014年修订版。

8、《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999年第二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2013年新版;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2008年中文繁体字版。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另编写有:《清代全史》第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合著,撰写其中第一章及第四章第三节,约10万字);《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26万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主编);《咸丰帝奕詝》《清代皇帝传略》,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 ;《郭汝瑰》,《国民党起义将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叶名琛》,《清代人物传略》下,第4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论文

《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6期。

《康有为一派对陈宝箴父子政治态度的误解与夸张》,《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张之洞、康有为的初识与上海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张之洞策反邱菽园》,《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康有为、梁启超所拟戊戌奏折之补篇——读宋伯鲁焚札记》,《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5期

《康有为与“真奏议”——读孔祥吉编著》,《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3期

《巴西招募华工与康有为移民巴西计划之初步考证》,《史林》,2007年第5期

《“康有为自写年谱手稿本”阅读报告》,《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4期。

《史料的主观解读与史家的价值判断— 复房德邻先生兼答贾小叶先生》,《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5期

《“公车上书”考证补》,《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4期

《戊戌变法时期司员士民上书研究》,160千字,《明清论丛》第五辑,紫禁城出版社,2004

《日本政府对于戊戌变法的观察与反应》,90千字,《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与郑匡民教授合作)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对外观念的调适》,45千字,《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先前研究各说的认知、补证、修正》,155千字,《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4、5、6期

《1898年张之洞召京与沙市事件的处理》,26千字,《中华文史论丛》2002年第1辑《清末帝王教科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讲义-以周自齐〈外交讲义〉为中心》,23千字,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论文选集》,2001年3月

《50年来的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15千字,《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与刘统合作)

《公使驻京本末》,65千字,《近代的史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入城与修约:论叶名琛的外交》,30千字,《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

《大沽口之战考实》,45千字,《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试析浙东之战》,11千字,《档案与史学》1998年第6期*

《鸦片战争经费考》,45千字,《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

《三元里抗英史实辨证》,15千字,《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20千字,《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5期

《第一次中比条约的订立及其评价》,4千字,《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鸦片战争时期厦门之战研究》,20千字,《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4期

龚自珍与他的时代》,6千字,《社会科学》(上海),1993年第1期

《关于广州反入城斗争的几个问题》,22千字,《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6期*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18千字,《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

《定海之战考实》,17千字,《历史研究》1990年第6期

《1841年虎门之战研究》,22千字,《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4期*

《1842年淞之战新探》,11千字,《历史档案》1990年第3期*《南京临时政府军制初探》,15千字,《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

《也谈湖湘文化》,10千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论刘韵珂:兼评鸦片战争时期的主和思想》,16千字,《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4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的装备与训练》,13千字,《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4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指挥人员刍论》,11千字,《历史教学》1986年第11期

《中华民国军制述略》,6千字,《历史教学》1986年第4期

《论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清海防奏议》,8千字,《贵州社会科学》1985年第9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与英法军兵力考》,17千字,《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1期*

《鸦片战争初期英军对广州、厦门军事行动问题》,2千字,《历史教学》1983年第7期

《鸦片战争时期的中英兵力》,29千字,《历史研究》1983年第5期

《云南陆军讲武堂与辛亥云南起义》,16千字,《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是一大战略错误》,8千字,《历史教学》1981年第3期

《论张居正综核名实的思想和他的考成法》,12千字,《中国古代史论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辑

(以上有*号者收入论文集《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

访学经历

1998年11月至1999年2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访问研究员

2000年1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研究员

2002年月11月至2003年2月,英国剑桥大学远东与中东研究院访问教授

2003年2月至3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访问研究员

2003年8月至2004年2月,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访问教授

2005年10月,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访问研究员

2006年9月至12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访问教授

2006年12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研究员

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总合文化研究科客座教授

参加会议

"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2002年1月,东京,日本女子大学

"东亚四国校长会议分会:东亚遭遇美国",2003年10月,东京,东京大学

基金项目

《晚清政治历史与人物:以戊戌变法为中心》,国家社科基金,2001-2003年

《康有为〈我史〉鉴注》,国家社科基金,2003-2005年

获奖情况

著作与论文曾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次)和二等奖(2次)、思勉原创奖等。

出版图书

编辑

从甲午到戊戌

作者名称 茅海建

作品时间2009-5-1

《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作者对康有为《我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至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进行注解。作者引用大量史料,对康有为的说法进行厦订,鉴别真伪,重建史实。作者的这种般般较真,是为了能够真切地看清楚这一重要历史阶段中的一幕幕重要场景。戊戌变法...

近代的尺度

作者名称 茅海建

作品时间1998-12-01

《近代的尺度 》是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茅海建。本书通过丰富的材料、精当的考证,对于两次鸦片战争的种种重大问题提出了新见。

苦命天子

作者名称 茅海建

作品时间2013-2

《苦命天子》展开了那段历史岁月,引领读者阅读其中的种种情事,曲折幽深。作者描写了历史群像:杜受田、曾国藩、叶名琛、肃顺、恭亲王、那拉氏(慈禧),决定国运的重要人物,栩栩如生。一部传记,一段历史,一种人生与家国的思绪。咸丰帝当政的年代,1850——1861年,正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年代。太平天国...

天朝的崩溃

作者名称 茅海建

作品时间2005-7

《天朝的崩溃》(又名《鸦片战争再研究》)是2005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茅海建。主要讲述了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史实。

戊戌变法的另面

作者名称 茅海建

作品时间2014-03

《戊戌变法的另面》是2014年茅海建创作的一本书。作者茅海建先生从张之洞档案中发现了戊戌变法的另一面,将告诉我们一个前所未知的康有为、梁启超。

依然如旧的月色

作者名称 茅海建

作品时间2014-1

《依然如旧的月色》是2014-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茅海建。

戊戌变法史事考

作者名称 茅海建

作品时间2005-1-1

重大史实的精心考证与重要场景的细密描述: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中下层官员与民众对变法的建策;张之洞调京主持朝政与机会错失;光绪皇帝的对外观念;日本政府的观察与反应。

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

作者名称 茅海建

作品时间1987-6-1

本书记录了80多位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将领的生平事迹。 茅海建,1954年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曾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苦命天子:咸丰帝奕_》《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的军事...

查看更多书籍

人物事件

编辑

2022年7月,澳门大学学生刊物《橙报》报道,茅海建于疫情期间,邀请多位在读学生于教职员宿舍聚餐。喝下数杯酒后,茅海建多次讲出具有性意味的言语。后来,更以拥抱、抚摸等方式产生身体接触,甚至抓住一名女生,意图袭胸。投诉人称,派对于深夜时分才结束,而该教授当时已几乎醉得不省人事。涉事女生事后报警,校方强调对任何违法事件“零容忍”。

2023年6月,茅海建被澳门法院判决触犯“性骚扰罪”,判7个月徒刑,缓刑2年。

2024年7月17日,“澳门日报”消息,澳门大学原特聘教授茅海建性骚扰案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