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宾楼 编辑
鸿宾楼饭庄创建于1853年(清朝咸丰三年)。原址在天津,是久负盛名的清真风味饭庄。1955年应周总理之邀入京,以其独特的菜品享誉京城,被美食家、穆斯林和社会各界誉为“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
中文名:鸿宾楼
创立时间:1853年
原址:天津
原名:清真风味饭庄
荣誉:“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
相关名人:郭沫若
1963年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用餐后即兴挥笔题写藏头诗一首“鸿雁来时风送暖,宾朋满座劝加餐 ,楼头赤帜红於火,好汉从来不畏难。”盛赞“鸿宾楼好”,并为饭庄题写了牌匾,现已在国内注册了商标。
1998年西单地区改造,鸿宾楼在各级领导和政府关怀下迁至新址西城区展览馆路11号,并改制成立了北京鸿宾楼餐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玉岭、总经理蔺素琴。
鸿宾楼现有面积2000平米, 全楼分三层,一层两个雅间:星辰、望月;二层六个雅间:红叶、古柏、翠竹、幽兰、丹桂、芙蓉;三层八个雅间:百合、银杏、棠棣、石榴、杜鹃、云杉、 山茶、冬梅。每层各有一个散座大厅,可同时容纳660人同时用餐。新装修后宴会大厅富丽堂皇,各雅间风格别具,民族特色突出。鸿宾楼的声誉越来越大,几年来经济效益连创历史新高。2003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国家级特级酒店称号并先后获得执行民族政策奖、首都精神文明奖、旅游局最佳风味餐奖、北京清真大赛团体金奖 及卫生A级单位。
鸿宾楼餐厅大厅及包间环境照片
当今鸿宾楼技术力量雄厚,高级技师、技师15人。鸿宾楼饭庄的菜肴有数百种之多。烹调方法以扒、独、烧、焖、烩、 溜、炖、爆最为见长。菜肴口味纯正,讲究营养,外形美观。质地酥、脆、软、嫩。其“浓汤鱼翅”、“葱烧海参”、“两吃大虾”、“白蹦鱼丁”、“红烧牛尾”、“芫爆散丹”、“沙锅羊头”等贵为上品。清真 风味挂炉烤鸭和燕翅席等脍炙人口,河鲜海味,独树一帜。鸿宾楼“全羊席”已被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鸿宾楼饭庄作为“中华老字号”曾多次接待国内外贵宾。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彭德怀、李先念、万里、韩念龙、田纪云、班禅大师、荣毅仁、王光英、铁木尔等国家领导人及英国首相希思、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印尼总统瓦希德、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摩洛哥、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突尼斯、比利时、意大利、挪威、哈萨克斯坦、科威特、约旦、伊拉克等国大使 以及议长级重要贵宾。
鸿宾楼
1853年清朝两榜进士于泽久题
珎楼一处名天下,妙艺八方飨鸿宾。
翠竹古柏厅
丹桂厅
传统菜肴
久负盛名的传统菜肴有:“芫爆散丹”、“红烧牛尾”、“独鱼腐”、“烧蹄筋”“鸡茸鱼翅”、“白崩鱼丁”、“八珍燕盏”、“金钱虾托”、“涮羊肉”、“清真烤鸭”和“清真锅贴”等。其中,“独鱼腐”最为出名。“独鱼”是根据“鱼白”而来,即选用新鲜河刀鱼或龟鱼、介鱼,以鱼肉做腐,食之口感软嫩滑爽鱼鲜尾美。
名家题字
“鸿雁来是风送暖,宾朋满座劝加餐,楼台赤帜红于火,好汉从来不畏难。”这是大文学家郭沫若先生于1963年来此赴宴时,即席所题的藏头诗,赞誉“鸿宾楼好”,现仍悬挂于客厅之内。饭庄在历史上,曾接待过清直隶总督荣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张自忠,1949年后,曾接待过国家领导人以及重要外宾。刘少奇、周恩来、陈毅、万里、田纪云、班禅大师等,都曾在这里宴客用餐;英国首相希思、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等,也曾到此兴致勃勃地品尝特味佳肴,并大加称赞。
特级饭庄
芙蓉厅
如今的鸿宾楼饭庄,拥有经营面积750平方米,楼下的餐厅装饰富丽堂皇,楼上的芙蓉厅、幽兰厅、翠竹厅古朴优雅,宴会大厅体现独特的伊斯兰风格,7间雅座更是高雅别致,能同时接待宾客400余人就餐。
50年前,当时的堂头王守谦用包袱皮兜着两双象牙筷子,护着鸿宾楼的金字招牌,才算是将鸿宾楼从天津迁到了京城和平门外李铁拐斜街50号。斗转星移,鸿宾楼在京城地面上已经红火了半个世纪,也就成了京城老少爷们公认的老字号了,而且还赢得了“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的美誉。
鸿宾楼百年历史上有多少块牌匾己无从考证,但店内所存的三块匾的确都可称为珍品。被誊为“创业之宝”的第一块匾是由清末天津两榜进士于泽久所书,第二块匾是我国大文豪郭沫若1963年题写,1983年爱新觉罗·启功先生为鸿宾楼书写了第三块匾。风风雨雨上百年,“创业之宝”的三谜一直令人悬谜不解。于泽久所书鸿宾楼三字苍劲有力、落笔传神。相传这块金匾确系二十两黄金(约620克)所饰,至今看上去依旧辉煌。这块匾的第一谜是:两榜进士写了一个错别字,繁体字的鸿字左边三点水,中间一个工字,右边繁体的鸟字下边四点底,但是这个鸟字写的是三点底,为什么?有人说是借用了三点水下边的一点,但是鸟字上边一点却写成了一横,于泽久为什么只用三点水?第二谜是:这块匾上下无款,这在名家为商号所写牌匾中是极为罕见的。第三谜是:1998年秋鸿宾楼迁址时将这块金匾送到荣宝斋准备见新,当打开这块百年老匾时,从背后的底板中发现藏有一幅工笔画——牡丹美人图,画于宣统年间。这幅作品有人要用重金收购,因为宣统在位三年,传世作品甚少。作为鸿宾楼“创业之宝”的组成部分,这幅画使人不解,为什么百年老店要“金屋藏娇”呢。
1853年清朝两榜进士于泽久题
1963年中国大文豪郭沫若先生题
1983年中国国学大师启功先生题
▲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在我店宴请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
▲2002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来我店就餐后合影
▲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我店宴请也门议长阿卜杜拉·本·侯赛因·艾哈迈尔
▲1983年班禅大师及母亲来我店就餐后合影
▲2004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在我店参加首届北京清真美食文化节
▲1999年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夫人王光美在我店举办寿筵后与我店总经理合影
▲王光英(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
▲2005年约旦大使安马尔·阿·哈姆德 来我店
▲2004年文莱大使及夫人来我店
▲2001年莫桑比克大使约瑟·莫莱斯 为我店题词
▲2001年伊朗大使来我店并题字
▲1999年印尼总统瓦希德及夫人、女儿来我店
▲1988年伊朗宗教领袖哈梅内伊来我店
▲2000年马来西亚苏丹、夫人及大使来我店举办宴会
▲2002年阿曼苏丹、大使来我店
▲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在我店宴请塔吉克斯坦议长海鲁洛耶夫
红烧牛尾
上至高档国务宴会,下到散台零点,用量最多,最能反映鸿宾楼风采的菜就要数“红烧牛尾”了,清真餐馆用牛尾做的菜可不少,但能达到鸿宾楼质量水平的极少,不单是吃主这么认为,业内同仁也是这个看法。传说清代乾隆下江南,经山东济南府时,微服私访,见街头一屠户身强力壮,肤色红润,乾隆问其养生之道。屠户说:“哪里有什么养生之道,家境困难,每日宰牛后,都将好肉卖与客官,家中老小吃些头蹄下货,自己只是啃些牛尾度日。”乾隆悟出道理,回京之后命御膳房以牛尾制成菜,供其享用,数日后,乾隆感到不仅体质大大增强,而且记忆力大增。
红烧牛尾
黄唇鱼肚
黄唇鱼肚
砂锅羊头
砂锅羊头
全羊席
鸿宾楼做这道菜选用内蒙古西口所产大白羊的头为主料,这种羊头少腥膻、肉细嫩。制作时,要褪毛刷洗干净,白锅煮熟后,去皮骨、去油胰、去肉枣,在开水中反复焯几次,这是一套非常细致的初加工。烹制时要用鸡鸭油煸锅,将熟羊头撕去舌皮、耳皮,用手撕成碎块,再放入鸡鸭牛肉煮成的清汤中,先用大火烧开再用砂锅煨炖,待肉烂汤浓再加入调味品。走菜时配上蒜泥、香菜、白胡椒粉。
砂锅羊头屡受嘉许,堪称鸿宾楼的头牌看家菜。
鸿宾楼是以《礼记》中的“鸿来宾”定名,以经营天津清真风味菜为特色,其独到之处是所有菜均不露一个“羊”字。如“独羊眼”为“明开暗合”;“烧羊鼻尖”为“望峰坡”;“羊耳朵尖”为“迎风扇”……这是遵循伊斯兰教规和穆斯林生活习俗,使物得美名的一种饮食文化传统。郭沫若生前常在此宴请贵宾,并曾留有“藏头诗”一首“鸿宾来时风送暖,宾朋满座劝加餐。楼头赤帜红于火,好汉从来不畏难”。四句诗的头一个字,组成了“鸿宾楼好”,可见其名不虚传。
天津名馆点名进京
红叶厅
现年85岁的鸿宾楼老堂头王守谦说:“鸿宾楼为吗进京?因为当时北京缺高档清真菜,选鸿宾楼是因为周总理在南开念书,对天津名店了解,对鸿宾楼熟。”老爷子其实只说了个皮毛。当年,新中国刚刚建立,京城餐饮除了京菜老馆子外,大多是山东口味。在政府部门的计划和指示下,各地的老馆子、名馆子才陆续进京,如湖南的曲园酒楼、陕西的老西安泡馍、四川的峨嵋酒家等。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鸿宾楼才正式落户京城。
金匾里藏着三个“谜”
眼下,说鸿宾楼是京城老字号一点也不为过,一则是这50年的年头;二则是当年进京的时候,想着就是扎根京城了。这一点从王守谦带来的三样物件就能看出来:一件由625克黄金铸造的“鸿宾楼”金匾;一件是慈禧曾使用过的象牙筷子;再就是1934年鸿宾楼的东家重金购置,现已绝迹的黄唇鱼鱼肚。这块重920克,周长115厘米,带“小辫儿”的黄唇鱼肚连同匾、象牙筷是鸿宾楼的镇店三宝。
独鱼腐
1963年中国大文豪郭沫若先生题
其实,除了店门口的金匾,鸿宾楼还有两块名匾。一块是1963年鸿宾楼迁至西长安街82号重张时,郭沫若题的。郭老题匾时赋诗一首:鸿雁来时风送暖,宾朋满座劝加餐。楼头赤帜红于火,好汉从来不畏难。
明眼人一眼就瞧出来了,这是一首“藏头诗”赞“鸿宾楼好”。现在鸿宾楼注册的商标,用的就是郭老题写的“鸿宾楼”三个字。
独脊髓
全羊席菜名不用“羊”
鸿宾楼进京50年四次迁址。其中在西长安街经营时间最长。1998年,西单地区改造,鸿宾楼离开长安街搬到了展览路。同年,鸿宾楼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鸿宾楼餐饮有限公司。不过,甭管鸿宾楼怎么迁,店里的全羊席、烹双鲜、笃法制菜“清真三绝”可没走样。
鸿宾楼第一绝就是全羊席。鸿宾楼开业之初,门悬两块铜匾之一是全羊大菜也就是全羊席。到光绪年间,鸿宾楼做全羊菜已被食界公认。据说,慈禧太后出宫巡游时曾点名要吃鸿宾楼的全羊大菜。后来,慈禧六十大寿时,宫内以鸿宾楼的108道全羊席为老佛爷祝寿。全羊席不仅烹饪技法独到,饮食口味丰富,最过人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全羊席菜独不见一个“羊“字冠名:望风坡、龙门角、蜜肥糕、焦溜脆、灯笼鼓、鞭打绣球、夜明珠……进入新世纪后,鸿宾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们饮食口味的变化,对全羊席进行改版。
1983年中国国学大师启功先生题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