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瓮城 编辑
瓮城(wèng chéng),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可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
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由于受工业发展影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拆城运动席卷全国,各大城市古代城垣以各种理由遭到了毁灭性拆除,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是南京明城墙的内城南门聚宝门(今中华门),其规模仅次于被拆除的通济门瓮城。
中文名:瓮城
防御设施:箭楼、门闸、雉堞等
作用: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
性质: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
拼音:wèng chéng
名称:瓮城 wèngchéng
释义:
【解释】大城外的小城,用来加强防御
【英文】
主要特点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瓮城:通济门
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垣为南京明城墙,在修筑以前,中国传统瓮城的制式是将其设于主城门外。南京明城墙一反此旧制,将瓮城设于城门内,在城体上革命性的设置了"瓮洞"(藏兵洞),大大加强了城门的防御能力。京城13门中,除神策门外均为内瓮城,其中三山门、通济门和聚宝门(今称中华门)的规模和气势都远超其它诸门。
南京中华门位于城南,原为南唐都城的南门,明朝时重建,东至通济门界,西至三山门界,长3178米,有垛口1202个。保存下来的"中华门城堡"共有4层墙体,共有藏兵洞27个,其中最外层上建敌楼,城门左右各3个,二层楼基中设7个,最大的一个内部面积达310平方米。这些藏兵洞平时用来储存军用物资,战时可藏兵3000余人。有专家认为,内瓮城的设置不仅增强了城门的防御力,还是设计建造者"国有利器,不示于人"的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历史发展
西安明城墙瓮城结构图
中国古代城池中,瓮城的设置兴盛于五代和北宋时期。在曾公亮所著的《武经总要》中,第一次出现关于瓮城的记述:“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北宋东京城依照这一原则设置了瓮城。《东京梦华录·卷一》记载“……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北宋州府城市也多有瓮城之设,其代表如平江府(苏州)和襄阳城池。
南宋临安、辽金上京均无设置瓮城的记载。但南宋静江府(桂林)瓮城设置极为完备、复杂。金中都仿北宋东京而建,设有瓮城。元朝时期为防止汉人据城反叛,曾令各地拆毁城池,而由于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并不面临强敌入侵的问题,因此元大都和元上都均没有设置瓮城。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元天顺帝方草草修筑大都瓮城。
北京城墙瓮城
朝鲜王朝的重要城市如汉城、水原也设置了瓮城。但朝鲜瓮城与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仅有一面与城墙相连,另一面通常留出豁口。日本城堡中“二之丸”和“橹楼”的设置与中国的瓮城及箭楼相似,均为敌军攻破第一道城门之后的缓冲区。
需注意中国及朝鲜的瓮城与西洋式城堡中“barbican”的区别。后者多指城堡大门两侧的碉堡和塔楼。
2012年对石峁遗址城址外城东门遗址的考古发掘,确认了体量巨大、结构复杂、构筑技术先进的门址、石城墙、墩台、“门塾”、内外“瓮城”等重要遗迹,出土了玉器、壁画及大量龙山晚期至夏时期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重要遗物。
历史作用
大同市近年复建的永泰门瓮城城门
成化四年(1468年),梧州城作东、南、北门瓮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又添建西门瓮城。一方面加强了这四门的军事防御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城墙防洪的能力。
建筑工艺
早期的城池,城墙主要是用土夯筑(或版筑)而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筑城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筑城材料和工艺的不断发展。东晋时期,出现了用砖包砌的城墙。到了唐、宋时期,一些较大的城池都用砖包砌城墙。明、清时期,用整齐的条石、块石和大城砖包砌城墙已较普遍。明代城池的城墙,砌砖用的胶结材料有的是用糯米石灰浆,城门起拱是用桐油拌合石灰胶结。
南京瓮城
中华门
南京正阳门内外瓮城结构
光华门原名正阳门,是京城的正门,内外均有瓮城的复合型瓮城,为国内城墙建造史上独创。
通济门是南京十三座内城门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城门,是一座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城门,与聚宝门(中华门)和三山门(水西门)是三座规格最高的内瓮城城门。
北京瓮城
瓮城
西安瓮城
西安瓮城
西安瓮城
东门瓮城,为明清西安城东门外拱卫城门的小城。建于明初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1378年),后历经明中期及清代多次修葺。
南门瓮城,为明清西安城南门外拱卫城门的小城。此城门原为隋唐长安皇城的安上门,唐末韩建以皇城改筑为新城时保留了此城门。西安南门瓮城不开正门,属于明代城堡正门瓮城建筑的一种制式。今南城瓮城除城上箭楼毁于1926年外,瓮城完整保留。
西安瓮城
北门瓮城,为明清西安城西门外拱卫城门的小城。明初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1378年)拓筑西安城墙时新建。北门瓮城建制同于其他诸门瓮城,唯瓮城在正面北墙开一拱形门洞,无左右两侧翁门。瓮城正墙上建箭楼,城顶西南角挂有明崇祯九年(1636年)所铸铁钟一口。1983年修葺瓮城墙,并修葺北门箭楼。
西安城四正门之瓮城外侧,原皆设有箭楼一座,建筑形式相同,皆为歇山顶,高耸挺拔,是古城最雄伟的建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