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隆圭 编辑
利隆圭(英语和奇契瓦语:Lilongwe)是马拉维的首都(1974年从松巴迁来)、国家政治中心和第二大城市 。位于马拉维中西部利隆圭河畔,靠近莫桑比克。人口约112.2万(2020年) 。
工业以烟草加工为主,还有肉类加工、服装、家具等。该市商业颇盛,是马拉维中部地区农产品集散中心。
原为利隆圭河畔一个小乡村,利隆圭市名即来源于河名。1968年,马政府开始兴建开发利隆圭市,1975年马首都正式从南部松巴移迁至此。
利隆圭市分为新城和旧城两部分,旧城为传统服务业和零售业集中区,新城为政府机构、使馆、银行和富人居住区。
中文名:利隆圭
外文名:Lilongwe
行政区类别:首都
所属地区:利隆圭区
地理位置:马拉维中部地区
面积:1940 km²
气候条件:热带草原性气候
人口数量:约 112.2 万(2020年)
著名景点:卡松古国家公园
机场:利隆圭国际机场
方言:奇契瓦语,英语
海拔:约 1057 m
利隆圭
1969年,根据总统班达主持设计,将附近大片热带草原并入,改建成花园城市。1975年1月首都由松巴迁此。现占地面积1940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市中心留有一块自然保留地,茂密的树林把附有漂亮花园的别墅区与稠密的工人住宅区截然分开。市内除新建的总统府、国会大厦和政府办公大楼外,高级旅馆和饭店拔地而起。市区附近有庞大的农副产品市场。著名的班达农学院设在市内。郊外山峦葱郁,景色壮丽。周围是富庶的烟草和农业区。沙利马湖是游人休憩的佳地。
周围是富庶的烟草、花生、玉米产区和养牛区。工业以烟草加工为主,还有肉类加工、服装、家具等工业。中部地区农产品集散中心,商业颇盛。有铁路支线通萨利马。附近建有水电站。为全国公路中心,干线公路南通布兰太尔和松巴,北通广大北部地区,东至马拉维湖畔,西通邻国赞比亚。有国际机场。城市分新城和旧城两部分。新城为政府机构、使馆、警察总部、银行和法庭的集中区。旧城为传统服务业和零售业集中区。
利隆圭市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市区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林荫大道纵横交错,街心花园、自动喷泉、绿地广场遍布全城。总统府、国会大厦、政府办公大楼、星级饭店、高级宾馆以及银行、写字楼、超级市场、自选商场、外国使馆、私人企业等现代化的建筑,均按统一规划分布在各条主要大街上。著名的班达农学院也坐落在市区,庞大的农副产品市场:位于市区附近。市区还保留有一块自然生态区,茂密的林木将附近漂亮花园的别墅区与稠密的工人住宅区截然分开。别墅区房屋造型优美,排列整齐,环境幽雅,区内居住的是一些生活富裕的家庭;工人住宅区房屋低矮,街道狭窄,人口稠密,聚居着收入低微的人家。
利隆圭
11.8万多平方公里(包括2.4万多平方公里水域)。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家。西毗赞比亚,东北连坦桑尼亚,东部和南部与莫桑比克为邻。马,坦,莫之间的马拉维湖为非洲第三大湖。
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境内多高原,3/4国土海拔1000-1500米。北部高原海拔1400-2400米;南部姆兰杰山拔地而起,萨皮图瓦峰高达3000米,为全国最高点;姆兰杰山以西为希雷河谷地,形成带状平原。地处东南信风带,属热带草原气候。
利隆圭
利隆圭
另外,利隆圭坐落在利隆圭平原中心地带利隆圭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烟草、玉米利花生等,是马拉维最大而且最富饶的农业区。利隆圭所在地早期是一片荒原,1947年建成不足5000人的小城镇,但很久以来一直是马拉维北部的粮食集散地和交通中心。
1969年将附近大片草原并入,开始改建成花园城市,1975年政府正式宣布将首都从松巴迁至利隆圭,实行边迁都边建设的方针。在利隆圭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经过多年的建设,便以一种崭新面貌矗立在灌木丛生的大草原上,成为马拉维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也是粮食和烟草产地的商业中心。利隆圭新城的建成,不仅沟通了马拉维南北方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马拉维的国际交往活动。利隆圭不仅是马拉维东西公路和南北公路的交汇点,而且可以沿铁路向西100公里抵达赞比亚边界,
从而沟通了从印度洋岸的莫桑比克延伸过来的铁路大动脉。另外,利隆圭建有耗资8000万美元的国际机场,从而大大便利了与南部非洲国家的联系。当年设计的利隆圭城市规划分为4个部分改造原来的利隆圭,建设政府各机关的办公楼和商业区,在靠近卡南戈丘陵上建设工业区和商业区以及开辟另外一个工业区。这种规则不但得到实施,而且得到了充实和完善。
利隆圭
宪法于1994年5月颁布,1995年修订。宪法规定:马实行多党制,取消总统终身制,削弱总统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保护多党民主和独立的司法权;总统为国家元首,任期五年。
实行一院制。议会由总统、议长、副议长、民选议员等组成,每届任期五年。本届议会根据1999年6月大选结果组成,共193个议席。各政党议席分配情况如下:联合民主阵线93席,马拉维大会党66席,争取民主联盟29席,独立议员4席,空缺1席。议长:萨缪尔·姆帕苏(SamuelJ.L.Mpasu)。
海斯廷斯·卡穆祖·班达(HastingsKamuzuBanda,1902年—1997年11月25日),马拉维政治家,非洲独立运动领导人之一,1966年至1994年间任马拉维总统,著名独裁者。班达出生于尼亚萨兰卡桑古的一个契瓦族小农家庭,他具体的出生日期已不可考,一般现在认为其出生于1902年。幼年时依靠当地基督教教会的资助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1914年,他独自一人长途跋涉,前往南非约翰内斯堡求学。1922年,他受洗为美以美会教徒,在其资助下于1925年前往美国田纳西州留学,主攻医学。在美期间,他受到著名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依斯的影响,决定投身于黑人解放运动当中。他的思想在这一时期还受到富兰克林·罗斯福和甘地的影响,这使得他之后主张强势政府和和平主义。
乡村路以陆路交通为主。
铁路:总长789公里,与莫桑比克铁路相接。
公路:总长2.73万公里,其中沥青路占17%,与莫桑比克、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及南非的公路连接。
利隆圭国际机场
卡松古国家公园
卡松古国家公园是马拉维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持区,位于中西部的高原地区,南距首都利隆圭116公里,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园内青山绿水,植被茂盛,风景宜人,成群的狮子,大象,豹子,斑马,羚羊等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地栖息生活在这里,每年5月至12月对游人开放。
这里旷野茫茫,满目翠绿,空气清新,尤其是这里的山景格外迷人,当游人从山脚往上爬,细看山景,让感到眼前不是卡松古国家公园的山,倒像一幅规模惊人的青绿山水的长轴。环顾四周,青山将人们绕了一周,仿佛是站在盆底,而头上又有青翠的天空作盖。看山崖的流泉,听哗哗泉声;观绝顶上的青松,有白云从山腰飞过;远望那一道道深谷,只见云雾从谷中升起,将山山缠绕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